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五道:“凤凰最熟海事,扬帐一路风顺,率先到了东海龙岛。我见他们三人都答应肯来,因此心里十分欢喜,热情接待。
“在接触对话中,凤凰的谈吐及见识都令我十分折服,而他语词中隐隐流露出来的大志,也令我们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三日后,地藏也到了,但却带着一个少年同来。”
青龙心道:“凤凰、地藏等人肯定也有弟子从人,五爷此时特别提起这个少年,想必问题就出在他身上。”
果然,便听龙五接着道:“这少年十七八岁年纪,身上带伤,一直昏迷不醒。我自然奇怪,便问地藏,才知道原来这少年并非他的弟子或从人。地藏根据我给他的海图赶赴东海岛,途中看见这少年抱着一块船板漂浮在海面上,便将他救起。
“其间这少年曾醒转过来一次,但只说了一个‘画’字便又昏迷了过去,这数日来全仗地藏以深厚的内力渡入他体内,才得以存活至今。
“我们三人见这少年的容貌、服饰皆与中原人有异,而且身上所受的内伤更是前所未闻,极是怪异,所以都对他的来历产生了兴趣,便倾尽全力去救治他。
“凤凰胸中所学,涉猎甚广,于医术一道甚是精湛,岛上的白芄汁更是起死回生的灵药,兼之地藏深厚浑雄的内力,在三人全力以赴之下,终于在三日后将这少年救活,而此日,圣母也终于到达了东海岛。
“这少年醒转过来后,略谈了一下身世。原来他姓李,名君文,是朝鲜高丽人。其先祖曾于唐朝时来到中原,师法于当时的杰出画家吴道子学习书画,回国后成为一代名画师。但后辈子孙不肖,续使祖业荒废,传至李君文父辈一代时,画技早失传。
“李君文长大后,立志要恢复祖先的画业,因此便随商船南下,远渡重洋,取道中原神州,意欲再度拜访名家画师,学习书画技艺。岂知商船行到中途时,遇上一群海寇,将商船洗劫一空。
“李君文跳海逃生,幸而抱住一块船板,才侥幸不死,再得以机缘巧合,三大高手齐集一地,联手医治,方从鬼门关上悠悠还阳。
“李君文性格高傲,不肯轻易受人恩惠,眼见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便将随身珍藏的一幅古画取出来,献给三人,以作报恩,自己则向龙五借了一艘船,架船出海去了,自此再无音讯。
“待李君文离去后,我与凤凰、地藏及圣母共同拆开画卷观阅,却见这幅画甚是奇怪。画卷已经发黄,所用的纸张是唐代时文人惯用的麻纸,因此可以确定此画出自唐朝的古物。
“画中有三个人物,一个只能看见背影,是文士衣束,正在提笔作画,旁边有一个红衣妙龄女子站在案边磨墨摊纸,右边则有一个虬髯黑衣男子跌坐椅中,手里拿着酒杯,正在痛快畅饮。
“此画所用笔墨虽然简洁,却甚为有力,富具动感,人物性情如文士的潇洒飘逸、女子的轻灵俊俏、虬髯男子的豪迈气慨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让人一看便知道画中三人,正是初唐时的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虬髯客。
“画卷下首落款是:李药师。原来这幅画,是唐代名将李卫公李靖所作,而奇怪的是,他竟然将自己也画进了画卷之中。此画出自李靖之手,虽是珍品,价值不凡,但我们四人却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我们四人在岛上聚会,畅谈阔论,十分投机,相互。那一日清晨,我正要将话题引入主题,岂知凤凰突然不告而别,连夜起帆出海去了。我们三人自然大感跷蹊,圣母无意中说了一句‘莫非那幅画......’我方才醒悟,急忙查看,那幅李卫公真迹果然已经不翼而飞。
“我们三人不约而同地齐齐想到:‘以凤凰的才品,如若这幅画仅仅是一幅古画,是万万不可能让他做出如此卑鄙的盗窃行为的,除非里面别有乾坤。’我立即起帆,与圣母、地藏追出海去。
“由于凤凰的是大船,船身较重,我架的是轻舟,一日一夜后,终于追上了凤凰的大船。凤凰初时尚矢口否认,但在我们一再相逼、甚至三人可能会同时出手的情形下,他才不得不承认确是盗窃了李卫公真迹,只是再也不肯解释为何会做出这个行为的原因。
“凤凰知道如果我们三人联手,他是绝对讨不了好的,便将李卫公真迹交出,临走前冷笑着说道:‘三年后,在下必当设宴回请,还望三位赏脸。’结果三年后,他果真派人来邀请了。”
听到这里,青龙才知道孔雀所说的“三年一度风云盛会”的来历。又想道:“凤凰设宴回请,显然并非出于礼节上的礼尚往来,其意是志在那幅李卫公真迹。这幅李卫公真迹内,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竟令凤凰念念不忘,执意争夺?”
