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闲谈东周五百年 > 第六章 降陈伐宋

?

  伐宋是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对外战争,郑国君臣使尽各种手段,终获大胜。

  (一)强盗理论

  郑庄公轻松搞定了五国联军,声威大震。这也更坚定了郑庄公折腾诸侯的心思。

  郑庄公结合五国联军的事,心里琢磨:敢跟郑国惹事的就是宋卫了。卫国刚出了州吁事件,国内不稳,这个时候讨伐卫国有点说不过去,不够义气!既然卫国不行,那就是宋国了。

  相比较而言,春秋时期,义大于利,也可以说周朝虽失去了掌控力,但是纲常(一些基本的道德理念)还在,所以,郑庄公才不想在卫国内乱的时期,给卫国制造麻烦。如换在战国时期,利大于义,肯定是要来给你找点不痛快的,至少得要你几个城池。否则,怎么对得起“你”的内乱。

  郑庄公决定先收拾宋国,出口气。

  但是,攻打宋国还有一个难题。宋、卫、鲁、陈、蔡刚刚联盟,在郑国国境上耀武扬威了一番。如果,郑国出兵讨伐宋国,五国联盟肯定会自畏。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五国很有可能再次联盟,跟郑国干一架,彻底让郑庄公消停。

  郑庄公心里也害怕,就把群臣叫来商量,出个点子。

  郑国第一奇才祭足就给郑庄公出了一个反联盟的主意:先跟陈国讲和,然后,再重金贿赂鲁国。只要把这两个诸侯国搞定,就可以准备收拾宋国了。

  有人或许疑问:当初不是五国联盟么?只搞定了陈和鲁有什么用?

  其实不然,五国联军虽然凶猛,但真正能对郑国起决定作用的,只有陈国。

  五国联军中,鲁国只重利益。而卫国刚结束了内乱(石碏刚杀了州吁,扶持卫宣公继位),国内局势还不稳定,自救尚且忙不过来,实在没精力跟人捣乱?!剩下的就是陈蔡了。陈蔡向来一体,搞定一国,另外一国也就消停了。究竟是选择陈,还是选择蔡呢?

  必须是陈,因为在联盟的因素之外,还有军事上的因素。

  在军事上,陈国对郑国有很强的牵制力。郑国与宋国并不直接接壤,在郑宋之间,隔着戴国和陈国。如果陈国跟宋国联盟,郑庄公伐宋,就只能从戴国出兵。难保陈国不在后面整点小乱子出来,比如直接出兵骚扰下郑国边境,或者在郑庄公背后捅捅刀子什么的。这就烦不胜烦了。

  所以,必须搞定陈国。这也是祭足的高明之处,用最小的代价做最大的事情。要的就是效率!

  郑庄公一听,好主意,就这么干!于是,郑庄公派了使者去陈国讲和。

  祭足的计策是好的,但忽略了一个问题:郑庄公奸雄的名声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陈侯担心:如陈国跟郑国结盟,就意味着陈国脱离了五国联盟。郑庄公这老家伙靠不住,万一郑庄公趁机收拾陈国,陈国就孤掌难鸣了(郑庄公的确有可能这么做!)。而陈国保持五国联盟的关系,郑庄公就不敢轻易跟陈国开战。

  出于稳妥考虑,陈侯不答应。郑庄公很生气!

  郑庄公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责怪陈侯:你跟别人一起来打我,我跟你讲和,你还不愿意??!!

  郑庄公很生气,一怒之下做了一个决定:你不就依靠五国联盟么?等我集合了齐鲁,先修理宋,然后再修理你!!

  祭足看郑庄公火很大,马上给郑庄公消气。如真按照郑庄公的想法,郑国就得跟周边诸国打上一圈了!祭足说:我觉得不是这样。

  祭足接着给出理由:郑国强大,陈国弱小,我们主动请和,陈国肯定会以为是离间计。不如我们先让陈国看看我们的诚意。陈国就会相信我们了。

  郑庄公冷静下来一想,是这么回事!那就先显示诚意吧。

  郑国显示诚意的手段是这样的:郑国先袭击了陈国边境,掠夺了无数妇女和财宝,然后再让伦理大臣颖考叔给人家送回去。意思是:我要修理你,其实很简单,但我只想跟你讲和,看见我的诚意了吧?

  强盗理论!!

  但是,就是在这种强盗理论下,陈国屈服了,乖乖讲和了。

  无语凝噎!

