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群英传 > 第十二章 永平四城

?回到驻地,杨岳就召集将校向他们介绍新来的副总兵,大家礼节性的问候一下,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时间,不过众人对于茅元仪并不是多么亲热,唯有曹安还是老样子一副自来熟的样子招呼茅元仪,这样不至于不太冷场。茅元仪心里也明白对于一位空降来的没有实权副总兵来讲这样已经是给足面子了,他自己这些年虽然才干非凡但却饱受同僚排挤,这次因为护送孙承宗进京才谋了一个副总兵的职位,自然要珍惜,不过这位杨总兵倒是对自己很是敬重,不似作伪。茅元仪是知兵的大行家从一进军营,军营排列,士卒的步伐中,各种兵器的配置,看得出的确是一支精兵,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和鞑子一决高下。

  

  杨岳换了一身便服又让人搞了一点吃的,从早上到现在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故而也顾不上其他先祭了五脏庙再说,旁边的茅元仪和杜应芳见此也不多话,两人动手搞了只羊腿吃了起来。过了一会见杨岳也吃得差不多了,茅元仪问道:“大人,不知属下今后在营中负责什么军务?”杨岳擦了擦嘴笑道:“石民兄,最近由于新兵较多,你先负责步兵操练还有火器营,我知道你对火器运用有独特的见解。”茅元仪听了也不谦让:“属下领命。”杨岳又看了看杜应芳道:“杜兄,你协助曹将军处理军务,一切听他调遣就好。”杜应芳是孙承宗推荐的人,杨岳对孙承宗的眼光还是相信的。杨岳又让亲兵给两人安排了住处,又给两人安排了护卫。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大早,照例杨岳起床后先带着亲兵在军营各处巡视一番。房檐上的冰溜子足有一尺长,寒冷的西北风呼啸而过,不时地卷起一层雪沫子,让人睁不开眼。士兵都在扫除积雪的空地上训练,一队队士卒整齐划一的动作让杨岳很是满意,辰时三刻,士兵们开始吃早饭,与其他军队不一样的是榆镇的士兵是一日三餐,比其正常的多了一餐,这是杨岳特别嘱咐的,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打仗。

  

  快到中午的时候,有人给杨岳送来一份请帖,打开一看,原来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田弘遇的,这些日子杨岳收到不少这样的请帖,大多朝廷大臣或者勋卿世家。杨岳都以军务繁忙推辞了,不过这个田弘遇说起来也不简单,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信王也就是现在的皇上才飞黄腾达起来,听说这个田贵妃现在很受当今皇上宠爱。杨岳想了想反正左右无事,便答应了。

  

  临近傍晚杨岳身着便服带着十几名亲兵便去赴宴,田弘遇的府邸果然气派,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有十几个家丁模样的人,一见来人马上上前,杨岳拿出请帖,一位管事模样的人接过请帖笑道:“杨总兵,我们老爷恭候多时了,里面请。”杨岳略一点头随他入府,这宅子倒是布置的别具一格,一路上假山,花园水池,游廊等等,就是遇到的仆人也不下百人,不知走了多久才来到正厅,这正厅里布置的更是富丽堂皇,杨岳打眼一瞧一位看起来年约四旬的中年人正含笑望着自己,看起来到是仪表不俗,相貌堂堂。杨岳快步上前拱手笑道:“末将杨岳拜见大人。”田弘遇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倒是算的上杨岳的上司,可是那只是一个虚衔而已,没有实权而已。田弘遇笑着拉住杨岳的手道:“杨总兵,今日是你我私事,不必拘礼,我长你几岁就叫你一声杨老弟,来里面请”两人落座后,田弘遇便吩咐下人上菜,不过倒是没有分餐,一会儿几十道美味佳肴便端上来了,倒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格外精致的菜肴,看的杨岳食欲大增。与此同时帷幕后面传来一阵丝竹之声,这时厅下八名身着轻纱的歌妓也同时起舞,隔着一道珠帘也令人赏心悦目,看来真是钟鸣鼎食之家啊!

