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晨,邺城旧州府(注1)的额匾被摘下,换上的是一张黑色新匾,白色的大字遒劲有力——“护国将军府”。
府厅里,一干文武正襟危坐——张辽、高顺、黄忠、伍孚、华雄、张郃,荀彧、荀攸、陈群、郭嘉、审配,这些人,便算是段睿的新班底了。洛羽此时还在黎阳镇守,因此未至。
“父亲已于月前病逝,”段睿身穿白色的孝服,腰缠黑色的带子,头上绑着一条白带,正坐在厅前,“所以,今后本家的事,便要诸位劳心了。”
“荀彧拜见主公。”荀彧领头先拜。
众人看着荀彧已经喊出了“主公”,各自心领神会,纷纷拜道:“拜见主公。”
“多谢诸位。”段睿微微点头,“如今朝廷已为董贼把持,董贼擅政,废帝弑君,自专相国,为天下公敌,我率军至此,正应与董贼为不共戴天之敌。
“如今我的名爵均为董贼所废除,更被诬为天下人之敌。凡举大事,必得有大义之名分。我敢自领‘护国将军’一职,部下各军竖‘护国’之旗帜,以彰讨贼之名。
“今后,凡事决于将军府。
“以此布告诸郡。”
“诺。”
又以荀彧为长史,荀攸为参军,郭嘉为行军司马、陈群、审配均为从事,总理军民政务。
**********
段睿自领“护国将军”,在邺城开将军幕府,随后开始为段麟发丧。这两个消息,无疑都是非常重大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段睿似乎并不在意董卓或是韩馥等人得知此事会向冀州用兵,他想着,要来便来吧。现在,他对作战并不惧怕了,相反,他心中对未来有一种强烈的信念,这种信念使他的心变得开阔。
而事实上,董卓、韩馥、刘岱都按兵不动。董卓此时正为河东白波贼和南匈奴的入侵而掣肘,牛辅在前线作战不利,那个方向战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平息的。而韩馥,由于荡阴一战损失过重,邺城暴动更是让他处心积虑在邺城积累的家底付诸东流,冀州南部五郡更是一齐离心离德,幸亏北部的世家大族与段氏的交往不如冀南密切,没有响应邺城,否则此时的韩馥已经是无家可归了。此时的韩馥虽然又聚起了四五万人马,但是一来都是新征募的士兵,不谙作战,二来内部人心不稳,治下流言四起,也是不敢轻动。
而事情,却是在内部先起的。
“……料进争天下,则旗下产业须更扩张,此非一家之力所能成。试想以一国之力兴殖产业,必将为进取之一大动力,且国家亦为之一新。是故欲成大事,必得众人之力。冀州各世家与吾家多有商贸之往来,多年以来,彼此已如同鱼之于水。可将旗下产业分化至各家,一来借各家之力共兴产业,二来团结世家于四周,使为助而不叛……”这是段麟留给段睿的一封信。
“这样……”段睿似乎明白了什么。
“把家中的账本拿给我看。”段睿吩咐道。
他本没有学过商学,所以于这一行并不精通。段氏集团乃是先父段麟一手缔造,产业之繁杂,难以估量。如今将偌大一家业交给段睿,这个新家主对于商业更是没甚研究,统领起这一个大家业恐怕是太难了。自从段麟的逝去消息传出后,段氏集团各下属产业的掌舵者一时间都懵了,他们的反响恐怕是最大的。外面更是隐隐有传言,说段氏下属的某些产业意欲从段氏集团中分离出去。
账本上,记录了自从中平五年来,段氏的巨大开销——其中大部分都花费在了武器上,邯郸的锻冶村当初给段睿的北军提供了上万副的甲胄和刀枪,而且新制了大量的刀剑供应给御庭藩和各道场。另外,中平六年,迁移各地的产业也花了相当多的财力物力。段麟几乎是肆无顾忌地挥霍着段氏这些年来积攒的巨额财富,以至于有人认为他有些昏聩了,劝他,他却说:“这些财富,终究还是要散去的。未来的乱世面前,散去这些表面的金钱比囤积会收到更大的效果。”
“父亲的最终目的,不是打造一个家族的产业,而是一个国家的产业……”段睿若有所悟。
他召来陈群。这之前,陈群是临漳学院里商学的佼佼者,于是段睿委任他处理税赋、财政。
“御庭藩的人报告说,我段氏旗下的一些产业与一些世家大族过从甚密,甚至有分离出去的倾向。”段睿别有意味地看着陈群,希望从他这里听到一些见解。
陈群深深欠身,说道:“那些产业常年与一些世家合作,渐渐地便有了一些私底下的密约,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段麟公一去,这些掌舵者都失去了强力的约束,分离出去,怕是不仅仅是这些人的心思,背后没有那些世家的财力物力支持,是不会成功的。”
“也就是说,段氏的这棵大树留不住这些鸟儿了?”段睿淡淡地说。
“……”陈群看着段睿的神色,但是看不出他神情的任何波动。
“老实说,让我去统领这些产业,实在是不能胜任。”段睿微微摇摇头。
“……”
“父亲有遗言。”
“段麟公有什么安排?”陈群惊异地问道,能够一手缔造这个巨大的段氏集团的人在身后究竟想要怎么处置这个庞然大物。
“父亲的意思,大致是将段氏的产业分化,交付各世家。”
“这样……”陈群震惊了,能够断然放弃这份偌大家业的人,该是有多么大的胸襟,再想来,段麟亲手缔造了这个集团,如今又交代将它分解,富可敌国宛如梦幻般飘渺而逝,但是未来,同样难以想象,“段麟公是要创造更大的奇迹啊!”陈群拊掌慨叹道。
段睿的眉头一展,微笑道:“是吗?”
该放手终须放手。这是一种智慧。
段睿召集了段氏集团旗下产业的各位掌舵者,将这件事通知了他们,然后又请来五郡的许多世家家主,表示愿意将产业托付。
“先父与各家多有交情,希望将家族产业托付各家,多有拜托了。”
于是,段氏集团下属的繁多的产业分化到十余家世族,他们接手了这些产业的工坊、工人,但是他们也签下了永远追随段氏的保证书,并且在邺城开建商馆,便于管理。而段氏只保留了冶炼和运输两个行业。
注1:冀州刺史韩馥于荡阴败走后已将州治迁至安平信都。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