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丕传 > 第二十七章 鏖战

?咕噜咕噜,曹真大口的将一碗凉水灌进肚子里。

  看着周围的人都围着他,他这才抹了一下嘴,挥舞着拳头叫道:“我军大胜!歼敌两万!“

  众人顿时大声欢呼,兴奋的击掌相庆。我和陈群对视一眼,曹真没有提我军的战损,只说歼敌数目,这其中大有文章。虽然他表现出一脸的振奋,但以我对他的了解,十有八九是他装出来的。

  “子丹,随我来。“

  我和陈群把曹真带到一间内室,将房门掩上。

  “战况到底如何?“我问他。

  曹真将肩甲解开,一屁股坐到席子上,操起一把蒲扇,对着自己的脖子猛扇,“我方才可没有胡说,我们真的歼灭了敌军两万。只不过……我们自己也折损了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前营的士卒总数也不过才两万人而已,这么说这一阵就损失了两成的兵力!

  “虽胜犹败!”陈群捻着胡须叹道。

  是啊,这就是虽胜犹败。我们才有多少人,而袁绍有十几万大军,死伤两万人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放点血而已。但对我们来说折损四五千人等于割块肉。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同样是一场不得不硬着头皮打的仗,我们和河北军兵力相差悬殊,将领们尚且信心不足,何况普通士卒?不硬碰硬的交一次锋,狠狠地顿挫一下敌军的锐气,让我军士卒看看,不可一世的河北军不过是一群羔羊而已,怎能让他们有必胜的信心?

  哪怕是前营的人马死伤大半,我想父亲还是会选择打这一仗的。

  “你给我仔细说说!”

  曹真手中挥扇的动作停止了,他微微皱着眉头,脸颊上的肌肉抽动几下,双手十指紧扣。

  “河北军……人真多啊!袁绍这一次就带了五万多人马出阵,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边。丢他妈,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

  我能想像得到那场景,五万人马,集结着密集的军阵,最前面部署着巨大的橹盾,巨橹后面隐藏着弓弩手,步卒的手中持着两人多高的长矛,好似一片不着边际的森林,装备环首刀的锐卒藏身在那密林之中,骑兵分列两翼,无数的将旗在军阵中迎风招展。肃杀之气直冲天际!

  号角声起,战鼓隆隆,几万杆长矛突然齐刷刷的平举,呼的一声巨响,那无边的杀气冲着我军逼了过来。那场景,胆怯之人在当面一定会吓得当场瘫软在地。

  “两军对垒,先是弓弩手对射。那场面,我可是开了眼界了,万箭齐发,真的就像写文章的人说的矢如雨坠……”

  随着号令声响,吱吱呀呀的上弦声刺激着几万双方将士的耳膜,两军巨橹后面的盾牌兵不约而同的举起大盾。令旗一挥,翁的一声,上万支弩箭被抛射到空中,如同铺天盖地的蝗虫乱舞,遮天蔽日。两股箭群在半空中交汇在一起,许多箭支碰撞,一同折断,坠落在地上。紧接着像密集的雨点般的箭雨便落到了双方将士的头上,射到巨橹和大盾上的箭噼啪作响,还有不少箭避开盾牌,射到了双方将士们的身上。血花四溅,不断有人中间倒下,但站立的长矛兵在面对这些夺命的流矢的时候也不能闪身躲避,阵型一乱就会引起整个战阵的混乱,敌人会趁机突击过来,这就是箭阵的最大作用。阵中装备环首刀的锐卒这时就是督战队,一旦发现惊慌失措的乱兵,便会毫不客气的就地斩杀。

  “对射了三轮,两军各有死伤。不过总的说起来还是咱们占了便宜,你想咱们的士卒都是年年征战的百战精兵,别说是箭,就是刀劈到眼前也不眨眼。袁绍那里别看兵多,大概有许多都是临时征召,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刚开始他们在督战队的威胁下还能坚持不动,对射两轮之后,他们的士卒就约束不住开始混乱起来。子桓你想,他们越乱中箭的岂不是越多,乱箭之下,顿时就死伤了一片!

  “主公一看敌阵混乱,立刻挥手命令一支骑兵猛冲过去。你猜是哪支骑兵?”

  “废话,当然是虎豹骑!”

  “哈哈,这你可猜错了!”曹真买了个关子,“除了虎豹骑,咱们还有一支骑兵,你不知道吗?”

  还有成建制的骑兵?难道是……

  “定是张绣手下一同投降过来的西凉骑兵。”陈群接口道。

  的确,我军这里还有一支骑兵,就是原本张绣麾下的西凉骑兵,他们大多是边地羌汉杂居之地的汉人,也有不少就是羌人。这些人跟着张济和张绣多年流离中原,从长安一直到南阳,百战余生,只有千人上下。张绣投降时,在宛城附近征发的士卒大多散去,只有这些西凉骑兵依然跟着他。

  “主公肯定是早有准备,就是要用这些西凉骑兵冲阵,连新式马具都没有给他们装备,就是怕他们死在袁绍军阵中被河北军得到。咱们的虎豹骑在后面等着对付敌人的骑兵。啧啧,西凉骑兵都说是天下无双,还真不是吹地,一声令下,张绣便带着他们冲了出去,一个个平举着长枪,对着那密匝匝的长矛阵就撞了上去……”

