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四十三节 挫折

?    邓名喊出“动手”这个命令的动手,双臂猛地一用力,就把狄三喜面前的桌面掀翻,桌面连同下面的笔墨、印信一同劈头盖脸地向坐在前面的狄三喜砸去。猝不及防的狄三喜只觉得眼前一黑,天分地伸手一拦,被扑面而来的东西砸得向后仰去,连同座椅一同摔倒在地。

  

      邓名掀翻桌子后就跳上前去,被桌面盖在前面的人正挣扎着爬出来,就飞起一脚踢中狄三喜的面门,后者大叫一声,捂着脸在地上乱滚。这时邓名背后曾经响起一片喝骂厮打声,他看也不看前面一眼,盯住了狄三喜,就扑过去按住他,随手从地面上抄起对手的将军大印,呆头呆脑的就又是几下狠砸。

  

      这时从身后抢过一人,正是邓名的贴身卫士武三,伸手帮着邓名抓住狄三喜的手臂反扭到背后,膝盖顶住目的的腰眼。制服了狄三喜后,邓名才有工夫回头看去。屋内几个狄三喜的卫士都被周拓荒他们打翻在地,这些人本来就少,而且由于邓名和狄三喜争论不断,他们不断看向两人的方向,对身后虎视眈眈的周拓荒等人没有什么防备。刚才邓名掀桌子的时分,这些人都吃惊得一时没反应过去,等过去两秒想过去拉邓名的时分,他们背后的周拓荒等人早就扑了下去,一通乱拳就把他们尽数打得倒地不起。

  

      守在门外院子里的卫兵们听到外面大乱,又一次个人冲了过去,不过由于刚才被喝退的先例,这次他们动作稍慢,等头几个人冲到门口的时分,邓名这伙人曾经把屋内的全数制服。看到屋内一片狼藉的场面,这些兵士们的头脑里也是一片混乱,完全闹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吴三这时也跑过去,和武三一同把狄三喜拖到厅中,抽出腰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见状门口那些卫兵更是不敢胆大妄为,一个比较迟钝的人大着胆子冲邓名叫道:“总爷,我们狄将军是真心投诚啊。”

  

      狄三喜如今满脸是血,正不停地顺着面颊往下流,听到手下兵士的这句辩解后,他惨笑了一声,抬起头张嘴对着邓名说道:“你们不是……”

  

      听见狄三喜张口说话,邓名回头就是一拳,重重地击在狄三喜的嘴上,后者闷哼一声,还没来及说出来的后半句话又被捶了回去。

  

      眼下的情势并不是邓名预想的最好状况,他本希望无时机应用狄三喜把一切主降派军官都聚集过去,然后一股脑都收拾掉。那样建昌这里的三千庆阳军就得到了主心骨,到时分再把冯双礼放出来就圆满完成义务,但不知道为什么狄三喜突然起了怀疑——事前邓名就细心思索过,若是对方心中起疑,就会末尾讯问本人承受李国英命令细节,而任何细节都能够导致邓名彻底暴露,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就只要立刻动手。比如这个接授命令的工夫成绩吧,邓名可不知道狄三喜到底是什么时分和吴三桂取得联络的,假设本人报出来的工夫比狄三喜和吴三桂达成协议还早,或是工夫简直差不多,那立刻就会露馅。

  

      如今狄三喜一定曾经看破本人的身份,但没能说出真相就被邓名制止,封住狄三喜的口后,邓名回头冲着那些卫兵喊道:“若是真心投诚,为何不听川陕总督的命令?”

  

      “我们没有不听。”被周拓荒按住的一个狄三喜亲卫挣扎着叫道,语气里全是冤枉:“总督大人来信里不也是要我们听平西王的命令么?平西王曾经派一队人来建昌了,昨天他们一个信使还到了,说再有三天就能到这里,要我们做好迎接预备。”

  

      “平西王的信使怎样说的?”邓名瞪着那奋力争辩的俘虏,大声质问道。

  

      背后狄三喜这时又扭动了一下,但他嘴里都是血,没能吐出一个字只是发出几声咕噜。

  

      那个亲卫满脸都是愤怒,把昨天清军来使的话原本来本地跟邓名说了一遍,这批人本来是驻扎在建昌东北方向的东川府附近,接到昆明的命令就急忙赶来,全队有八百人,由一个游击带领,这支军队会协助狄三喜控制建昌的几万民夫,同时协助他监视这些民夫把储存在这里的粮食一同运去云南——昆明如今急需粮草。

  

      “但是重庆也需求粮草,总督要我把这批粮草运去重庆。”邓名作出一副残忍的样子,骂道:“铁证如山,我又怎样知道你们是不是在骗我,是不是真有其事?”

