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抄查完李三才家产的高士信已经回到了京城。被关在诏狱里的李三才终于支撑不住锦衣卫的各种手段,已经招供了他藏银的假山。锦衣卫挖开了假山,从假山下抄查出了银锭三百六十二万两、黄金四十五万两。加上从府内库房抄查出的五十七万两银子、八万两黄金,以及装满了珠宝的几口箱子,抄查出的金银财宝价值就达到了九百多万两银子!
所有装满珠宝的箱子,古玩、字画之类的财物,高士信都分给了许显纯、田尔耕以及一帮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当然也有例外了,高士信在装满珠宝的箱子内发现了一张古画。
“哇!是清明上河图啊!”高士信、张永等人都愣住了。这可是国宝啊!
经过专人鉴别,发现这张古画可是真迹!《清明上河图》曾经辗转经过多人之手,嘉靖年间落入严嵩手中,后来严嵩败,家产被籍没,图入宫廷。到了万历初年,《清明上河图》又落入了大太监冯保手中。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到了李三才手中。
不过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李三才有钱,富可敌国,他愿意出高价从冯保的养子手中买下这幅画。
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去留,高士信、张永、许显纯、田尔耕和魏忠贤等人起了争论,魏公公想要把这张古画留下来自己收藏。
“舅舅,这幅清明上河图可是国宝啊,晚辈把这幅画给您,您再献给陛下。”高士信道。
魏忠贤大喜,这可是他立下大功的好机会,于是他就拿走了这幅画。反正这副价值连城的古画在他手中也没有意义,不如献给小木匠。
抄查到的黄金和白银,高士信拿出其中的一半留下来,其余的全部送入宫中。
“白银二百一十万两,黄金二十七万两!两项相加,价值白银五百万两!李三才这个狗官,比朕都有钱啊!”小木匠冷笑道,“衍圣公有钱那就算了,毕竟他家从宋朝开始积累到今天,家族积累了五百多年的财产,都被高卿你给没收了,让朕也发了横财。可是这个李三才,不过咱大明的一个臣子,竟然从家中炒出那么多银子!由此可见此贼有多贪了!”
愤怒归愤怒,但小木匠却早已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上次高士信抄查了衍圣公,缴获了一大批金银财宝上缴给了自己,这次又炒出了李三才,又发了一笔横财。
“抄没的衍圣公土地、李三才土地,都上交给朕充为皇庄,高卿你们自己不留一些地?”小木匠问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的土地,其实都是陛下您的!可是因为士绅文官控制了发言权,暗中修改了祖制,导致陛下您无法从这些土地获取税收。臣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把免税的土地一步步都变成陛下您的土地!臣不需要那么多土地,只要陛下有银子了,给臣用来训练精兵的银子自然就多了,给臣的赏赐自然就多了。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那些贪官污吏都只想着从大明的内库刮银子,他们从未想过,倘若大明朝廷没银子了,如何抵御关外建奴?倘若大明朝廷没银子了,来个天灾人祸,拿什么去赈灾、安抚灾民?一旦灾民活不下去了,那就是一场严重的动乱!如今外有建奴,再来一个内乱,后果可是不堪设想!”高士信跪在地上,脸微微朝着天,虎目落泪,表现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小木匠感动得连忙扶起了高士信:“高爱卿,快起来吧!倘若天下做官的,人人都如高卿这般忠于大明,对朕忠心耿耿,这天下就太平了!”
边上的魏忠贤心里暗笑:咱家这个外甥,可是比文官都会演戏!只可惜了他没有功名,要是文官多好?永娃子虽然文采极好,考中一个功名不成问题,可惜他是个公公啊。罢了,咱家还是听这两个猴崽子的,都是自家人,这两个猴崽子才是咱家真正的亲人。
高士信又道:“陛下,臣刚刚得到锦衣卫六百里加急,逆贼李家兴已经被毙命,逆贼李家国落网,两淮之地,有诸多军户参与此事。那些被蛊惑的军户世袭军官花名册已经送递京城,共计有两千多人,请陛下裁决!”
“那么多世袭军官犯了事啊?”小木匠喃喃道,“都杀了只怕天下大乱,朕把他们都剥夺了官职,贬为普通军户,发配琼州。”
小木匠的这个处理方法,同高士信想的刚好不谋而合,高士信也没想把这些世袭军官一股脑全杀了,这些世袭军官武艺还是有的,只是两百多年的积弊,一代代传下来,才烂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要是明初的军户,别说吊打现在的蒙古人了,就算是遇上建奴,一样吊打他们!
这些犯了事的世袭军官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高士信和张永这对无良兄弟送去海外,变成开拓殖民地的打手。到了一个四处都是敌人的环境下,他们就能恢复身上原来的血性,吊打当地土著人,甚至吊打白皮殖民者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小木匠是没打算轻轻的放过这些人,而是把他们发配琼州充军。这样对高士信和张永的计划也没有任何影响,反正大规模移民还要几年时间,先让这些世代过惯了好日子的家伙去琼州待上一段时间,磨练磨练也是一件好事,先磨练再送出去。
但是现在又存在一个问题,两淮的土地虽然肥沃,可是因为两个原因,导致这块肥沃的土地产量不高。第一个原因是运河的原因,因为运河在枯水季节要从运河两边的河流注入水;在水盛季节,运河又反而要往外面放水,这就和农田的需求相反了;第二个原因是黄河改道,改道之后的黄河占据了淮河入海口,导致原本感概滋润了两淮地区的淮河变成一条害河。
两淮一带的军户,同黄河、淮河和运河三条害河斗争,艰难的生存在三条害河之间,每当遇上洪涝,粮食颗粒无收也就算了,甚至连一家人的命都丢了。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治理黄河和淮河,又谈何容易?更何况,黄河迟早是要改道回山东去的,那里才是黄河原本的入海口。黄河也应该回山东去,去灌溉干旱的北方土地,而不是给多雨水的两淮地区带来洪涝。
但是要把黄河改道回去,哪里是件容易的事情?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几乎不可能做得到。按照张永的设想,等到科技发展到一定的地步,蒸汽机问世之后,可以生产蒸汽动力工程机械,完成黄河改道回山东的计划,再修筑双道河堤,双道河堤中间留下泄洪带和清水池,再用清水池引出来的水灌溉北方农田,这样就把黄河这条害河变成了造福北方人民的母亲河。
既然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到,那就只能先对那些农庄进行改造,这样工程量就小得多了,在大明科技水平的承受范围之内。
“皇爷,要治理水灾,还需工部支持。请皇爷把工部尚书徐玄扈(徐光启)借给我们一用,我们去两淮帮军户解决洪涝的问题。”张永向小木匠提出请求。
(https://www.mangg.com/id71976/5367616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