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四十二节 说客

?    李来亨自称拥兵五万,其实这个数字里含有大量的老弱病残。//网无弹窗更新快//此番从夔东出发时李来亨带了三万人,在夷陵等地招兵买马后,兵力翻了一番,除去在各地留守的兵士外,他身边还有两万多兵士。

  

      对于刘体纯、袁宗第等人来说,消灭胡全才带到钟祥来的清军后,每个人又分到近三千套盔甲,这些物资他们都需求暂时支出仓库,没有那么多的牢靠兵士可以运用这些装备。贺珍甚至需求树立大量的新仓库。但对李来亨来说,分到的盔甲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求。

  

      若是放在一年前,李来亨可以缴获三百套盔甲就很高兴了:曾经被堵在兴山好几年了,简直全部的人力都用来消费粮食,没有富有的力气来自产盔甲,永历朝廷又很少拨给夔东众将物资,李来亨手下的五万大军中有三万多丁壮,但盔甲只要两千多副,很多战兵也只要布衣服。

  

      正所谓人穷志短,那时李来亨要是能得到十副盔甲都能高兴半天,再老旧的甲胄也舍不得丢掉,一定要设法修补。这次出兵后,李来亨从夷陵等地的库房里先后找到了一百多副清军撤离时没有带走的旧甲——或许说这些棉甲真实太破旧了,甲片曾经锈透,棉花也大片发霉,清军曾经不把它们视为有价值的装备。但李来亨还是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派人专程送回兴山基地停止修补。即使锈得全是窟窿的甲片,也比布衣服强啊。

  

      极差的装备也是李来亨难以堵截张长庚包围的缘由之一。李来亨虽然带着两万多兵士赶到汉水下游,但他们手中的武器质量也不必身上的盔甲强多少。在堵截张长庚时,明军的弓箭对清兵要挟不大,但清军的弓箭却给李来亨形成了不小的伤亡,很多闯营的军官被流矢所伤。

  

      与刘体纯等人会师后,李来亨分到了两千五百副盔甲,大批的粮食、布匹和四千两银子,当晚袁宗第又拉来两车银子,把邓名许给李来亨的赎人费转交给他。这么多支出让李来亨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他手下异样人人欢欣,很多兴山官兵都和他们的将军一样,整夜无法入眠。这些兴山兵一个个躲在被窝里,掰着指头数人头,反复计算着军中有资历分得装备的候选人是谁。军官揣摩着本人能得到的装备数目;而兵士不但要计算本人顶头下属大概能得到的数量,还要评价本人在队中的地位,猜测能不能落到本人头上一套。

  

      第二天,李来亨召集手下讨论分配方案时,大家都是红着眼睛去的,不只仅是做好了力排众议的预备,也是由于昨夜没有几个人睡过好觉。

  

      这种庞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大概也就持续了两天,很快李来亨就发现刘体纯等四个人曾经富得流油了,听说他们和邓名打赌都是一万两、一万两的,真是不拿钱当钱啊;和袁宗第、郝摇旗聊地利,李来亨听到他们用掉以轻心的口吻谈到盔甲、银子和粮食,一百副盔甲或是上千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仿佛个个都是大富豪。

  

      最让李来亨受刺激的是贺珍。以前大宁的实力也就是李来亨的几分之一,估量贺珍拥有的盔甲总共也就是一千三、四百套上下,质量也不比李来亨的盔甲强。但如今贺珍的军容是兴山军完全无法相比的,营前、营墙上的兵士都穿着簇新的战甲,拿着明晃晃的钢刀、铁枪,背上的箭壶里装着雪白的羽箭。

  

      兴山兵和大宁兵闲谈时,这些贺珍的手下往往会做出愁眉苦脸的容貌,对李来亨的兵说:“下面给了我两副盔甲,让我挑一套留下,把另一套还回去,可是我觉得两套都不错。哎呀,真是难以取舍啊。”

  

