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厨泉,全名栾提呼厨泉,是南匈奴持至尸逐候单于栾提於夫罗的弟弟,其父名栾提羌渠。事实上他们兄弟二人,曾经是父亲俘虏。
中平四年,中山太守张纯反叛,勾结鲜卑人叩击边境。灵帝陛下发布诏书,命令南匈奴出兵助幽州牧刘虞平叛。羌渠派遣左贤王出兵幽州,帮助汉军平定叛乱。不想,其国内权贵反对他出兵帮助汉室,发动了十万余人的反叛,攻打单于王庭,杀死羌渠单于。
羌渠死后,时任右贤王的於夫罗被灵帝下诏立为匈奴单于。但是匈奴国内的权贵却害怕於夫罗报复杀父之仇,未经汉室允许,私自拥立了须卜骨都候单于。於夫罗被逐出国境。不得已,他只能跑到洛阳向灵帝哭诉。如果不出意外地话,按照大汉的传统,内附汉室的邦国,敢于私立国主,是要出兵讨伐的。但是很不幸,就在这一年,灵帝陛下驾崩,大汉的乱世开启了。
於夫罗、呼厨泉兄弟二人的部族又被鲜卑人驱逐出草原。他们兄弟干脆就带着部族跑到中原,和黄巾余孽白波贼合流,在河内郡抢掠百姓。大将军何进命令董卓从西凉发兵讨伐,半道上又把他叫到洛阳帮助自己对付宦官,后面的事情就广为人知了。
於夫罗兄弟于是就在中原干起了强盗,后来他们和张杨一起依附袁绍。时间不长,於夫罗又想反叛袁绍,张杨不从,他就裹挟着张杨出走,结果被麴义击溃。再后来,於夫罗又和黑山贼合流,初平三年在内黄被父亲击败。初平四年,他又和黑山贼一起帮助袁术进攻陈留,这一次,父亲不但击溃了他们,还把他们兄弟俘虏了。
从那以后,他们兄弟就降服了父亲。於夫罗于建安元年病死,这个时候匈奴国内的须卜骨都候单于早已死于另一场叛乱,匈奴由老王监国。当今天子从长安出逃的时候,曾经得到过於夫罗的帮助,所以於夫罗死后,呼厨泉被当今天子立为单于,得以归国主政。
难怪夏侯渊恼怒,凭着他们兄弟二人在中原的所作所为,当日将他们就地斩杀也是他们罪有应得,咎由自取。这个家伙居然还敢和袁尚勾结,再一次踏足中原!
郭嘉恨恨的道:“这一次和初平年间不同,当年他流落中原,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如今呼厨泉回归匈奴,手握十万兵马,河东怕有大祸!”
“怕他作甚!”夏侯渊激动的走来走去,将地上的青砖踏的格格作响,“给我一万兵马,看我将他再次生擒活捉!”
“如此岂不正中袁尚下怀?”郭嘉反问道。
“这……”夏侯渊怔住了。
郭嘉到底清醒,如今正是攻打河北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的精力被匈奴人转移到河东郡,那么袁尚就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他和袁谭的矛盾。说不定等我们击败了呼厨泉,袁尚已经吞并了袁谭的兵马,河北重新变成铁板一块。到那个时候,再想下嘴去吃这块肥肉,怕是要崩掉几颗牙齿的!
众人全都坐回到座位上,苦思冥想。
“莫如交给元常!”半响之后,荀攸突然说道。
父亲问道:“公达说什么?把河东之事交给元常处置?”
荀攸点头道:“正是此意!”
父亲沉思了起来。
元常,就是钟繇的字。他是目前在父亲的麾下,地位仅次于荀彧的第二号人物,官拜侍中、尚书仆射,兼任司隶校尉,驻守长安,持节督察关中事,爵封东武亭侯。说起钟繇,他在很久以前就和荀彧、荀攸二人是同僚。在荀彧担任守宫令的时候,他就是尚书郎。后来和荀攸一同担任黄门侍郎一职。
荀彧投靠父亲之后,曾经多次向父亲提及钟繇的才干。只是当时钟繇正在长安,在当今天子身边,和李傕、郭汜二贼周旋。初平三年,父亲自领兖州牧。不想这时,李傕、郭汜二贼把京兆尹金尚给派了过来,担任兖州刺史。父亲大为恼怒,派兵将在半路的金尚打的抱头鼠窜,而后派遣使者到长安拜见天子,请为兖州牧。
李傕、郭汜二贼本意想要拒绝父亲,是钟繇劝说他们接受父亲的请求,以改变其在关东诸侯中的形象。从那以后,父亲就开始对钟繇渴慕起来。
兴平二年,钟繇参与谋划了天子逃出长安东返之事,在其中出了大力。故而太子到许昌之后,钟繇官拜御史中丞,而父亲也终于见到了他。后来他改任侍中、尚书仆射,位在荀彧之下。
建安四年,西凉马腾、韩遂趁着司隶空虚之良机,将他们的势力从凉州扩张到了关中,父亲对此甚为忧虑。荀彧举荐钟繇到长安督察关中各路人马,于是父亲便任命他为司隶校尉,并授以假节,给他生杀大权,命他驻守长安,安定关中。
钟繇到长安后,立刻展示出了他的过人才干,迅速将马腾、韩遂安抚下来,并劝说他们各送一个儿子到许昌做人质。所以,他的能力是无可否认的。但是,这只是他的纵横捭阖的政治能力,他的统军之能到底如何,却没有经过验证。
父亲看来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就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荀攸,等待着他的解释。
荀攸说道:“以我军目下的兵力,实难两线作战,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兼顾河东与冀州两地。故而莫如把河东之事全权委任给元常。元常在关中有威望,又擅长捭阖,依他之能,定能聚集关中诸将,甚至说服马腾、韩遂出兵,共击匈奴。如此岂非两便?”