龙五道:“我们取回古画后,回到岛上,细细研究,希望能够查究出导致凤凰做出异常行为的原因。
“然而,我们彻夜不眠,也看不出半点端倪来,不禁气馁。这数日的聚会里,凤凰始终与我们谈笑风生,半分口风与颜色也没有透露出来,却在无声无息中已经洞悉了古画的秘密,而我们三人聚精会神、通宵达旦,仍寸功未建,实在不得不感叹于凤凰的过人才智。
“经此一事后,我们再也没有聚会畅谈的心情。圣母率先告辞,并说救治高丽人李君文时她没有寸功,因此不敢将李卫公真迹据为己有,飘扬而去;地藏多留了一日,告辞时也说我为主,他为客,不敢喧宾夺主,执意不肯要这幅古画,也自告辞去了。
“事后每每念及二人的高风亮节,实令人万分感慨!自此,这幅出自初唐名将、号称不败战神的李靖李卫公的真迹,便落在我手中,一有空闲时间,便会将此画细细端详。
“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年的迷惑始终没有解开。三年后,凤凰卷土重来,其意,自是在于这幅古画了。”
听完三年前的一件往事,青龙对那幅古画已经充满了好奇心。如若换作柳七,早已嚷着要看,但青龙年少老少,性格深沉,虽然内心向往,嘴里却不说,只是静候在龙五身边。
龙五站起来,说道:“你切记,今晚的话,绝不对泄露出去,即使是白芄、柳七也不能说。我们这就下去,带你去看一看那幅画。”
两人仍如之前上崖一样齐肩而下,每遇险象时,龙五便出手助青龙一臂之力。下崖虽不似上崖那般辛苦,却也不轻松,稍有不慎,随时会摔下崖去,跌成肉饼。
两人背脊贴着崖壁,一溜烟似的滑下了断天崖。
两人回到石屋前,龙五意示青龙跟自己进去。由于之前白芄的叮嘱吩咐,所以青龙从没有踏进过龙五的宿室,此时跟着龙五走进去后,微微一怔。
龙五点燃三枝大烛,烛光映照中,却见室内除了一张竹榻外,竟是无一长物,连铜镜也没有一面。
龙五看见青龙诧异的神情,说道:“这数年来我专研武功,因此不想旁物分散了精力。”
青龙听了,除了对龙五的勤学精神肃然起敬外,心中更是生起了感慨:“以五爷的武艺,尚且如此勤学苦练,可见武学一道之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龙五揭起榻上的竹席,也不知在什么地方一揭一按,整张竹榻翻转过来,露出一面铁盖。铁盖中央凹进去一个小孔,大小只可容手指伸入。
龙五深吸口气,真气贯注在食指上,然后食指插进小孔里,以一指之力去推动里面的强力弹簧机关。
片刻之后,机关启动,轧轧而响,铁盖分成四块,缩进边沿里去,露出一个洞口来。
龙五从洞里取出一个尺许长的竹筒,扭开筒盖,原来里面放着的是一幅画卷,想必就是那幅李卫公真迹了。
龙五摊开画卷,挂在墙上,然后取过一枝蜡烛,照着画卷,说道:“就是它。”
青龙凝目看去,烛光下照得清清楚楚,看见画上有三个人,正是一作画的文士、一磨墨的女子及一饮酒的虬髯豪客,形态、姿势亦如龙五所述,三人的神韵尽在简洁的笔画中呈现出来,栩栩如生。
龙五指着画中正在作画的文士,说道:“他就是李靖,画中的他正在作画。这个女子是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旁边这个饮酒男子便是他的知交好友虬髯客。
“这幅画,我已看了无数遍,始终看不出有任何独特之处。至于李靖为何要作这样一幅画,而且画中的‘他’也正在作画?于此,我也曾细细推敲过了,想必是因为三人友情深厚,所以李靖作了这幅画来纪念,而且画的内容,也正是当日动笔作画的过程。
“只是,我终究想不明白:凤凰为何要窃盗这幅画?这幅画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https://www.mangg.com/id49613/27010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