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四十一节 献计

?    李来亨虽然年轻,但看见众人这般反应,也知道需求慎重从事,自然不会承受贺珍的赌约。//更新最快//没能转嫁损失的贺珍心境不好,完全没有胃口,边上的袁宗第见状,为了生动氛围,就建议磋商如何分配此战的缴获。

  

      果真,一提到分配战利品,本来还心花怒放的贺珍立刻jing神大振,神采飞扬地一边自述功劳、苦劳,一边力排众议,为大宁军争取应得的那一份。心境恶化,胃口也就有了,等到把盔甲、武器、壮丁都分得差不多的时分,贺珍面前的饭菜也空了大半。

  

      被俘的一千多女子是价值不菲的战利品。

  

      邓名一行二十个人,贺珍很大方的提出给邓名五十个名额,而且优先挑选。剩下的差不多一千人,夔东众将平均分配,每人分得二百个人。刚才争了半天,大家都有点累了,总的说来闯营的将领还是比较勾搭,大家对这个分配方案都没有异议。

  

      刘体纯想了想,向贺珍提议道:“这些女子中有些是倡优,有些是良家;良家里有些是寡妇,还有些是没嫁人的姑娘……”

  

      “当然是各种人平均分,”不等刘体纯说完,贺珍就两眼一瞪:“这样才公平嘛。”

  

      “反正你都是拿去营中,不如把你手中的姑娘都卖给我吧。”刘体纯对贺珍说道,接着又向郝摇旗提出相似的要求:“你分到的姑娘我也要,卖给我好了,我可以拿粮食或许银子换。”

  

      “粮食太沉了,我不要了。”本来贺珍对粮食是很看重的,比银子还注重,可这次出征播种真实太丰富,他曾经在忧虑如何把手中的粮食尽快运回大宁,就表示如今他只收银子了:“银子怎样算?”

  

      “一人二十两。”刘体纯马上报出一个数字。

  

      郝摇旗和贺珍对这个数字都表示不称心,为了抬高价钱,郝摇旗还自动去问袁宗第:“老哥哥要不要买一些走?”

  

      袁宗第没有让郝摇旗如愿,他异样想买,但是毫无降价的意思:“二十两一个人,我也是这个价。”

  

      “你们为手下的兵士买姑娘,都是三、四十两一个,有的甚至五十两,为啥从我们手里买就是二十两一个?”贺珍生气地说道:“人善被人欺,你们就想着占刻薄老实人的便宜。”

  

      “那是说亲,不是买姑娘。”袁宗第纠正道。

  

      “有什么分别么?”贺珍反问道:“还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那可不一样,女方有父母、有媒人,我的儿郎还都给岳父、岳母磕头了。”刘体纯和袁宗第如今是一个战壕里的同伴。

  

      “这个容易,这些姑娘都是我的养女,让你们两家的小子来给我磕头,我在婚书上按手印。一口价,一个姑娘四十两银子。”贺珍反应神速:“这种手印该按多少我就按多少!”

  

      刘体纯摇头道:“你要也是这个价,我为啥不去找洁白人家呢?非要你这些去路不明的女子。”

  

      “不情愿要就别要,我还不情愿卖呢。”贺珍赌气道。

  

      过了片刻,袁宗第拖着长音问道:“二十五两银子如何?”

  

      “不行!”贺珍立刻拒绝:“至少三十五两。”

  

      “五十两一个人好了,都卖给我吧。”不断没说话的邓名突然插嘴了。

  

      众人一同看向邓名,邓名笑着说道:“一家二百多个人,看在我一次买这么多的面子上,零头就抹了,每家就算一万两银子。”

  

      邓名对刘体纯、郝摇旗和贺珍说道:“你们三个人都欠我一万两,就不用还我的钱了。”然后又对袁宗第说道:“我不是还在袁将军那里存了些钱嘛,你本人拿走一万两,再给李将军一万两。”

  

      刘体纯试探着问道:“提督要这么多人干什么?又要放她们回去?”