父亲权衡了好半响,这才在席案上重重拍击一下,沉声道:“就依公达之策吧!”
**********
我把荀缉和吴质叫道我的帐中,把事情给他们讲了一下,想和他们探讨一番这个问题。吴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表现出了震惊,但是荀缉没有,他平静的用手臂支着脑袋思考起来。
“孟熙,你在想什么?”我奇怪的问道。
荀缉说:“我在想,这个机会我们要不要去争取。”
我更加奇怪了,“机会?什么机会?”
就连吴质也愣愣的看着他,说道:“孟熙,这于公子而言怎能算是机会呢?”
荀缉看了一眼吴质,嘴角带着诡异的笑容,说道:“公子可还记得我为你谋划的大事?”
“当然记得,‘定都长安,建号立国’!”我也呵呵笑道,并饶有兴趣的看着吴质的反应。
吴质的双眼立刻瞪得滚圆,嘴巴半张,双手紧紧的抓住膝盖上的衣襟。吴质的惊讶在我的预料之中,这时就连父亲也不敢说什么“建号立国”,汉天子是父亲高高举起,得以执天下牛耳的旗帜,所以他不敢说什么取而代之的话,跟谁都不敢说。但是我和荀缉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当着他的面说了出来。
我和吴质相识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来他在我的手下做事,富贵没有得来,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簿,但他还是兢兢业业的为我做事,羽林军的粮草供给,薪俸发放,从来没有让我操心过。但他却依然没有完全成为我的心腹。到目前为止,和我完全交心的只有曹真和荀缉二人。曹真自不必说,荀缉却是后来居上,和我初一结实便成知己。如今我觉得是时候把吴质完全的绑在我的战车上了!
吴质先是惊讶,而后便露出惊喜的神色,而且是无比的惊喜。古往今来,以至后世,还有什么富贵会比从龙之臣得到的富贵更大的呢?
我要给吴质那颗聪明的脑袋一个思考的方向!
果然,他没有让我失望,放开抓住膝盖的手掌,咧开嘴笑道:“孟熙之意我懂了!关中诸将,自董卓死后便群龙无首,虽然名义上归顺了曹公,但其实若即若离,尤其是马腾、韩遂在其中影响庞大。此番大战,若能将诸将合为一体,经此一战,曹公的威望必能深入诸将之心。而公子若能代表曹公前往,便能初步在关中树立自己的威望。”
荀缉赞赏的看着吴质,说道:“季重所言甚是!若要建立一个强干弱枝的朝廷,定都长安势在必行。而此事的准备宜早不宜迟,公子若能早早的在那里的百姓中间留下自己的威望,便可提前为以后铺平道路。钟元常大人与家父乃是至交好友,若有他为公子张目,此事要做成便不难。”
我心动了,自从荀缉给我提出“定都长安”的大计之后,我每日都在思考此事,越想越觉得荀缉当日所言有理。关中是什么地方?抛开荀缉所言的那些好处,那里也是大秦与前汉的龙兴之所,后世的大唐也是在那里成就的盛世。不提龙气之说,那里四周山河险峻,内有八百里肥沃的关中,朝廷定都于此,便可聚集强大的民力、财力、军力,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威慑中原。这样的朝廷才是强大的朝廷!
所以我早已下定决心,不管面临多少困难,我都要在我的有生之年把长安,把关中经营好,给我的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强势的朝廷。而眼前的事情,的确给了我一个提前布置的机会!
“然则父亲那里,我该如何去说?”我问道。
“这有何难?”吴质说道:“钟元常到底是外人,公子若去,更能显得曹公对关中诸将的尊重。公子此去,又不是代替钟元常的权柄,反而会给他整添权威,如此两便之事,曹公岂能不答应!”
吴质一旦开动起脑筋,主意便离开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
“好!去长安!”我下定了决心。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31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