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四十章 废帝

?此时的京师洛阳,已经无人可以与董卓争锋了。

  董卓设宴邀请百官,谈论废立之事。

  “今圣上暗弱,内不能奉宗庙、领朝政,外不能镇四方、统天下。吾将依伊尹、霍光之旧日之事(注1),废帝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为帝!座下有不同心者斩!”董卓按剑而立,目光如炬。

  此语既出,座下百官噤声,只有一人拍案而起,大声反对道:“今圣上即位方数月,未有失德。董将军欲废嫡立庶,是欲反耶!”

  所有人都惊诧地看过去,其人正是袁绍。

  董卓脸上的肉都抽搐了,当下霍得拔出剑来,剑光凛寒,引得座下一阵惊颤:“天下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吾剑不利否!”

  袁绍亦不逞多让,当下也拔出剑来,堂中的空气几乎凝滞:“吾剑未尝不利!”

  董卓满脸横肉抽搐不止,竟欲径直提剑来斩袁绍。旁边李儒连忙劝阻道:“今事未定,不可妄杀。”

  董卓这才稍稍止住。

  袁绍哼了一声,在座旁朝百官作了个揖,提剑径出门去。

  董卓恨恨地看了眼袁绍的背影,又将狠狠的目光转向了太傅袁槐,看得袁槐一个机灵。

  “汝侄无礼,看汝面,姑且饶恕。汝见,废立之事若何?”

  袁槐诺诺道:“董将军之言甚是……”

  董卓之气稍解,又重申道:“敢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百官震怖,无人不从。

  **********

  却说袁绍提剑而出,心中却后悸不已,赶忙回到府中取出“司隶校尉”印绶——这还是当初何进所赐。袁绍看了看依旧的印绶,叹道:“物是人非,局势异变……”又去马厩取了匹骏马,行至洛阳东门,将印绶挂于东门之上,然后一骑绝尘而去。来往的行人看到悬挂在东门上的印绶,纷纷驻足,又看着这历经数百年的城楼,顿时觉得愈发黯淡。

  袁绍之前已经将家中妻小都移出洛阳,大概是觉得自己在洛阳终不能一展胸中抱负,再想到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时间似乎看到上空阴霾密布的洛阳之外一片晴空万里……

  **********

  宴毕,董卓暗遣左右留下侍中周毖、校尉伍琼——周毖乃武威人,伍琼乃当世名士,二人与董卓向来亲善,于是董卓视二人为亲信。

  董卓沉声问周毖道:“袁绍当如何处置?”

  周毖说道:“袁绍忿忿而去,若收捕事急,必将生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倘若袁绍聚豪杰而起事,则山东之地非将军之属。依在下愚见,不如赦免其罪,并拜其为一郡守,袁绍必喜于免罪,则后患除矣。”

  董卓微微点头,又看向伍琼:“你也说说。”

  伍琼一本正经地说道:“在下与周侍中所见相同。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以成事。加之以太守之职,既免除一事,又收天下民望。”

  董卓沉吟道:“你二人所说有些道理。就依你二人。”

  周毖与伍琼走出堂外时,互相相视一眼,不由得苦笑,伍琼小声说:“今日算是将袁绍小命保下了,日后,唉,日后……”

  袁绍被拜为渤海太守。

  翌日,请皇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

  董卓拔剑在手,对众臣说:“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他的声音粗犷浑厚,朝堂之上无人敢噤声。

  李儒读策:“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注2)

  李儒读策毕,董卓呵斥左右扶皇帝下殿,解下玺绶,面向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少帝太后相对号哭,群臣无不悲惨,多有以衫拭泪。

  阶下一大臣,愤怒高叫:“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董卓大怒,喝堂外执戟士拿下:乃尚书丁管也。董卓命牵出斩之。丁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朝堂上众大臣再次一颤,有人心中暗暗叹息,却也无可奈何。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董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少帝妃唐氏至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不得擅入。少帝四月登基,至八月末即被废。董卓所立陈留王刘协,字伯和,灵帝中子,即后世所谥之献帝,时年九岁。

  于是改元初平。拜董卓为相国(注3),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数日后,得悉少帝于永安宫颇有怨言,董卓即以此为借口派李儒入宫以毒酒鸩杀,少帝、太后、唐妃俱亡。

  白波贼与匈奴南单于於扶罗合兵入寇河东,急报入洛阳,董卓命其婿牛辅迎击。牛辅所部约三万众,为董卓部下最强。

  注1:《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无嗣。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无道为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黜刘贺。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即汉宣帝。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从此后人合称为“伊霍”。

  注2:选自《三国演义》。

  注3:相国位在三公之上,董卓成为汉朝历史上萧何之后的第一人。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