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丕传 > 第三十三章 霹雳

?“这就是霹雳车?”父亲两眼放光的说。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辆底部装着四个轮子的巨大投石机,结实的松木制成的木架,横杆上连着一杆很长的木梢,木梢的一头栓着皮套,一头连着许多根绳索。

  一向风度翩翩的刘晔现在的形象非常的邋遢,蓬头垢面,双目赤红,显然很多天没有休息过了。但他的精神很好。不,准确的说甚至有些亢奋,“这就是霹雳车,又叫石砲。需用十名士卒拉动,可将近三石重的大石抛射五百步远。”

  嘶!众人一阵惊叹。

  三石是个什么概念,按后世的市斤计算,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这架霹雳车能一下把相当于三个成人重量的巨石抛射近二百五十米远。可以想见,那将是何等的威势!

  刘晔似乎仍有些不满足,摇着头说:“据书中记载,战国时最大的石砲有七个木梢,需二百五十人同时拉动,能同时抛射七个巨石。可惜,时日紧迫,无法将其复制出来,唉!”

  父亲大笑着说:“眼前能用就行,那七梢巨砲以后再造不妨。子扬你说,这东西怎么使?”

  刘晔笑道:“这只是样车,完全按照古法所造。要破袁绍的土山高橹,我们不用在下面给它装上车轮,只需将木架固定到城墙上,居高临下,还能射的更远!”

  我说:“装上车轮想必是野战之时所用?”

  “正是。”

  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连弩和大弩装到战车上会是什么效果?那岂不是这个时代的“装甲战车”?不过我也就是想想而已,以后有机会可以试验,如今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为上。

  父亲迫不及待的说:“当前可以造出几架?用时多久?”

  “我已命人备下十架霹雳车的材料,只需一日便可全部架设到城墙上!”

  “好!大善!”

  “只是如今河北军在土山高橹之上,时刻瞭望官渡城内,只怕他们不会让我们从容的将霹雳车架设到城头!”荀攸邹着眉头说道。

  “这……”

  这的确是个问题,如今连我军换防士卒都得举着盾牌才能在城头行走,稍有疏忽,便会被乱箭射成刺猬。要在城头上架设霹雳车,更是千难万难。

  “我有一计或许可行。”我今天的脑子不知怎么特别的好使。

  “快讲!”

  “这东西其实并不复杂。”我拍着霹雳车的木架说道,“白日我们可以在城内将木架和精细部件全部组装完成,到了晚上,在夜色的掩护下,命士卒把它抬上城墙固定,再把粗件装上。等到天明之时,正好给河北军来一个出其不意!”

  “子扬,你看如何?”父亲将目光投向刘晔。

  刘晔沉思片刻,点头说道:“完全没有问题,几个粗件即使摸黑,熟练的工匠一样可以装上。而且如今正是朔日,夜间没有月光,想必河北军也发现不了我们的动作。”

  得到刘晔肯定的答复,众人全都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是群情振奋。被河北军压着打了这么许多时日,我军伤亡惨重,大家都憋屈的很,如今终于可以还击。

  明日叫你们好看!

  我想这是所有人的心声。

  ……………………………………

  第二日,天光蒙蒙亮之时,全军所有的将军和谋士都登上了城墙。大家要亲眼看看,那道横在官渡之前,给我军带来巨大伤亡的土山是怎么土崩瓦解的。

  清秋时节的晨风很凉,但大家的心一定和我一样都是火热的,连日来的阴霾和压抑需要释放,被人压着打无法还击的憋屈今日一并奉还!

  对面土山的后面道道淡淡的炊烟飘荡,河北军正在准备早饭。一般而言,战场上还是有一些默契的,双方在用饭的时候都不会进攻对方。只有在主将十分气愤的时候,才会喊出“灭尔朝食”的狠话来。【作者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子灭了你丫挺的再吃早饭。】

  不过,对不起了!对面河北军的将士们,这顿早饭,你们注定是吃不上了!

  父亲将令旗交给刘晔,“子扬,这一阵就由你指挥!”