      若是兴山兵不信,为了证明本人不是吹牛,这些大宁兵往往还真地就拿出两套来,显摆给兴山兵看。李来亨手下有些军官能分到盔甲,有些军官能否拥有一套还在未知数。可是这些大宁小兵的装备,甚至还在李来亨那一批的平均程度之上,一顶顶铁盔都锃光瓦亮。大宁的兵士一边在兴山的友军面前摆弄着这些让人眼红的装备,一边唉声叹息地让他们帮忙出主意,看看把哪一套交还回去。

  

      很快这些兴山的军官们就打听清楚了,贺珍在郧阳、襄阳两府就分到大批的物资,在钟祥又拿到了一千五百套盔甲,其中还有很多是从武昌兵身上缴获的。跟邓名一同与李世勋交兵,益处差不多全叫他独吞了;这次消灭胡全才,贺珍一样东西也没有少拿。

  

      “大帅!他们大宁兵的战兵、辅兵统统加起来,也就四千多不到五千人,这次出门一趟,贺珍他就拿了七、八千套盔甲啊,七、八千套啊!”算明白了当前,兴山众将一窝蜂地涌到李来亨面前嚷嚷:“我们兴山的五万大军,才分到了两千五百套,这太不公平了!”

  

      袁宗第等人分得的虽然没有贺珍那么多,但也都是五千套以上。以往夔东各部都是战兵比盔甲多,如今袁宗第、刘体纯、郝摇旗三人都是盔甲比战兵多,贺珍更是盔甲比兵士还多。

  

      估量用不了多久,这四家就会变成夔东明军中最弱小的四路兵马。他们和邓名一路打下几个城市,曾经隐约是三太子的嫡系将领和部队,还拥有最为弱小的军力,那么未来一定还是他们功劳最大、播种最丰,其它各路兵马再也没有迎头赶上的时机了。

  

      有的部将就劝李来亨趁着手里有钱,向其别人买一些装备。不过盔甲这个东西真实难得,李来亨估量其他四人或许会给面子卖给本人一些,几十套还是一、两百套不好说,但数量一定不会多,而且更会是挑剩的破旧铠甲。再者,欠下这么大的一个人情,李来亨也不知道未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还。

  

      此时李来亨还没无看法到,随着两千五百套盔甲动手,他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了——若是放在从前,无时机买到一批盔甲,哪怕是破旧的老装备,李来亨是一定不会放过的,更不会在乎欠下多少人情。

  

      此外,李来亨还觉得对方大概看不上本人的这点银子。之前他分到几千两,邓名又给了他一万两,让李来亨登时觉得本人是个富翁了。但后来才知道钟祥一战,刘体纯他们缴获了湖北各府的库藏,每人都拿了十万两;至于以前可以当作交流品的布料和衣服,如今看起来也严重贬值了,贺珍的手下如今每人都有两套、甚至三套军服,每天都换一身干净的穿,号称是要在钟祥百姓面前为邓提督挣面子。

  

      邓名给李来亨一万两银子时,说是给兴山军用来讨老婆的。本来这种话大可一笑置之,李来亨手头紧,四处都要用钱,怎样能够把这么一大笔钱都用来给手下娶亲?但刘体纯等人发了大财,给手下说了不少桩亲事,看到大昌和巴东军中不少人怒气洋洋,预备回家当新郎后,兴山军也普遍心思失衡了——看看人家,小兵都能成亲了,本人明明是小虎帅帐下的军官,老大不小了还是光棍一条,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啊。

  

      李来亨本来也想适当地说一些亲事,安抚一下本人的军官,但一打听市价,他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承天府、襄阳府的婚姻市场曾经是一边倒的卖方市场,在刘体纯和袁宗第等人的哄抬下,如今说一门亲事聘金至少四十两,再加上零七八碎的开支,总开支低于五十两那是想也不要想,周围地区异样是水涨船高。

  

      眼看有“媳妇荒”的迹象出现,地方上的居民也发了慌,纷纷给儿子订亲,进一步加剧了婚姻市场价钱的猛烈上扬。适龄女孩差不多被一扫而空,年龄稍小的也被订下了不少,有阅历的媒人都说,价钱回落估量要等上几年了。

  