  

      “是啊,”邓名用天经地义的口吻答道:“这些都是乱世的苦命人,放她们回家去吧,未来她们还会嫁人生子,会当上娘的。”

  

      “这又不是我们掠来的。”郝摇旗感觉邓名的话里似乎有指摘的嫌疑,急忙辩解道:“她们都是胡贼抢来的。”

  

      “所以我出这笔钱赎买她们啊,我当然知道这都是将士们苦战赢回的战利品。”邓名赶紧辩解,表示本人没有丝毫不满。

  

      他对袁宗第和刘体纯说道:“这些姑娘的家里未必情愿让女儿远嫁,再说也的确去路不明,还是为将士们找一些更好的亲事吧。”

  

      然后又对贺珍和郝摇旗说道:“两位将军想为儿郎们买些倡优我不反对,也是人之常情,至于这些良家女子,还是放回去吧。”

  

      “既然提督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袁宗第第一个照应:“至于钱就……”

  

      “一定要给。”邓名见袁宗第有不要钱的意思,马上打断了他的话:“这都是官兵将士拼命赢回来的,此战我没有出兵、出力,哪能白拿将士们的东西?”

  

      “就是,就是,再说我们花钱养兵,未来不也要跟随提督打天下嘛。”贺珍赶紧表示赞同,对邓名说道:“那么,末将和提督就两不相欠了。”

  

      “对,两不相欠了。”邓名笑道。

  

      “其适用不了给我们那么多的银子。”郝摇旗虽然也心疼银子,不过他比贺珍还是要老实刻薄些,急忙提示道:“有些人是真的倡优,还有不少人是寡妇。”

  

      被郝摇旗这么一提示,贺珍登时垂头懊丧,看来一万两银子的赌债还是没法完全抵消。

  

      “没错,一人五十两,我全要了。”邓名感激郝摇旗的诚实,不过他本来就曾经打定主意要把一切的妇女都买下。

  

      “连寡妇也要?”郝摇旗诧异地问道:“连真的倡优也要?”

  

      “她们心里大概不情愿背井离乡吧。你们拿这笔钱,可以买到情愿跟着你们走的,这些不情愿的妇女就放回去好了。”邓名不打算对这些妇女区别对待,既然都是被胡全才强征来的,就要送她们安全回家。

  

      ……

  

      完毕了招待李来亨的晚宴后,邓名回到本人的营地,就问李星汉愿不情愿先行出发,去一趟汉阳。

  

      邓名曾经向刘体纯和袁宗第要了一些兵士,让他们送这些妇女立刻前往汉阳。同行的还有几个武昌的缙绅俘虏,他们对邓名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让这些落难女子安全到家。邓名打算派几个本人人跟着一同去。

  

      “我可不敢让贺将军去送人,不然他多半就把这些女子又都转卖了。”邓名笑道。

  

      李星汉为人耿直,很适宜执行这种监视义务,武保平和吴越望也陪李星汉走一趟,他们不用接近汉阳,走到附近就可以分开了。

  

      假设让赵天霸去的话,赵天霸会觉得这种小差事不值一提,是对他盖世武艺的欺侮。周拓荒虽然没有赵天霸那么自豪,但多半也会有相似的心情。

  

      不料即使是看上去怨天尤人的李、武、吴这三个人,也有一些抵触心情,觉得护送一群女子返乡,真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绩,让他们这些声名赫赫的胆小鬼去干这份工作有些大材小用。而且李星汉他们觉得邓名真实是多此一举,五万两银子足够两、三千名兵士一年的破费,还可以提供不错的装备。

  

      “救下一千多个弱女子,的确没法和中兴大业相比。”邓名心里说,虽然打赌赢了,可是这笔赌债好赢不好拿,还不如用来换人,他向大家解释道:“我记得先主有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提起仁厚的刘备,李星汉这几个川军登时肃然起敬,他们向邓名谢道:“提督说的是,卑职懵懂了。”

  

      在晚宴上,贺珍等人事前就提出要给邓名及其手下五十个女子,邓名既然把俘虏和武昌的妇女都释放了,自然不能苛待卫士们,就给他们每人一百二十两银子,算是从他们手中赎买出这些妇女,邓名笑道:“你们本人看着办,这笔钱可以用来买东西,也可以存着回到奉节讨媳妇。”

  