  

      “平西王的人马上就能到,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和邓名对答的狄三喜亲卫越说越是愤慨,如今他脸上、身上被打伤的地方都在火辣辣地疼,嗓门也越喊越高:“我们诚心归顺,贵使来了就又打又骂,这是待人之道吗?”

  

      “哼,那这两天之内我怎样知道你们不是在骗人,老子可不能把命交在你们手里。”邓名稍微放缓了些口吻:“那好,这两天就让狄将军陪我住在衙门里,两天后若真有平西王的使者来了,老子再给你们道歉,认打认罚。”

  

      说完邓名就指着那个和他说话的人下令道:“放他出去,剩下的都先捆起来。”

  

      放这个人起来后,邓名又要挟道:“带着你们的人分开县衙,这两天只需送饭出去就可以了,不要耍什么鬼心思,你们的头可在我手里。”

  

      “我们能有什么心思?”那个亲卫气哼哼地站起身,看看邓名背后的狄三喜,后者脖子上还架着一把刀,这个亲卫鞠了一躬:“大人,小的先出去了。”

  

      邓名回头瞥了一眼,见狄三喜又惨然一笑,不过这次他没试图说话。

  

      这个亲卫刚分开,邓名就使了一个眼色,李星汉跟出去看了一眼,迅速地跑回来报告:“先生,他们在院子里远远地商议。”

  

      “好,我们瞒不了多久,建昌这么多人一定有脑子好使的。”邓名回头盯着狄三喜,低声喝问道:“庆阳王在哪里?”

  

      狄三喜低头狠狠地吐出了一口血,低头迎着邓名的注视:“你们是成都派来的么?”

  

      邓名也不废话,手里的大印一挥,就又把狄三喜牙砸掉了两颗,让他再次说不出话来,武三用力地把刀往下一按,狄三喜的后颈上曾经渗出血来。

  

      见状还在屋内的几个狄三喜的卫兵都末尾用力挣扎,但他们身旁的看守早就把他们的嘴都堵住了,没有让他们发出声响来,他们表现出来的对狄三喜的忠心让邓名感到称心,他挑出了四个不顾钢刀在颈、挣扎得最剧烈的人。

  

      “我一会儿数三声,数到三的时分你们一同答复我庆阳王在那里,”工夫紧急邓名没有工夫分开讯问,又搬出老办法,他要挟道:“若是有人敢喊,我就杀了狄三喜;若是有人说的和其别人不一样,我就杀了狄三喜;若是有人不张嘴,我就杀了狄三喜;你们答复的声响不得高于我如今说话的声响,否则我就杀了狄三喜。”

  

      把规矩反复了两遍确保几个俘虏都听懂后,邓名也不给他们多想的工夫,下令取出他们口中的东西后立刻末尾数数:“一、二,三!”

  

      “庆阳王就在后院。”

  

      四个人简直同时答道,他们向邓名怒目而视,其中一个显露豁然开朗之色,说道:“你们不是……”

  

      这个人也没时机说完他的话,背后的看守又把他的嘴堵上了。

  

      “带我去,不然狄三喜就别想活。”答案很出乎邓名预料,他还以为狄三喜会把冯双礼关在牢房或许他心腹的军营里,假设是后者那就费事了,邓名还得再行险一次——而这次显然会有极大的失败能够。

  

      压着狄三喜和几个俘虏,邓名一行匆匆走向县衙后院,很快他们穿过长廊离开了一个房间前,一个俘虏指了指那扇门。

  

      邓名点点头,周拓荒飞起一脚就把门踹开,刀剑在手的众人齐声呼吁,一同冲了出来。

  

      本来还以为会遇到几个看守,更担心他们会听到刚才前面的动静,可邓名他们冲出来后看见屋内只要一个人,那个人也被吓了一跳,从椅子上站起来瞪着这些冲出去的生疏人。

  

      邓名盯着那个人看着,沉声问道:“庆阳王吗?”

