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坤易之焚城 > 第一章 风云再起 3

?

  京城武威陆军团大营。天公放晴,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有些说不出的惬意。

  出操后,薛坤易和手下三位百夫长赵仲达、叶蒙正、魏达回到营房,刚进门魏达便抱怨道:“回营两天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今天已是年初一了,我老婆还大着肚子,真想回家看看…”

  这时,叶蒙正忙道:“魏兄,这几日可别乱跑,我听一个在羽林军当班的亲戚说,江南出事了,好像是蛮族大军入侵,朝廷可能要出兵增援。”

  薛坤易大惊道:“有这种事,消息可靠吗?”

  “我也是听来的,不过应该八九不离十,今早陆都督已唤了各军都统、统制前去议事!”叶蒙正回道。

  魏达听了怒道:“那他们怎么早不说!他娘的蛮子,这大过年的,他倒打来了。”

  一旁赵仲达道:“魏将军别急,朝廷不说,大概因为事发突然,前些日子情况尚不明晰,怕乱了民心。张统制去了这么久,也该回来了吧。”

  薛坤易听后道:“赵兄说的不错,这事瞒也瞒不住。朝廷若要用兵,消息应该很快就会公布。等统制回来了,一切就都明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了这么多年的兵,总算有上阵杀敌的机会了,说不定过个三、五年老子也成指挥千军万马的大都督了。”魏达有些来劲道。

  赵仲达乐道:“魏兄要是当大都督了,可别忘了咱们兄弟几个啊。好歹给我们也封个官来当当吧!”

  魏达听了更是兴奋:“你们几个哪里是我能封的!薛将军怎么说也得是个太尉辅丞,赵兄嘛,直隶总督怎么样?嘿嘿,至于叶老弟嘛,就两江总督吧。嗯!”

  薛坤易笑道,“魏兄,这话可不能乱说。不过男儿自当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已报君恩!魏兄、赵兄、叶兄,我们定要相互扶持,共赴入死!”

  魏达与赵仲达听后,你一言我一句地说道,“对,相互扶持,共赴入死。”

  叶蒙正却叹了口气,道:“只是战事一起,又是生灵涂炭,百姓颠沛流离,真不知何年是个头啊。”

  魏达不耐烦道“哎,叶老弟,就属你最婆婆妈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哪顾得到这么多啊!”

  这时门口有人高声道:“薛将军在么,统制命你速去议事。”薛坤易走出门忙道:“末将得令!”正待多问,那传令官已跑向他处。

  薛坤易牵出战马,向中军奔去。原先他只是个百夫长,这次初升骁佐,还是第一次参加神虎营的军机会。来到神虎营统制张明峰的营房前,他心中也略有些好奇与欣喜。此时的营房中,已有半数多人入座,位子共有四排,薛坤易找了个最后排靠边的坐下。参加神虎营军机会的多是本营各路统领、参领、指挥和骁佐。这时有人道:“薛将军。”说话间,那人已在他身旁做下。

  薛坤易抬头,道:“陈将军,失敬失敬。敢问陈兄可知这次所议何事吗?”陈林甫是薛坤易武备学堂的同窗,他出生官宦,且天资聪颖,早已是神虎营的一位骁佐了。究竟出了什么事,陈林甫多半是知道的,薛坤易想道。

  陈林甫回道:“兄弟我也不甚清楚,私下听说怕是要打仗了。等等张统制来,我们便明了了。”

  薛坤易看出陈林甫不愿多说,也就没再问了。不多时,人已坐满,一位士人装扮的将领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着长衫,衣领敞露;清秀的面容下,眉宇间透出丝丝英气。与其说他是位将军,反倒更像个风流浪荡的书生。此人便是武威陆军团中军神虎营统制张明峰。众人忙起身行礼:“参见统制。”那人摆了摆手,道:“诸位请坐便是,大丈夫不必拘小节。今日急召列位将军前来,只因数日前蛮族入侵我江南省,如今三万大军已攻至余杭城下,城中情况危急。江南乃我边防重地,一旦失守,南疆门户大开,蛮族便可渡江而上,长驱直入,则国之危矣。圣上已下令,陆将军率我武威中军和前军以及一万水军团将士一同南下增援。”

  话音刚落,场下议论四起,虽然众将多已猜到,但仍是震惊不已。这时,张明峰又道:“请诸位莫议,之前陆将军与我等商议,此次增援由锐豹营和前军的前锋营做先锋,我神虎营和前军的健步营为中部,腾蛟、火凤两营为虎尾,于后日清晨走陆路先行直至江北,再由镇江城坐船南下江南。水军团则待粮草备齐,于七日后,押运粮草走水路经纵水直入江南,正月十九于江宁城与我会师,再转战余杭。”

