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重驾流星云往西边而来,顷刻就到大光明山.
整座山就如被雾笼罩,蒸在雾中:群山耸立,雾幔山间。日光普照,云蒸霞蔚。峰峦陡峙,如刀劈斧砍;映目翠绿,真秀色逼人。银杏桢楠透生气,梨花梅兰飘香风。见麒麟现身,见仙鹤展翅。听古猿嬉戏,听彩凤欢鸣。露光明祥云,传慈悲佛音。确确的的是: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
又有诗言大光明山:“千岩逐角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見潭底,水汽上薄云成堆。”
这大光明山大小高低有七十二峰,都似在雾中飘。
傅重左右看来,往最高峰落下,峰顶有寺庙一座:门前几曲流水,有红杉参天。寺后几重碧峰,见绿荫盖地。鸟语溪声花底滑,山光云影庙玲珑。
傅重走近一看,寺上牌匾写的是“开化寺”。
见门口有两个小和尚,傅重施礼道:“两位小师傅如何称呼?在下傅重,路过贵地,还请指教。”
一小和尚道:“道兄客气,小僧法常,这是我师弟法佐,我等道少无知,受不得指教,寺内有道安师兄在,或可解惑。”
傅重道:“那就托福了。”
法常领傅重入寺,一路行来,好些僧人,大小有七八间殿,依山层递而上,松柏挥映,竹草千竿,禅舍清幽,心旷神怡。
进了大殿,上面供了一尊佛,不像释迦摩尼佛,傅重低头上香行。
来到东院一处会客室,上了茶水,法常就去了。
傅重有些渴了,闻得几上茶香飘来,端起茶杯品口,顿时解渴生津,赞道:“好茶!”
此时进来一皂袍僧人,国字脸,笑容可掬,见了傅重道:“道兄,贫僧道安有礼了。”
傅重起身还礼道:“在下傅重,乃通玄真人弟子,今日有事特来打搅。”
“原来是通玄真人高徒,失敬失敬,今日家师不在,就由我来接教。”
“我与二哥杨戬、二嫂琼婳和彩琳姑娘到鹤鸣山拜访正一真人,中途二嫂与彩琳独自去鹤鸣山中游玩,晚了也不见回,我们在山涧中发现些许打斗痕迹,又拾得二嫂琼婳遗落的发簪,算来可能被人掳去。听五斗观中人说常有附近精怪去听张真人说法,故此来这大光明山寻寻,还请大师指点。”
道安笑道:“人之常情,就是我师开讲时,也常有各处散仙修真前来听法,授化得禅,据贫僧所知,山上有两处修真所在。”
“哪两处?”
“东边金刚峰下有碧玉潭,北边钵盂山中有青霞嶂。”
“都是些什么修真?”
道安笑道:“我也不知底细,只不可说出我来。”
傅重谢过道安法师,出了开化寺,先往碧玉潭来。
到东边金刚峰上,山下南边果有一汪碧水深潭,水雾笼罩,潭水青碧如玉,平静如镜。
傅重到潭边走了一圈,北边靠金刚峰有一石碣,上刻着六个大字:金刚峰碧玉潭,心道:“水中之物定是什么鱼怪鳖精,若是二哥可千变万化,变个螃蟹鲤鱼之类的也好打听。”
傅重捻着避水诀,下了碧玉潭往潭底而来,就见一座水府,青瓦碧门,石雕玉砌,门楼上写的是:碧玉神府,门边有两只巨蟹把守。
傅重心道:“我也来个投石问路。”来到门前道:“两位蟹哥有礼了,贫道乃蓬莱道仙清源真人,性喜广结道友,闻这碧玉潭中有真仙居住,特来拜会。”
两门将看看傅重,交换一下眼色,左边巨蟹道:“事有不巧,我大王这几日不在府中,上仙过些时日再来吧。”
“府上大王可有名号?恐一无所知便回去,遭道友嬉笑。”
“我大王乃裟袈龙王,原从西方修道,搬来此地不久,故你等不知。”
“多谢,贫道改日再来。”
傅重离开碧玉神府出潭来,暗道:“刚才两蟹交换眼色时有些蹊跷,这碧玉潭有些门道。”
傅重往北边钵盂山来,空中一看,这山恰如其分,四周隆起,中间凹陷,山顶有个口,形若一巨型钵盂,入口有青雾彩霞遮盖,常人难以发现,真是鬼斧神工。
