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确都快要有个终结了!
在河北军挖掘隧道的图谋被荀攸的计策破坏掉之后,袁绍就把进攻官渡的军队撤回了沙丘营地。他的虚弱已经完全的展示在了父亲的眼前。
没错,就是虚弱!
拥有四州之地,取之不竭的粮草,几十万的可战兵源,这表面上看来强横无比的实力欺骗了许多人,也欺骗了袁绍自己。也许他曾经以为凭借着这些,他就能轻易的将父亲碾压成齑粉。可是现实给了他迎头痛击,七个多月的鏖战,他的损失远远大于收获。到目前为止,已有近六七万燕赵儿郎折损在这场战争中。他的十五万大军,顶多还余八九万人。而他得到的,仅仅是父亲主动抛弃的濮水两岸的那些土地。
我相信最初的两日河北军强攻官渡,并非单纯的是为了给挖掘隧道做掩护。从进攻的强度上说,袁绍未尝没有试探一下,看是否能一举破城的意思。他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是那也仅仅是差一点而已。
如今他把攻城近一个月的军队撤回去,只能说明攻城的战损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他已经失去了强攻的能力。
可惜他也不能选择撤军回河北,一旦他灰溜溜的退回去,不单他大将军的名声扫地,而且我父亲必定会一路追杀,到时候攻守易位,他苦心经营十年之久的基业就有崩溃的可能性。就像我父亲了解他那样,他也必然很了解我父亲。
这就好比两个人角抵,激烈的拼斗过后,双方都已是筋疲力尽,却都只能咬牙坚持,谁先示弱谁就败。荀彧的判断就是此意。
想起袁绍的那个叫田丰的谋士在开战前做的袁绍必败的预言,我想他这时一定悔青了肠子,后悔没有听田丰的话,再励精图治把麾下的地盘经营上一两年,而后南向以争天下。可惜他被不可抑制的野心迷住了双眼,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倒是可惜了田丰,摊上这么一个主公。以袁绍好面子的秉性,将来回去的第一件事必然是杀掉他,为自己遮丑。
说什么田丰刚而犯上,咎由自取?身为谋主,直言劝谏就是他的职责。在父亲这里,荀彧、郭嘉等人哪一个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少指责父亲的过失,可父亲却从来没有把这当成是犯上。
袁绍刚愎自用,能得人却不能用人的缺点,注定了他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的下场。
在官渡,从他后退的那一刻起,胜负天平的倾斜方向已经逆转了!
父亲已经将所有的疑虑一扫而空,充满信心的对那些疲惫不堪的运送物资的士卒说道:“诸君再辛苦十五日,十五日内我必破袁绍!”
这不是虚张声势,因为就在这一天,已经恢复职位的中军校尉史涣在巡视官渡城外的时候,抓到了袁绍的一个探子,经过审讯,从他的口中得知袁绍从冀州紧急调运了几千辆车的粮食,很快就会抵达沙丘。押运粮队的将领是河北军的悍将韩猛。
得知这一情报,荀攸立刻抚掌大笑,“天赐良机,袁绍败亡之日不远了!”
父亲奇道:“公达何出此言,虽然我也有意劫粮,可闻听韩猛此人骁勇善战,在河北军中武艺不亚颜良、文丑,如要得手实属不易。”
荀攸笑道:“主公有所不知,韩猛此人有勇无谋,向来恃勇轻敌,乃是一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袁绍使此人督粮,真乃用人不明!主公可挑选帐下精细之将,绕道袭击,必定得手无疑!”
“果真如此!谁能担当此任?”父亲振奋的说道。
“论心思缜密,为人精细,主公帐下非徐公明、史公刘二将莫属。”
父亲细细的想了一下,点头道:“甚是妥当,就命徐晃、史涣二人前去劫粮!”
徐晃从父亲这里接过军令,带着一脸抑制不住的兴奋神色,大踏步的去了。
我理解他的兴奋。在父亲麾下所有的将军中,徐晃可谓是最早获得爵位的。早在初平三年,他就得到了都亭侯的爵位。但是这个爵位不是他用在父亲帐下所立功绩换取的,那时他还是车骑将军杨奉的部将。
杨奉本来是黄巾贼寇白波的属下,后投降董卓部将李傕。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在长安分别劫持了当今天子与群臣,二人为了争权,在长安城中自相残杀,把一座前汉都城弄的血流千里,几乎杀成了一座鬼城。惯于见风使舵的杨奉在徐晃的劝说下,暗中勾连群臣,反叛了李傕,趁乱把天子和群臣偷送出长安,一路护送东归。徐晃因此被天子封为都亭侯。
后来父亲前往迎驾,杨奉先降后叛,被父亲攻灭,徐晃便转投父亲帐下听用。在父亲的麾下,他的才能逐渐被发掘,数年征战,立过一些功劳,被擢升为裨将军。
但是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中,如于禁、刘延、张辽、乐进、史涣、曹纯、曹仁、夏侯渊等人都前后立下大功,他却没有立过什么像样的功劳。这和他如今的地位颇不相符,所以这一仗他必定会鼓足干劲,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后世的人都知道,徐晃是一个能把关羽给击败的英杰人物,区区韩猛,岂在话下?所以,不用担心他不能取胜,只等捷报便可。
被河北军按着脖子揍了一两个月,如今终于要把憋屈和痛苦如数奉还,反击从现在开始!
