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工夫:2013-01-05
蔡邕不断的捋着下巴上稀疏斑白的胡须,片刻之后,喟然长叹道:“就算如此,志远也不应该公然下出那样的布告,这样一来,志远只能与大汉的世家走向对立面,即使老夫想帮忙也帮不上啊;况且志远未经过圣上的允许,私自下那样的命令,就是公然寻衅我大汉的尊严,如此行为将我大汉的威严放在何处。”言及此处,蔡邕正颜厉色。
贾荣似是发泄着本人的不满,持续说道:“蔡大家也知道,我本出身武将,哪懂得什么治世之略,这个时分让我当北地郡的太守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而且当时的北地郡世家恨不得看我的笑话,又如何会协助我,北地郡的状况非是蔡大家所能了解。”
蔡邕疑问道:“什么是赶鸭子上架?”
贾荣暗自擦了一把冷汗,解释道:“这是我家乡的俗语,就是硬逼着一个人办他不能办的事的意思。”
蔡邕点点头,皱眉沉思良久之后,长叹道:“如此也不能怪志远了,如今大汉上有十常侍舞弄皇权,下有反贼不断作乱,难道我大汉真的要完了吗?”
一边的卫仲道急忙出言制止道:“教员慎言,这话传到小人的耳朵里,难免会以此为把柄。”
蔡邕叹道:“就算是十常侍听到又能如何,老夫难道还会惧他们不成!”
当今大汉,也只要蔡邕这样的老人敢于直言评论,其他的朝臣,对这个成绩避之不及,此时的贾荣自保都难,如何会再次参与到十常侍的事情中。
贾荣起身告辞道:“若无他事,就此告别!”
蔡邕叹道:“非是我不愿协助志远,老夫也是无能为力!”经过刚刚的接触,蔡邕发现贾荣不只能做出那样传播千古的诗句,而且为人做事形形色色,看似随意的举动往往却有着常人难以揣测的意思,若无先前在北地郡之事,恐怕日后贾荣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贾荣感激的说道:“蔡大家能有此心,晚辈不胜感激!”虽然蔡邕的一些行为有迂腐之嫌,但却影响不了贾荣将他当做一个长者来对待。
蔡邕赞许的看了贾荣一眼,说道:“志远初来雒阳,也没有居处,不如就住在蔡府吧,只是蔡府粗陋,恐怕冤枉志远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即使蔡府再粗陋,有蔡大家在此,也是好的。”贾荣感叹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蔡邕眼中精光一闪,追问道:“可还有下文?”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既然做了冒牌的诗人,索性就不断做下去,“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贾荣故作沉思之状,而后渐渐说道。
蔡邕不由抚掌叫好道:“好诗好诗!不知此诗可还有下文?”
看着蔡邕等待的眼神,即使脸皮再厚,贾荣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诈骗一个老头在未来世界也是要遭到大家鄙视的,“看到蔡府简朴的规划,一工夫信口胡说,让蔡大家笑话了。”贾荣谦逊的说道。
蔡邕看向贾荣的眼神添加了一丝赞许,年岁悄然,面对夸奖不骄不躁,“若志远这还是信口胡说,那大汉的文人脸面将置于何地啊?”蔡邕打趣道。
贾荣尴尬的笑笑,不再言语,生怕再一说话破坏了本人在蔡邕心中的笼统。
蔡邕诧异的打量了一下贾荣,眼前之人看似随意,却是有着非同常人的一面,结合先前仲道所讲,此人倒是颇有高祖之风,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不然传出去却是害了眼前之人,笑道:“不知志远师承何人?”
贾荣早已料到蔡邕会有如此一问,不慌不忙的答道:“恩师乃是山野之人,不想外人知晓其姓名,还请蔡大家见谅。”
蔡邕看向贾荣的目光分明多了一丝凝重,在这个年代,有一个山野之人作为教员,往往比当朝的知名人士作为教员来的更为有名,“不妨不妨!”蔡邕笑呵呵的说道,只是蔡邕有些疑心贾荣之前所说的什么不懂治世之略,若真是师从山野奇人,焉能不懂安国定邦之事。
贾荣并不知道他胡乱编的这个教员把他的身价涨了不止多少倍,“多谢蔡大家体谅!”
