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宠奉曹操之命来到邺城,不仅仅是为谋求姻亲一事。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在邺城周围好好看看。”曹操在他临行前如此叮嘱。
满宠在邺城的城内城外闲逛,他出入城内林立的商馆,在这里能看到来自各州的商人,甚至满宠还第一次见到了深目高鼻、紫眼碧髯的异域人,未免感觉很是新奇。而城外日夜忙碌的手工工场更是让他惊讶于这其中的生产效率。
满宠还特意来到邯郸,这里是段睿辖下锻冶业的中心,其前身是段麟在邯郸设置的刀剑工坊,此时已经汇聚了很多刀匠、铸剑师,在邯郸城下已经形成一片村庄,或可称之为锻冶村,作为护国军的主要军械供应来源,并且以铸造全国精良的刀剑闻名。
十月底,比曹操约定的一月之期略长,满宠回到鄄城。
“满伯宁回来了,他可是带回来许多重要的情报呢,你们都得认真听着。”曹操对坐在侧席的长子曹昂以及以程昱、曹仁为首的一干文武说道。正坐在厅正中央的满宠更是惶恐至极,在说话前再整理一番思绪。
曹昂乃是曹操的长子,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生,生母刘氏早亡,故为正室丁氏抚养大,如今已经十四岁,战乱的年代男子十四岁便也算长大了,所以曹操也让他来到自己的近侧听着。曹昂为人聪明且性情温和,曹操颇为喜爱此子,这是众人悉知之事。
“段睿在五月中驱逐了黑山军并且控制了并州,之后在并州兴办了两个重要的产业,一个是煤石采集,一个是马市。现在已探明并州储藏有大量的煤石,段睿让那些战争中被俘的男子前往煤矿工作,有了优质的煤石便可以使钢铁的产量大幅提高。
“由于控制并州而得以兴办大量的马场,同时和草原的匈奴、鲜卑、乌桓作马匹贸易。段睿在邺城颁布的命令有一条即是所有城下的马匹交易都得在官府登记,这也就意味着他要控制住马匹贸易。
“如今邺城已经成为了天下的中心。这么说可能让各位有些吃惊,但是宠以为毫不为过,以愚意,如今的邺城比之当年的洛阳也有过之无不及。且不说人烟密集,街市繁盛,海内的物产都在这里交易,这里汇聚了天下的商人、工匠和士子,城下的工场每天都有货物运出。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座城市的背后,是怎样的一个力量。”
满宠说完,夏侯惇就说道:“依伯宁公刚刚所说,重点即是段睿辖下旺盛的生产,有没有办法让这样的局面在兖州也出现呢?”
程昱接过话来说道:“主公就任州牧后曾从邺城引进过一批工坊到鄄城下,效果似乎不错……”
“可是现在都没了。”曹仁又想起了袁军在城下的所作所为,心头不禁愤愤。
曹操眉头紧锁,这样下去,段睿将会以一种绝对的优势领先于各州的诸侯,而兖州几经战乱,俨然处于下风。
“主公,可否考虑大量引进那些生产的工艺和工场?”满宠将膝盖向前挪,整个人靠近曹操说道。
“伯宁公,那费用可是相当惊人的啊,兖州今年的战乱又让税收减了三成啊。”毛玠似乎不太情愿。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曹操。
曹操沉默了许久,说:“必须得快。再大的代价也要引进,我相信这是值得的。段睿不久就要发兵西进了,我们的行动也得快。”
曹操所指的行动,就是向东,攻掠徐州。徐州殷富,曹操志在必得。
“既然和段睿的姻亲已经说好,那么后顾无忧,诸位都回去准备,争取明年初出兵徐州。”
**********
长安。董卓于年初在距长安二百五十里的郿修建坞堡,于年底竣工,称郿坞(注1)。董卓将政务交予司徒王允处理,自己常住郿坞。由此朝中有心反董之公卿大臣可趁隙商议除董卓大计,而这些人背后的主使,其实是董卓拥立的少年皇帝刘协。
皇宫内一处书房内,皇帝和司徒王允面对而坐。小太监在门外把风,书房的窗门紧闭。
“王司徒,上个月发往冀州劝和袁绍和公孙瓒的使者有结果了吗?”
“承陛下威德,袁绍和公孙瓒二人已经在本月中各自罢兵了。”
十月,朝廷遣使晋公孙瓒和袁绍二人为中郎将,以促使在渤海、河间一线对峙近二百日的公孙瓒和袁绍各自罢兵。皇帝为了树立朝廷的威信,获得外藩的支援,在王允的建议下开始协调各势力间的战争。
“多赖司徒费心。”
“陛下乃聪明之主,重振朝纲指日可待。可是在此之前,还请陛下务必忍耐。”
“朕心中有数。依司徒之见,当今之势,关东群豪有谁能够举兵西进?”
“在邺城自号护国将军的前骠骑将军段睿,已经在今年三度进贡朝廷了。”
“此事朕知道,王司徒的意思是——”
“这就暗示段睿有意西进。段睿于今年五月取得并州,其麾下兵马为原北军精锐,所向披靡,若得此人进京,必能击败董卓。”
“可是,谁能保证此人不会是第二个董卓呢?”
“虽然不敢担保,但是段睿曾暗中联系京城的诸公卿,也派人来到敝府,我曾试探说陛下欲东归洛阳,段睿的意思是他会派人重修洛阳城以迎陛下……”
“真的能回洛阳?”小皇帝已经激动地好像回到了东都一般。长安虽经董卓整修,但是就活像一个董卓为其打造的牢笼。皇帝心中更怀念作为祖宗根基所在的洛阳,回到洛阳也就成了皇帝每晚在榻上默念的梦想。
“回到洛阳是肯定的。”王允语气镇定,“陛下可知邺城乃是段睿的本据。而洛阳则居于关东豪杰的势力之中。如段睿奉陛下回洛阳,陛下即可召志士进京,以地方豪杰牵制段睿,如此则陛下可重掌天下之权柄。”
“派人请段睿西进的事——”
“陛下勿急。记得臣所说的,在陛下重掌天下之权前,请务必忍耐。此事交给臣去办,请陛下放心。”
“那就拜托王司徒了。王司徒于社稷之功,朕将刻骨铭记。”
王允退出书房的时候,看着阴暗房间里皇帝尚稚嫩的面庞,若生于普通人家的天真的眼神已经为一种坚忍的目光所取代,王允心中嗟叹,看看身上的朝服,已经因为陈旧而晦暗。
注1:《后汉书·董卓传》载: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后卓败,坞毁(故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7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