  今天刘晔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一扫昨日邋遢的模样,神采奕奕的接过令旗,动作洒脱的作了一揖,“诺!”

  十架霹雳车早已准备完毕,抛射的距离已经校正,石弹已经装上了皮套,操砲的士卒也全部待命。刘晔握着令旗,站在高处,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他。

  “目标土山,放!”

  随着刘晔手中令旗向前猛地一挥,一百名强壮的士卒同时呐喊着,在跑动中拉动绳索,机枢摩擦的吱呀声响起,砲梢猛然抬起,将那皮套中的巨石甩出去。十颗巨大的石弹,带着轰鸣声向天空中抛飞。

  在人的视线中,石弹的飞行轨迹似乎缓慢而清晰,实际上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石弹就狠狠的轰击到了对面的土山壁上,宛如晴天霹雳一般的巨响,我们脚下的城墙都感觉到了晃动。

  土山并没有被轰塌,只是被砸开了几道巨大的裂缝。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只要在轰击上几下,那道土山就会崩塌。一时之间,大家都被这巨大的威力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当真是声如霹雳,势不可挡,无愧霹雳车之名!”父亲喃喃的说。

  我看到对面土山上一阵狼藉的混乱,无数的人影在四下乱跑,他们一定是被这从天而降的巨石的轰击给吓傻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趁着敌军震惊慌乱的功夫,士卒们迅速把石弹装填完毕,刘晔又一次挥动令旗,狠狠喝道:“放!”

  轰鸣声再起。这一次士卒们似乎受到了上一次攻击效果的激励,拉动绳索的动作更加有力,石弹破空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加惊人,轰鸣声在人的耳边嗡嗡作响。土山在这一次的撞击下,剧烈的摇摆,有几座高橹已经坍塌了,我甚至能够看到有几个掉落在半空中张牙舞爪的身影。

  “放!”刘晔的声音一下比一下高亢。

  轰隆隆的坍塌声终于如期而至,一片土幕升腾而起,将北方的天空遮蔽。我们看不见里面的情景,但凄厉的惨叫声,和惊恐的嚎叫声在那烟尘滚滚之中清晰的传了过来。

  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壮观的奇景,任凭凉风裹挟着尘土灌进口腔之中。

  “哈哈哈哈……”父亲张狂的笑了起来,将人们从震惊中唤醒。

  “万胜!万胜!……”

  对比对面的凄惨狼藉,我们这里是疯狂的欢叫!

  ……………………………………

  河北军狼狈的收拾残局,连日后退了十余里才敢停下来驻扎。他们一定以为这是什么神仙威力之类的东西,等他们搞清楚状况我军已经把敌军的营地梳理了一番,缴获了不少兵器粮草。看来他们当真是吓破胆了,仓皇逃窜连重要的“家当”都来不及带走。

  父亲没有命人将那土山倒下的断垣残壁清理,留着它将是一道阻挡敌军进军的屏障。

  一连几日,河北军都不敢再进攻。我们迎来了难得的休整。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曹仁归来了。一来一去,仅仅用了二十多天,他便带回来了凯旋的消息。他回到许昌,迅速抽调精锐,临时拼凑出二千多骑兵,而后火速南下,寻到刘备的主力就发动了猛然突袭。刘备近三万的大军,居然被他一阵突袭就给打散了。刘备和刘辟等人仓皇逃窜,余者皆降,反叛的县城纷纷改旗易帜,官吏向许昌上表请罪。

  父亲冷笑道:“荀彧是什么意思?”

  曹仁说:“荀尚书以为如今当此乱局,一切以维稳为主,故而请主公不追究这些叛逆的罪责。”

  父亲的眼神中凶光乱闪,似乎在压抑着杀人的冲动,终于在书案上猛击一拳,哈哈笑了两下,“就当没有发生过吧!”

  正在这难得的轻松时刻,一个突然的变故又传了过来。

  荀攸疾奔到大堂上,喘着粗气,急切的说道:“主公,探马……探马来报,袁绍主营似乎有异动,一支军马向西南方向开拔,领军之人看旗号是河北名将韩荀。”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2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