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凉铁骑 > 一一六章:雒阳 二

?    更新工夫:2013-01-04

  

      蔡邕笑道:“不知这位将军来见老夫,所谓何事?”

  

      贾荣蓦然一惊,用疑问的目光看了看身边的卫仲道,见卫仲道悄然摇头,将目光投向慈眉善目的蔡邕。

  

      蔡邕捋了捋颔下稀疏发白的胡须,笑道:“是将军身上的杀伐之气告诉的老夫。”

  

      贾荣细细的打量了蔡邕一眼,说道:“蔡大家果真名不虚传,贾荣佩服。”

  

      闻听贾荣话语,蔡邕的眼神蓦然一紧,问道:“可是北地郡的贾荣贾太守?”

  

      贾荣笑道:“惭愧惭愧!”

  

      蔡邕似是不乐于见到贾荣,说话的语气也变的有些阴阳怪调:“贾太守来敝府有何贵干?”

  

      贾荣照旧面含浅笑的说道:“久闻蔡大家威名,特来拜访!”

  

      蔡邕是一个典型的“皇权至上,不容亵渎”人士,贾荣在北地郡的种种自然使得蔡邕对贾荣横眉竖眼,对于一个不将汉室威严放在眼中的人,蔡邕一定不会给其神色,若不是顾及贾荣乃是一方太守,扫地出门也是有能够的,蔡邕冷哼一声,迈步走开了,留下一脸呆若木鸡的贾荣还有卫仲道。

  

      卫仲道不解的对贾荣说道:“教员不断都是热情好客,不知昔日是怎样回事。”

  

      贾荣长叹一声,“不妨,既然蔡大家不愿看到我,我还是就此告辞吧。”

  

      卫仲道一脸尴尬的站在一边,来的路上,卫仲道还不断的打包票说贾荣一定会得到蔡邕的接见,试想一个能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可以传播千古的诗句之人还会得不到本人教员的接见吗,自从贾荣酒醉吟诗之后,卫仲道对贾荣显得非常客气,“能够是恩师有什么事,贾太守改日再来吧。”卫仲道劝道。

  

      贾荣悻悻的告辞离去,一缕琴音透过蔡府的门缝传到贾荣的耳边,可是却总找不到来之前的那种感觉,摇摇头,向客栈走去。

  

      经过蔡邕这件事,贾荣的积极心也被打消了不少,读过三国的贾荣只知道蔡邕是当世大儒,爱好弹琴,有一女名叫蔡琰,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蔡邕的路子走不通,贾荣又放眼到其他的路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只需能达成目的就行;前去找蔡邕无非是想经过他紧张本人与世家的关系,这时,贾荣想到了张让等一干宦官,不过宦官在历史上却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贾荣不想去结交,他可不想若干年后被先人指着脊梁骨骂,其实内心里贾荣还是想做一个坏人的,不过就凭势单力薄的本人,能紧张与世家的关系吗,不是贾荣没决计,而是世家的确是一个不可招惹的庞然大物。

  

      随后几日,贾荣不断奔走于各大世家之间,却是依旧没有丝毫的播种,反倒引来一些世家的驱逐,最可恨的是袁家,听说是北地郡太守贾荣前来拜访,直接扫地出门,不留丝毫的情面,这几日贾荣饱受了各种各样的白眼,尝尽了世态炎凉,若论品级,身为一方太守的贾荣年俸两千石,在大汉官员阶级也是属于中下层的人物,但在京师雒阳,或许一个看守城门的小将都会是当朝大员的亲属。

  

      这日,正在客栈中休憩的贾荣得到卫仲道的传信,言称蔡邕要见他。

  

      乍听此言,贾荣冲动不已,整理好衣衫,跟着卫仲道疾步向蔡府的方向赶去,一路上不断的敦促着卫仲道走快点,贾荣可没有狂妄到敢在大汉官员寓居的地方策马奔驰。

  

      蔡邕照旧是一身白色儒袍,看向贾荣的目光充满了猎奇,这一次贾荣没有被晾在庭院之内,为表注重,蔡邕在正堂接见了他。

  

      贾荣暗暗责怪本人来的真实太匆忙了,遗忘问一下卫仲道蔡邕由于何事找本人,毕恭毕敬的行礼道:“见过蔡大家!”

  

      蔡邕点点头说道:“贾太守请坐。”

  

      贾荣依言做到蔡邕下首的地位上,贾荣可没有自大到在蔡邕的面前大大咧咧的坐下,屁股仅仅沾了点椅子边,否则一个不小心被蔡邕扫地出门就太亏了,细细打量了一下上首地位上的蔡邕,见其神色如初,这才长舒了一口吻。

  

      蔡邕直入主题的说道:“贾太守日前在河东卫家所做诗句出自何人之手?”

