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丕传 > 第二十一章 铸钱

?战争对粮食和人力的消耗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远征,一个士卒所消耗的粮食需要三个民夫才能供应的上。一场大战,民夫的数量往往比士卒还多,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消耗比在战地的消耗更大。所以父亲才会在这次攻伐河北的大战之前,调用巨大的民力贯通汴水和淮河,用便利的水运向前方输送粮草。

  五万农夫,听上去很多,但是如果用来供应大军的话,实在是支应不了多长的时间。除非我们能在河东之战爆发后一两个月内就结束战争,否则这点人力根不不足用。

  但是,这个任务对目前的关中来说应该是艰巨异常的,钟繇的话把卫觊给逼的更急了,“何处有大战,居然要用四十多万石粮食,五万农夫?是马腾、韩遂造反了?还是羌人作乱了?”

  “都不是,是伯儒你的家乡河东有大战。袁尚勾结匈奴单于呼厨泉,从东、北两面一同夹击河东。本来这件事是用不着我们从关中出兵的,但是夏侯惇将军所部被刘备引到了南阳,并在那里被敌人击溃。而主公要集中全力攻伐冀州,目前只有我们这里能派的出兵马。”钟繇向卫觊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卫觊顿时从气急败坏中惊醒了过来,半是惶恐半是疑惑的问道:“河东有事?消息确否?“

  “不会有误,消息是由主公从官渡派来的使者传达过来的。这位是主公的长子,曹丕公子。伯儒你方才真是失礼了,快快请罪。”钟繇终于得空把我介绍给了卫觊。

  “曹丕公子!”卫觊大吃一惊。

  我微笑着向他拱手,“伯儒先生,曹丕有礼了。”

  卫觊慌忙向我深深施礼,歉意的说道:“在下方才不知公子在此,孟浪了,请公子恕罪!”

  我赶紧站起来将他扶起,笑道:“恕什么罪,公事岂非比向我见礼更加重要?咱们都不要客气了,伯儒先生赶紧坐下,商议正事要紧。”

  卫觊又告了一声罪,这才坐到席上,稳定了心神。我又将从逢纪那里得到的情报详细的给他解说了一遍。

  “如此说来,此事不假?”

  “断乎不假!”

  卫觊锁紧了眉头,两只手互相捏着,一副犯了难的表情。

  钟繇说道:“河东的情况伯儒你是最了解不过的,你说若是我们不发大兵,岂有胜算?”

  卫觊摇头道:“河东兵微将寡,诸将之中我那从弟卫固和范家的范先不提也罢,唯有贾逵可用,但也独木难支。若不发大兵去救,河东休矣。”

  “若要去救,你说兵将从何处来?”

  “集合关中诸将,再去向马腾、韩遂借兵。”

  “粮草呢?”我看见钟繇的嘴角带上了一丝狡黠的笑意。

  “这……”卫觊愕住了,颓然长叹一口气,“我们供应。”

  “粮从何来?”钟繇步步紧逼的追问。

  卫觊张口结舌的急道:“只是……百姓是被官府发放粮食吸引返乡的,如今把这些粮食充做军粮,岂非……岂非失信于民?再者说来,我到哪里再去弄二十万石粮食?”

  钟繇好整以暇的从缶里给自己盛了一盏热茶,抿了一口,说道:“那我不管。”

  “元常公你……”卫觊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我看明白了,如今的关中必然是粮食极其缺乏,而钟繇是想把这个难题交给卫觊去解决。虽然这么做有耍赖的嫌疑,但是也可以看出钟繇是信得过卫觊的能力的,相信他一定有办法解决。

  看着卫觊那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我问道:“伯儒先生,关中恢复盐政已有年余,岂无钱财囤积粮食不成?”

  听了我的话,卫觊的嘴角苦笑,从衣袖中掏出一个钱袋,说道:“我给公子看样东西。”

  说着他从那钱袋中倒出几十枚铜币,示意我看。我离席过去,疑惑的捏起一枚铜币放在眼前,一看之下顿时呆滞了。

  这东西是钱?

  眼前的这枚铜币乍一看和五铢钱没什么两样,但是微一细看就会发现它比起五铢钱来又小又薄,而且做工粗糙的令人发指,中间的方孔不方,为面的轮廓也不圆,甚至钱上的铭文“五铢”两个字都看不十分清楚。

  “这……这是五铢钱?”我结结巴巴的说。

  “这就是五铢钱。”卫觊苦笑着说道,“这是董卓当政的时候,朝廷在关中发行的五铢钱。”

  原来如此。始皇帝留下的那十二个铜人被董卓毁掉了十个,他就拿来铸了这些“钱”。可这是钱吗?这简直就是骗人的玩意儿!十个铜人,每个铜人最起码都重达千石以上,这能铸多少这样的破烂铜钱?