  

  杨岳出了田府顿觉寒气逼人,酒气也去了不少。街上的行人三三两两,还有许些小贩在沿街叫卖,杨岳并没有骑马,身后的亲兵牵着马跟在后面,一路上行人见此不由得纷纷躲避两旁,一路上偶尔还遇见几个小孩子在街角燃放爆竹,眼下虽然战乱不断,可是老百姓还是寄望于能过几天太平日子,想想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再过两天就要过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杨岳不禁感叹道。

  

  这时,一个从路边酒馆里踉跄跌出一个酒鬼,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子扑到杨岳身上呕吐起来,亲兵们连忙上前将此人拉开,杨岳一瞧,只见此人一身深青色棉袍,上面满是污垢,看年龄应该三旬左右,脸庞微胖,看样子想来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借酒浇愁。杨岳上前笑道:“这位仁兄,杜康虽好,但也要适量而为。”这人摇了摇头低声不语,杨岳见此知道这人醉的厉害,就吩咐亲兵给他找了一间客栈,免得他冻死街头。

  

  出城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点麻烦,守城官兵死活不开城门,最后还惊动了巡城御史。没有办法杨岳只好在城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才回到驻地,没想到他父亲和卢象升也在,一番交谈,才知道出事了,是这么一回事,本来后金兵虽然大部已经退回关外,但是还有一部分兵马留在关里,分别驻扎在永平,遵化,滦州,迁安四城,对此明廷虽然警惕,但是还是掉以轻心了,前日由兵部尚书刘之论领兵试图收复遵化,结果遭到阿巴泰率军反扑,明军大败,无奈只好结寨自保,没想到鞑子用缴获的明军火炮击毁寨墙,刘之论也被乱箭射死了,朝廷大员战死沙场,自然引起恐慌,崇祯也大为震怒命孙承宗率军务必收复四城,孙承宗传檄给各镇北上。

  

  杨岳听完之后,一阵沉默,过了一会道:“既然如此,我们应该马上拔营。”杨嘉谟道:“我正是来和你商议此事的。”“还是和以前一样,我领着轻兵前行,父亲和卢兄大队在后,这样彼此能够照应”杨嘉谟和卢象升点头同意,军情紧急众人也不啰嗦,杨嘉谟对杨岳嘱咐了一番,便与卢象升离开了。

  

  不一会,聚将鼓便“砰砰砰”响起,这是要开拔的信号,士卒们都在打点行装,收拢营帐,给战马套上嚼头和鞍具,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出村列阵,各路探马,斥候已经先行出发了。村口八千骑兵已经整装待命,杨岳打眼一瞧见队伍里明显夹杂着许些慌乱,许多新兵都是一脸的兴奋,他们之前大多是京畿周围的老百姓,鞑子一来,烧杀抢掠,许多人都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了,都对鞑子有一种的仇恨心理,一听要去打鞑子自然很高兴,而榆镇的老兵则是一脸的平静,茅元仪在一旁道:“总镇,军心可用。”杨岳笑了笑道:“他们现在还是一群刚放下锄头的老百姓而已,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起来。”茅元仪点了点头,李之述策马过来道:“大人,可以出发了。”杨岳点了点头朗声道:“出发。”

  

  这时,从官道上一群人抬着轿子小跑过来,只听有人喊:“杨总兵,留步!“杨岳疑惑的望了望,挥了挥手部队继续出发,那顶轿子来到近前,轿夫们一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轿子了钻出一位身着一身二品官服的人,见此杨岳等人立即下马,此人看样子头发已经全白了,不过还算气定神闲。他扫了一眼众人拱手道:“太仆寺卿张春奉皇上旨意特为监军,那位是杨总镇啊?”杨岳上前道:“正是在下。”张春掏出圣旨递给杨岳笑道:“杨总镇,以后我们就要在一起共事了,希望诸位多多关照啊!”茅元仪等人也是拱手施礼,杨岳看了一眼确认无误还给张春了,看着这老头一脸笑眯眯的神情笑道:“那个,张大人,时候不早了,我们出发吧。”张春连忙答应,看着他那顶轿子,想了想:“麻烦杨将军给老夫换一匹快马。”然后转头对那几个仆人道:“阿福你们回去吧”那几个轿夫便抬着轿子离开了,杨岳让人牵来一匹马,看着张春摇摇晃晃地在士兵的帮助下上了马,然后转身对众人说:“走吧。”