  

      贾荣恍然,原来这个蔡邕见本人是为了这件事,再看看旁边一脸得意的卫仲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贾荣也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一定是卫仲道将本人在卫府酒后作诗一事告知了蔡邕,然后蔡邕才派卫仲道前去找本人,明白了这些,贾荣难免有些丢失。

  

      “酒后乱语,让蔡大家笑话了。”贾荣不想放弃任何一个能与蔡邕接近的时机,如今本人是大汉最敏感的人物,一不小心就会落个身死的下场,非常时辰,贾荣也厚脸成了蔡邕眼中的诗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蔡邕轻声念道。

  

      “好诗好诗,此诗虽然与大汉诗句的风格格格不入,却也是独具一格,别有神韵,可作为传播千古的佳句,为此当浮一大白。”蔡邕击掌赞道,言罢,居然端起桌上的水呷了一口,悄然的闭上了双目。

  

      贾荣静静的看着自导自演的蔡邕,非但没有觉得可笑,反而被蔡邕带到了诗句的意境之中,异样一句诗,出自不同人之口,却是完全不同的滋味。

  

      “此诗的名字是什么?”蔡邕出言问道。

  

      贾荣厚着脸皮说道:“此诗完全是即兴而作,没有取名。”

  

      蔡邕叹道:“如此诗句却无名字,实是惋惜。”

  

      “志远可否将全诗说与老夫听?”蔡邕目光灼灼的盯着贾荣说道。

  

      贾荣端起桌上的水,悄然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将全诗朗声背诵了上去。

  

      蔡邕抚掌大笑道:“没看出贾太守也是性情中人啊,哈哈哈……”

  

      为了粉饰心中的尴尬,贾荣也跟着一阵哈哈大笑,既然蔡邕说这是诗,本人也不会不识相的去反驳说它是词,词来源于南梁,盛行于宋代,汉朝人当然不会知道词为何物,冒然提起只会徒增笑话。

  

      与文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吟诗歌赋,这是贾荣总结出来的,前几日还对本人冷眼相待的蔡邕经过这么一首诗的交流,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看来当前要多多厚颜几次了,权且也能称为本人的优势吧。

  

      蔡邕亲切的问道:“不知贾太守来雒阳所为何事?莫非是圣上相召?”

  

      贾荣摇头说道:“此事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当前蔡大家称呼我志远即可。”

  

      蔡邕呵呵一笑说道:“如此老夫就不客气了,志远,依你之见,你这首诗该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接上去的日子才是贾荣自以为穿越到东汉最痛苦的日子,蔡邕不断的与本人交流诗句,如今蔡邕的眼里本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诗人,蔡邕这老头也是个书迷,满嘴的之乎者也,贾荣与他交流起来非常的费劲,虽是天气很冷,贾荣的头上却是隐约可见丝丝的汗水。

  

      贾荣最为一个穿越人士,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高深的学术成绩上,贾荣完全就是一个小白,而蔡邕偏偏就是一个文学上大师级的人物,问的成绩非常的刁钻,就拿贾荣的那首诗来说,蔡邕问及贾荣琼楼玉宇是什么,甚至还问及贾荣天上真的有宫阙吗。

  

      贾荣小心翼翼的作答,时不时的发出一句后世的经典言语,借以引开蔡邕的留意力,还别说这招还真管用,那些经典的语句往往惹起蔡邕的不断沉思,想到精彩的地方,蔡邕还会忍不住击掌叫好。

  

      一旁的卫仲道看向贾荣的目光更是充满了小星星,能与本人的教员坐在一同谈天说地,整个大汉恐怕没有几个人,看向贾荣的目光也是越发的尊崇,在卫仲道的眼里,贾荣变的越发深不可测,看似随意,却能做出传播千古的诗句,而且时常说出引人沉思的语句。

  

      见机遇差不多了,贾荣说道:“不瞒蔡大家,此行前来雒阳乃是为了紧张我与世家的关系,先前我在北地郡的作为,置信蔡大家也有所耳闻,年少不懂事,让蔡大家笑话了。”

  

      提及此事,蔡邕皱了皱眉头,不发一言。

  

      贾荣干笑道:“我也知道先前的作为侵犯了大世家的利益,北地郡的状况或许蔡大家不知道,而今大汉连年与羌人作战,北地郡作为战争的缓冲地带,付出的代价不是蔡大家所能想象的,去岁的雪灾更是让北地郡雪上加霜。”

  

      “自黄巾以来,大汉上下已是满目苍夷,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且境内时有叛贼作乱,国力疲敝之下,焉不足粮周济北地郡;大汉的臣子谁都知道北地郡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我接任北地郡太守一职之时,北地郡郡守府内连根本的功曹都没有,各县的县令更是早已逃亡;在这样的状况下,蔡大家以为我该如何做呢?”

  

      求收求红求打赏,前者几位读者大大在书评区提的意见对断崖的触动很大,很有用,大家有什么意见虽然来书评区提,断崖一定谦逊承受!再次拜谢支持铁骑的读者们!

(https://www.mangg.com/id9098/515019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