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议

?陕陌,护国军的本营。

  段睿锐利的目光在帐中各座间扫过。对于当前总结的两个方案,他并不满意。

  “能不能考虑把敌军诱出城来将其歼灭?”段睿忍不住说道。

  侵袭河东、河南时,攻击函谷关时,徐荣等人都一直避免与护国军正面交锋。可想而知,在关中大军增援之前,他是不会出城的。城中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超过三万,以三万人与五万人正面对抗的结果可想而知。再如何**,想必徐荣等人是不会出城的。

  大部分将校都如是想着,因此不表示任何意见。

  郭嘉接下了段睿的视线,站起身说道:“我有一计,诸位请听:

  “弘农的南野,是诱敌歼灭的理想战场。为了诱敌南出,我军必须假装包围弘农城,逐步接近,再由中途的烛水转向北面的务乡。如果敌军有意出战,必然会在此转向之时出击。此时对我军而言当然十分危险,但是我军已有完全之准备,即便出现一时混乱,也能迅速重整,切断敌军退路,予以包围使之全军覆没。”

  郭嘉侃侃而谈,而在座的将领们有人点头了,沉闷的氛围终于有所变化。

  郭嘉走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抬手在图上划了一个圈,说道:

  “此处便是诱敌的地点——弘农南野。据哨探侦查,此处为一片荒原,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在烛水的浅滩转向时,如果敌军不来,我军可慢慢越过南野,向北面的务乡前进。在这南野的尽头,地形从一片广宽的台地转为坂坡,下坡后有一个村庄,这是一片狭长的地带,不适合大军行动,不过,却是一个过夜的好地方,附近有人家、森林和河川。我军下了坂坡后,不妨就在那儿休整等待天亮。”

  话说到这里,洛羽已经忍不住站起来质问道:“这样一来不就中了敌人的计策吗!敌军看到我军进入这片狭长地带,岂不会一举进攻?到时候我军就像被赶进死胡同的老鼠——”

  说着,洛羽立刻发觉不对,周围的将领们也纷纷明白了郭嘉的计策,看着洛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洛羽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地坐了下去。

  此计就是要让我军如笼中之鼠,以**敌人。

  郭嘉笑着看了看段睿,段睿点头示意他可以坐回去了。

  荀攸又说道:“此计虽妙,却得要主公至少率领半数的兵马下坂坡住下,这样敌军方会深信不疑,我军才能赢得此役。敌军主力出城而来时,我军下坂坡的兵马必须回到事前安排好的地方,布阵以等待敌军的到来。能否赢得此役,关键在于能否掌握下坂坡以及撤回的这一段时间。若撤退太早,敌军便会知晓其中有诈而返回;撤退太慢,我军便会如刚刚洛羽将军所言一般,成为死胡同里的老鼠。这一点需要大家谨慎对待。”

  荀攸善于维护他人的颜面,他引用洛羽的那一段话,藉此保住了洛羽的面子。

  众将开始讨论郭嘉的计策。由于太过于危险,有人不表示赞同。

  “太难了,万一有个闪失,我军必定损失惨重。不过,也唯有如此,才能引出敌人。如果让司州诸将的兵力毫无损伤地留在后面,西上作战势必会受到影响。”一向善于统率的高顺都表示难度很大。

  “我军必须考虑将敌人诱出却仍然无法歼灭时我军可能遭受的损失。采用这一计策时,最糟的话,就得撤军,放弃西上作战。”赵云考虑问题很是谨慎。

  诸将看段睿时,只见他的黑眸中闪过一道白光,毅然道:“战争,不是生,就是死。今天,不是敌人死,就是我军亡。大家不必多想了。”

  段睿说得很决然,因此没有人再提出反对,大家都开始考虑实际行动。

  “我许褚愿率一军在台地上阻挡敌人的进攻,我军可利用这一段时间登上坂坡,包围敌人。如此则必胜无疑!”

  第二天,军事会议继续召开。哨探、斥候的行动变得有规律起来。

  护国军的活泼气氛引起了徐荣等人的注意。弘农城中为此也召开军事会议。

  他们假设护国军大军的可能行动,再针对地制定策略:

  一、护国军包围弘农城时,采取如下对策:

  在城中积蓄足够的粮草,并且注意粮食的分配;

  请求关中的支援;

  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护国军的粮道。

  二、护国军不理睬弘农城,继续西上时:

  尾随于后,袭扰敌军;

  切断敌军的补给线;

  伺机夺回陕县、函谷关。

  就这两个策略,我军只有两万余人,敌军数量至少是我军两倍,正面交战一定会失利。如果关中不派大军前来,实在无力与敌军决战。针对这两个原则分析讨论之后,再根据情报整理分析护国军的动向。

  护国军的哨探从敌本营所在的陕陌沿着官道朝弘农城,展开秘密的活动;在南面的烛水一带,出现敌军的斥候骑兵探查地形和小路;在南野的西北尽头的坂坡下出现敌军哨探踪迹,似乎在打探当地情况;在通往长安的顺路上较少见到敌踪。

  由于有地利之便,而出战的胜算极其渺茫,司州诸将便十分专注于情报的收集。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部下的斥候在南野西北的坂坡一带遭到敌军斥候的伏击。”张绣说道。

  “你是说敌人想灭口以隐藏他们的动向?”张济问道。

  张绣点头说:“现在的情报看来,敌军大大方方地在弘农城附近探查,却故意在南野一带隐藏行踪,这是在强调进攻弘农城的印象。”

  “段睿乃是当今少有的名将,或许此举有什么策略,还是多加小心为妙。”张济说道。

  “是啊,保持警戒,谨守城池,谁不会呢?可是你们都愿意这么做吗?让毫无战意的西凉军受段睿的欺辱?”作为援军的郭汜不以为然,他心中还想着出城与段睿一战,因此一直看不惯弘农城中的司州诸将畏手畏脚的作风。

  郭汜抱怨了几句后,又问张绣关于敌军在南野的状况。

  “南野的敌军斥候日益增多,今天已经有近十人潜入。安排在当地的细作汇报说,有疑似敌军斥候的男子,爬上了坂坡的大松树。”

  “什么?坂坡的大松树?那里有能帮助斥候的大松树?”沉默了许久的徐荣终于发话了。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663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