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红脸少年打开一个鼓鼓的小布袋,取出两个拳头大的黄色倭瓜,将其中递给另一个少年,开始生吃起来。
这倭瓜已经有七八分熟了,原长在柳阳河畔,也不知是谁家种的,被他们顺手摘来,以备路上充饥。两少年吃完后,打开水葫芦喝了几口水,并排躺下。
漫天星辰在漆黑的夜空中十分耀眼,一弯皎洁的月芽挂在西方星空,仿佛是为他们指明前路。
如今已是八月上旬了,再过五日便是八月十三,这是柳元宗仙师们甄选道门童子的截止之日。
次日清晨,天色刚亮,马三便将几位乘客唤醒起来,趁天凉上路了。
清晨的空气很清新,也很潮湿。晚上露水打湿了衣衫,有点凉凉的。
驿道被一重薄薄的迷雾覆盖,前路有几分模糊,但这难不住像马三这样的老车夫。
过了辰时,雾气散开,天气开始闷热起来。一行人又走了十几里路,才到一个林木浓密山岭下。
只听马三仿佛自嘲般地说了一句:“若是以往载货时,这狼牙岭是休息不得的,不过现在咱们几个倒也不怕。”
老车夫将老马牵到了一棵大树下,向林中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各位绿林朋友,马三和老伙计带了些酸臭的咸菜,没有啥可孝敬的啦!”
老少几名乘客下车后,便跟着马三进了林子。
此时林子里已经有几伙人了,个个轻装上阵,赤裸上身,均瞪大眼睛向马三几人身上扫去,皆是悻悻之色。
有一个蓬头垢面的精壮汉子,埋汰了一句:“三爷出马,怎么净拉些腌臜菜,兄弟们几个都饿得眼冒金光了。”
马三嘿嘿一声,也不多话,叮嘱老少几个老实坐着,不要惹恼了那些人。
到了下午酉时,红日西沉,马三一行人便又开始上路了。
三日之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一轮红日落入一座大山。
又走了十里路,红脸少年才发现这座大山巍峨之极,仿佛一根擎天之柱。
只是这一路上碰到不少华丽车马回奔,飞扬拓跋。
“瞧这几个穷酸小子也来凑热闹,真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如癞蛤蟆一般!”一位仪容华贵的夫人说道,她声音大而尖细,根本不怕别人听到。
只见两匹俊马拉着一辆富贵人家的马车,一路奔离天元山,那位贵夫人正坐在一个附龙雕凤、珠玉卷帘堂皇之极的车厢中,她身边坐着一个穿着金丝缕衣的少年。
她满脸不快,心想连我这天资聪颖的宝贝儿仙师们都相不中,怎么可能看上你们。
马三回头一看,那辆富贵的马车已经在百步之外了,本来他已经早早让路,停靠在一边了,没想到那马车主人这般无礼,不由暗骂一声。
坐在马车上几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除了红脸少年脸色略显平静外,其他人眼中都有忿忿之色。尤其是那位书生,更是脸色涨红,嘴唇紧绷,挤出几个字来“毫无教养”。
“众位,马三就送到这里了,你们先去看道童榜吧,我在此地等上半日便走!”马三请众人下车后,便将马车停在驿站内,心想希望你们与仙宗有缘,与我无缘!
郑经兄弟二人向马三道了声谢,便没入人潮中。
天元山脚下,有一座庙堂,名为三公庙。
三公庙规模十分宏大,有内外两院,殿堂十一座,厢房二百间。庙内香火一直由柳元宗的世俗弟子主持。柳元宗四年一度的仙师甄选道门童子,便是在此。
三公庙外院有一块藏青石碑,此碑高两丈、宽三尺、厚一尺。青石碑上有数行镏金大字,引得众人挤破头皮也要一观。
此刻藏青石碑被人团团围住,在外圈的人只能叠罗汉了。
红脸少年郑经带弟弟想从人缝中挤进去,尝试多次都失败了。他们便在附近转了转,想打听有关仙门洞府的信息。
“此次仙门柳元宗怎么只有六座洞座寻觅童子,真是让人太失望了,听说上次足足有十座洞府。”一位长辈挤出了人群感叹一声,把握又小了一分。
“可惜我这女儿啊,如此冰雪聪明,却不能通过仙师面试问考,天理何在!”一位年青长辈拉着一个大眼少女,走出内院便报怨一句。
“兄台,我这孩子岂不是更为可惜啊!他虽然过了问考,可经仙师一探根骨却说‘孩子年龄太大了’,但是我孩子不过十岁零二个月而已呀!”另一个长辈满脸不甘之色。
“都让开,都让开,我家公子心情不好,若是开罪了他,你们都没有好果子吃!“几个人护着一个锦衣少年从内院出来。
显然,这锦衣少年也是个被淘汰出来的。
只是一炷香时间,便有数十人陆续从内院出来,个个表情沮丧之极。
红脸少年与兄弟脸色也沉了起来,这才明白所谓“仙门选童,百不进一”。
“嘿,这位兄台,买一份榜单,不用去挤啦,只要十枚古文钱。”一个小贩小声说道。
这显然是一门不错的生意。红脸少年正诧异间,只听身后一人说道:“也好,拿来一份吧,钱给你!”
那小贩原来是在招呼郑经身后的一位华服青年,满脸堆笑道:“令公子必交道运。”
那华服青年看了一下道童榜,眉头微皱,带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少年进了内院。
过了,约莫两炷香时间,那华服青年便带着白胖少年出了内院,他脸色十分不善地问:“仙师,都问了些什么?”
“我忘了。”那白胖少年急得脸色涨红。
“仙师一共问了几道题?”
“我,我也记不得了!”那白胖少年太紧张了。
啪的一声,那白胖少年头上挨了一巴掌。
果真是“仙门选童,百不进一“,红脸少年再次确定。
道门柳元宗保密工作一向很好,就算世家子弟在放榜前,也休想得到任何消息。
每次仙师甄选放榜三日,今日已经是第二日了。兄弟二人不得不又冲进入拥挤的人群中,一会儿便挤得满头大汗。终于日夕之前,挤到藏青石碑附近,总算看到数行榜文。
柳元宗元阳洞府玉枕道长法令:
“甄选试验童子一名,需知百石、善解水;甄选炼药童子一名,需懂百草、善御火。”
柳元宗夕水洞府杨尘道长法令:
“甄选给水童子一名,需知天工,善水性;甄选落水童子一名,需知天工,善解石;”
天元山镇先峰殿史绛云仙姑法令:
“甄选应茶童子一名,需识百茶,有灵性;甄选朗声童子一名,声色圆润,懂诗画。”
……
(https://www.mangg.com/id31145/166465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