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道人去找村长说运沙子的事(这个年代沙子还是一种如空气一样的随意用,所以只需要雇人将沙子运到观中即可,即使这样,在这些村人眼中,要没用的沙子的人还是很傻),沈萧则留在村口,打算和那个坐在河边晒太阳的老者攀谈几句。
“老人家,小生有礼了。”
那老者回头,眼前这少年穿着得体,面料考究,面带朝气,一看就出身不凡,但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架子,翩翩有礼和善恭敬,显得极有教养。
“哦,小公子,老夫回礼了。”老人坐在马扎上拱拱手。
“老人家,您这里即无垂杆又无酒菜,对溪空坐,所谓何事?”【不行,这么说话我都快吐了……还是白话文来吧】
“这几天夏忙,村里的小孩都下地帮忙,心爱我才在这里静坐歇息,平时少有理会如此。”
沈萧恍悟道:“原来是老先生!学生失敬,失敬(失礼失敬用在不同地方,具体的请百度)。”同时后退半步躬身九十。
“莫要叫我先生,老夫只是空认几个字尔耳……”
沈萧席地而坐(这在古代才是最正常的,老人坐马扎是因为他年纪较大不便起身与坐地)与老人攀谈起来。
这老人年轻时候曾出外游历,做过跑堂,那家店主人很好,也因此学会了写字计数,后来也当过账房。那家店主天命之年身体欠佳,因此想将店铺交给老人自己回乡养老。
老人感谢其多年对自己的照顾同时也许多年不曾回村,想到儿时村人对自己的照顾,也厌烦了这闹市的喧嚣,因此没有接受,而是回到村中来。
他是村中认字做多的一人,因此就专心教导村中小孩学习。
沈萧看得出来,老人对自己的经历万分得意,这不是故意的炫耀,而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喜悦。
或许正是老人乐观的态度和无欲的心境,加上这山村纯净的环境,使得老人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长寿者。
说的兴起,沈萧起身道:“老人家,这附近哪里有酒肆,我去打点酒来为您老助助兴。”【这附近哪有卖酒的?咱爷俩边喝边唠】
老人笑道:“山野孤存,哪有酒家?常自备浊酒,逢佳节饮宴,哪有人会卖出?只怕是有钱无处使!”
随后又是一叹:“此处太过偏远,虽然生活安乐,但也只是这里面风调雨顺,记得我小时就是因粮食歉收,不少村民流离他处……”
沈萧一边听着,一遍在心里纠结:他既不忍心学现代为发展(或是说为了钱)破坏这种自然天成的人文,他也不想让这淳朴之地成为另一个让人厌烦的“闹市”;又不忍让此处民众受穷。
但再一分析,现在的生产力星海没有工业化的破坏力大(但他忽略了过度伐木造成的泥土流失等类似的破坏,以至于多年以后不得不移村山外),而且若人都因穷苦走光了留着还有什么用呢?
于是对老者说道:“老人家,有一句话不知当将不当讲,若是我有方法能让村子富足起来,您认为是否可行?”
这老人在村中的威望应该不低,若是他极力反对事情一定成不了,因此沈萧先要跟老人探探口风。
“有话不妨直说,村民富裕毕竟是好事,老夫还没有昏庸到……恩……”老人突然面色沉下来,“你该不会是在打陵墓的主意吧?”
山中要想富,分上下三等。上三等就是名药好酒奇果,下三等是猎凶劫路盗墓。
其他五个都没有(劫路需要位处要道商路),加上此处有皇陵的传言,往年也有过一些来探风的土老鼠,因此老人立刻警觉起来。
沈萧笑了笑:“老人家说笑了,我说的是其他法子。至于陵墓……日后您就知道为何不可能了。”
老人仍然没有放松警惕:“你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方法,还请言明之后,容村中执事者商讨之后再做决定。”
“恩,可以。老人家,我就直说了,你们真是坐着宝山乱哭穷啊!”
……
皇城之中,太监呈着一封书信匆匆走入。
“皇上,这是五殿下的书信,请您过目。”
皇上一边接过信,轻笑道:“难得他没有忘记朕啊。”
看着看着,皇上再次笑了起来:“这小子不简单啊!”
太监连忙应道:“皇上,怎么了?”(这些太监平日里的一个“任务”就是接皇上的话,或者装作什么都不懂的问,以满足皇上的虚荣心等。具体可参考狄仁杰与曾泰,目木于小五郎,老师与学生,学霸与学渣……)
“他竟然真的将‘玻璃’做出模样来了,还送给我一个‘鱼缸’,也不知如何。”接着将信一折,冷哼道:“不过他从头到尾也没说一句反省和认错的话,只说想念朕,却一句‘回来’的话也没提,看来他是根本不认为自己错了。”
信上,开篇就是一些问候想念与近况的程序话,然后就说闲来无事命人坐的一个玩物送入京城,也详细的说了是作何用处,也说了因为新作的,因此不太牢靠,观赏时还望小心,若有宫人不慎弄坏也非他们的过错(因为春月的原因沈萧才特意说的)。
顿了一下,问道:“他贡来的鱼缸在哪?”
