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弟,这可真是大快人心,你没看到四哥的那脸色,简直就是妙极了,哈哈!”
长宁宫偏殿之中,朱权正在朱栴聚在一起喝茶。
朱栴所说的乃是在刚刚结束的大宴之中,朱棣向洪武帝恭祝敬酒的时候,洪武帝让朱棣先向朱允炆敬酒,此举顿时想让朱棣闹了个大花脸。
要知道当时朱棣可是行了大礼的,而除了朱元璋之外,能够承受大礼的自然也就只有一众皇子的大哥皇太子朱标。
但是眼下朱元璋却要朱棣向朱允炆大礼参拜敬酒,当场就让朱棣闹了个难堪,朱允炆从年龄上来说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一个孺子,而从辈分上更仅仅是朱棣的侄儿而已,好在最后朱棣还是忍住面子上的难堪向朱允炆敬了一杯。
“十六哥,父皇这是在立威啊!虽然你我兄弟都看四哥不是很顺眼,但是不得不说四哥却是我等兄弟之中兵权最盛之人,而现在父皇让四哥大礼向允炆敬酒,这是在定名分啊!”
朱权有些感慨的说道。
听到朱权这么说,朱栴脸色也是一愣,随后也是为之一变。
“这么说,大哥的病是真的好不了啦?”
朱栴突然说出的话让朱权脸上一惊,虽然朱权小心的看了看左右,发现没人注意之后,朱权压低了声音说道:
“十六哥,你要死啊,这种话怎么能突然就说出来!”
“嘿嘿,无心,无心之举啊!”
朱栴尴尬的笑着摸了摸腰间的玉佩。
“不管大哥的病好还是不好,但是允炆的身份摆在那里,大哥若是好了,允炆就是下任的储君,若是好不了的话,那肯定就会被立为储君,这就是父皇的意思是!”
朱权顿了顿接着说道:
“所以四哥这一拜并没有拜错,再者之后,我等不也一样对允炆参拜了吗”
随着朱权的这番话说完,偏殿之中顿时变得沉默了起来,朱栴的眉头也皱紧了。
好一会,朱栴才愁眉散尽,之后洒脱的说道:
“管它了,反正,明年我等就要就藩了,再说这江山是父皇的,他的想法没人可以阻止”
“说是这么说,只不过这次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朝中,大哥的影响力有多大啊!”
感叹完之后,朱权又和朱栴闲聊了一会,接着朱栴便离开了长宁宫中。
朱栴走后,趁着这个时间朱权也是立即收拾了一下然后躺下休息。
要知道,今天可是腊月三十,晚上**的妃嫔和皇子们可还是要守夜呢。
.........................................
时光如斯夫,一眨眼间的功夫,洪武二十五年便到来了。
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洪武帝下达了封王诏书。
一大早,朱权等和朱桂、朱植便来到了奉天殿外,此时不过卯时,但是因为今日正逢大朝,所以便早早的来到了奉天殿外。
三人身上已经穿上了全套的亲王礼服,卯时四刻,洪武帝身边的跟班太监走出了奉天殿站在殿外的侧边大声唱诺:
“宣皇十三子豫王朱桂、皇十五子卫王朱植、皇十七子朱权进殿!”
听到宣召,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以豫王朱桂为首迈上了奉天殿的台阶。
奉天殿,坐落在全部用汉白玉包筑的三层石台上,每层台的四周都是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石台总高2.436丈米,边缘高2.136丈,占地37.5亩。石台上的奉天殿广三十丈,深十五丈殿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
可以说,单单是看着,便让人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同时仰视奉天殿更让人对皇权有了一种敬畏感。
三王走进奉天殿内的时候,殿内的文武大臣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三人特别是朱权的身上。
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朱权在三王之中长得最帅,而是此次册封之中,朱权得到的兵马却是最多的。
“儿臣朱桂、朱植、朱权拜见父皇!”
面对三王的跪拜,朱元璋平静的说道
“平身,陈恩,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国朝立国以来,数次北伐,蒙元鞑虏远遁大漠,实乃祖宗庇佑,但今,蒙元余孽数度屯兵边境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有皇十三子朱桂、十五子朱植、十七子朱权,聪慧好学、体貌魁伟、长于军务、才干颇能,今特晋皇十三子朱桂为代王、皇十五子朱植为辽王、皇十七子朱权为宁王,藩属大同、广宁、大宁,世镇藩国,永为帝室屏障,钦此!”
“儿臣叩谢皇恩!”
