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九十八章 姻亲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八月末,邺城,段府。

  怀胎十月,夫人甄宓的产期临近,产婆、侍女都“严阵以待”,段府的后院像迎接一场战争一样紧张。

  白天和荀彧一起讨论西进长安迎回天子,段睿到现在脑海里还想着这些事,心头屡屡涌上一股冲动的情绪,但是夏凉的夜晚,站在后院的亭台上,从水榭吹来的夜风又让心情平静下来。

  水面上,倒映树影婆娑,夜空中,月不甚明,倒是星光璀璨。

  段睿深深吸了口气,抬头看时忽见北边夜空中北极星光芒大盛,那孤寒的光芒竟令整个夜空变得更加幽邃。

  段睿呆立良久,那光芒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刚才的情景又恍若梦幻。

  这时,从亭台下面,传来脚步声。

  “主公快来,夫人要生产了!”灯火摇曳之间一阵急促的声音传来。

  段睿此刻却是忘却了一切,向甄宓所在的产房跑去。他刚跨进院里,就听到婴儿响亮的哭啼声。

  段睿今年二十三岁,娶得甄宓已近两年,两年中他只钟情于她一人,并未纳妾。如今甄宓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也表明段氏后继有人,因此段睿凝视着怀抱中的婴儿,不禁热泪纵横,蓦然想起北极星光大盛的情景。

  莫非是上天有所暗示?

  段睿给孩子取名“宸”,即指北极星,又暗喻帝王之气。

  自从出征并州归来,段睿因为甄宓在妊娠期,所以鲜有出门,而在这段时间身体也恢复得和当初差不多。转入九月,天气渐爽,段睿突然对近侍说:

  “我想去打猎。”

  “是不是得提前布置人手?”近侍问道。按照王侯出猎的传统,都会有数千人提前布置围猎的场所,为了保障安全,会将猎场附近的无关人众驱逐走。

  “不用那么麻烦了,就是想出去透透气罢了。”段睿显然心情很好,他的面色因为身体恢复而也变得红润。

  近侍仍然担心安全问题,因为邺城人烟密集,而各地的诸侯在邺城当然也有大量的细作。

  “派人去请赵云和洛羽两位将军,这总可以了吧。”

  赵云和洛羽,都是和段睿一般年纪,且都是武艺出众的武将。近侍于是放下心来。

  “还有,把奉孝也叫上。”段睿叮嘱道。

  在段睿所倚赖的众人之中,郭嘉最能了解段睿的心思,毕竟两人相识相知甚早。叫上郭嘉,也就是说段睿并不是单纯地想要骑马打猎而已。

  换上一身整齐的上蓝下白的武服,取下架子上摆了许久未动的“血灵”剑,握在手中,竟从掌心隐约传来熟悉的冰凉的气息。段睿怔了怔,转身出门,侍从已将踢雪乌雅马从马厩迁来。

  **********

  “主公身体康复,真的是一件大喜之事。”洛羽笑道。

  段睿不禁使劲攥了攥手中的弓,远处是收获的麦田,黄灿灿的一片,连呼吸的空气中似乎都有麦穗的气息。抬头看天时,也是北方秋季惯有的蔚蓝的天空。一切都是这么令人心情舒畅。

  “在秋收结束前,我都不会用兵的。”段睿让马儿自由地在草地上漫步,自己却在欣赏这郊外的秋景。

  洛羽愣了愣,一脸迷惑地说:“主公的大军又不是从农民中征募来的,用兵之事和这秋收又有什么关系?”

  旁边的赵云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目光闪烁,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

  郭嘉看着段睿一脸坏笑道:“洛羽将军孤家寡人一个,这种事情还是赵将军更能理解主公的心情吧。”说着驱着马和赵云并肩,用胳膊撞了撞他。

  赵云也笑道:“昨天晚上蕊儿说,主公最近在府中心情特别好,连吃饭都香了许多,人更是不离开后院半步。想必就是为此吧~”

  郭嘉和赵云所指的,正是段睿得子一事。赵云和段蕊的儿子在七月出生,所以郭嘉说赵云更能理解段睿的心情,因为两个人都在最近成为了年轻的父亲。

  “主公,那西进一事?”洛羽忍不住问道。

  自从并州战事基本告一段落,段睿开始着手考虑西进一事,也经常命几位将军和谋士在将军府讨论。

  “不用着急。”段睿轻轻摇了摇头。

  赵云也说道:“洛将军,战争之事也是急不得的。最近几个月并州北部的叛乱还时有发生,在境内安定下来之前,贸然发动战事非明智之举。”

  段睿欣赏赵云的一点,即他作为一个武将,却能拥有一个非常冷静的思维。

  “而且,长安朝廷那边,以及挡在西进之路上的司州诸将,这些底细都还没完全摸清,暂时可以缓一缓。”郭嘉补充道。

  段睿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一声雁鸣,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行大雁从天上飞过。

