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谦益说什么也不肯走,郑森也没有办法,只能作罢,带着小伍等人又急忙转道江阴,想要去见见阎应元,怎么说这也是自己有限的朋友之一。
“明俨,你怎么来了江阴?”
“丽亨,朝廷局势不稳,你可有什么打算?”
“无非为国尽忠而已,十八年后又是热血男儿。”
“丽亨的这个想法太消极,我们要留得有用之身,抵御外辱,设法将鞑子赶出中原。”
“明俨还是那么乐观,我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机会?”
“只要我们和李自成共同对抗满清鞑子,胜负犹未可分。”
“这不可能,李贼逼死先帝,血债必须血偿,没有妥协的余地。”
“如此,我也无话可说,丽亨千万要保重有用之身,我在崇明岛留有人手,如果事不可为,可以到那里去避难。”
“崇明岛?那不是海盗的老巢吗?”
“本来是不想瞒丽亨的,可是我有不得已的苦衷,现在告诉你也无妨,崇明岛上的顾三麻子已经被福建水师歼灭。”
“原来如此,有水师的配合,数百人就可以歼灭那些海盗,不足为奇,明俨是准备返回南安吗?”
“是啊,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要回去看望父母大人。”
郑森的这次南京之行,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只能算是看望了自己老师跟朋友,顺带旅游了一番,但是他并没有返回崇明,而是走陆路返回南安。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
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虚,一月之中,清军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同月,郑鸿逵、郑彩自京口退至杭州,迎唐王朱聿键入闽。
四月二十五,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率老百姓抗击清兵,后扬州城破,清军屠城,扬州百姓死难八十万,史称“扬州十日”。随后,清军渡过长江,克京口镇江,五月十五日,众大臣献南京投降清兵,五月二十二弘光帝被掳获,送往北京处死。
身在北京的多尔衮以为大局已经,听取孙之獬的进言,颁布剃发令,江南之地的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嘉定人民的誓死抵抗遭到了清军报复性的“嘉定三屠”。江阴死战八十一日,史载江阴举城战亡,竟无一人降者,但是阎应元最后还是选择在城破前投江,幸运的是被甘辉救起,送至台湾。
七月,郑芝龙、郑鸿逵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拥立唐王称帝於福州,改元隆武,郑芝龙受封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郑森却以未得功名在身为由,拒绝觐见隆武,因为在内心他知道这个朝廷也不稳固。
“父亲,如今我们已经位居人臣,为什么不发兵北伐?”郑森返回南安后,时刻都在关注局势,待自己老爹拥立隆武帝后,一直盼望着自己可以带兵北伐,尽快接掌更多的兵权,可是始终不见有任何动静。
“你懂什么,就我们手上这数万人马,如何北伐,能守住福建已经勉强,再说这些兵卒战力低下,依我看根本无法在野战中对抗满清军队,不如屯田练兵,以备后续。”
“可是父亲,既然兵力不足,为什么不另募新军呢,现在朝廷的岁入尚有盈余。”
“这些事情你不懂,为父不是拨付给你三千人马,你先把兵练好再说,其他的事情不用管。”现在的郑芝龙根本就没有扶保明朝的意思,不过是在增加政治筹码,目的自然是为了与满清和谈。
郑森在政治上还嫩,是不可能看出这些布局的,好在经过台湾那场战斗,那些郑家老兵已经信服郑森,而且受他管辖的游击将军正是姜兴彦,练兵的进展很迅速,唯一的缺憾是火枪数量太少。
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五月,降清的明臣洪承畴向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提出招降郑芝龙的建议,与招抚福建御史黄熙胤写信劝郑芝龙降清。六月,清军兵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郑芝龙兄弟拥兵不进。八月,郑芝龙尽撤水军回晋江安平,有船五六百艘,镇守仙霞关的郑鸿逵闻讯逃窜,清兵陷仙霞岭,隆武帝奔汀州,被执后绝食而死。
此时的郑森是忍无可忍,就算是白痴现在都看得出郑芝龙想要降清,可是他郑森不想降清啊,要不然他也不用经营台湾,现在最大问题是他手上根本没有多少兵,想要保住台湾都不好说。
“父亲,为何要投降满清?”