圣旨念完之后,三王立即再次向高坐在御座之上的洪武帝叩拜行礼。
“大同、广宁、大宁乃边关险要之地,赐代王大同左卫、右卫、前卫为亲军。
赐辽王广宁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为亲军。
赐宁王大宁左卫、大宁右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大宁后卫为亲军!
宁王藩属事关重大,因此授节制大宁都司及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之权!”
洪武帝的一番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响在了奉天殿内。
宁王亲军五护卫本已超过了常制,再加上节制朵颜三卫更是兵权大盛,但是这些此前洪武帝已经露出了口风,并且态度坚决,因此朝堂上的大臣们尽管心中有异议但是并没有提出。
但是现在谁又能料到,洪武帝居然赐予了宁王节制大宁都司的权利,这已经不能简单的来形容了。
要知道大宁都司可是有着二十二卫和三个千户所。
而根据兵部的存档显示,大宁都司的兵力足足有七万之多,再加上朵颜三卫,岂不是意味着宁王麾下的兵马将会超过八万!
朝堂之上的议论纷纷,洪武帝视若未见,继续说道:
“望你等勿负圣恩!这段时间好好收拾一下,最迟二月初六必须离京就藩,好了,你等先下去吧!”
三王躬身退出了奉天殿,离开奉天殿之后,朱桂和朱植看向朱权的眼色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好你个小十七,不声不响的居然求了这么大的恩典!嘿嘿,我们兄弟到了北边,你可要多照顾照顾,若是需得上你的,你可千万不能退缩哦!”
面对朱植的打趣,朱权连忙笑道:
“那是自然,若是能够帮上哥哥们的,哥哥们尽管开口,十七定全力以赴!”
这番话说出之后,朱桂和朱植脸上原先有些嫉妒的神色这才淡了一些。
随后三人便分开了,得此变故,朱权走路的步伐都轻上了一些。
尽管他知道朱元璋肯定会厚待自己,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刚一封王,朱元璋便给予了这样一份大礼,这对于朱权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自年后,杨妃的神情就没有好过,当领了洪武帝的圣旨回返长宁宫的朱权刚一踏入宫殿的时候,他便注意到杨妃正倚在窗边默默垂泪。
“母妃,孩儿不能伴您身边尽孝,实乃孩儿不孝,请母妃保重身体!”
看到这一幕,原先心中有些小兴奋的朱权此刻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听到朱权的声音,杨妃回转过头,当她看到朱权身后太监所捧着的圣旨的时候,杨妃的泪水更是如同决堤一般抑制不住。
“权儿,母妃实在是,实在是舍你不得!”
说着,杨妃将朱权搂入了怀中。
“你才十五岁,那些蒙元余孽乃豺狼,我儿,我儿切记注意安危!母妃在金陵日日牵挂,你定要保重!”
“孩儿遵命!母妃,不要哭了,孩儿是大明宁王,等蒙元余孽尽灭,孩儿定返金陵,到母妃身边尽孝!孩儿不在身边,倒是母妃您要多多保重!”
纵然朱权心性早熟,但是此时此刻却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看到朱权的眼眶之中露出了泪水,杨妃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
“从洪武十七年之后,就未见我儿哭过!没事,母妃在宫中这些年,早已习惯了”
说着,杨妃从袖中掏出了一方巾帕在朱权的脸上擦了擦泪水然后也是在脸上擦了一下。
“来,这是你父皇赐下的盔甲,穿上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收拾了一下情绪之后,杨妃拉着朱权走到了长宁宫中的后殿,此刻的后殿之中已经摆上了一具盔甲。
虽说朱权已经封王,但是毕竟他的身体紧紧是一个虚岁十五的少年,而这个年龄段长身体是非常快的,因此朱权此前的盔甲已经不适合了。
对于朱权,洪武帝也是寄予了厚望的,因此才会特意下旨从皇宫宝库之中挑选出了一幅盔甲赐给朱权。
这幅盔甲是一幅精铁所制的山文甲。
整套盔甲由兜鍪、护项、护肩、披膊、山文甲、束甲绊、护腹甲、双带扣皮带、护臂、袍肚、胫甲、云头乌皮靴共十二个部件组成。
朱元璋赐给朱权的这幅盔甲全体以黑色染成,护腹甲上的护心镜更是被雕琢成了狰狞的虎头造型。
杨妃和朱权走到这幅铠甲前的时候,身后的宫人立即上前服侍朱权宽衣,等到朱权脱得只剩下内衬的中衣的时候,宫人便端起了架子上的山文甲要给朱权穿上。
(https://www.mangg.com/id43087/23470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