  

  政治比战争要复杂的多,明廷在一面调兵一面朝廷里党争不断,周延儒和温体仁斗法,孙承宗为了保袁崇焕四处奔走,还有就是皇太极派人来议和,大臣们为此争吵不断,一直到了崇祯三年二月末,结果出来了,温体仁进了内阁,周延儒被皇上赶回家去种地了,因为他主张与后金议和,这个是年轻皇上所不能接受的,袁崇焕的结果最惨,剐刑。行刑那天李之述去了,回来之后悄悄告诉杨岳,太惨了,京师的百姓分食其肉,尚不解恨,杨岳听后也沉默了好久。

  

  三月初六,孙承宗在蓟门召开军事会议,有山海关总兵尤世威,锦州总兵祖大寿,辽东总兵马世龙都是辽东一系将领,西北一系自然是杨嘉谟,杨岳,张春,卢象升等人,杨岳眼见坐在主位上的孙承宗神色有些憔悴,袁崇焕的死不但对他打击很大,更是让辽东一系将领心寒,孙承宗扫了一眼众将道:“今天请诸位来就是要商议一下收复四城的事,大伙可以畅所欲言。”众人一阵沉默,就在不久前杨岳与祖大寿合兵一处试图打下永平,结果军心不齐,反被阿巴泰夜袭,伤亡虽然不大但是跌了面子,故此二人也不语。旁边的马世龙道:“督师,现在永平有鞑子六七千,其余三城只有二三千人马,要不我们先打遵化?”

  

  孙承宗摇了摇头道:“遵化在北,虽然好打,但是不易固守。不如先留下不打,先取滦州,永平,这样一来我西路大军就可以与山海关连成一线,到时遵化可不战而下。”孙承宗扫了一眼众人又道:“杨岳,祖大寿你二人前日败北,我限你二人三日内拿下滦州,永平。希望你们能戴罪立功,如果不胜,两罪并罚。”杨岳与祖大寿拱手道:“如若不胜,甘当军法。”孙承宗点了点头又继续:“尤世威领山海关兵攻打迁安,限期五日,杨嘉谟,卢象升领兵佯攻遵化,牵制敌军,另外监视关外鞑子动静,其余诸将随我居中策应。”众人有商议了一番具体细节,就纷纷离去了。

  

  杨岳又与祖大寿商议一番,决定分兵,祖大寿率关宁军攻打防御较弱的滦州,杨岳则领兵牵制永平守敌不使其增援,最后合兵打下永平。由于此战是要攻城,所以孙承宗给两人调拨了许多大炮,由于积雪消融,道路泥泞,这些大炮最小的也有几百斤中,那红夷大炮更是需要六匹马才能拉得动,行动起来十分费力。

  

  永平城里,在原来的知府衙门里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萨哈廉及文臣索尼、宁完我,他们大都对眼下局势不太乐观,明军在蓟北一带集结了十几万人,看样子孙承宗打算拼老命了,阿巴泰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看着阶下的众人道:“明军虽说是我军的十几倍,可是他们的将领贪生怕死,实在是不堪一击,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必能击退明军。”萨哈廉提醒道:“叔父,不能掉以轻心,明军大兵云集,我们应该立即向汗王求援。”萨哈廉经过上次大败,显然成熟了不少。阿巴泰轻蔑地看了一眼萨哈廉:“萨哈廉,我看你是被明军吓破胆了吧。”多尔衮一阵脸红也不在多言了,济尔哈朗在一旁道:“老七,多尔衮所言有理,还是派人向大汗求援吧。”阿巴泰可以不在意萨哈廉的意见可是济尔哈朗和他同为贝勒,道:“昨日我收到消息,汗王已经派阿敏和岳托领兵南下了。”其余几人听后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守个五六天,援军就到了,对此他们还是有信心的。

(https://www.mangg.com/id39136/23140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