  西凉骑兵,擅使长枪。这些出身羌汉杂居之地的边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什么太平盛世。那些羌人时而臣服,时而反叛,根本就没有消停过。所以这些个地方民风彪悍,不分男女,几乎人人善战。

  这些因董卓暴乱远离家乡,混迹中原的西凉骑兵,在多年的厮杀中,也许早就不知道生存的意义,无休止的战斗和等待战斗可能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死亡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趁着敌人军阵混乱的空档,张绣带着他们风驰电掣般的迅速突击到河北军阵前。战斗经验丰富的西凉骑兵,在奔跑之中也不减速,用手中的长枪将拦住去路的巨橹挑开,从空隙中突杀进去。骑术高超的会猛拉缰绳,操控着战马腾空而起,一跃而过。

  河北军在前排的长矛兵一定是最精锐的士卒,他们不会乱。在和公孙瓒以及乌桓、鲜卑野人的多年交战中,他们早就有了对付骑兵的经验。那接近两丈长的长矛平举起来,士卒们放低身体重心,肩膀挨着肩膀,互相鼓劲,呐喊着,迎着奔过来的骑兵,一同向前猛刺。骑兵如同撞到了一面满是尖刺的铁墙上一样,顿时人仰马翻,有的人的尸体还会被挂在长矛上……

  “张绣那老小子倒也不是徒有虚名,对着河北军的长矛阵,他单手挥舞长枪,就像抽鞭子一样连连抽打,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活着的七八百骑兵就突了进去。河北军有十几名战将冲过来想要拦住他。嘿,那老小子出枪真快,而且专刺人的咽喉,也不和敌人缠斗,呼啸而过,便会有一将咽喉中枪,落马而死。”

  张绣!每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我心中都会有一阵恨意涌上。但这个人能够两次将父亲打的落荒而逃,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后世的说书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北地枪王”,也是有其渊源的。

  悍勇的张绣一边冲杀,一边将手中的长枪连连突刺,那枪在他的手中化为一道道残影,所过之处,敌人的士卒就像镰刀割过的稻草一般成排倒下。西凉骑兵,紧紧跟随着他们的首领,在敌阵中四下乱闯,杀敌是次要的,搅乱敌阵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主公一见敌军大乱,就立刻命令许褚带着虎士们当先出击,务必将敌军彻底搅乱。紧接着,全军一同杀出。可惜,文烈和我们这些护卫的骑兵不能上前冲杀,唉!敌军两翼的骑兵这时想杀过来,却被我们的虎豹骑拦住了!哈哈,子桓,真有你的,有了新马具的虎豹骑岂是那些普通骑兵可比,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出身游侠的虎士正是乱战的高手,在许褚的带领下,他们人手一把环首刀,如虎入羊群一样杀入敌阵。他们三五一群,专门猎杀敌军将校,刀光霍霍,血肉横飞,敌军彻底乱了。紧接着我军主力步卒一拥而上。两军步卒挺着长矛对刺。

  这是一场勇气和毅力的对决,面对着呼啸而来的长矛,士卒一定要克服恐惧的心理,睁大眼睛,勇敢的和敌人对刺。如果因为害怕而闭眼,就一定会死在对方的长矛之下。敌军已乱,我军士气正盛。步兵交锋,整齐的阵列比什么都重要,长矛只有在密集的阵列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军步卒大踏步的先前,前排突刺,后排准备。前排收矛,后排紧接着刺出。有人战死倒下,后面的士卒立刻补上。无休止的突刺,对着敌人碾压过去。

  战神蚩尤在天空中咆哮,两军的士卒彻底绞杀在一起。人的生命在这一刻就是两军主帅手中的筹码,可以随意的被牺牲掉。袁绍的筹码多,父亲的赌术高,旗鼓相当!

  曹真说到这里,脸色发白了,“不瞒你说,子桓,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死这么多的人。我原想着打仗嘛,凭着我的一身武艺,就是单骑冲阵,就是斩将夺旗!可我没想到真正的沙场是这个样子的!哪里都是人,哪里都是厮杀。不停的有人惨叫着倒地,死的一了百了,没死的很可能就被许多只脚践踏而过,活生生的被踩死。

  “子桓,你别笑话我,我那时真的怕了!”

  *****************************************************************************************************************

  张渔的话:用第一人称描写战争真不容易,我绞尽了脑汁想写的精彩,这两章写的很痛苦,也不知道这么处理读者朋友们接不接受。但我会努力写好后面的情节的。官渡之战马上就要白热化了,子桓的初阵快上演了!

  最后,不得不感谢一直支持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给了我写下去的动力!感谢“书友60891393”,有人怀疑你是我的小号,因为你坚持不懈的给我打赏,其实我们互不相识;感谢“悠哉悠哉”,你每天都会给我投三票,却从未在书评区发过言,让我连给你加精华略表报答的机会都没有;感谢“此宝与吾有缘”,谢谢你的支持,更感谢你不断的给我提意见,让我能更清醒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感谢闹心大哥、月墨流岚、光之铁锤……还有我叫不出名字的书友们,你们是最棒的!为了你们我一定会坚持不懈的把这本书写下去,努力写好!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24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