暂时住在蔡府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说不定能直接接触到朝中的大员,而一些世家中人即使不给本人面子也要给蔡邕面子,也能直接的紧张一下和世家紧张的关系,这也是蔡邕的次要目的,见识了贾荣的才华之后,蔡邕非常欣赏,自然情愿协助贾荣。
之后,蔡邕又与贾荣聊了许多朝野趣事,蔡邕长的慈眉善目,让贾荣不知觉间也放下了和往常人交往时的戒心,对于言辞,贾荣也是经过细心的思量之后才敢说出,可不想再让蔡邕追着本人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即使有心人想要查本人的身份,恐怕也会一无所获,李家村经过劫匪之预先,曾经变成了一片荒野,无从查起。
蔡邕的府邸不像贾荣见过的武威郡太守那般豪华阔绰,给人以非常朴实的感觉,古朴之中包含着非凡的意境,这也是之前贾荣会信口说出“陋室铭”诗句的缘由。
琴音袅袅响起,处在蔡府之中贾荣有一种宛在人世仙境的感觉。
连日来的受阻,使得贾荣心灰意冷,或许与世家的关系再难紧张,即使有蔡邕在一边周和,那些世家或许明面上会给蔡邕一点面子,背后就不好说了,算了,不能紧张又能怎样,大不了本人跑到李文侯那,当一个快活的羌人统帅,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故土难离,贾荣也不例外。
“世家啊世家,有朝一日,我若拥有足够的权利,定让这朗朗乾坤不留一个世家,让一切的世家在我大军的铁蹄下颤抖,这些日子的耻辱未来一定百倍讨回。”贾荣暗暗的想道。
算算时日,曾经临近正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看着悬挂在天空圆圆的明月,想起远方的亲人,一句古诗映在了贾荣的脑海,不由自主的朗声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是由于白天的事情吧,贾荣感觉本人的诗意源源不绝,汗颜的是那些诗都是盗后世诗人的。
一缕哀伤的琴音伴着贾荣的诗句在蔡府的庭院内飘散开来,悲伤的曲调,让贾荣一时难以自拔。
一曲终了,贾荣也从琴音中清醒了过去,顺着方才琴音的方向走去,片刻之后,一名白衣女子出如今贾荣的眼前,此女大约有十一二岁,贾荣一工夫竟找不到适宜的词语拉描画眼前的女子。
贾荣可以一定,眼前的少女未来会是一个祸国殃民的主儿,若说卫芙是倾国倾城的美女,那眼前的少女仿佛就是不食人世烟火的仙女,飘然来自九天之外,清爽脱俗,让人生不出丝毫的占有欲,一则是其身下流露的高贵气质,其次眼前的少女仅仅是十一二岁,本人可不想成为萝莉控。
怎样回事,先是在河东看到大美人卫芙,接着在蔡府又碰到了一个美人坯子,难道最近走桃花运了。
少女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贾荣,扑闪着宝石普通的双眼,不断的打量着贾荣。
一工夫,贾荣竟被这名少女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笑道:“适才听到姑娘琴音方才寻觅四处,冒昧之处还请姑娘见谅。”
“贵客不必客气,应该是小女子的琴音打扰了贵客休憩。”
洪亮甜美的声响伴着若隐若现的香气向贾荣传来,令贾荣肉体一晃,稳了稳心神,笑道:“姑娘真会说话。”
白衣少女轻声一笑,疑问道:“贵客是不是想家了?”
贾荣皱眉看着眼前的少女,显露不解的神情,见到这样的小美女,贾荣的大脑也有些短路,把本人方才吟诗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白衣少女解释道:“方才听贵客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女这才作此猜测。”
贾荣看向白衣少女的目光也不是先前那样的随意,这年头不是人人都能有书读的,而且这样一个仿佛小仙女似的少女,再加上那洪亮的嗓音,更是让人心境的酣畅,照实说道:“姑娘真是蕙兰芳心!的确是想家了,哈哈,让姑娘见笑了!”
“看姑娘的年岁也就十余岁,我年长与你,不如你称呼我大哥吧?”贾荣对眼前的少女莫名的感到亲切,或许是她那粉雕玉琢的容貌令贾荣生出心疼之心。
少女稍作思索,疑问道:“为什么呀?”
贾荣一工夫找不到适宜的理由,干笑道:“由于我年长与你啊,难道你父亲没教你见到年长的要喊哥哥吗?”
少女即使再冰雪聪明也跟不上贾荣这个现代人的思想,扑闪着双眸仔细的说道:“父亲从来没有教我这些啊。”
贾荣被少女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道:“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姑娘姓名?不置可否告知,在下贾荣。”为表诚意,贾荣先是自报家门。
断崖在此拜谢各位读者大大不断以来对铁骑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铁骑走不到这一步!
再次呼吁,喜欢本书的读者记得收藏一下本书!
(https://www.mangg.com/id9098/515019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