      “提督,我们还回奉节么?”吴越望问道。眼下明军一路高歌猛进,眼看湖广绿营曾经不堪一击,不少人都心思活动,打算分开三峡进入湖北,贺珍曾经在和郝摇旗讨论树立新的根据地的成绩。

  

      “当然要回。”邓名不以为满清可以一推就垮。

  

      毕竟在他本来的历史上,抗清同盟在几年内就会崩溃,如今虽然历史由于邓名而有所改变,但敌强我弱的场面是短期里无法改变的。

  

      而且邓名还有一些心思没有和卫士提及,那就是他念念不忘要去开拓一块本人的根据地。如今邓名遇到的各路抗清兵马虽然都对他很尊崇,但只需本人没有实力,有一些邓名想改变的东西有力去改变,想做的事也无法去做。就像明军俘虏的那些武昌妇女一样,这个时代的人以为本人具有理所该当的权益,邓名要释放她们,就需求拿出合理的价钱停止交流。假设没有本人的根据地,邓名可不敢说每次打赌都能赢。

  

      ……

  

      随着又一批缙绅前往武昌、汉阳,湖南巡抚张长庚感到风险也在一步步逼近。如今武昌虽然还有不少军队,但是兵士对邓名相当畏惧,以为少福王是不可打败的。而且邓名两次释放俘虏后,这些兵士对投诚少福王后的待遇不是太担忧,愈加不会出力死战。

  

      至于张长庚带回来的湖南兵,在武昌、汉阳的缙绅们的坚决要求下,如今统统驻扎在城外。这些客军根本没有为武昌拼命的志愿,此外他们也和本地兵一样,坚信少福王会优待俘虏,还发一两银子的解散费。

  

      张长庚甚至听到部将报告,有很多兵士在私下悄然议论:投诚一次就有一两银子拿,那每月要是能投诚上几次,岂不是比军饷还要多了?回来当前持续参军,下次持续投诚,只需把朝廷发的盔甲、武器一交就行了。这些兵士还相互交流阅历,假设投诚一定要设法被少福王俘虏,千万不要落在贺珍那厮的手里,否则辛辛劳苦挣来的一点血汗钱就都被贺扒皮抢走了。

  

      相对客兵,本地的武昌兵倒是比较从容,他们都说,出征以前把钱和比较好的衣服都留给家中的媳妇,到时分就算遇到贺扒皮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把刀枪一交,拿了少福王的解散费就回家。

  

      跟着张长庚包围回武昌的兵士曾经在公开抱怨,嚷嚷着早知如此不如当初干脆投诚了邓名,还有一两银子拿,逼着张长庚也给他们每人发了点银子。

  

      眼看军心如此,张长庚也无计可施。

  

      至于武昌、汉阳的缙绅,如今对少福王没有多大的抵触心情。邓名在释放缙绅时说的那番话广为传播,如今有很多缙绅都私下自称是那个通风报信的人,为武昌、汉阳全体士人求情的义士。眼看私通逆贼、出卖军情的罪名也敢抢着认,张长庚知道缙绅们多半是靠不住了。他甚至猜测这些缙绅当前再给邓名通报本人军情的时分,未必还用匿名信。普通保卫城池的时分,尤其是像武昌、汉阳这种府城、省城,城内缙绅的武力是不可小视的重要助力,但未来武昌守城战的时分,真要让缙绅们出动家丁参战,张长庚不敢说他们是会协助本人守城,还是会协助少福王开城门。

  

      如今兵将们和士人们都以为,即使晚一些投诚,能够少福王也不会因此拿他们开刀,比起分明更不好说话的beijing清廷政权,如今大家宁可得罪好说话的少福王,不急着投靠过去。

  

      被胡全才掳走的妇女释放前往到武昌后,亲娘当然不用说,就是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哭成了一团,走街串巷的人们议论纷纷,相当于自动地替邓名做宣传。

  

      最让张长庚生气的是,那些被放回来的倡优,影响力要比良家女子大上许多倍。这些女人回来后也和老鸨、姐妹们抱头痛哭,然后武昌、汉阳的社交场合,从文人的诗会到商人的商会,还有往常亲朋的聚会,陪酒、唱曲的女子无一例外地痛骂胡全才狼心狗肺,称赞邓名的仁厚。听说送这些女人回来的明军中有三个邓名的亲卫,武昌的歌女们给他们谱了新曲,称这三个人面似潘安、勇如子龙,个个有万夫不当之勇,李星汉、吴越望和武保平三个人的大名,几天之内就在武昌众所周知。

