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丕传 > 第二十六章 知音

?一百二十四个坟茔被立在了营地左侧不远处,每日进出营门都能看到。坟茔是所有的羽林郎一同挖掘的,亲手将袍泽们下葬。

  在大汉,丧葬在人们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以为人死之后有灵,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和器物得以重生为鬼神,而陵墓便是鬼神寄托之所在。所以自汉天子而至普通百姓,无不对厚葬趋之若鹜,期望在死之后能享受安逸富贵的生活。历代天子在登基之始便会为自己修建浩大的陵墓,掘山劈石,筑造巨大的宫殿,随葬之珍宝多不胜数。就连普通的百姓也会倾尽财力,大肆厚葬。

  父亲对厚葬之风十分鄙薄,他甚至下令军士发掘过坟墓,用那些丰厚的随葬品补充财用。我也对此不屑一顾。人死之后有没有灵我不确定,但是相比之下活着的人永远都比死去的人更加重要。

  一捧黄土将逝者的身躯掩埋,寄托哀思足矣!

  我把这些牺牲的羽林郎的坟茔立在这里,固然是就近寄托哀思之用,但更主要的目的是提醒那些活着的人,不要忘记那天发生的事情。如果他们足够的强大,如果他们足够的有勇气,也许他们就不用躺在这里了!

  活着的羽林郎们得到了足够的警醒。

  我让吴质从新招募了一百二十四名烈士遗孤补充进来,当这些少年来到营地的时候,顿时就被整个营地中弥漫着的深沉凝重的练兵气氛所震惊。他们的前辈们,每一个都面孔严肃,拼了命的在训练,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懈怠,而且挥舞兵器之时,隐隐有杀气透出。他们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真正的变成了合格的士卒。我不需要为这些新近的少年担心,他们的前辈会告诉他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羽林郎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还要感谢张飞。正是因为他,才使得我的事业加快的走上了正规。

  但是,这世上有一些人是做事的,有一些人却是添乱了。我带着羽林郎追击张飞,斩首百余级的事情在许昌传开之后,有一些人终于意识到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少年玩闹,而确实是想仿照武帝陛下,练出一支强军。于是新的怪言怪语就产生了。

  吴质拿了一个手札交给我,神色有点古怪。

  “何人的信?”我问道。

  “公子一看便知。”自那件事情发生后,吴质在私底下又开始称呼我为公子。这是我们之间关系更进一步的表现,说明他已经从心底里真正的认我为主了。

  打开一看,我不禁一阵惊讶,“尚书令荀彧请我过府一叙?”

  荀彧的这封书信写的措辞很正式,不似先前带着有点长辈面对晚辈的意味。我皱起了眉头,问吴质:“你看过了吗?”

  吴质点点头,“其中之意颇不寻常。”

  “哦,他是何意?”我问道。我已经隐隐猜到了荀彧请我去的目的,问吴质既有确认的意思,也有考教的意味。

  吴质嘴角带着一丝不屑的笑容,“闻听近来有人言道,羽林军名为禁卫,却不入宫值守,徒有禁卫之名,实则乃是曹家的部曲私兵。”

  “是有这话。”我淡然说道,“他们只说对了一半。我确实不曾想过要把羽林当成天子禁卫使用,但部曲私兵之说却是无稽之谈。”

  “因为曹公的兵马即是朝廷的兵马,何来部曲之说?”吴质接口言道。

  我哈哈大笑,“正是如此!”

  吴质陪我笑了一阵,旋即敛容说道:“然则荀尚书之意怕是要维护朝廷的脸面吧?”

  “你很了解荀彧?”我笑着说。

  吴质自嘲一笑,“我只是了解我自己而已。荀尚书雅量高致,和我不是一类人。”

  我放声大笑,好个吴季重。荀彧是雅量高致的君子,那他岂非就自认是个小人?这家伙,倒真是坦诚的可爱啊!

  “公子莫笑。”吴质说道,“如今正是紧要之时,若真是入宫值守,羽林军还如何练兵?”

  我自信的一笑,“荀彧岂会动父亲的兵权?他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且听听他是如何安排的。”

  ………………………………

  换上一身深衣,将腰间的长刀换成佩剑,我又变成了一副文士模样。我都快忘了自己有多久没有这般打扮过了,这半年来,我倒是已经习惯了铠甲征衣。

  我骑马来到荀彧的府邸。下人通报之后,不一会儿,中门大开,一个面貌俊朗的少年人迎了出来。

  “有劳长倩出迎了。”我笑道。

  他极有礼貌的微微一笑,深揖行礼:“见过兄长。”

  这个少年时荀彧的长子荀恽,字长倩。他的年纪比我大,但是他依然要叫我兄长,因为他是我妹夫。荀彧投奔父亲不久之后,为了显示尊重,父亲就将我的一个妹妹许配给了荀恽。只待及笄,便是他们二人成亲之时。

  做为荀彧的儿子,荀恽倒是也不辱没我的妹妹,他一表人材,且允文允武,对于一场政治婚姻来说,尚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见过礼后,荀恽引我进入府中。我们边走边聊,“久不见长倩,不知近来在忙些什么?”

  他淡然笑道:“无非在家中闭门读书习武而已。”

  他表面热情,但是我看得出来他和我刻意的保持着距离,我不知道这是荀彧的安排还是他对我不以为然。如果是前者的话倒没什么,这样做无非是避嫌而已。但是若是后者的话……哼!

  有他后悔的时候。

  面上不动声色,一路说笑,穿堂过院来到正厅之外,忽闻里面有清亮的琴音袅袅传出。

  我止住脚步,倾听片刻,笑问道:“今日荀大人有客?”

  “何以知之?”荀恽奇道。

  我笑道:“听这琴音,清扬激越中似乎透着一股不足之意,操琴之人胸中似有块垒,绝非尚书大人所奏。”

  荀恽大笑,“兄长倒是他的知音啊!”

  琴音倏忽而停,一个带着慵懒腔调的声音从堂内传了出来:“知音何在?”

  荀恽做了一个请入内的手势。我抬步进入堂内,荀彧身着便装,呵呵笑着迎了上来。

  “拜见荀大人。”

  “公子不必多礼。”

  他亲切的拉着我的手,将我引到上座之中。我的目光却落到了坐在下首席间的一个膝上横放瑶琴的青年身上。

  那个人年方弱冠,身穿青色深衣,头顶纶巾裹发。他的面容看上去有几分熟悉,只是十分的黄瘦,突显的额头高耸,一对乌黑的眼珠闪动着灵动的光芒,正在饶有兴趣的看着我。

  看到他,我突然想起了父亲身边的一个人物,虽说两人的长相毫无相似之处,但是那气质却是酷似。

  只是不知他是否如那人一样的智慧?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2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