“回皇上,因为匠人不知陛下想将鱼缸放置何处,因此未敢动手安置。”
“哦?那就让他们放到御花园的清风亭中好了,要什么都给他们。”
“是。”
皇上(将信递出去:“放到我的书房。没事了,你下去吧。”
“来人,移驾西宫。”
……
三公主沈燕兴冲冲的跑到养心殿,人还没到,清脆的“奶奶”声先传到老太后耳中。
老太后心情也很好:“什么事啊,这么开心?”
沈燕扑倒老太后怀里(对于尚未及笄的女孩往往没有过多礼节要求,尤其还是太后的孙女),开心道:“奶奶你看,这是五弟送我的镜子!”
她手上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手镜,黄铜包边虽不如宫中的精美,甚至可以说相差很多,但是镜面却光滑异常,而且没有铜镜那种黄色的视觉干扰,能清晰地看到镜中反射的事物。
太后瞧着新鲜,拿过来左瞧右瞧,对着自己照着左右摇头,喜道:“这玩意好生精巧,看着就像对人看一样。”看到孙女眯着眼开心的样子,用手一点她额头:“瞧把你美的,眼都睁不开了。”
三公主羞着将镜子拿过来,看着镜子里清晰地自己,一会摸摸脸蛋一会拢拢头发。
这时,眼角的余光看到正对床榻的矮柜上有东西反着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株漂亮的水晶莲花。
“咦?”她走近仔细去看。
这不是一株完全由玻璃制作的莲花:上面的每一个花瓣都是一样的,花径微微弯曲,莲心凹凸有致,整体透出淡淡的碧绿色,全部用黄铜镪合,花径中间是一跟金线,上边有黄铜的小揪模仿着莲花的尖刺。
美中不足的是,顺着金线有很多气泡,花瓣也是统一刻模显得有些呆板,花瓣的接口也不是很完善……
这么说吧,白瞎了这么好的钜活了。那名钜瓷匠人虽然手艺不错,但从没做过钜合花瓣的工作。远看还好,近观就有些惨不忍睹。
要是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连艺术品都算不上,二百块钱就要了!(那怎么成,怎么着您也得给三百啊!把东西放下:回见吧。回来回来!得,给二百四您拿走,不能再低了!最多二百二。成,今天赔本交个朋友!等人走后,店家微微一笑:干赚八十。)
因此这莲花才直接送给太后而不是转由皇上呈送太后——按规矩,这种进贡的艺术品要先由皇上过目,然后入国库,才能再给太后。但这个“进贡”指的是值钱的东西,按规矩少于五百两的不记账面,因此才直接送过来——这也从侧面说明纳贡官认为这东西不值钱,当然,也可能和鱼缸一样,因为是皇子送的所以没有走形式,但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太后看似随意的将它摆在矮柜上,主要原因是沈萧,可以常常看到。
“奶奶,这株花……也是五弟送来的吗?”
“是啊,应该是和你的镜子一批入宫的。”老太后起了逗逗她的心思,“你要是喜欢,就拿那镜子和我换吧。”
沈燕看看那玻璃莲花,又看看手中的小镜子,把镜子紧紧的捂在胸口:“还是镜子好!”
太后佯怒道:“怎么,一面小镜子都舍不得给奶奶吗?奶奶白疼你了!”
“不是呢,奶奶,这面镜子太小了,只适合我这种小孩子,这莲花不适合我。若是奶奶想要的话,我给五弟去封书信,再让人带上上好的镜框过去,给奶奶做个漂亮的大镜子。”
太后无奈的笑道:“你这小滑头……”
沈燕有些语气失落的问道:“奶奶,五弟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好想他啊。”
太后想了想:“他走了快有两月了,下个月……应该重阳之前必然会回来的。”
“奶奶,您和父王说说,让五弟早点回来吧,我都想他了。”
太后叹道:“就算他能回来又如何呢?他已入朝堂,无数琐事等待他去做,那还会有时间来陪你玩呢?”
沈燕摇摇头:“如果五弟忙的话,我会努力去帮他,总有一天,哪怕一天会空闲下来,就能陪我玩了!”
这一刻,这个在穷人家早已出嫁的孩子似乎终于长大了一些。
(https://www.mangg.com/id49419/26701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