      攥着手里那点不够花的银子,看着营中军官脸上绝望的表情,就在李来亨左右为难的时分,还有媒人找到兴山军中,问李来亨觉得寡妇怎样样?至少比姑娘便宜一半,而且都是生育过的,保证质量。这些媒人还向李来亨暗示,随着适龄女孩的稀缺,婚姻二手市场也ri渐紧俏,价钱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一末尾李来亨还有点犹疑,对状况艰辛的兴山军来说,可以娶亲就不错了,以往手下若是能娶个寡妇也高兴得很,但得知此预先,兴山军的军官们个人迸发了:“在大昌、巴东当兵娶姑娘,我们兴山的军官却要娶寡妇……这不是要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么?还让不让人活了?不行,就是能生能养的也不行!”

  

      而且娶寡妇也要二、三十两银子,这还有天理王法吗?

  

      ……

  

      兴山的官兵上下二心,坚决支持李来亨持续向汉阳、武昌周围进军的决议。跟着邓名走的都发财了,那么兴山军当然也要跟上。兴山的军官们估量,武昌周围一直在清军控制下,大宁和巴东的炒媳妇团还没有去过,那里的价钱应该合理公道。

  

      自从得知郑成功曾经攻入长江后,邓名就不断要赶去南京,倒是郑成功派来的穆潭总劝邓名不必着急,就是等到延平郡王全取江南之后再前往也不迟——以前穆潭觉得邓名有必要参与到南京之战中,以便博得出任监国的声望,郑成功希望邓名尽快到他军中也是这个目的;但如今湖广阔捷,再加上之前的昆明大火,穆潭觉得邓名就算不参与攻陷南京也足以服众。

  

      而李来亨异样不建议邓名脱离大军前往,由于他方案去江西甚至南直隶走一遭。以前若是李来亨提出分开兴山远征南京的方案,部下多半会反对,就算没有妻子的兴山兵也故土难离。但最近由于遭到贺珍等人的刺激,兴山军的求战yu望绝后高涨,得知邓名有意强攻武昌后,李来亨军中一片叹息声,全然遗忘了数ri前他们也毫无独自攻打武昌的打算。

  

      在刘体纯等人动身前往根据地时,李来亨则招来了夷陵、江陵等地的留守部队,将带出来的三万多将士统统带在身边,预备彻底扫荡汉阳周边地区。

  

      明天汉阳曾经在望,李来亨正在帐中与邓名商议军情——经过这一段ri子的军旅生活,邓名曾经可以在讨论大军举动时适当发言——突然有人报告有武昌的秘使到。

  

      武昌的秘使身着文士长袍,手握一把折扇,一摇三晃地出去了。

  

      “周举人,”邓名看到老熟人又一次出如今本人面前,问道:“张长庚派你来干什么?”

  

      “前来为提督消灾去祸。”周培公悄然一摇扇子,自信满满地说道。

  

      邓名楞了一下,这副架势他仿佛有点熟习,似乎在不少现代的演义小说,还有各种三流电视剧上看过。

  

      飞快地整理了一遍这些记忆后,邓名哈哈大笑:“本提督何祸之有?”

  

      李来亨有些不解,看了一眼邓名,只见对方藏在桌子前面的手飞快地摆动了两下,表示本人不要说话,一切交给他去对付。

  

      “杀生之祸。”周培公说道:“先生此来就是为武昌、汉阳两城的父老百姓请命,希望提督网开一面,放这百万生灵一条生路。”

  

      邓名发出一声冷笑:“我怎样会损伤百姓。”

  

      “提督是不会。但只需提督拿下汉阳,则汉阳满城百姓难逃一死;攻破武昌,则武昌鸡犬难留。”周培公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以为本人的几句话足以成功地吊起了对方的猎奇心。

  

      到如今为止,周培公感觉本人表现得很不错。出发以前,他在家里读了好几篇关于说客的文章,把其中描画的情节牢记在心。对面的邓名这么年轻,估量还没有与说客打过交道,更不会专门去读这种书。

  

      邓名等了片刻也没听见下文,就又回想一下看过的电视剧,然后装出生气的样子,背了一声电视剧里的台词:“危言耸听!”让邓名遗憾的是,如今他身穿甲胄,没有长袖可以用力地甩上那么一甩。

