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五十九章 诸侯心思

?“这里真好,安静偏僻,与世无争……如果是一个太平的时代,我倒挺愿意留在这里的。”少女似乎在自言自语。

  “嗯?——”青年愣了一下。

  “如果那样,你愿意收留我吗?”少女的眼中荡漾着深情。

  “当然——”青年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但是——”少女笑着说,“现在,恐怕你要跟我走了~”

  “去——邺城么……”青年喃喃道,他的眼角的余光瞥到屋角,那里倚着一杆朱缨长枪。

  “马上,这里就会发生大乱了……”少女正色说道。

  “什么!”

  “不久后,并州、冀北的黑山军都会再次起事。”少女的声音颇为平静。

  “黑山军。”青年的瞳孔放大了,直直地看着少女。

  朱唇轻启:“你随我回邺城,我将你推荐给我大哥,必然会受重用。你的一身本领,也能在这乱世中起到安邦定国的大用。”

  “你是来做你大哥的说客的?”青年的语气有些冷淡。

  “你!”少女腾地就站了起来,指着青年的鼻尖,“我来这里并没有和大哥说过目的。我只是说来看一个朋友。我所想的都是为你考虑的!你居然说我是说客!赵云!”

  她的粉俏的脸蛋因为激动变得更加红了。

  赵云低头默然。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当世,关东诸侯征讨董卓,天下英雄并起,任是年轻少年都是心血澎湃。但是投身乱世之中,谁又知道那些诸侯各自的心思?到底谁才是真心为天下百姓?

  “蕊儿——”赵云抬起头,看着少女的面庞。这张脸蛋,已经隔了十年。

  十年的牵挂,只为伊人。

  她是那样的模糊,可现在又是那样的清晰。

  沧海桑田,可她还在这里。

  他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我随你去邺城。”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屋角,那柄长枪,枪尖似乎正在绽放着光芒。

  **********

  洛阳。相国府。

  董卓歪在床上,吕布在一旁候立,宛如一尊天神。

  “相国,尚书令王允到。”下人在阁外说道。

  “让他进来。”董卓说道。

  “相国。”王允进阁拜道。他也是当朝名士,董卓先是擢用他为太仆,月旬再迁尚书令。十余日前司徒杨彪被免,董卓即拜王允为司徒,颇见信赖。

  上次与曹操密谋之事虽未成,但是曹操逃脱在外,也未曾将事情泄露,故王允心存侥幸,虽有诛董卓之心,但暗藏在心底,明里仍然专心致志地侍奉董卓。

  “王司徒,你的才干本相知晓。如今迁都之事浩大,而本相需要镇守东都,迎击关东逆贼,所以本相想把车驾抵达长安以后的朝廷政事都托付与你,直至本相回到长安。你看如何?”董卓的声音很温和。

  王允恭敬地行礼说道:“愿为相国效劳。王允当竭尽全力。”

  “好。你下去吧。”

  王允退出小阁,正好碰上李儒,两人对视,都互相笑了笑打了个招呼,但是彼此心里都留了一回合。

  “相父。”李儒进阁说道,“臣闻青州黄巾乱起,青州刺史焦和病故。袁绍派臧洪为青州刺史。”

  “这是好事。”董卓冷笑道,“袁绍那厮,根本无心与本相相抗。他是想趁着这次机会收揽人心罢了。而且关东诸侯也不无心存侥幸之众,他们无非是想博些名声而已。”

  李儒正色道:“话虽如此,但是不可不防。迁都大计,动摇甚大。倘若敌人趁虚而入,必然扰乱行动。”

  董卓点头道:“就派徐荣在荥阳一带伏兵,以逸待劳。若有哪个胆大的,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旁边吕布忍不住说道:“相父,布亦愿率一军前往!”

  上次黎阳兵败,吕布被自己的败军的洪流卷走,不得施展,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机会来了,他更想表现一下。董卓的西凉军内部,对他的并州军似乎有所排斥。这种排斥隐隐约约,但是吕布并不是神经大条之辈,他很是受不了这种感觉。

  李儒也说道:“徐荣部兵不过万人尔,而关东贼军声势浩大,温侯前去,可保万无一失。”

  董卓同意。

  而在洛阳城中,此时已经相当混乱。董卓调遣大批的西凉军入城,劫掠城中富户,拘数千家,树旗“乱臣贼党”,尽斩于洛水河畔,得巨万财货。而原本在洛阳有着相当数量的店铺的段氏的资产,早在去年就已经全部迁出洛阳,一部分前往长安,一部分前往邺城附近——这一切,都好似提前预知了一切一般。段氏旗下的这些商人们,看到如今洛阳的乱局,都纷纷感谢段麟的圣灵保佑。段麟的存在,愈发的神话。

  **********

  酸枣。

  联军结营数十里,旗帜飘扬,甚是壮观。

  但是自从那日盟誓之后,联军就停止了前进。他们颇为顾忌董卓的十余万大军。而事实上,去年河东的战乱至今尚未平定,那里还牵制了董卓部下最大的一部——牛辅的部曲三万余众;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马留在陇西,未曾进京;京城里的数万大军,是并不十分和睦的西凉军与新编入的并州军和残留及新征的中央军。

  终于,他们盼来了河北的起兵——先是袁绍宣布起兵,随即冀州刺史韩馥、上党的张扬、河内太守王匡均整顿兵马,宣布起兵,冀北的世家大族更是纷纷依附袁绍,然后段睿也宣布加入联军讨伐董卓。一时间声势更加浩大。

  酸枣的七路诸侯商议之下,认为袁绍四世三公,众望所归,宜为盟主一位。于是拜袁绍为盟主。

  但是又过去半月有余,迟迟不见袁绍南下。却有青州爆发黄巾余乱,赶来酸枣的青州刺史焦和更是在路上病故。

  联军裹足不前。

  “敌势浩大,不可轻举妄动。”他们如是想着,整日置酒高歌,偌大的联军大营,竟如同歌舞升平的欢乐场。

  只有一人,愈发的看不下去。他便是曹操。

  “诸公,如今董卓决意迁都,举动浩大,这正是攻击的大好时机!”军事会议上,曹操激情满满地对这些刺史、太守说道。

  兖州刺史刘岱的眼中仿佛还充满着醉意:“孟德不要心急。盟主尚未抵达,我等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曹操的好友、济北相鲍信也说道:“孟德,战事不能操之过急……”

  “那我们可趁此时机抢占成皋,占据敖仓,则战局将向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再在这里不前进,岂不大失天下之望!也违了我们在此相聚的初衷!”曹操的神情很是激动,他的手都握成了拳头。

  “既然孟德有此意,我当相助!”曹操视之,乃是陈留太守张邈,他素与曹操交善。

  “我也去!”鲍信站起身来。

  “我等在此恭候捷报!”东郡太守桥瑁拱手道。

  曹操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