  

      突然,张长庚接到哨探报告,钟祥的明军曾经南下向汉阳逼来,先锋是夔东明将李来亨,邓名也在军中。(按照李来亨的提议,明军佯攻汉阳,实践上是为了抢收周围的粮草。)

  

      张长庚只把这个音讯通报给了很少一部分人,包括他的几个手下,总督衙门的文文官员和部分牢靠的幕僚。通报的同时严令保密,但是一夜之间音讯就传遍了武昌城。

  

      昨天哨探又送来确认的音讯,张长庚把通报的范围增加,并且再次重申,即使是家人也不许告知,没想到很快就在武昌城内再次传遍。

  

      昨天早晨张长庚特别安排了一个诗会,约请了很多武昌士人,打算借这个时机安定人心。但是被约请的缙绅纷纷告病,对湖南巡抚的约请百般推托,最后出席的人仅仅是约请人数的一半。诗会上自然少不了听曲,抱着琵琶出来的那个纤细歌女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她知道正中坐着的是清廷的封疆大吏,所以不敢演唱近几天当红的小调,就唱了一段关于《水浒》的新词,歌颂风流倜傥、怜香惜玉的燕小乙,冒着风险,护送一群被jian臣高俅掳走的东京歌女回家。

  

      张长庚听了片刻——这哪是燕青啊,明明就是那个反贼李星汉嘛。别以为化了妆,再改个名字,本官就认不出来你了。可是看看其他在座的人,个个摇头晃脑,听得津津有味,居然还有叫好的。

  

      “胡总督说过,邓名这贼yin险狡诈,真是一点没说错。”诗会当时,张长庚恨恨地想道。武昌的三教九流,简直人人都在心里觉得邓名不错,张长庚觉得本人几辈子也混不来异样的口碑。

  

      虽然场面险峻,但张长庚还是很想守住武昌。如今他有了和胡全才一样的顾忌,担心要是放弃武昌,朝廷会迁怒于本人——毕竟胡全才曾经死了,为了遮掩,张长庚还得向朝廷报告胡全才是如何英勇地与刺客搏斗,最终不幸被杀。

  

      假设能守住武昌,一桩大功是一定跑不了的,那样张长庚不但不用担心朝廷清查本人在总督遇难中的责任,还可以顺理成章地坐上湖广总督的宝座。正是由于这些思索,让张长庚在武昌流连不去,养精蓄锐地笼络缙绅、安抚军心,满心盼望明军就此回家,让本人可以幸运守住城池。

  

      如今明军真的打来了,张长庚愁眉不展,几次咬牙想弃武昌而去,却真实舍不得这一项功劳——说不定明军不能打进城来呢。

  

      正在张长庚迟疑不决之时,门卫报告周培公求见。

  

      “快请。”

  

      由于一连串的预言成真,周大才子的名望如今在武昌是越发的响亮了。虽然张长庚逃离钟祥的时分把缙绅们扔下不顾,但回来当前,周培公并没有说过巡抚大人的坏话,明天晚宴如约而来,席间对张长庚也多有称赞。

  

      张长庚暗中疑心对方会不会诋毁本人也是袁绍,但听说周培公来拜访,湖南巡抚还是很兴奋,希望对方能不负才子之名,拿出好办法来协助本人摆脱困境。

  

      分宾主坐定后,张长庚先与周培公闲谈了一通家常。虽然对方只是个举人,但张长庚言辞非常客气,良久之后才言归正传:“如今逆贼直逼武昌而来,本官忧心如焚,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先生正是为此而来。先生有一计,可保邓名自行退去,武昌安如泰山,大人可以立下非常之功!”周培公悄然一笑,仿佛早知张长庚会有此一问。他胸中有数地站起身来,说出了一番话,把张长庚听得是抓耳挠腮,喜不自禁。

  

      正是:莫道只言片语,胜过百万雄兵!

  

      yu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1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