“森儿已经知道了,那为父也不瞒你,我确实已经同意了满清的要求,准备择日北上。”
“父亲为何如此糊涂,满清怎么会容得下我们郑家。”
“胡说,为父已经得到多罗贝勒博洛的书信,承诺给为父王爵,你看吴三桂投降满清不是一样可以得到王爵,为父献出福建,功劳并不输于吴三桂,况且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无法阻挡清军的步伐,大势已经如此明显,中原大地尽入满清之手。”
“父亲,形势已经不同,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那是满清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而且也有满清千金买马骨的意味,可是我们郑家投降不过是锦上添花,再说吴三桂的兵马始终是满清的手下败将,多尔衮未必将他放在心上。
而且中原地势平坦适合骑兵作战,满清能够拿下中原不足为奇,可是江南水网密布,我们未尝没有机会。”
“你这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满清南下如摧枯拉朽,横扫江南,如今已经进入福建,我们哪里还有机会?”
“就算我们不敌,还可以退回台湾啊。”
“为父年纪大了,不想再过海上漂流的日子。”
“可是父亲,我们的水师自成一格,除非父亲拱手让出水师的兵权,否则他多尔衮是不可能坐看我们郑家继续把持海贸的。”
“我看是你想的太多,多尔衮已经答应封为父闽粤总督,世镇福建,为父有书信为证,无需多言。”
“如果父亲执意降清,请恕孩儿不孝,不能陪同父亲前往。”郑森想法还是太幼稚,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来说服郑芝龙,但是在满清的承诺面前不值一提。
“森儿想的也对,为了以防万一,你跟鸿逵就留在南安。”
郑森原本的打算随着自己老爹郑芝龙的降清被彻底打乱,没有了强大的水师保护,台湾也不是那么的安全,而且他还得罪过荷兰人与西班牙人。
郑芝龙北上降清带上了几乎所有郑家子弟,同时还下令各地驻军不得抵抗,郑森现在能指挥的动就只有手上这三千人马,他现在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提前猜到这样的结果。
原来巨大的家世,也蒙蔽了他的双眼,盲目的以为自己的父亲不会降清,现在的形势已经恶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几日,郑森整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半步也不敢离开军营,生怕清军攻打南安,可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
“少将军,大事不好了。”
“兴彦,什么事,这么慌张?”
“据斥候回报,在南安以北二十里发现清军的侦骑。”
“什么,那有没有发现清军的踪迹?”
“据斥候回报,由于太色太暗,只看到一条行军的火龙,绵延数理,至少有万余人马。”
“这么多,我们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足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征召的新兵,当初要不是父亲决议后撤,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田地。”
“少将军,现在说这些也没用,我们该如何应对。”
“通知我三叔,大军全部撤入南安县城,我们只能依靠城墙来阻挡清军的进攻。”
郑森想的还是太乐观,郑家原来只是执掌福建水师,直到去年才开始接管所有军队,可是在郑芝龙后撤的时候,那些军队并没有听从指挥,而是在自己的将军带领下抵抗清军的进攻,大部分已经被清军击溃。
现在唯一可以借助就是水师,可是水师已经得到了郑芝龙的严令,那些将领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即便水师上岸也不是清军的对手。
在军队撤退之后,更夸张的是新招募的士卒逃跑了近半,即便是郑森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这些卫所征集的士兵比农夫都不如,已经被清军下破了胆。
“少将军,现在城中已经人心惶惶,卑职担心守城不易。”
“兴彦说的有理,以现在的形势,只能暂时撤往台湾,可是我们并没有船只。”
“这个请少将军你放心,卑职原来在水师中任职,要索要几条船只还是没有问题的。”
“好,既然如此,你赶紧去借几艘战船,我们在晋江汇合。”
“少将军,是否要通知夫人与三老爷。”
“这些你就不要管了,我自会处置。”
郑森赶回去的时候,家里还是一切如常,并没有因为清军逼近有丝毫的惊动,客厅里郑鸿逵正在苦劝田川氏。
“娘,这都什么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走?”