  (二)繁重的准备工作

  郑庄公降服了陈国,也就相当于赢得了蔡国,而鲁国眼中只有重利。所以说,五国联盟基本上算是瓦解了。

  郑庄公心里很高兴,开始琢磨着伐宋了。但宋国不是陈国,不是说打就打的。原因有二:一是,宋国的确很强大,不仅国力强大,战斗力也非同一般。二是宋国的身份。宋国并非一般的诸侯国,宋国是王之后裔。武王伐纣后,按历史传统没有断了商朝的祭祀,而是,封赏商纣王的儿子为公爵,延续殷商祭祀,这就是宋国。

  在郑庄公困惑的时候,祭足又给郑庄公出了主意。祭足建议:郑庄公先去朝拜周王,然后假借王命,号召齐鲁,一起讨伐宋国。

  郑庄公从谏如流,采纳了祭足的建议。

  郑庄公马上朝拜周桓王。由于郑庄公没事的时候,给周桓王下的小绊子太多,周桓王很不高兴,没给郑庄公好脸色(关于周桓王与郑庄公的恩怨,后文会一起讲解)。但郑庄公本着脸皮厚就能天下无敌的心态,离开周朝后,就开始四处宣扬:周桓王很满意郑庄公,但对宋国久不朝拜很不满,郑国准备替周天子出口气,修理宋国。

  郑庄公宣传太到位,诸侯都相信了。宋殇公很害怕,向卫宣公求救。宋卫正处于蜜月期。卫宣公当仁不让,决定替宋家兄弟出面,摆平此事。

  卫宣公一琢磨,郑庄公与齐僖公关系不错。如能把齐僖公叫上,郑庄公看在齐僖公的面子上,说不定就放过宋国了。

  于是,卫宣公把齐僖公叫来,以两个人的名义,约郑庄公与宋殇公在“瓦屋”(地名)见面。卫宣公是想:兄弟几个见见面,然后宋殇公给郑庄公认个错,最后痛饮一场,这事就算翻过去了。

  郑庄公压根就没理会。开玩笑!不是看你卫国内乱的份上,早就收拾你了。给你个面子,你还当上大哥了?!所以,郑庄公不买账。

  卫宋齐三公在“瓦屋”等了一段时间,郑庄公不来。三人自己喝了一顿,也就散了。补充一句,齐僖公绝对是郑庄公的铁杆。因为,在郑国讨伐宋国时,郑庄公一声吆喝,齐僖公立即派出大军援助。

  郑庄公不参加“瓦屋”之约,已表明了郑国的态度,大战无法避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能做的,都已做了。剩下的就只有一战!

  郑庄公一直在行动。

  郑庄公以“侵夺宋地,尽归鲁国”的条件,收买了鲁国。然后约好齐国。郑国、齐国、鲁国三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冲着宋国来了。

  (三)影响了千年的大旗

  值得一提的是,讨伐宋国时,郑庄公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奉天讨罪”四个字,意思是替周天子来讨伐宋国。就当时而言,郑庄公这么做,或许只是为了跟前期的宣传工作,弄个前后照应。但是,郑庄公绝不会想到:这一套弄虚作假的手段,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简单点说:在于旗上写的四个字“奉天伐罪”!这四个简单的字指点了迷茫中的诸侯。乱世中,诸侯终于找到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政治观点,以周天子之名!而后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只是这个观点的延续而已。

  复杂点说:此举提升了后世的斗争手段。斗争从以往单纯的利益角度,或者说蒙昧的政治斗争,上升到了实质性的政治斗争。英雄们终于在懵懂的状态中,找到了团结人心的方法(或者说,斗争的手段)——鲜明的政治观点,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治观点。“吃闯王,喝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打土豪、分田地”都是个中翘楚。

  (四)以攻为守,攻其必守

  郑庄公集合了齐国、鲁国,三路大兵浩浩荡荡杀向宋国。

  由于郑庄公给了鲁国“侵夺宋地,尽归鲁国”的承诺。鲁国格外卖力。

  鲁国由公子翚带兵。公子翚先到了“老桃”(宋国的地盘)这个地方。这个时候,郑国和齐国兵还未到,公子翚单帅鲁兵就攻破了老桃。

  公子翚五国联盟攻打郑国时,倒没有如此卖力。可见,到了嘴里的肉,总比不上未到手的胡萝卜。

  郑国、齐国到了“老桃”集合后,郑庄公大肆夸奖了公子翚一顿,公子翚很高兴。然后,郑庄公分派兵马,公子翚、颖考叔两人攻打郜城,公子吕接应。公孙阏和夷仲年(齐国带兵的将领)攻打防城,高渠弥接应。

  一时间,三国的进攻势头很猛。

  宋殇公害怕了。害怕了,就要想招。宋殇公没招,就问宋国大司马(掌管军事的主管)孔父嘉。

  孔父嘉琢磨半天,想出一个妙计:以攻为守,出其不意。

  孔父嘉认为:郑国重兵出击,国内肯定空虚,如果能袭击一下郑国本土。郑庄公肯定退兵。出其不意,攻其必守!

  孔父嘉为了扩大声势,给郑国制造压力,又建议联合卫国、蔡国,一起出兵。

  宋殇公一听,妙计!就这么办!