  

      对方没有答复,而是警戒地看着他,然后环顾邓名身后的众人,最后目光落在被押在前面的狄三喜身上,反问道:“你们是谁?”

  

      这时邓名也审视了屋内一圈,看得出这是个书房,窗户也没有封死,可以自在地通向户外,桌面上还放着一本书,在他们出去前这个人显然是在看书。

  

      “原来……原来是庆阳王你要投诚啊。”邓名感觉怒火一下子冲到了头顶。

  

      对面脸上也显露怒容:“你是哪里来的毛头小子,竟敢对本王无礼?”

  

      “你果真就是庆阳王!”邓名冷笑一声:“我奉文督师之命,千里迢迢从奉节赶来。”

  

      “你们是督师派来的人?”听到这里冯双礼脸上的怒气变成了诧异,他上下打量着这些身着清军军服的兵士:“那你们怎样穿成这样?”

  

      “只因庆阳王您给督师去信求援所以我们奉命而来,结果到了建昌城下却听说这狄三喜要反叛投敌,还绑了庆阳王您。”邓名答道:“所以我们乔装打扮冒死进城来搭救王爷您,却是没想到啊,原来是王爷你要反叛。”

  

      听邓名说完后,冯双礼脸上曾经全是惭愧之色,他不顾身为郡王之尊,双手抱拳向邓名行礼道:“胆小鬼何人?”

  

      “无名小卒罢了。”邓名摇摇头,曾经是心灰意冷。

  

      “你这老贼!”李星汉知道昔日之事曾经无法善罢,他咬牙切齿地就要提刀上前:“背主忘恩!”

  

      “王爷没有投诚。”不断没能出声的狄三喜这次说话总算没有被打断,他见李星汉一脸杀气地向冯双礼走过去,立刻用模糊不清的声响辩解道:“王爷决计殉国,但是不忍心让我们几千手下陪他一同死,就让我带领大伙儿投诚,吴三桂来的命令上,也要我们把王爷押送去昆明,等待秋后处斩的。”

  

      邓名回头冷冷地看着狄三喜:“没看出你还真忠心,这个时分还想让我们放庆阳王一条生路。”

  

      “我说的话句句是实,如有虚伪天打雷劈。”狄三喜毫不畏惧地与邓名对视。

  

      “你马上就首级不保了,不用老天来收你了。”李星汉回过头,恶狠狠地对狄三喜说道,既然冯双礼参与到投诚一事中,那么这次举动就是彻底失败了,他如今揣摩着要把这帮罪魁祸首全杀了,然后拼死一战看能不能保着邓名杀出城去。

  

      “且慢。”邓名拦住了李星汉,回头看着冯双礼:“王爷,假设建昌投诚了,那云南的官兵将士就彻底堕入了绝境,难道王爷一点也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么?难道还在云南的那些人里,没有王爷您的亲朋故旧么?”

  

      冯双礼垂下头,一言不发。

  

      邓名看着满面惭愧但是默不作声的冯双礼,叹息道:“容我猜一下,王爷觉得与其担心云南那些将士的死活,不如先为本人手下谋条生路;可是王爷觉得这样能够会没脸见那些将士于地下,所以王爷本人不降,却把这件事交给手下去办。王爷多半是想,等吴三桂把您处死了,您也就可以去地下和那些殉国者安然相见了,本人的手下还都有了条生路,可以算是一举两得。”

  

      邓名身后的卫士们一同盯着冯双礼看,有人叫了声:“和这种软骨头多说何益?先生,动手吧。”

  

      “不必了。”邓名摆摆手,没有持续挖苦冯双礼:“看来庆阳王不再需求文督师的援助了,既然如此我便会奉节向督师覆命了,还请庆阳王、”邓名回头又看了看狄三喜:“还有狄将军送我们一程。”

  

      趁着事情刚刚闹起来还没完全传播开,邓名押着狄三喜和冯双礼就急速分开县衙,直奔城门而去。心中无愧的冯双礼也尽力配合,让邓名一行畅通无阻地分开建昌,下令部下不许跟踪尾随。