  我的头皮一阵发麻,抓起案上的铜钱看去,每一枚都是这样的破烂货,就算按重量算,也要三枚钱才能比得上一枚完好的五铢钱的重量。怒火中烧,我将这些铜币猛地掼到地上,大声的咆哮道:“董卓老贼,死有余辜,遗臭万年!”

  卫觊带着愤恨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董贼当年就用这些钱在民间搜刮粮草财物,用这些不到两株的钱按五铢的实价强塞给关中百姓。百姓都管这些钱币叫做‘小五铢’或者‘无文钱’,这些钱币流通起来结果可想而知。关中物价飞涨,民怨沸腾,百姓采买物品甚至需按钱币的重量计价。更有甚者,我们用盐政从百姓手里收回来的这些钱拿去别的州郡购粮,商家根本不认。这些钱收到库中就只能屯放起来烂掉,故而哪里还有更多的钱财去采办粮食!”

  “公子且息怒,气也无用。”钟繇叹息着劝道。

  是啊,气也无用。我纵有滔天之怒又能如何?董卓老贼已死,尸首都化为灰烬,荡然无存,让人无从发泄怒火。但是这些钱币怎么办?货币对一个政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有信用的货币体系的政权是没有信用可言的。而没有信用的政权,岂会得到百姓的忠诚?

  我平复一下激动的心绪,说道:“官府收回来的这些无文钱绝不能再流通到百姓手里,百姓手中的那些钱也有尽快的收上来。否则关中绝无稳定之日。”

  钟繇叹道:“我岂不知,只是这些无文钱的数量实在是庞大,官府无力支撑啊!”

  通过盐政收回来的无文钱不能流通出去,那些钱就不再是钱了,官府入不敷出,的确是支撑不住。没想到董卓死了那么多年,其流毒依旧在荼毒无穷。但是也不能听之任之,如果不解决这件事,我稳定关中,为将来定都长安做准备的计划就成了泡影,关中早晚还会像“历史”上一样爆发大规模的叛乱,以至需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恢复生机。

  我用手掌抚着额头,在书房中走来走去,突然咬咬牙,说道:“董卓留下的铸钱之所可还在?”

  “在,只是已经被废弃了。公子是想……”卫觊眼睛一亮说道。

  我沉声说道:“我给父亲去信,请他让朝廷下旨允许司隶校尉府铸钱。我们将收回来的无文钱回炉重铸,铸出足量的五铢钱出来。并限定期限,让百姓将手中的无文钱兑换五铢,就按两钱换一钱的标准兑换,超过期限不换者,民间的无文钱就被禁止使用。”

  钟繇和卫觊对视一眼,都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钟繇长跪而起,说道:“果能如此,关中百姓将铭记公子大德!”

  我连忙深揖到地,说道:“钟大人身份尴尬,此事曹丕自当尽力。”

  无怪钟繇和卫觊激动,我知道他们不是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只是不便提出。铸钱之权历来就是朝廷的重器,不可交付地方。汉初之时,诸侯拥有在封国之内的铸钱之权,所以中央对地方就毫无控制力,这才让那些诸侯们滋生了野心,酿成七国之乱的巨祸。自武帝陛下之后,铸钱之权就被收归中央,以断绝祸患。

  这样的禁忌之事以钟繇持节在外,大权独揽的身份怎能向父亲提出?如果他上书,只怕朝中的那些迂腐的朝臣们立刻就会群情激奋,群起而攻之。就连父亲也难免会心生猜忌,要知道我父亲可是一个雄猜之主,在许昌我已经见识到了他对手下的监视之严,就连我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在信中向父亲痛陈利害,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以父亲的英明据对会同意,大不了等这些破烂铜钱全部被回炉重铸之后,在废除司隶校尉府的铸钱之权就是了。

  钟繇去了一块心病似得放松了下来,对卫觊笑道:“伯儒,公子初来关中还不曾安歇就为关中百姓请命。河东是你的故乡,这筹粮之事你到底管不管?”

  卫觊拍击了一下席案,慨然道:“请公子和元常公放心,在下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将粮食筹措妥当。此事我自有办法!”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3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