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极品状元郎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办新学的种子

???

  

      “重开通天书院?这倒是个不错的散财的主意。说说你的想法,你打算将你出资的书院弄成个什么样子?以你这个古灵精怪的脑袋因该不会只是想开间普通书院那么简单吧?”通天老爷子,说完便在摇椅上换了舒服的姿势,做起了洗耳恭听的准备。

  

      牛安朝通天老爷子拱拱手道:“那学生就献丑了,有什么不对地方还请老师你老人家斧正斧正。”牛安沉思了一下,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话语后便道:“学生现在虽说是有些小钱了,但想要开间上规模的书院那显然有些不切实际,特别是在这寸土寸金的长城里更是不可能。所以这首先就应该要在选址上下翻功夫,即要环境幽静又不能长安城太远。老师你说长安南边的翠华山怎么样?”

  

      “翠华山?你小子说来说去又是想打老夫的主意吧?”通天老头,磕了磕椅子扶手道。“打老师的主意,学生怎以敢。我只是听人说,那翠华山离长安不远,出明德门就到。又在秦岭之中,环境自是幽静。这样的地方用来修书院自然再好不过,只是老师说学生是在打老师的主意,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说道?”

  

      通天老爷子笑道:“呵呵,真不知道你这小子是在跟老夫装傻呢?还是真不知道,你只知那翠华山环境不错,离长安又近。可知那翠华山是皇家辟出来的上林苑?你想在哪里修建书院,还不是想让老夫去找皇帝卖这张老脸?”

  

      “还有这事?学生这倒是真不知道。不过若大的秦岭皇家应该不可能全都辟出来做上林苑吧!咱们只要在上林苑的边上,寻一小山头就足以。这样一来,虽说是在城外,但皇家的上林苑里必然驻有军马,这在安全上必然能得到上林苑的庇护。这样说来,皇家辟出来的上林苑,不但不会影响我们建书院反而还能解决掉了咱们书院的安全问题。嘿!这么一说,学生更加觉得那就是一个建书院的绝加场所。”

  

      牛安说完,只见通天老爷子在摇椅慢慢悠悠的摇了一阵之后才道:“地儿到是个好地儿,可是要在山上建书院,那花费可不是个小数目啊!”牛安听了笑道:“呵呵,老师刚刚还在担心学生将来富可敌国而招来杀生之祸,怎么这会又担心起学生没钱了呢!再说学生也不打算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把书院建起来。学生计划修建书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说学生要修的书院可不是一般的普通书院。别的书院最终目的是让学子金榜题名,将来好做官。可是观我大齐的官位就那么多,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做官,既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官,那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教学奉行的理念是有教无类,让读书不再是富人的权利,也要让穷苦人家的子弟也有机会进入学堂。所以我打算除了建书院之外,还得为读起书的学员发放生活补贴。而对于那些品学兼优或是有潜力的学员,咱们再设立一个奖学金制度给于鼓励,让他们安心就学将来好报效帝国。这样一来每年从书院毕业的学员肯定是如过江之鲤,将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目。要是让他们全都去走科举金榜题名,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学又想,咱们的办宗旨将不再是为了金榜题名,而是为大齐培育出对帝国有用之人才。

  

      比如说精通架设桥梁的人才就要会设计桥梁的结构,能计算出要耗费多少材料,多少人力。又或者说精通冶炼的人,就能造出更好的钢铁,打出更锋利的战刀跟更坚固的铠甲,帮助为国征战的将士们多杀敌少流血。凡事只要是对民生或者军事有用的人,咱们学院都要培养。因为这些东西光靠官员是不是能面面俱到的,不是说术业有专攻吗?咱们专们针对各行各业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取个名字叫专家如何?

  

      对了,咱们学院除了教书育人,还得搞些探索研究。不能老学前人的旧东西,也得学会创新。有了创新这个世界才能进步不是吗?就是袁天罡现在正在探索的那个化物学,到时也可以将他聘为学院的先生,专门用来教授他的化物。让他一边教授一边做他的研究两不误,这样一来,我们还可多聘一些在格物,天文,地理,军事甚至是音律等等一些冷门却对社会必不可少的人才来做老师,让他像袁天罡一样一边做他的研究一边教授学员。咱们再给这样的老师取个名字叫教授如何?而教授带的一帮一起搞研究的学生就叫研究生怎样?对了还有……”

  

      “好了,好了你先打住。你说的这些确实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想要完成你的宏图伟业也确实是需要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完成。但是老夫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为你打个基础相信这点时间的应该还是有的。只是最后你自己能不能完成就看你自己的能耐跟造化了。如果你日后真的完成了这一壮举,那么日后必将开拓出一个让人不敢想像的新时代。说到这儿,老夫还真的很憧憬那样的时代啊!可惜啊!你这小子怎么就不能早生个几十年,也好让老夫陪你多走一段路?”