  

      带着冯双礼和狄三喜分开建昌北上了一段,确认背后没有追兵后,邓名停住脚步,让手下给人质松绑。

  

      “放他们回去投诚吗?”李星汉问道,眼睛里照旧满是杀气。

  

      “刚才出城时我答应过不损伤庆阳和狄将军的性命,我得言而有信。”邓名让手下把两人还有其他几个俘虏的鞋子都去掉,让他们赤脚步行回建昌,这样他们的行进速度就不会快,就算贼心不死也要破费很长的工夫才能回到军中。

  

      “建昌还有四万民夫,还有积存的粮食,这些都是朝廷的财产,有了建昌、这些粮食和人力,很多此时还在云南奋战的将士就还有一条生路。”在让他们分开前,邓名停止了最后一次劝说:“事到如今我只能央求王爷和狄将军,趁着吴三桂派的兵还没到建昌,再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真要把那么多官兵都逼入死地。”

  

      “天子都弃国了。”狄三喜低声说道。

  

      “这就是我明天为什么放过狄将军的缘由,”邓名答道:“我只央求你们在吴三桂派兵到建昌到之前,再仔细想一想,不要急着投诚。”

  

      冯双礼欲言又止,没有答应而是再次问道:“老夫敢问胆小鬼尊姓大名。”

  

      “我是邓名。”

  

      见对面的几个人脸上都显露异色,邓名点点头:“看来你们听说过我。”

  

      “原来是……”冯双礼对川西的事情也有所耳闻,他迟疑着试探道:“殿下?”

  

      “王爷叫我邓名便可。”邓名再次央求道:“在吴三桂派的兵到之前,王爷再好好思索下吧。”

  

      既然对方是邓名,那冯双礼立刻就明白为何文安之会觉得这二十人赶到建昌就能协助本人波动军心,他郑重其事地说道:“殿下威武过人,真令老夫不敢俯视。”

  

      这次邓名没有纠正他的称呼,而是第四次提到刚才的要求:“那我刚才说的事?”

  

      “殿下金玉良言……”冯双礼话说了一半突然又打住,没有一冲动答应上去,而是保证道:“老夫不敢要求殿下跟着回建昌,不过殿下说的话,老夫回城后一定会和部下们细心商议。”

  

      “如此多谢庆阳王了。”

  

      目送着冯双礼一行走远的背影,周拓荒问道:“邓先生觉得他们会再抵抗下去吗?”

  

      “不会,冯双礼曾经是心灰意冷,就想着怎样保住手下的性命了,他如今仿佛还有一死的决计,不过等他真到了鞑子那里呆些日子,我疑心他连这份死志都能磨平了。”邓名冷冷地答道。

  

      “那先生刚才苦劝他那么半天干什么?”见邓名答复的如此斩钉截铁,周拓荒颇有些不解。

  

      “由于他还在摇晃不定,就连那个狄三喜也是心中无愧,他们回去一定会和部下议论此事,我让他们明白投诚会害死云南众多的官兵将士,这两个人心里还念着点旧情,加上明天的惭愧,或许能让他们在吴三桂的兵到之前不自动剃发投诚吧。”邓名答道,接着又补充道:“但等吴三桂的兵一到,他们一定不敢毁约,不然吴三桂暴怒他们本人的生路就断了。”

  

      卫士们听了都觉得邓名多此一举,既然明知建昌那边不敢毁约,那就算他们再惭愧又有什么用?

  

      曾经看不见冯双礼他们的身影了,邓名一挥马鞭,指着东北:“我们往这里去。”

  

      “我们还是要防备冯双礼反悔来追击我们吗?”见邓名指的不是归路,就有人问道。

  

      “建昌不会来追我们,就是追也追不上,不过我们先不着急回家,刚才不是听说吴三桂从东川派来八百兵么?”邓名答道:“我们去找他们。”

  

      一阵沉默后,又是周拓荒带头问道:“我们要去伏击他们么?”

