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七十八章 青州决议 下

?青州刺史臧洪派出的使者,太史慈,从平原再度启程,赶赴冀州邺城。

  平原通往邺城的官道修整得甚为宽阔平坦,往日里,这是一条联系青、冀两州的商贸要道,身为平原相的刘备非常重视这条官道,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往来的商旅甚多,也为平原郡带来了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但是,自从年初青州乱起,这条道路上的行人日渐稀少。

  太史慈一路不敢耽搁,快马加鞭向邺城赶来。

  行程只花了四天。

  当抵达邺城郊外的时候,这里的道路纵横、四通八达,而道路的两旁,多是成片的工房和忙碌的工匠,对应的商业集市也散落在这些工坊之间。

  驻马主道边,只有道边的酒旗在风中招展,往来的行人和满载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前方道路绵延,连城池都没见到。

  而向路边的酒家打听,这里的确已是邺城城下。

  年轻的太史慈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以往所见的城池,如北海郡城剧县、东莱郡城黄县等,高大的城墙包围之中的城内有的是民居、手工坊和集市,而城外或是一片平地、树林,或是不远处有村庄和农田。

  而如今所见的邺城,城市已经溢出了小小城墙的束缚,舒逸地扩张到这城外原本是村庄和农田的土地上。

  这便是眼下俨然天下工商业最为繁华的城市——邺城。

  穿过了城下这片繁荣的手工场,终于能看到邺城的东门。

  城墙仍是那片城墙,走到近处,从那青砖上依稀可以辨别那斑驳的印记。高耸的城门楼有两层阁楼,阁窗外涂了朱漆,打点得很用心,倒也显得相当气派。就在这城门楼外,一片绿荫贴着护城河铺开,和城墙掩映在一起。

  不过这里的城门,并没有设关卡,甚至连守卫的人都没见,更不要说收甚么车马税、城门税了。

  道路上的人相当多,太史慈只能下马步行。看路上的行人,如他这般身上颇沾上了些一路来的风尘的人不在少数。而在这城中,配着邪剑、身着武服的人不在少数。

  “看来这里武风盛行啊。”太史慈不禁感慨道。

  “公子是从青州来的罢。”街边的一家酒家门口的小二恰好听到了太史慈的自言自语,便迎了上来。

  “你怎么知道?”太史慈有些意外。

  “方才听到公子的口音,小人听得出来。此间的青州的客人,小人还是见过不少的。”小二一脸笑容,“公子,您看现在都快中午了,看您的衣服上的尘土便知道大老远赶来这里辛苦,不如先入小店歇憩会儿?”

  “也好。”太史慈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将马交给小二牵到后院,自个儿走进这家街边的酒家。

  点了两碟小菜一壶酒后,太史慈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继续打量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

  “客官,您大老远来这邺城,是干什么的啊?听说青州已经乱了好一阵子,倒有不少世家、士族和商人迁来这里避乱的。”

  “哦,这个……”太史慈顿了顿,却问道,“小二哥,我想问一下,护国将军段睿的府邸在什么地方?”

  “噢,您想见将军大人?”小二顷时又多了几分另眼相看,“将军大人的府邸便是当初段麟公的府邸,正是在这城东,沿着这条大街走,向北转便是。”

  “多谢——”

  “你们口中的将军大人,在你们看来,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啊?”太史慈问道。

  “将军大人啊,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小二笑道,那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自豪,“看这邺城,便知道了。这里汇聚了来自天下各地的人,有世族、士子、商人、工匠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这座城市如此充满活力,都是赖将军大人的恩泽啊。至于大人的武功,那更不必说……”

  “这样啊……”太史慈怀着心思,吃完饭,精神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段府坐落在大街伸展出来的一条路的一侧,这条路的两侧俱是相当大的宅院。

  段府的外墙是石灰壁,约有丈余高(注1),墙上盖着灰瓦,墙角下挖有一尺左右深的水沟。

  敲开大门,出来一个身着青色武服、腰间配着一柄铜锷邪剑的男子,约莫三十岁出头,一脸严肃地问道:“何人?”

  “在下东莱太史慈,奉青州刺史臧洪大人之命至此,求见护国将军。”太史慈欠身道。

  “青州刺史……”男子沉吟片刻,将他带进府里,一面派人去通报。

  段府的前院,十字状的道路直通正厅,路旁有六尺高的石灯,还有几块惬意的草坪,显得方正庄严。

  太史慈在正厅的坐席上等候了约一刻钟,终于听到厅后的走廊上传来了脚步声。

  段睿在他的面前坐下。

  “听闻你单骑突破黄巾重围,得以从北海郡至此。真乃当世勇士!”段睿面带微笑,看上去,他挺欣赏面前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青年。

  “将军过奖了。”

  “青州刺史臧洪大人是让你突围出来请援军的罢?”

  “正是。还恳请将军发兵。”太史慈言辞恳切,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哈哈……”段睿忽地大笑,蓦地站起身来,走到厅门口,看着厅门外的天空,有一片黑云自东方而来。

  “要下雨了啊。”段睿喃喃道。

  “将军!”太史慈转过来伏身拜下。

  “请放心。”

  “嗯?”

  “护国军的先锋已经出发了。”

  “啊?”太史慈愕然。

  “青州战乱,不能坐视不管。”

  “将军……”

  “子义观我邺城如何?”

  “当世繁华之地,当首屈一指。”

  “我所要的,是全天下,都如这般繁华安泰啊。”

  “将军想,趁机拿下青州么?”太史慈表情凝重地看着段睿的背影,那个瘦小的身躯,却散发着一种慑人的威势。那便是他的野心吗。

  “那倒不至于。”段睿转过身来,脸上依旧带着微笑,“不过早晚我会的。对了,子义东莱人吧,那你一定见过大海喽。”

  “嗯。?”

  “我现在所要的,是青州所面向的那片大海啊。哈哈……”

  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早在数日前,段睿便召集了幕府下的几位司丞和将军,讨论了眼下青州黄巾已经蔓延到兖州的局势。河南残破且有西凉军流窜,万一青州和兖州都陷入了战火,那么冀州南下的商路便就此断绝。段睿断然决定向青州出兵,而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荀彧带头肯定。

  青州有大海啊……

  段氏设在徐州东海的海港一直以来作为段氏最大的海港,通过大海进行着与扬州、交州与南洋的交易。而如今战火已经渐渐在天下蔓延开来,陆路上的交通被兵戈阻绝,相对的,海上的商路则更为稳定。段睿有心将势力延伸到青州,便是一颗向往着大海的心在驱使。

  “你不希望在青州也看到在这里看到的场景吗?”段睿笑着问太史慈。

  “将军乃胸怀天下之人!”太史慈从段睿那深邃的黑眸中明白了,眼前这个青年的志向,是改变这个天下啊。不知为何,自己的胸口也澎湃起来。

  “青州的黄巾之乱,是该时候平定了。”段睿说道,“不过兵家之事,绝非嘴上说着那么简单,在我部署完毕之前,就请子义住在我府上罢,你看这天,马上就要下大雨了。”

  注1:汉制:一丈合今2.3米左右。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