傅重从山顶口落下几百丈才着地,里面好个深谷:山涧细淌,杨柳轻扬。花开似锦,温暖如春。鹿兔安乐闲,莺雀欢喜叫。几道霞光落下,顿生流光溢彩,也是别有洞天。
四处寻来,在西北边有片园林,外有篱墙围绕,中有木屋三间,园中左有菊花、月季、芍药、牡丹,右是桃树、桂树、杏树、梨树。
花坛中一白衣女子在整花,树林中一青衣男子在修枝。
傅重到了篱笆门口,道:“两位上仙有礼了,贫道蓬莱道仙清源真人,无意闯入此地,不知此是何方,还请拜会。”
那女子和男子都停了手中活,携手过来。
到了近前,傅重见那男子丈六有余,金眼绿发,宽脸横肉,神态威风;女子体纤窈窕,桃脸黛眉,娇态媚人。
男子道:“幸会幸会,此处青霞嶂,我乃乐清居士妙吉,这是内人乐静散人白月,请上仙入寒舍一叙。”
白月与傅重见过礼,傅重道:“叨扰了。”
傅重随妙吉两人到了屋中,都是木凳木桌。
妙吉道:“山舍简陋,道长见笑。”
傅重笑道:“真乃重归自然也,两位好修行。”
白月用玉杯上了菊花茶,道:“道长请,舍下就这杯子能入人眼了。”
“二伉俪真是好福气,得此世外桃源为家,就是我那蓬莱也有不及。”
“道长折杀我等,此处虽有几分景色,哪能与海外仙岛相比,我等皆碌碌之辈,不胜外间纷扰,才躲入此弹丸之地,还望道长替我们守口呢。”
“自然自然,这么说来两位平日也不与外人往来乎,独自在此清修么?不知修些什么道法?”
“我二人交友甚少,只与附近几位道仙偶尔走动,也去周围古寺仙观听高僧仙师讲法说道。虽想求个真仙真佛,然自身微末又经受不住千锤百炼,便心灰罢了,只求多几天平静,落个悠哉。”
“我也是听闻这大光明山上的有不少高僧大庙、修行全真,故来拜会,两位当指点一二。”
妙吉看看白月,白月笑笑,妙吉道:“据我所知,这大光明山上以南边的开化寺最有名,里面主持乃佛门高僧佛图澄,法力无边,我等常听佛大师说法,故此知晓。修道之士我等知之甚少,只晓得东南边碧玉潭中的裟袈龙王来自西方,甚有道力。”
“我听说离此不远的鹤鸣山上有正一真人道法甚高,不知可有此事?”
“这个我二人就不明了了,不过道友裟袈龙王倒是常去鹤鸣山上听道,常跟我们说起正一真人之妙,我二人平日心散意懒,不出远门,故难成大道。”
傅重喝口茶,起身道:“今日叨扰许久,多谢两位伉俪交疏吐诚,他日有缘必可再会,贫道告辞了。”
妙吉和白玉送傅重出了篱墙,白玉道:“还请上仙别漏了我二人踪迹,我等就感恩铭记了。”
傅重道:“明白明白。”
傅重出了青霞嶂,暗想:“那裟袈龙王可疑,只是现无入口,难探究竟。”
再在山中其他地方溜达一阵,算来快有两个时辰了,傅重心道:“等二哥过来再作决定。”想好起云到了开化寺山顶一巨松上横卧高枝,等候杨戬。
话说杨戬驾云来到青城山,神眼观山:
山雄万丈,雾低云淡。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林木叠翠,四季常青。丹梯千级,曲径通幽。水清涧宽,凉爽安神;谷秀壑深,寒气沁人。苍崖陡壁,丹鹤展翅;奇石坡前,仙鹿食草。有天仙横卧,有灵神侍立。忽日出云海,峰峦宫观辉映;藏圣灯祥光,辐射万道灿烂。
杨戬一眼看见北边高峰上有几重楼阁,落下一看,好个去处:楼阁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亭阁矗立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崇普自然,不假雕饰,极尽人与自然之妙也。
那楼阁门首有“圆明宫”三字,门外立个道童,见杨戬过来,施礼道:“道兄哪里来?”