  

      “是啊,刚才听说他们这两天就要到建昌,假设没拦住他们我们就晚奉节两天好了,也晚把坏音讯带给督师两天。若是找到了,就打着冯双礼的旗帜把这八百兵打了,你们说吴三桂会不会以为是冯双礼在诈他?”邓名问道。

  

      “对面有八百人啊。”周拓荒提示道,之前偷袭建昌的方案之所以能得到大家赞同,那是由于大家都觉得只需救出冯双礼就万事大吉,不需求和成百上千的敌人作战。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邓名口吻从容,似乎这是一个再往常不过的方案:“刚才你们都听见了吧,狄三喜把庆阳王的金印都送去吴三桂哪里了,吴三桂哪里还会提防有诈?哪里有人会用朝廷的王印来诈几百个兵的?而且若不是吴三桂派来他还连诈这几百个人时机都没有。这队兵也一定没有什么防备,其中还会有些搬运的夫子吧,真正有战役力的一定不过半,我们还有偷袭的优势。”

  

      众人都没有说话,邓名看到还有人在偷偷摇头、一脸无法的表情,就笑道:“我们之所以来建昌,就是要确保川西、也为云南官兵争取一条生路,由于唇亡齿寒,由于情势险峻不得不殊死一搏。所谓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我们曾经吃了这么多苦,冒了这么大的险,要是如今放弃了,那以前的辛劳,冒过的风险不都白费了?”

  

      李星汉第一个表示赞同:“邓先生都不怕,卑职一个军汉又有什么可怕的?”

  

      有人带头,这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心情被调动起来,都出言表示不怕死,不情愿让以前的辛劳白费。

  

      “好,不过这次我们要吸取经验,最好用真货。”邓名从马鞍下拿出一物,举起来给大家看,正是狄三喜的将军印,刚才邓名用它砸人后就不断握在手里:“刚才我遗忘把它还给狄将军了。”

  

      ……

  

      “鞑子扎营了。”

  

      派去侦查的吴三摸回到树林里,向邓名报告他的侦查的状况。

  

      绕到建昌东北后,邓名就沿着去东川的路向前搜索行进,明天半夜发现有动静后,他们就偷偷在旁窥探,确认是清兵后就小心尾随,不断跟到他们扎营。

  

      这对清兵的确没有什么防备,扎营就是支起一片帐篷,没有挖壕沟也没有修筑营墙。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确也没有必要天天挖壕沟修筑营墙,他们要赶去建昌受降,最近一年来还没有投诚变卦的事情。若是狄三喜万一变卦,那他动手也会是在建昌而不是半路;退一步说,就算狄三喜真的要在半路动手,他们这八百深化敌境的孤军就是修筑了营墙也没法据守。

  

      “等到炊烟升起,就阐明鞑子在开饭,那时是他们最松散的时分,”明军聚在一同商议作战方案:“那时当官的也会在中军帐里吃饭,若是在鞑子们反应过去前踹了他们的中军帐,就就时机赢了。”

  

      不过即使没有稳固的工事,帐篷周围也有哨兵站岗,要是二十个人骑马冲过去一定会惊扰哨兵,一定还没冲进营地清兵就曾经集合起来,而且这茫茫的一片帐篷,邓名他们也不知道哪个是中军帐。

  

      “好,我先去侦查清楚,你们小心隐蔽不要暴露。”邓名命令其他的人持续隐蔽,带着那俩同名卫士分开大队,走上官道堂堂正正地向清军营地驶去。

  

      离着清军营地还很远的时分,邓名三人就跳下马,牵着马步行行进,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清军营地前的哨兵,在对方的注视中,邓名渐渐走到他的面前。

  

      清军哨兵警觉地看过去,邓名陪着笑,走到近前行礼:“在下是建昌狄将军的家丁:狄名。”

  

      一边说,邓名一边把帽子摘了,显露下面的光头和辫子。

  

      “等下。”两个哨兵一个留在原地看着邓名,另外一个转身跑进营地里去报告。

  

      过了片刻那个哨兵从营中出来,招呼邓名道:“出去吧,将军要见你。”

  

      “有劳了。”邓名、吴三和武三都把马拴在路边,哨兵就在边上等着他们把马拴好。

  

      “这位弟兄。”拴好马后,邓名没有立刻跟着带路的兵士进营,而是在怀里摩挲了一会儿,掏出一个银元宝,递给不断在营地外监视他们三个的那个哨兵:“一点心思,不成敬意。”

  

      “这……”哨兵很吃惊地接过银子,他们只是普通的小兵,往常就是有人送礼也不会送到他们手上,而且送给他们又有什么用,他们也在将领面前说不上话。

  

      “这是家主亲口x交待的。”邓名笑着说道。

  

      那个哨兵听说是建昌狄三喜交待的,想了想就喜笑颜开地收下了,他猜能够是新降军心虚,管他呢?有银子拿为何不要?