  武威军团分为陆军团和水军团两部。陆军团由前、后、左、右、中五军构成。中军共四营,每营五千人,分别是:锐豹营、神虎营、腾蛟营、火凤营,其中锐豹为骑兵,其余三营为步兵,之中的神虎营被誉为步战第一强军。而前、后、左、右四军每军各两营。组成前军的则是号称天下第一骑的前锋营和擅长攻城等特种作战的健步营。此次出征的,可以说是帝国最强的两支劲旅。可见江南形势之危急,薛坤易想到。

  会后,薛坤易与陈林甫并骑回营。薛坤易叹了口气:“看来江南的战事,不容乐观啊!只是不知道,朝廷为何不多派些兵力。”

  陈林甫立在马上出神,似乎并未听见薛坤易的话。薛坤易见状又问了声:“陈兄,有何不妥么?”

  陈林甫这才反应过来,若有所思地说道:“这恐怕是防着匈奴和倭人乘虚而入吧。”

  薛坤易有些敬佩:“是啊!我倒没想到这层。陈兄真是运筹帷幄啊,在下佩服!”

  陈林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薛兄过奖了,我只是胡乱猜猜的。薛兄忠勇无双,武艺过人,小弟敬佩得紧!”

  薛坤易脸颊一阵微红,道:“哪里,哪里。”想想在武备学堂时,自己刀枪马术虽然略胜陈林甫,但陈林甫兵法韬略却是自己望尘莫及的。若陈林甫算得一名智将的话,自己顶多算是一员猛将,还是有勇无谋的那种。

  这时,陈林甫有些犹豫地说道:“薛兄,我刚刚在想,我们走陆路先行,粮草随水军后至,这样妥当么?”

  薛坤易听后,心想这陈林甫聪明的紧,怎么连这都想不到:“陈兄,平日里走陆路虽说比水路快,但我陆军若与大量辎重同行,行军速度必定大减,然水军则不同,粮草上船对水军行军却影响不大。现在余杭成告急,我陆军自当轻装简行,以发挥最大的速度优势,驰援余杭。水军与粮草同行,虽说延后了出征时日,但粮草随船走,无碍行军速度。等水军与粮草到达,我陆军在已在江南站稳脚跟,那时合兵一处大势可定。”

  陈林甫听后却道:“话虽如此,但我仍隐隐有些担心。”

  薛坤易有些不以为意地说道:“难道陈兄还怕辎重在途中被劫不成,虽说粮草乃军中命脉,但辎重行于后方,怎么可能会有大股敌军出现。就算真有敌军,想那一万水军也不是吃素的,陈兄不必多虑啦。”

  陈林甫道:“粮草的问题,我倒不是担心。我在想,这次武威军团水陆分进,陆军先行,渡江时我们便只能依仗两江水军了,但两江的守军半数被困余杭,兵力不足,到时恐怕还得征调民船,民船不同战舰,若是蛮族在江面设伏,后果不堪设想。”

  薛坤易想来虽觉有理,但未免有些太异想天开了:“多年来蛮族一直未能渡江北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像样的水军,因此镇江、江宁两城才能隔江相望、互成犄角。再者,就算他水军已成,蛮族若想封锁江面,势必要北上抵近大江南岸的江宁城。蛮族兵力本不多,还要同时攻打余杭与江宁两大城池,不太可能吧。”

  “虽说如此,但三十年来,我们与蛮族一直相安无事,这次他敢出兵来犯,想必是做足了准备的,我们还是小心为上吧。”陈林甫又道。

  “嗯,想必这些陆都督、张统制他们也有所考虑吧。”薛坤易说道,心中却对陈林甫更多了几分折服。

  陈林甫听后,道:“陆都督与张统制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将,不会想不到这些的,或许早有应对之策了,我也是多虑了。我听说张统制的亲弟张明奎将军是余杭城的提领,虽被围城中,却作战英勇,也是个不世出的宿将。”

  薛坤易有些惊讶:“真的么?我见张统制从容自若,真想不到他还有个弟弟在前线作战。”

  “能夺情者,必是不凡。张统制喜怒不形于色,是望尘莫及我等的。”说话间已至陈林甫的驻地,他又道:“薛兄,此次增援凶险万分,你我都应多加小心才是。告辞了,保重。”

  薛坤易行了个礼:“这是自然,保重。”也许自己真有些有勇无谋吧,薛坤易想着,张统制英明过人自是自己不能比的,陈林甫与自己同为骁佐年纪也一般,却也比自己老成睿智得多。他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要走的路还长啊。

  增援余杭纵然凶险,但男儿大丈夫哪能贪生怕死,扭扭捏捏。这次,武威前军与武威中军一同出征,林立肯定也要同行,阿立我们共同努力吧!我要用我的血与汗去赢得属于我的功勋,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像张统制,不!像李太尉那样的天下名将,薛坤易想道。在夕阳下,他纵马向营房奔去。

(https://www.mangg.com/id21266/12971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