“在下杨戬,想来拜会仙观高人。”
“都是同门,请随我来。”
杨戬跟道童入了圆明宫,一路行来,杨戬看的仔细,见殿堂之间,各有庭院。宫内宫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
又有联证:“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真个出静宜人地,修真成仙所。
到了正殿,上面是太上老君神像,杨戬上了香,来到偏殿旁的会客间坐下,小童上了茶,就出门请师尊去了。
杨戬正心中叹观之奇,忽门外进来一人,头戴紫云冠,脸方须长,紫色道袍,系暗金黄龙丝绦,蹬紫云卷口靴,这人道:“贫道碧洞真人赛松,如今是这圆明宫主事,见过杨道兄。”
杨戬起身回礼后,道:“在下遇有一难,特来请教真人。”
“请讲。”
“在下与义弟傅重、东海琼婳、浮云观彩琳一起去拜访鹤鸣山正一真人,因正一真人不在,故留山中等候,中途琼婳和彩琳出去游玩,谁知在鹤鸣山失了踪迹,只觅得水中几处打斗痕迹和琼婳发簪。听五斗观道长说常有附近修真精怪去听正一真人谈道说法,时值后日又是开讲之日,生怕两位姑娘被何处要去听讲的精怪掳去,故冒昧前来请教这青城山上可有得道精灵,好寻个去处。”
碧洞真人笑道:“这鹤鸣山上丢了人,偏找到青城山来,也是奇事。正一真人道法高深,贫道佩服,也常往鹤鸣山五斗观听法,正一真人还来青城山高台峰老霄阁说讲过多次。说起这青城山得道精怪,贫道只知两处:一是西边的蛮河沟,一是东边的云母洞。”
“道长可知都是些什么精怪?”
“杨道兄见了自有分晓,只是不可说出贫道来。”
“识得,在下就不多扰,告辞了。”
“杨道兄如还有不明,可去高台峰老霄阁请教仙师东瀛子。”
杨戬谢过,离了圆明宫,暗想:“那高台峰老霄阁东瀛子似乎更晓这青城山之事,等会若无果再去拜访。”
杨戬纵光往西边蛮河沟来,找地方是手到擒来,见西边有个沟谷,这谷南面是平地,花丰草富,北边是悬崖峭壁,一涧穿过东西,中有暗湖,栈道长卧,绝壁危岩,湖面方圆有三十里,上被悬崖遮住大半。
杨戬暗道:“陆上并无人居,自是湖中有奇妙。”
杨戬正要落下,就见三道光从水中跃出,岸边多了三人。
这三人凶恶怪相:一黑袍人披发油光,蛇目短鼻,细唇细齿,身缠黑鞭;一黄袍人大耳散发,猪眼大嘴,执纹金立瓜锤;一红袍人牛眼大鼻,脸宽唇厚,执黑丝护手钺。
杨戬见这三人有些妖气,就遁形隐在空中。
这三人上岸后朝青城山最高峰高台峰悄然而去,一路窃窃私语,就听红袍人道:“是这里么?”
黑袍人道:“正是,我们水路过来从这里起身最近最隐蔽。”
红袍人道:“那消息可靠么?武圣大王为何不来?”
黄袍人道:“可靠,就是武圣大王传给我与洞庭元君的,那武圣大王多番打听才得,正要通知众位道友一齐动手,不知为何得罪了那杨戬,被杨戬擒了,现被镇在北海喝水呢。上次北极紫微大帝见轩辕老不死的时候说了武圣大王被擒之事,我主就在旁边。”
黑袍人道:“桑林居士说的没错,武圣大王之信十拿九稳,不然那寻常一个山洞为何暗派天将轮值看守,还有老霄阁常年都有上仙驻守,定然与之有关。”
红袍人点头道:“有理,如今上仙是谁?今日可在?”