  

      那个出来通报的哨兵正看的眼热时,邓名走到他身边又探手进怀,又摸出了异样的一个小元宝,递到他手里:“家主的意思。”

  

      “谢谢,多谢狄将军。”那个哨兵也赶忙收了起来,还看了一下周围,很好,没有其他兵士留意这里。

  

      跟着这个哨兵往营地深处走的时分,邓名问道:“前面的一队导游也在营中吧?”

  

      见哨兵脸上有些不解之色,邓名脸上也显露些诧异:“不是早先还派过一队导游来吗?他们不在营地中吗?”

  

      “你们建昌没派过导游来啊。”那个哨兵迷惑地说道。

  

      “和我们一同派出来的啊,有十个人呢。”邓名心中一松,虽然在建昌听狄三喜的卫兵说过这队清兵是本人来的,但如今总算的确没有其他建昌的人在营里,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话了。

  

      “没遇到。”那个哨兵摇摇头。

  

      “那大概是走岔了。”

  

      邓名一边走一边注意营地里的状况,大批的清军兵士正在收拾各自的帐篷,还有人在砍柴堆积薪火,估量是些预备做饭的伙夫。

  

      跟着哨兵不断走到营地深处的一个帐篷前,那个哨兵和门口的卫兵说了几句,就掉头前往,而那个卫兵则表示邓名三人解下武器。

  

      老老实实地解下佩剑交给卫兵,然后举起双手让对方搜身终了,卫兵们撩开帐篷让邓名一个人出来。

  

      行礼终了,邓名先再自报一遍家门,然后就双手捧着狄三喜的大印,恭敬地向前奉上:“这是家主的军印,将军明日大概就可以抵达建昌,可凭此号令全城、全军。”

  

      卫士从邓名手里接过大印,转交给坐在下面的将军,清将看了看,又掏出一份吴三桂转交给他的建昌来信核对了一下,开腔说话的时分显得非常亲近:“狄将军太客气了,我远来是客,岂能喧宾夺主占他的宝印。”

  

      那个将军把手一挥,他的卫士就把狄三喜的印又捧上去还给邓名:“拿回去罢,回去告诉你家主,当前就是同朝为臣了。”

  

      但邓名却是不接:“将军明鉴,我家主命小人一定把印亲手交在将军手里,然后在将军马前带路。若是将军要还,反正明天就到建昌了,到时分将军还给我家主便是了。”

  

      请将想了想,狄三喜既然显示恭顺,那当然要做的彻底,就点头道:“那好吧,本将也不让你难做。”

  

      说完清将就让人给邓名腾一件帐篷出来。

  

      “这倒不必了。”邓名告诉对方本人带了一些帐篷,不过还没有到,他这一行合计有二十个人,前面的人押送着一些劳军的酒走得慢了一些,一会儿他们把酒送来后,贴着清军的营地本人支起帐篷休息就可以。

  

      “狄将军太客气了。”清将又是一声感慨,转头交待兵士一会儿给邓名他们送点肉食过去。

  

      邓名再三拜谢,然后分开营帐,和营地外刚看法的两个哨兵又客套几句后,就带着吴三、武三分开,告诉清兵他去看看怎样押送的酒还没到。

  

      “中军帐在这里。”回到隐蔽地后,邓名马上把本人看到的在地上画了出来,让部下们围拢过去看:“这里有篝火……”

  

      “就等他们的炊烟升起来了。”商议好方案后,邓名向清军营地上空望去。

  

      ……

  

      笔者按:明天八千多,算是把没双更的都补上了。唉,的确是稿子紧张啊,太紧担心质量下降啊,当前还是质量先行吧。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0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