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信都。
因为段睿承诺联合,袁绍将驻扎在巨鹿一带的兵力向北面调集,另外在领内各郡下发动员令。渤海郡由长子袁谭留守,河间郡由大将淳于琼驻守——此二郡当幽州军势南下之要冲,为最关键之处。
如火的七月,幽冀战意弥漫。
南方的豫州,世族早已分为支持袁绍和支持袁术两派,互作争斗,汝南郡乃是袁氏的发迹之地,以此郡为中心的豫州袁家势力更是盘根错节。孙坚、袁术联军进军豫州以来,和周昂多有交战,但急切之间攻打不下。与徐州联结之后,周昂开始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局势每况愈下。更兼袁绍开始收缩巩固冀州、防御公孙瓒,无暇南顾,豫州眼看渐渐落入袁术之手。
而夹在中间的青州——黄巾军自年初起事以来,声势高涨,号称百万,被袁绍委任为青州刺史的臧洪屡征不下,农耕荒芜,乡野萧瑟,而州府、郡府兵力稀缺,连失城池。六月末,青州州府所在——齐国临淄陷落,臧洪败走北海,为北海太守孔融收留。北海郡城不久亦为黄巾军所围困。
而此时,黄巾军一部,约有二十余万人,已经侵入兖州境内。兖州刺史刘岱仓促应战,阵亡。全州上下乱作一团……
**********
七月初的一个傍晚,夕阳渐渐西沉,北海郡城剧县的西城门悄悄打开一点,一人一骑从城中疾驰而出,向西北方向绝尘而去。
**********
与此同时,兖州东郡濮阳。夜幕默然降临的时候,一道黑影从郡府的后门悄悄闪了进去。
虽然城内已经陷入一片漆黑,但是这郡府中仍然灯火通明。正厅中,灯火摇曳之下,有人影闪动。
“莫非他知道我会来——”黑影腹中嘀咕,但是脚步并未停下,靠近正厅时,整个人更是直起腰,昂首走入。
厅内,只有两人坐在席上——一人身长约七尺,白面短髯,一双细眼目光矍铄,坐于正席;另一人身高八尺余,留着长须,相貌岸然,坐于侧席。而正席另一手,还放着一张空席,厅正中,一尊香炉熏香袅袅——这分明是等人的态势。
“在下兖州从事陈宫,拜见东郡太守。”来人在门口作揖长拜。
“公台一路辛劳,操已略备茶水——”正席中人,正是曹操。曹操稍稍偏过头向侧席那人望去,笑道:“仲德神算,操今服矣。”
陈宫肃然,正坐于席上,向对面那人欠身道:“没想到贤士如仲德如今都出山了,呵呵,真是要恭喜曹公了。”
那人正是东郡东阿人,程昱,字仲德。乃一时名士,兖州刺史刘岱多次征召而不从征,曹操到任即派人寻访,程昱一口答应。乡人或问:“君前后何不一也?”程昱但笑而不语。与曹操见面后,论天下之事,曹操颇为高兴。现为曹操幕僚。
“不知公台此来有何要事?”曹操问道。
“吾来,乃为州中大事。”陈宫收敛了笑容,面上神色变得凝重,“实不相瞒,刺史大人已在前线阵亡,眼下州中一片大乱。”
曹操“唔”了一声,眼眸中却看不出一丝情绪的波动,如深潭般幽邃。
一旁的程昱却闭上双眼,似乎在思考什么,脸上表情却是平静至极。
既然他们能在这深夜坐在这厅中等候州中的人到来,想必已是提前得到了诸多消息。如此心计,不可小觑。
陈宫如是想着。
过了半晌,才接着说道:“吾乃受州中诸位大人委托,来见曹公的。”他顿了顿,看着曹操和程昱均无甚反应,说,“如今能主持州中之事,击退黄巾乱党之人,除曹公外,无二人选!”说到此时,陈宫声音已经提高,面上肌肉抽搐,神色激动,当即俯身拜道:“恳请曹公接受兖州刺史一职,赴州中主持大事!”
他拜伏的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公台,州内的各位大人和你的心意我已知晓,请起来吧。”曹操淡淡地说道。
陈宫坐起身,两眼直视曹操的双眸。
一直默然无言的程昱开口了:“可是公台,担任一州之刺史之事,须得朝廷任命,天子降旨。我等皆乃天子之臣,臣子擅领州事,乃以下犯上之罪名,为天下所不容,近者青州、豫州纷乱不息,岂不是前车之鉴?公台出此言,他日将以何面目面对天子威仪?”