黑袍人道:“崇昇道兄,你大可放心,我都打探清楚了,老霄阁如今是东瀛子杜光庭主持,听说今日去天庭有事去了,那轮值看守的天将是雷将霹雳仙与狼牙吏,我们三人对付起来稳操胜券。”
红袍人笑道:“还是洞庭道兄想的周到。”
杨戬听与饕餮有关,便让金雕起在高空,自己化身一只蚊虫暗中跟着三人。
那三人快到高台峰了,便隐入林中而行,一会来到高台峰顶下一巨石岩脚,朝东显出一个洞府,洞门紧闭,旁边立有“朝阳洞”的石碣。
黑袍人给其他两人做个手势,那两人隐在一旁,黑袍人直往洞府而来。
就见石碣旁现出一童子,道:“且住,先生何来?”
黑袍人道:“我乃洞庭元君,今日特来拜瞻朝阳仙洞,请洞主出来一见。”
童子道:“今日洞主不在,请先生改日再来。”
洞庭元君笑道:“哪能叫我白跑一场,你洞里可有管事的?带我进去喝杯茶就行。”
童子道:“今日确有不便,望先生海涵。”
忽然旁边跳出红袍人,一把将童子击晕,就去推门,那门推不开。
黄袍人出来道:“让我来。”手举纹金立瓜锤,对着那石门“砰砰”两锤,将石门砸开一个缺口。
就听里面有人喝道:“什么人如此刁蛮?”
黄袍人等退后几步,见洞门打开,出来两人,左边一人黄色铠甲,斗鸡眼,扫把眉,执一长锤;右边一人银色铠甲,狼眉狼眼,口有獠牙,执尖头狼牙棒。
左边那人喝道:“汝等何人?敢来此地放刁。”
红袍人笑道:“我乃崇昇真君,此乃洞庭元君与桑林居士,今日特来拜会朝阳洞洞主,不想这小童可恶,百般推脱,我们不出手教教他,你们怎么会出来?”
银色铠甲人道:“看来尔等是故意找茬来了,你们可识得这是什么地方?可识得我两人来头?”
黑袍人道:“我等无名小辈哪识得什么上仙大神,不过认得几个芝麻小吏罢了,比如霹雳仙与狼牙吏此等。”
那黄色铠甲人怒道:“找打。”手中长锤朝黑袍人锤来。
崇昇真君舞黑丝护手钺,与黄色铠甲人战一起。
两人锤来钺往有五十个回合,那黄色铠甲人渐渐不敌。
银色铠甲人一看,要向前助黄甲人,被那桑林居士舞动双锤挡了。
洞庭元君便要抢入洞府,那黄甲人看见,宁愿手臂受了对方一钺,也抢身到了洞府前,拦住洞庭元君。
洞庭元君手一挥,多了根黑色长鞭,朝黄甲人卷来。
黄甲人手一晃,多了个钻,锤击钻上,就听空中起霹雳,朝洞庭元君与崇昇真君劈来。
那两人躲过,银甲人一看,也退到洞前,守护黄甲人,挡那洞庭元君的长鞭,黄甲人不断磕击锤与钻,空中雷电霹雳不止。
桑林居士笑道:“陪你玩玩。”手一挥,见空中涌来大水,朝洞口扑来,自己与洞庭元君、崇昇真君隐入水中。
那雷电霹雳顿时没了用处,大水冲到,黄甲人与银甲人都被冲得狼狈,手中长锤一不留神被洞庭元君的长鞭卷走。
两人捏避水诀堵在洞口,那洞庭元君的长鞭在水中又悄无声息的缠向黄甲人,鞭尾如刺要刺黄甲人。
忽然水中多了一人,手中长枪刺来,那洞庭元君大惊,收鞭急退方避过一枪,见那人水不近身。
桑林居士手一挥,大水退去。
洞庭元君道:“你是何人?”
那人道:“在下杨戬。”
原来杨戬见黄甲人危险,听来就是天将霹雳仙与狼牙吏,便出手救人。
洞庭元君三人一听,都道:“你就是劈山救母的杨戬?”