  “让我们来看主公的箭术。”郭嘉笑了笑活跃一下气氛。

  “好久没碰弓箭了,怕是有些手生了。”段睿从箭壶中取出箭来,拉开弓,指尖传来久违的张弓搭箭的感觉,但是在箭离弦而去的那一刹那,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必中的感觉。

  为首的大雁一声哀鸣,坠落而下。

  “好箭术!”赵云等人齐声赞道。

  段睿微笑着带住弓,但是刚刚看那大雁坠落的情形,心中竟泛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再放目四望,草地也变得枯黄,那远处的树林,也似乎落叶正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

  在征服的铁蹄踏过的土地上,泛开腥红的血迹……

  **********

  很快长子段宸就出生满月了,段睿在府上举办宴席来庆贺。

  段氏麾下的重臣们都来府上祝贺,还有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家族也派人前来,另外,袁绍、曹操也都派使者前来。

  曹操派来的使者乃是曹操近来倚重的满宠(字伯宁),现任兖州从事。

  筵席之侧,满宠拿着酒樽来到段睿的旁边席地而坐,举樽敬酒:“先前兖州一役赖得将军出兵,曹兖州十分感激,宠请代兖州谢将军。”

  又小声说道:“曹兖州有一女,今年刚满周岁,今闻将军得子,有意想攀上这门亲事,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段睿愕然,脸上却依旧镇定,笑道:“这小儿才满月,提这婚姻之事,是不是还早了些?伯宁你说呢?”

  满宠笑道:“那还请将军考虑一下。”

  段睿微笑着点点头。

  “近闻将军这半年来向朝廷进贡三次,是否是有入京勤王之意向?”

  看来有打探我方的动向啊。段睿暗自思忖着,毕竟这种祝贺目的肯定不单纯。可是这样公开提出来,又未免有些造次了些。段睿不得不重新打量坐在面前的满宠。

  “近来兖徐边境盗贼猖獗,经暗中调查,有徐州方面在暗中操控。于是曹兖州有出兵的想法。”满宠又说道。

  “曹兖州还真是坦诚相待啊……”

  “兖州、冀州州境相连,如互相提防,则徒耗内力,若肝胆相照,则各遂所愿。这一点,也请将军三思。”

  原来是想稳住后方。段睿恍然大悟。曹操不安于兖州一州之地,想要侵入徐州,这大概也是因为去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和今年袁术入侵兖州导致兖州生产凋零,曹操不得不对外采取积极的行动。而在行动之前,必须要稳住周围的其他势力,其中,背后的段睿就是最大的变数。结为姻亲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而段睿又不得不仔细考虑满宠的建议。因为眼下对于段睿来说,西进才是第一要务,在这之前,稳住周围的势力消除后顾之忧也是段睿所要考虑的。从表面上看来,两家结为姻亲乃是有利而无害的事。

  第二天,段睿召集几位大将和谋士讨论这件事。

  “不失为一个好的计策。”审配说道。

  “现在先应下,两家便有了一层姻亲的关系。而婚姻之事远在十几年后,天下大势风云变化,十几年后的大势尚未可知,那时再做决定也不迟。”荀攸的看法赢得了大多数武将的支持,对他们来说统兵打仗还容易,这种政治外交上的事实在是头疼,荀攸所说的,也确实将事情剖析得很彻底。

  段睿望向郭嘉,他刚刚一直沉默没有发言。

  “我觉得这是主公的家事,应该由主公自己决定。”郭嘉一本正经地说道。

  “……”众人无语。

  段睿回到后院和甄宓商量此事,甄宓将怀抱中的孩子交付到乳娘的手中,理了理衣襟坐正身子一脸肃穆地对段睿说道:

  “天下之事,妾身不该过问。姻亲作为政治的工具,在这乱世也是常见的。如果是政治的需要,妾身作为将军的妻室,不会反对……”

  段睿看着甄宓俏丽的面容,就像昨天刚刚出嫁一般,他竟一时呆了,想起了那往事,那些年,在临漳学院,在洛阳,“血灵”剑,红穗子,红裘衣,还有街巷淅沥沥的雨……

  不知不觉间,甄宓已经靠了过来,将脸埋在他胸前。

  “但是我真的不愿意看见我们的孩子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天下大势风云变化,十几年后的大势尚未可知。荀攸所说乃是智士对局势犀利的见解,而此时的段睿,也不得不服从于这天下大势的滚滚洪流……

  段睿召满宠到府上,表示答应这门亲事。当然,一门亲事不能这么草草决定,接下来两家之间又派出了很多使者商定亲事,这已经是后话,暂且不提。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