曹操摆摆手,打了个圆场:“仲德也不要说公台,公台也是受州内各位大人的委托……”
“不!”陈宫高声辩解道,“此事,乃是我陈宫向州内诸位大人劝谏促成的!”
厅内,可以清晰地听到屋外夏虫的叫声。
“方今天下,早已非当初那个天子当朝,恩泽万民,威震四海之时代矣!董贼以下犯上,扰乱朝纲,君不复君,臣不复臣,天下已然大乱矣!
“如今上有董贼把持朝廷,肆意妄为,皇权不复,下有诸侯异心,妄起兵戈,生灵涂炭。当此之时,豪杰如曹公者,当挺身而出,平定乱世,还四海以清平,又岂能为昔日陈腐之纲理所束缚!
“现刺史大人阵亡于前,州内大乱于后,全州上下,无不期望曹公临危而受刺史一职,合一州之力破黄巾贼乱,进而傲然立于此乱世之中,徐图大事。若等奏报天子,使者一去一反,已有数月,则大事去矣。
“夫英雄者审时度势而知进退,当今之势,若还拘泥于义理,吾窃为公所不取。”
刚刚曹操深邃的眼眸之中,此时仿佛有什么在闪动。
“公台一席言,令操如醍醐灌顶!”说着,曹操亦深深一拜。
程昱的脸上,也隐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
话分两头,前文提到的从北海城中遁出的那一骑一路北上,来到青州北境的平原。平原在黄河之北,青州黄巾余乱并未波及至此。
此时的平原(注1),乃是公孙瓒向时表奏为平原相的刘备治下,刘备乃是公孙瓒儿时好友,曾同师从卢植。说也奇怪,青州各地爆发黄巾之乱,唯独此郡没有发生暴乱。刘备有二异姓结义兄弟,一名关羽,一名张飞,二人俱有万夫不当之勇,刘备委任二人为都尉,整合郡内兵马,亦有数千人。
那一骑小将来到平原之时,已是精疲力竭,刘备盛重迎入府中,洗个澡稍去疲乏后,那人便要求见刘备。
“东莱太史慈?”刘备微偏着头,目光柔和,“似乎是个人才。”
厅外一阵脚步声,那人已经被带到正厅。
……
“某家曾受北海太守孔融大人之恩,于是此番舍命从北海城中遁出,乃是受太守大人之命,特来此间向平原相求救。”
“喔,孔北海亦知有刘备耶?”刘备叹道。
侧席的关羽不动声色,关羽下首的张飞的嘴动了动,正想说些什么,却被关羽用眼神止住。
“非备舍不得这条性命,实在是兵力相差悬殊,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反倒会助长了那黄巾贼的气焰啊。”
刘备的脸上一副悲悯的样子,太史慈看着深受感动。
“不过备有一计。”
“请讲。”
“此去五百里便是邺城,若能求得彼间段睿出兵,势必能够成功。”
“邺城?护国军?”太史慈有些犹豫,“听闻段睿去年反出京城,抗拒朝廷大军,乃是社稷之反贼啊。”
“所谓社稷,可不是那乱臣贼子董卓。”刘备冷哼一声,不以为然。
“嗯?”
“此附近,袁将军(袁绍)与公孙瓒相争,兖州自保尚且无暇,除却段睿,无人能救得了青州局面。”
“可是南面还有徐州……”
“那孔北海为何派子义(太史慈的字)北上而不是南下?”
“这……”
“徐州多年太平,军备不盛是实,前些日子有少量贼寇流窜到徐州北境,就将徐州搅得鸡犬不宁。似此岂能与青州境内百万黄巾相抗衡?而且——据说徐州刺史陶谦,已经和后将军袁术结盟,为盟约有意向豫州派兵,此间局势由此知之。”
“使君所言有理。段睿善兵之名早在去年便传遍天下,可是此人之心……”
“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再搁延下去,于社稷无补,苦的却是无辜百姓……”
刘备面上悲悯的神色更重,太史慈为之动容。
“使君心系苍生,太史慈敬佩!事不宜迟,我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邺城。”
此时,五百里之外的邺城将军府内,会议正如火如荼地召开——
注1:按东汉的地图来说,平原郡属青州刺史部。在第四十一章错误地将平原说成在冀州刺史部,特此更正。前面章节已更正。;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