杨戬道:“正是。”
崇昇真君道:“你真是爱管闲事,听闻武圣大王就栽在你的手上,想来是骄横惯了。”
杨戬道:“那饕餮恶稔罪盈,碰上我自然放他不得。”
崇昇真君道:“今日就看看你是不是徒有虚名。”说完手中双钺挥来,与杨戬交起手来。
负怨重生挥双钺,上古异灵闹世间。长枪挥舞大处落,双刃游光夺神芒。食人伤兽窥正道,天附魔力入妖行。枪起钺举争快慢,兵来将挡归自然。
杨戬与崇昇真君大战百个回合,不分胜负,杨戬因不敢离开洞口,故影响身形。
此时就听空中道:“何方妖孽敢来仙府生事?”
就见空中来了三人,前面一人头戴金簪,国字脸,长目龙鼻,一身虎纹蓝袍,后来是龟蛇二将。
洞庭元君一见,叫道:“好你个杨戬,坏我等好事,崇昇道兄,走了。”说完与桑林居士纵光去了,那崇昇真君也跳出圈跑了。
空中蓝袍人落下道:“贫道杜光庭,多谢道友鼎力相助,如何称呼?”
杨戬道:“在下杨戬,想必你就是东瀛子前辈了。”
杜光庭道:“哪称得上前辈?今日多亏你来,可是碰巧?”
杨戬道:“我来青城山找人,不想中途见这几人身带邪气,就跟了过来,不想真是来找事的。”
杜光庭道:“你来找谁?”
杨戬备言琼婳两人失踪之事,杜光庭道:“那蛮河沟、云母洞和千丈桥都有修真,你可去访一番。”
杨戬谢过正要离开,忽想起那洞庭元君三人来这朝阳洞的原由,不禁问道:“前辈,那几人为何来此生事?”
杜光庭道:“也不瞒你,这朝阳洞中压着一上古罪人,名字不说也罢,原是极隐秘之事,不想哪里漏了风声,这群妖邪应是冲他来的。”
杨戬辞了众人,到了蛮河沟。
杨戬道:“雕兄,你在上空等我,我入水看看真假。”
杨戬入水往湖底来,就看下面楼阁幢幢,好个水府:
楼阁层层,五起五落。白银为瓦,黄玉作门。白银为瓦,映白湖底亮晶晶;黄玉作门,透黄水光金灿灿;珊瑚堆砌,甲贝叠就。珊瑚堆砌,真假难辨生与死;甲贝叠就,暗合天物夺巧工。奇花异草四围阁,虾蟹鲤鳜巡周方。
楼阁分了五个群落,大门外左右石碣分别写有:青城山福地、蛮河沟洞天,门外有两鼍精把守。
杨戬心道:“还是婉转点,这次换成蓬莱来的吧。”摇身成了见吴越王时模样,到了门前揭礼道:“两位小哥有礼了,贫道东海蓬莱清源真人是也,闻听这蛮河沟里藏有道仙,特来拜访。”
左边鼍精道:“原来是海外仙人,容我报来。”说完转身入宫去了。
一会,那鼍精出来道:“几位大王有请。”
杨戬跟鼍精走过几处亭廊,来到会客厅,厅里坐了五位,正中两个位子,只坐了左边一位,左右各两位。
见杨戬进来,五人起来施礼道:“想不到今日有蓬莱仙人到此荒僻小湖,寒舍真蓬荜生辉也。”
正中那人头戴碧玉冠,颧骨高耸,敞嘴凸鳃,道:“我乃这水府五主之老大参狩居士翌年厄是也。”
左边第一人头戴鱼尾金冠,扁嘴长须,道:“我乃老二参藏居士翌年匿是也。”
左边第二人乃一女子,双髻微垂,细长瓜子脸,眉目有情,道:“小女子排行第三,称腾雾夫人翌年舌。”
右边第一位头顶双角,蓝发青面,道:“我乃老四翻江居士翌年角。”
右边第二位身高丈六,头戴牛角盔,铜眼牛鼻,道:“我乃老五无底居士翌年嗣。”
杨戬一一还礼,五人请杨戬坐了中间右边位,翌年厄道:“蓬莱仙家无数,三界皆知,我兄弟五人久居西边荒山,无缘相会,今日道长来此,得见圣贤,实我兄弟之幸也。”
杨戬道:“贫道也是久闻这青城山乃藏龙卧虎之地,故特来一会,以了心中多年夙愿,今日得见几位道兄,当真不虚此行。”
翌年厄道:“道长浮夸也,我几人俱是微末道行,怎好说出口来,这青城山确有上仙显身,我等不及百分之一。”
杨戬道:“参狩居士休得过谦。”
翌年厄道:“真人如不信,我举几位,高台峰老霄阁有仙师东瀛子,北木鱼峰圆明宫有仙师碧洞真人,更有正一真人张道长,都是道德高人也。”
杨戬道:“这几人我也听过,未曾谋面,难断真假,哪如几位道兄实实在在摆在眼前。”
翌年匿道:“我大哥所言不差,这几位上仙都是货真价实,我兄弟几人还常去听他们谈道说法,受益匪浅。”
杨戬道:“我听得东瀛子和碧洞真人在青城山,正一真人在鹤鸣山五斗观,不知是在下记错还是几位还专程去鹤鸣山听道?”