  当然了,卫国和蔡国也不傻,凭啥给你出力。所以,孔父嘉又准备了金钱美女,送给卫宣公。卫国与宋国一向关系不错,而且,又拿了人家的钱,也就痛痛快快答应了。

  宋卫联军连夜出兵,打到郑国边防重城荥阳(郑国的重城)外,肆意扬威、掠夺了一番。

  卫国领兵主将右宰丑(杀州吁的那位)见打得挺容易,建议继续打荥阳。

  孔父嘉说:偷袭主要依靠出其不意,现在郑兵已经有了防备,仓促间肯定打不下荥阳,必会陷入持久战。万一郑庄公及时回救,宋卫联军就要腹背受敌了。还是撤退为上。

  宋卫联军功成,准备身退。

  孔父嘉以攻为守之计的确精妙。可以说是《孙子兵法》中围魏救赵的雏形。两者都讲究攻其不备,攻其必救。

  孔父嘉很兴奋,自己竟在无意中成了孙子的师父。于是,兴奋之下的孔父嘉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这个错误,把宋国胜招变成了败笔。

  错误就在“功成身退”的撤兵路线上。

  前文中提过,宋国与郑国并非直接接壤,中间隔着戴国和陈国。陈国已与郑国讲和,算是宋国的敌国了,戴国却在郑国、宋国之间保持中立。

  于是,孔父嘉决定从戴国借道回宋国。

  兵法上有一招,叫做假道伐虢(当然,这个事件是发生在东周时期,只是时间上要晚一点)。意思就是:以向对方借道为名义,然后趁机干掉对手。

  虽然这个计策,发生的时间较晚,当时还没有这一招的名字。但是,戴国君臣还是有这点觉悟的。戴国君臣以为:孔父嘉就是以借道为借口,准备趁机兼并戴国。

  戴国君臣很害怕,于是不但不借道,还开始严防死守。

  孔父嘉怒了!郑国我收拾不了,你一个小小的戴国,也敢跟我不对付!

  孔父嘉决定打下戴国!!

  看看孔父嘉这觉悟,本来是以攻为守,攻郑自救的。现在倒好,郑国不打了,开始跟戴国较劲了!

  一个敌人没搞定,又结下新的敌人。这脾性!

  暂时不说,孔父嘉和右宰丑怎么跟戴国较劲,先说郑国的事。郑国留守君臣见宋卫合兵,在边境上耀武扬威,也有点担心,于是立即写信向郑庄公报信。

  郑庄公知道此事后,大惊。宋殇公这一手玩得挺硬啊!

  郑庄公决定班师回救。

  (五)写给乱世英雄的颂歌

  公子翚和夷仲年得知郑庄公要班师,心里很纳闷:打得真顺手呢?怎么要班师了?

  两人就来找郑庄公问个究竟。

  郑庄公是个爱面子的人,不想说实话,“我家被宋给偷袭了,我要回去自救”。

  实话太丢面子了。郑庄公大义凛然。

  老家伙哈哈一笑:我奉周王之命,惩罚一下宋国,依仗两国相助,已攻下两个城池,足以显示惩罚。何况,宋国是“宾王上爵”,周王都很尊敬,我怎么敢因一己之甚,而不知进退呢?

  老家伙摆完大道理,接着再给利益:两个城池,齐鲁一家一个,郑国不要。

  夷仲年见郑庄公这么大义凛然,有样学样:俺们齐国也是为周王效命,也不要。

  公子翚一听:你们两个都不要,我要了。就这样,宋国两座城池,归了鲁国。

  不要以为郑国和齐国没有私心,鲁国则充满贪念。这仅仅是利益问题。齐国和郑国占据这座城池,百害而无一利。

  以防城为例,防城在宋国和陈国之间。如郑国收了这座城池,就要派兵驻守,养兵需要钱,将本国军士派到外国需要给安家费。花钱不说,一旦宋国起兵攻打,郑国就要穿过陈国救援。就算郑庄公利害,能守住。防城可是在宋国边境,宋国没事,一个月可以打一次,郑国一年能救援几次?累死你!所以说,防城早晚得还给人家宋国,郑国还得付出巨额代价,得不偿失。

  鲁国就不一样,宋鲁交界,鲁国收了这两座城,相当于扩大了自己的边境,完全可以守住。

  这也是远交近攻的本质。近攻可以得利,远交可以免灾。如果是近交远攻,那就等着损耗国力,为他人做嫁衣吧。

  郑庄公送走齐鲁,自己也紧忙忙地班师回国,半路上得到消息:孔父嘉跟戴国打起来了。郑庄公就乐了:“乌有自救而复迁怒者?”