  

      “哈哈,哈哈,”周培公仰天大笑,停住笑声之前面se一沉,严肃地说道:“提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据周培公所说,若是武昌一直在清军的手中,城内的百姓就不会遭殃。但若是被明军攻占,哪怕只要一ri,未来收复武昌时,清军就会在城内大肆掳掠。假设湖广兵收复武昌,那能够还会念及一些香火之情;假设是外省的部队夺回武昌,那多半会发生屠城数ri的惨剧。

  

      本来就没有攻打武昌的意图,但邓名知道周培公说的也是真话。想到满清的凶暴残忍,助纣为虐的绿营的无耻,以及老百姓的多灾多难,邓名忍不住叹了口吻。

  

      周培公曾经对张长庚分析过邓名的xing格,以为邓名残忍有德,可以仰仗百姓的疾苦予以打动。听到邓名叹息后,周培公察言观se,以为机遇已到,就趁热打铁提出一个建议:“提督虽然屡战屡胜,但洞庭湖的水师仍在,武昌、汉阳城内也有数万大军,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提督若不能攻下武昌、汉阳,则白白折损兵马、名声;若是攻下了武昌、汉阳,虽然于威名无损,但却是害了城中的众多百姓。”

  

      见邓名没有出言反驳,周培公心中大喜,觉得成功在望。假设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压服明军退兵,本人不但在巡抚张长庚面前可以立下大功,就是未来青史之上,也值得大书一笔;哪怕大明中兴,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芒事迹,即使是成功者也会称赞他周培公的智勇双全。

  

      “只需提督情愿就此罢兵,湖南巡抚情愿献上白银五十万两,作为武昌、汉阳两城的赎城之费。”

  

      张长庚和周培公曾经一致观念,就算邓名再残忍,他带领数万大军而来,怎样也需求给手下一个交代,这笔钱武昌是一定要付的。两个人还细心琢磨,觉得五十万两银子是个比较适宜的数字。钟祥明军激战一场,缴获了湖北几个府城的库存,总数不过四十万两;如今武昌有长江天险,又有弱小的水师和远比钟祥雄厚的兵力,明军不费一弓一箭,就能拿到五十万两,应该可以称心了。

  

      “五十万两?”未等邓名答复,李来亨就大声问道。他的确非常称心,这可是五十万两白银啊,以前他连五万两银子堆在一同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手中不断紧巴巴的,总是攒不下钱来。

  

      何况这次李来亨根本不想攻打武昌城,他只是来搜集粮草,特地看看有没有比较便宜的亲事,若是有的话为部下说上几桩。至于去不去南京,那更是八字没有一撇。李来亨感觉眼前的周培公像是财神爷转世,越看越顺眼。

  

      李来亨在心里揣摩着:假设李来亨和邓名两个人平分五十万两,那就是每个人二十五万两,就算邓名要多拿,至少也得给李来亨留下十五万或二十万两白银吧?这可比贺珍他们拿到的还要多了。说一门亲事要五十两银子算什么?就是六十两、七十两,他李来亨也拿得出来啊。一瞬间,有数念头纷至沓来,让李来亨登时沉浸在幸福中。

  

      “正是!”周培公立刻答道。

  

      不过周培公与李来亨之距离了一张桌子,看不到邓名的小动作。

  

      在李来亨的问话信口开河后,邓名脸上不动声se,暗地里狠狠地踏了李来亨一脚,后者感觉本人的脚趾仿佛都被踩断了,剧痛立刻驱走了李来亨脑海里一切的美妙念头。

  

      虽然年轻短少阅历,但李来亨的反应却相当矫捷,他突然脸se一沉,把还没来得及显露的喜se统统变成了怒容。右臂猛然抬起,重重地向桌面上拍落,借此泄出脚趾上传来的疼痛。

  

      砰!

  

      手掌拍在桌面上,发出一声巨响,纸墨砚台都腾空而起,李来亨经过这个动作向武昌的秘使展现出他不破武昌誓不还的坚决决计,以及明军足以横扫江南的弱小军理想力,然后高声喝道:“尔等当提督是叫花子吗?”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1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