翌年匿道:“道兄高见千里,我兄弟常与道友一同去鹤鸣山听正一真人讲道,原先正一真人也常在老霄阁讲道,最近来的少了。”
杨戬道:“附近山上还有哪些道仙,请几位指点,好满我交友慕贤之心。”
翌年舌道:“这数的上来的也不多,青城山东边卦口峰云母洞有乌云仙夫妇,南边千丈桥旁的朝佛洞有凌空居士苍羽,鹤鸣山几位道友早已云游海外,久不见面,故不提也罢。”
翌年角道:“三姐忘了,西边的大光明山上还有几位。”
翌年舌笑道:“嗯,大光明山上有开化寺远近闻名,寺中主持乃大师佛图澄,弟子过千上万,我等常去听法。大光明山上的青霞嶂中有乐清居士妙吉和乐静居士白月,碧玉潭中有裟袈龙王。这三位都是与我们常往常来之人,道长可去会会。”
杨戬道:“一定一定,听说鹤鸣山正一真人这两天要开讲坛,不知真假?”
翌年厄笑道:“道兄消息灵通,我几人正要约山上道友明日前去,后天正是正一真人讲道之日。”
杨戬笑道:“机缘巧合了,不如几位带贫道一起见了山上几位道友,也算有个举荐。”
翌年厄道:“不急不急,先在宫里用点东西再走不迟,我们给道兄接风洗尘。”
杨戬道:“不敢劳此,贫道生喜粗茶淡饭,更喜结仙交友,这填肚子之事可否暂放?”
翌年厄几人相互看看,翌年匿道:“大哥,既然清源真人如此好道,我们也不应落后太远,立即起程去吧。”
其他几人都齐声附和,翌年厄笑道:“我不如诸位贤弟也,好,就依道长所言,即刻动身。”
杨戬大喜,谢过五人。
翌年厄五人带杨戬出了水宫,杨戬召回金雕,翌年厄五人见了金雕都交口赞誉,六人驾云往东边卦口峰云母洞来。
一会就到卦口峰山腰,翌年厄五人往一参天古木落下,树丛中遮了个洞口,旁有石碣,乃:云母洞。
原来这云母洞是个天然溶洞,藏在古木参天的密林中。
门口无人,翌年舌叫道:“乌云仙伉俪可在府中?”
里面传来回音道:“哪位道友来访,有失远迎。”
过了会,从里面慢慢悠悠出来两人,一男一女,男子头戴逍遥巾,碧发长须,面长青蓝;女子乌发高盘,青面桃脸,一袭绿色长裙。
男子道:“原来是蛮河沟五仙驾到,乌云甲、乌云癸有礼了,这位是?”