  郑庄公脑子一转,想出一个损主意。

  郑庄公马上派出使者,向戴国君臣表示:戴国是郑国的友好睦邻,戴国有难,郑国不能坐视。

  戴国君臣在宋卫蔡三国联军的压力下,忘记了郑庄公奸雄的本质,马上表示:大哥,兄弟就靠你了。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郑国使者走了,戴国君臣还在感叹: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哪像孔父嘉,没事就来打我们,还请卫和蔡当帮手。蔡国在宋卫攻戴国时,也赶到了。

  郑庄公得到戴君同意,立即兵分两路,一路逼近宋卫蔡三国联军的侧翼,一路进了戴城。

  郑庄公大军进入戴城后,就把正在写《朴质而伟大的邻居——写给郑庄公的颂歌》的戴国君臣赶出了戴国。戴国君臣这才知道郑庄公小子的坏心眼忒多!事已至此,戴国君臣也没办法,打也打不过!只是一怒之下,把文章的名字改了,改成《朴质而伟大的人——写给乱世英雄的颂歌》。

  其实,郑庄公也没办法:郑国劳师动众去打宋国,最后便宜了鲁国,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得个戴国,算是补偿。

  第二天,宋卫蔡三国联军来打戴国,才发现郑庄公已经得了戴国。

  孔父嘉生气:我们打了半天,让他得便宜了?收拾他!右宰丑有点怕郑庄公,就劝孔父嘉。孔父嘉一瞪眼!

  正在这时,郑庄公的战书来了,孔父嘉大怒之下,决定:明天决战。

  孔父嘉将兵撤退二十里,准备安排战术,明日决战。孔父嘉安排扎营:宋军居中,蔡军居左,卫军居右。

  按孔父嘉的想法:明天,郑军和三国联军拉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厮杀一番。最好,先来个将军对杀,然后得胜一方挥军杀上,大战一场,分个胜负。

  可郑庄公压根就没这么想。郑庄公早就想好了打败三国联军的主意。三军中,蔡军最弱,先打败蔡军,剩下的两军就会害怕。但是,三军联营,一旦蔡军被攻击,宋卫肯定会救。郑庄公琢磨半天,又想了一个损招。

  三国联军刚扎好营寨。

  忽然,左侧喊杀声大作,炮火齐鸣。孔父嘉一看,郑国来偷袭了!忙带好披挂,准备迎战。孔父嘉上了战车,突然间炮火全无。孔父嘉一想:哦,虚招!

  孔父嘉叫声晦气,卸了披挂,回了大营。孔父嘉屁股还没坐稳,忽然,右侧又是喊杀声大作,炮火齐鸣。孔父嘉出来一看,郑国又来偷袭了!忙又带好披挂,准备迎战。孔父嘉上了战车,突然间又是炮火全无。孔父嘉又一想:哦,还是虚招。

  ……

  几次后,孔父嘉怒了:有完没完啊?尽玩虚的?不管了!各守本营。

  就这样,尽管营外炮火齐鸣,喊杀声大作,孔父嘉就坐在大营内,悠哉地喝茶。心里还在乐:郑庄公,你自己跟自己玩吧。

  过了一会,蔡军来信使了:孔父嘉大将军,我们蔡军都快打没了,你还喝茶呢?!

  孔父嘉才知道郑军不是玩虚的,是来真格的。孔父嘉决定马上救援。孔父嘉再次穿好披挂,准备出营。

  由于郑庄公虚招玩得太好,火啊炮啊,响得太猛烈,喊杀声还在大作。这些虚招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连郑庄公本人都没想到的效果。

  孔父嘉急忙中,竟跑错了方向。蔡军与郑军交战在左,孔父嘉却向右走。

  右面是卫军!

  宋卫茫然遭遇,都以为对方是郑军,放手开干。结果打了半天,才知是自己人。孔父嘉和右宰丑哥俩哭笑不得。

  哥俩道个歉,互相抹抹眼泪,郑庄公太不是东西了!骂完以后,接着救援蔡军。路经宋军大营时,哥俩发现:在哥俩对砍的时间里,郑庄公已经派大将高渠弥拿下了宋军大营。

  家都没了,这会哥俩害怕了。不打了,坚决不打了,再打下去,小命都没了。扯呼吧!

  哥俩转身就跑。半路上,哥俩又被公子吕和公孙阏杀一阵。

  哥俩接着跑,又接着被高渠弥追杀。

  这一仗也就这样了。说说结果吧,孔父嘉丢了宋军,带着二三十人跑了。右宰丑战死。蔡军逃溃。

  郑国伐宋之战,就此结束。郑国共拿下宋国两座城池,打败了宋卫蔡三国联军,并兼并了戴国。

  郑国伐宋全胜!

  如果说,五国联盟伐郑,成就了郑庄公的威名。那么,伐宋大胜,就是郑庄公小霸的开始。自此以后,郑国再跟他国开战,就是势如破竹。

(https://www.mangg.com/id21654/14116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