这是事关全局的一场战斗,容不得半点闪失。徐晃去后半日,父亲仍不放心,派张辽和许褚领着两千人马前曲接应。
晚上,父亲甚至没有回去休息,就坐在幕府大堂中等候消息。他太期待这一场意义非凡的胜利了,所以一向镇定的他也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不得已主要的下属们都枯坐在堂中陪着他等候。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心思说话,都在默默的等待着。
到了后半夜,夜风渐冷。我抱紧双臂,实在熬不过睡意,靠在柱子上,朦朦胧胧的睡着了。
仿佛就是那么片刻的工夫,一阵人声鼎沸的嘈杂声把我从奇异的梦境中惊醒。我睁开感觉刺痛的眼皮,明亮的日光顿时扑过来,我连忙用手遮挡。大堂中的人们都在往外疾奔。
天已经亮了!我猛地站起来,拉住从我身边跑过的陈群,问道:“怎么回事?”
陈群一脸喜色的叫道:“大捷!徐公明奏凯而归!”
我丢下他,不顾浑身的酸痛,发足便奔,跟着人群向外向跑去。
幕府门外,父亲已经早到了,他头发蓬松,双目赤红,在众人的簇拥下,把前来缴令的徐晃、史涣、张辽、许褚四将扶起来。
徐晃的手中捧着一面被焚烧的只剩一半的将旗,扯着铿锵有力的喉咙,大声道:“末将幸不辱命,已将袁绍运粮车队尽数焚毁,向主公缴令!”
徐晃和史涣身上的铠甲凌乱,一脸烟熏火燎过的灰尘,战袍上全是血迹。倒是张辽、许褚二人除了略显疲惫,却是衣冠整齐。
父亲抓着徐晃的手臂,用力摇动几下,脸上全是兴奋的潮红,大笑着说:“好!做得好!快将详情报来!”
父亲真是高兴坏了,就在幕府门外听战报,根本没有会堂问话的意思。
徐晃的嘴角咧着,带着止不住的笑说道:“我和公刘出城之后,先派斥候查探韩猛的行程。得报果真有河北军运粮车队,足有五六千两之多,绵延十余里,看脚程夜晚当能赶到故市。那里距沙丘还有上百里,末将断定韩猛必在此休整,故而加快行军,在天黑前赶到距故市十里之外,命全军潜伏。
“入夜之后,河北军大批车队进入镇中。我和公刘商议,把所带之兵一分为二,迂回到故市前后。待敌军埋锅造饭之时,末将挥军杀入镇中。韩猛匹夫居然并不慌乱,领兵向我逆袭,和我就在镇前大战。这时公刘从镇后杀入,一路放火,把河北军粮车尽皆点燃。
“粮车被焚,敌军顿时溃乱。韩猛这厮却也了得,杀出重围跑了。剩下的敌军士卒,被我和公刘前后夹击,待文远和仲康赶到后尽皆投降。”
张辽笑道:“等我和仲康赶到时,敌军已经被杀的心惊胆战,我二人唯有受降而已!”
众人哈哈大笑,欢快的笑声沸腾着。
郭嘉笑道:“此战胜过非凡,就在这一两日,袁绍军中必有大变!”
父亲边笑边叹息:“倒是可惜了这么多粮食,都够我军吃上一秋了。”
是啊,这是够我军吃一个季度的粮食,对袁绍来说也必定不是一个小数目。失去了这么多的粮食,他的大军补给也会变得困难起来。而且他们又是远离根据,在我方地域作战,全军士气必会遭受巨大的打击。敌我双方的情势真正的发生了逆转。
现在,就等郭嘉说的那个大变到来了!
【这两章是过度章节,官渡之战已经快要写完。实际上在之前,对历史的复述大于原创,曹操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从下一章开始就不再单纯的复述历史,子桓将取代曹操成为这本书绝对的主角。】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2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