翌年厄笑道:“此乃东海蓬莱仙岛上仙清源真人是也,特来拜会两位乌云道友,着我几人引见。”
乌云甲道:“有幸有幸,道长请入寒舍略坐。”
杨戬向前与乌云甲夫妇见了礼,随几人入洞来。
就见:洞长百丈,宽阔晶亮。洞长百丈,曲折迂回缓升延;宽阔晶亮,萤火明珠镶石顶。钟乳壁雕遍布,奇岩怪石丛生。幽泉细潺潺,碧波飘粼粼。冬暖夏凉不知秋,鱼来虫去何谈年。
洞内凉爽舒畅,有石室数间,杨戬心道:“好个云母洞,真可谓福地。”
洞内只有几小童伺候,乌云甲夫妇领几人入室上茶。
乌云甲道:“清源真人不远万里来我等荒郊野岭,难能可贵呀。”
杨戬道:“这青城山远近闻名,道仙众多,丝毫不亚海外诸岛也。”
乌云癸道:“道长谦逊也,蓬莱、丈人、瀛洲三岛上仙无数,哪是我们这坐井观天之人可比。”
杨戬道:“诸子百家,各修妙道,何须比较。”
翌年匿道:“此真言也,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和此理也。”
乌云甲道:“我夫妇刚入道时,偶遇蓬莱仙师安丘真人千年翁,点拨我夫妇修道之法,从中获益良多,感恩至今。”
杨戬道:“安丘真人道法高深,贫道也是钦佩,今日我等相逢,何不一起邀友齐聚?”
翌年舌道:“道长之言甚是,我们去邀了凌空居士,来个群仙会。”
乌云甲道:“就依几位道友所言。”
乌云甲夫妇离了云母洞,跟翌年厄和杨戬几人驾云南来。
一会见两高峰之间悬有铁索飞桥一座,上有木板间隔相连,长有千丈,两头镶嵌在巨松巨石之中。
桥中坐一灰袍人,头戴莲子箍,尖嘴尖鼻,几缕八字胡,双眼微闭,似在打坐。
翌年厄叫道:“苍羽道友,你好自在也。”
桥上之人睁眼射来,笑道:“今日是刮什么风?诸位如此齐整来此,这位道友是?”
杨戬与翌年厄等俱落桥上,翌年厄道:“此乃蓬莱仙岛上仙清源真人是也,来此访仙寻道,清源道长,这就是刚才我们提起的凌空居士苍羽也。”
杨戬道:“久仰久仰。”
苍羽道:“失敬失敬,请到峰上一叙。”
众人到了后边高峰顶,苍羽道:“我那洞府甚小,容不下诸位大仙,就在此相叙如何?”
除了杨戬,众人皆笑,都知苍羽洞府这此峰悬崖下,约有两丈高四五丈宽,里面简陋,不便待人。
翌年嗣道:“何不一起回水府摆宴一场,来个底朝天。”
苍羽道:“这等幸事还是高阔处畅怀些,清源真人以为如何?”
杨戬道:“居士之言有理,何不在此摆上个露天宴席,天为帐,地做席,来个金樽对空饮。”
翌年厄、乌云仙几人拍掌齐道:“好个金樽对空饮。”
翌年匿道:“大哥,你和乌云仙、凌空居士陪道长在此先聊一会,我和几位弟弟去准备物事如何?”
翌年厄道:“如此最好,你等去吧。”
翌年匿四人跟杨戬打声招呼去了,杨戬见毫无琼婳两人消息,暗思脱身之计。
众人席地而坐,苍羽道:“蓬莱仙岛都高德之士,真人可否露一二法,以飨观众。”
翌年厄和乌云仙夫妇也惹眼相望,杨戬心道:“不露几手道法,这几人定然不信自己来历。”笑道:“贫道侥幸学得几个小术,只是还有几位不在,等他们来了,我一起献丑如何?”
乌云甲喜道:“还是道长考虑周全,毫无私心。”
苍羽道:“乌云道友之言是说我苍羽有私心乎?”
乌云甲笑道:“乌某用词不当,得罪得罪。”
苍羽笑道:“找乐子乎,何必当真!”
五人皆笑。
几人谈了会,就见空中落下翌年匿四人,每人都端来几盘碟碗盆坛、壶杯勺羹。摆在山顶大石上,盆中有鱼虾蛇鳖、果蔬瓜绿,壶中都是玉液陈酿。
翌年匿道:“仓促之间,只能备的这些山野粗食,还请道长见谅,道长荤否?”