  

      通天老头听了牛安的话,只觉得眼前一亮,他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而且还是帝师。以他现在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在这个时代的教育业里已经是泰山北斗一类的大宗师了。只是只到今天听牛安这一席话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办学也可以这么办的。人要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学得智识吗?然而知识可不只有吟诗做赋弄文章这一门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点啊!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不知道说了多少年,可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这专攻的人才也是要去专门的培养的呢?专家,教授还有那个什么研究生。这小子的脑袋倒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张口就来这么贴切的名词,这感觉就好像这小子亲身经历过似的。

  

      与通天老头聊了一天,虽然牛安自已感觉这聊得很是投机,但最后却没有聊出个什么结果出来。但牛安却坚信今天跟通天老爷子聊的这一天,绝对不是打了一天的屁。之所以没有结果,这完全就是这话题的一开始,就是一时兴起而谈。又怎么可能有任何结果出来呢?

  

      但是却完美的解决了,老爷子一直所担心自己会揽尽天下财富的事。不光这样而且今天的谈话也都在两人之间种下了一颗要办新学的种子,现在就看这粒种子什么时候能发芽了,只要这发芽以通天老头的能耐这颗嫩芽就注定会茁壮成长,自己以后要干的事就是照顾好这已小树就成。这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只是自己以后乘凉的这片树阴子,定会是一片十分宏大的树阴,宏大到世人只有仰视的份。

  

      人啊在没钱的时候,对于自己周边的事物,总是能过且过,能用且用。而一但有了钱之后,就会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要好的那要棒的。这不牛安就觉得他现在所住的院子有些小了,正寻思着找间大一点的宅子。

  

      想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里找到一间像要的大宅确实是件不怎么容易的事,不过谷俗话说得了好,这人好办事。牛安这些日子以来与裴元庆他们感情投资,这会儿也终于派上了用场,让他们这些长安的地头蛇去帮自己物色一栋好宅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这才三天的功夫位于西市边上的延寿坊的一所三进的大宅便被裴元庆他们以一万两银子的价钱给盘了下来。

  

      牛安的宅子离西市很近距皇城也不远,这地段自然是没得说。而且还听说这宅子还是三进的,这面积自然就不会小到哪儿去。再看这刚上过漆不久的大门还有那门内刚翻新照壁,牛安觉得自己这一万两花的不冤。当走进一看发现这地面跟房顶居然也是刚刚才整修过没多外,看起来跟新宅子没什么两样,而且就连家具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时候。牛安就觉得自己这一万两花的超值。而牛安就奇怪这么好的宅子,这家主人怎么一万两就肯卖了呢?但听裴元庆他们所言,这栋宅子原生的主人是来长安经商的,不知怎的生意出了问题及须资金周转,不然一家老头就只能跳霸桥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牛安是没心事去追根问底了,他现在正带着红伊跟小英子欣赏自己的这栋豪宅呢。对于牛安来说,这要是换到上辈子,可是自己做梦都不好意思梦的事情。这样的豪宅要是放在后世的北京而且还是在市中心,你兜里没有什几千万你都不好意思开口跟人买。

  

      而今自己只不过是跟裴元庆他们无聊时在葡萄架下朝自己的院子发发牢骚,这些家伙才三天的功夫居然就将够房所须的所有手续都给办妥了,自己只管掏银子就成。这感觉还就真跟做梦一样。特别是在这宅子里转久了,牛安就越发的觉的自己是在作梦,自己所在的地方其实只不过是某处公园或者说是园林。

  

      但见到身边的红伊朝自己甜甜的笑时,牛安才感慨道:“娘的还真是不管前世还是后世,这取老婆还就真得先有套房啊!瞧把这丫头给美的,以前在那小院子时,可没见他这么兴奋过。”

  

      移动阅读请访问:  品文吧-精选好看的小说

  

  

(https://www.mangg.com/id45967/25682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