“痴儿,你父已经北上输成,想来清军不过是来接管这里,如此紧张干嘛。”
“娘啊,如果是接管,那也是派出我们郑家的子弟即可,为何要出动大军,孩儿认为鞑子已经反悔,请娘速速给随孩儿暂退台湾,等父亲的消息传来,我们再回来也来得及。”
“不行,我已经答应你爹,要在这里等他回来的,而且老爷也答应回来接我的。”
“三叔,时间紧迫,事急从权,将来如果我爹怪罪,都由我来承担,三叔尽快将重要的东西带走,我背娘走。”
郑森也不再管田川氏的反对,扛起自己的老娘就走,郑鸿逵不敢怠慢,安排人手将带不走的东西全部埋于地下,只带着金银细软匆忙撤出庄园。
幸亏郑森撤退及时,清军进入庄园之后烧杀抢掠,无所不做,根本没有在乎郑芝龙的感受,而大队人马则直奔南安县城而来,县城里没有任何军队,县令只好带着属员与官印献城。
奔走了半天,郑森等人已经筋疲力尽,只好在江边的树林中休息,原本六千余人的军队,还没有掉队的只剩下不到五千。
“少将军,清军追来了,离此已经不足五里。”
“不要慌,长枪兵在前,刀盾手护住两翼,不要在那里发呆,拿好武器退到阵后,听我指令行事。”经过姜兴彦数月的操练,那三千人马迅速按照郑森的指令列阵,可是那些新兵仍然慌乱的不知所措。
五里的距离对于有骑兵的清军来说,瞬息即至,不过让清军将领马得功意外的是,面对的并不是惊慌失措的逃兵,而是严密的战阵。
“杀,冲散他们,抓住郑森重重有赏。”马得功一马当先,发起了冲锋。
“稳住,大家稳住,对面只有几百骑兵而已,不要慌。”郑森不停的给士卒打气,自己也站在对阵的第一线,军队士气低落,主将必须挺身而出,激起士卒必死的决心。
“突刺,一二,突刺!”在郑森的号令下,士卒们不停的送出手中的长枪,由于靠近大江,土地湿滑,骑兵无法发挥出最大的速度优势,很容易就被长枪兵克制住。
“刀盾手包抄侧翼,快!”
眼看自己将要被包围,马得功只得拼命后撤,好在撤退及时,只损失了百余人,不过他再也不敢小看郑森数千人马。
“郑森,你们是跑不掉的,还是束手就擒,你父亲郑芝龙正在福州等你。”
“哼,你们这些卑鄙小人,竟然敢软禁我父,他日我必为我父报仇。”
“哈哈,郑森小儿,你还想要他日报仇,我的援军马上就到,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果然如马得功所言,一刻钟后清军来了数千步卒,郑森的再次陷入危局,那些士兵的眼中已经有了慌乱的神情,郑森现在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
“少将军,末将来了!”此时一声轰鸣打破了双方的沉寂,听到有援兵到来,郑森手下士兵的士气迅速回升,握枪的手更加有力,倒是马得功被震住了,不知道郑森的援军有多少,只见江面上开来了数十艘大小船只,声势非常惊人。
“从后排开始登船,大家不要慌乱。”郑森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虚张声势,这些都是空船而已,趁着清军不敢妄动的时候,赶紧指挥士卒登船。
“兴彦,幸亏你及时赶到,不然我们吉凶未料。”
“少将军言重,卑职救援来迟。”
“不迟,刚刚好,比我预计的要快。”
“其实卑职可以来的更快,只是水师中有些弟兄也不想投降,卑职就想着少将军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在那里将他们收编,所以耽误了救援,请少将军恕罪。”
“兴彦无罪,反而有功,满清鞑子害我家破人亡,我要千百倍的奉还给他,兴彦帮了我的大忙。”
“少将军妙赞,卑职不过是提前帮少将军收拢残兵而已。”
“此地不可久留,我们先行返回台湾,从长计议。”
(https://www.mangg.com/id39386/21664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