杨戬道:“我无忌口,但来全收。”
众人皆大喜道:“好个但来全收。”
翌年厄吩咐倒满酒来,数人皆举酒,一一过来敬了杨戬,杨戬回了。
苍羽借酒意道:“如今大家都在,何不请真人略施神通,令我辈看看眼界。”
翌年厄几人纷纷唱和,杨戬笑道:“众位闻‘分身术’否?”
苍羽道:“听过没见过,我们之中也无人修得。”
杨戬道:“今日容贫道耍来试试。”说完离开席位一丈,喝声:“来来来,去去去。”杨戬顿时一分为二,成了两个杨戬,一人站原地微笑不语,向大家挥手示意,一人回到宴席继续喝酒。
苍羽众人皆叹神奇,赞杨戬道法精奇。
席中杨戬笑道:“此小术也,不可久现。”说完回头对身后杨戬道:“回来回来。”就见那杨戬走到跟前,合二为一复了原身。
原来杨戬用八九玄功造个假身,众人不识。
杨戬道:“众位闻砍头再生之术否?”
翌年嗣道:“听正一真人说过,未曾亲见。”
杨戬道:“诸位可有带刀者?”
苍羽从袖中取出一把七寸长的匕首,锋利无比,道:“这刀可使?”
杨戬接过道:“可使可使。”说完离开席两丈站定,叫金雕起在空中,道:“要请一道友过来帮忙。”
苍羽道:“请无底居士去吧,他有身高优势。”
翌年嗣起身来到杨戬旁边,杨戬将匕首递给翌年嗣,道:“来吧。”说完伸出脖子来。
翌年嗣道:“道长,这可开不得玩笑。”
席中众人俱停了酒菜,站起观看。
杨戬笑道:“此小术也,道友只管来。”
翌年嗣道:“那休怪我无情,万一有个闪失,阴府中休提及。”
杨戬道:“不提不提。”
翌年嗣手中匕首落下,杨戬头落地上,众人惊呼。
那杨戬颈上却无血出,头颅也无血流出,无头身体屹立不倒,头颅在地上滚了几下睁开眼来,飞到空中左右转动见到原身,便从空中落到颈口,几个扭动恢复如初。
杨戬笑道:“众位以为如何?”
翌年嗣过来看看杨戬脖颈,无一丝疤痕,大惊道:“道长真天人也。”
翌年厄等都过来一一看过,皆叹为观止。
众人重新入座,再敬杨戬。
此时忽然空中叫道:“五位爷,你们果还在此。”
众人一看,空中落下个鼍精,翌年厄道:“有何事?”
鼍精道:“有大光明山碧玉潭派人来,请五位爷去赴喜宴,说是他们爷得了一贤惠女子,佳缘难觅,特请五位爷齐去相庆。”
话音刚落,空中又落下云母洞一个小童,道:“两位主,有大光明山碧玉潭派人来请,说是他们大王要喜结良缘,请两位主同赴喜宴。”
此时空中又落下一鲤怪,道:“小的乃大光明山碧玉潭碧玉神府裟袈龙王座下,不知众位上仙在此,打搅了,我大王有请凌空居士前去赴会,共庆佳缘。”
苍羽道:“你且先回,我等随后就到。”
那鲤怪去了,翌年厄和乌云甲也打发手下去了。
翌年厄笑道:“这裟袈龙王确实凡心未了,难怪被佛祖逐出灵山,上仙不如与我们同去如何?”
杨戬听得刚才之言,暗想:“难道这裟袈龙王就是截琼婳和彩琳之人?只是说得一女子,有些不符呀,不知三弟那边如何,这裟袈龙王正好在大光明山,自己顺便去探个究竟。”
杨戬笑道:“别人未曾请我,我哪好意思?”
乌云甲道:“他乃我们多年往来道友,不知道长来此,故不曾备请,不过有我几人引见,定让他欣喜不已。”
苍羽道:“乌云兄所言不假,道长大可与我们同去。”
翌年厄几人也力邀杨戬同行,杨戬假装推辞不得,便答应下来。
(https://www.mangg.com/id20855/14638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