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奉天靖难 > 第一章 洪武二十四年

?“十七弟,这大冬天的,你拉我来这里总不是让我来看这已经结了冰的水面的吧!”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冬日,两个少年正站在金陵皇宫御花园内的一座假山之上,而在假山之下更有十几名太监侍女恭候着,一会之后似乎是有些受不了身边嗖嗖的冷气,一个少年开口抱怨道。

  “庆王殿下,你好歹也是亲王了,难道你就不能从眼前的景色之中体会出非同一般的美丽吗?”

  说话的少年脸庞菱角分明,加之剑眉星目、体貌魁伟,恐怕任谁见了都要夸上一句好一个少年郎。

  听到少年的话,刚刚出声抱怨的少年无奈的说道:

  “好了,十七弟,什么美景我倒是没有看到,但是我知道,要是再在这里陪你站下去恐怕我就要受风寒了!”

  “好了,好了,这就回去,看来某人是不想和我借我的威武大将军了!”

  “别...别而,十七弟,咱们哥俩有事好商量,这样吧,大不了我陪你在这站上一个时辰,不过你的威武大将军一定要借我,你都不知道沐昂那个小子有多么讨厌,上次又从我这里赢了........................”

  看到身旁的少年开始喋喋不休起来,被唤作十七弟的少年脸上顿时露出了无奈之色。

  这两位少年俱都戴着玄青绉纱制成的翼善冠,身上着青色盘领窄袖袍,腰间玉带围之,脚上则是蹬着鹿皮靴。

  最令人瞩目的是,这两位少年身上的袍子上前后及两肩都织着金色蟠龙。

  显而易见,在皇宫御花园之中这番穿着的两人,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

  喋喋不休的那个少年正是当今洪武天子的十六子朱栴,在大半年前被册封为庆王,而被他唤为十七弟的少年则是天子的十七子,名讳朱权。

  冬天的江南别有一番风味,虽没有北国的千里冰封之壮阔,但是在冰雪的点缀之下也是显得分外妖娆。

  站在假山之上眺望着不远处的结上一层薄冰的湖面,朱权的心中却是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喋喋不休的朱栴不知道的是,在大半年前,他身旁的这位十七弟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完完全全换了一个人。

  朱权恍然记得在半年多前,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正是自己和未婚妻的大喜之日,但是一个男人的到来却是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男人据说是自己未婚妻的初恋男友,在朱权的婚宴之上,这个男人赫然拿出了自己未婚妻不堪入目的照片在众多亲友面前对朱权以及他的未婚妻进行勒索。

  受不了这种侮辱的朱权当即挥拳而上,但是显然这个男人是有备而来,在扭打之中,这个男人突然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把匕首然后狠狠的插入到了朱权的胸膛之中。

  等到朱权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明初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明朝藩王的身上。

  好在的是,朱权穿越之后发现以前那个朱权的记忆自己并没有丢失,这也使得朱权成功的瞒过所有人。

  不过当想到这个历史上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藩王最后的结局的时候,朱权的心中却是冒起了寒意。

  几乎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明初的一个大事件“靖难之役”,这场事件的结局是燕王朱棣篡夺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江山,而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的是,宁王朱权在这场战争之中却是扮演了一个悲剧般的角色。

  “好了,十六哥我也不难为你了,等明日,你去约沐昂,这次我去帮你讨回公道!”

  就在朱栴还在喋喋不休个没完的时候,脑海之中已经划过无数念头的朱权开口说道。

  朱权说完之后,只看到朱栴的脸上露出了大喜之色。

  虽然说皇子的身份固然尊贵,但是别忘了他们的父皇可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威的洪武天子,一个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崛起成开创一个大帝国的伟大君王。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开国皇帝能够与明朝洪武帝相比,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洪武天子驱逐了蒙元解放了中原河山,更重要的是洪武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执行的最彻底的人。

  而后,更是一手建立了维持明朝两百年年江山的全新政治制度。

  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则是洪武帝的严于律己、勤政廉政,可以说洪武帝在位期间简直就是一切贪赃枉法、嚣张跋扈之人的噩梦。

  因此,别看朱权和朱栴贵为皇子之尊,但是他们每日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枯燥且无趣的。

  在朱权穿越之前,这些还在金陵皇宫之中没有就藩的皇子们每日的生活便是读书和习武,至于娱乐活动,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不过朱权穿越之后,因为朱权的请求,洪武帝允许宫中的皇子以及金陵的高官贵族家的子嗣在皇宫御马监的跑马场之中进行赛马活动。

  这样一来,自然引起了皇宫之中这些半大小伙们的浓厚兴趣,再加上洪武帝的刻意纵然之下,这些天潢贵胄们可以为赛马压下赌注,当然价值不得超过二十两银子。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使得御马监内的跑马场几乎每日都有皇亲国戚在内嬉戏比斗。

  眼下大明开国不过二十余年,大部分功勋老将家中还是维持着尚武的习俗,这样一来更是使得御马监赛马的影响范围不断的扩大。

  从洪武十一年开始,洪武帝开始册封自己的子嗣为王并就藩各地永为大明屏障。

  在洪武二十四年,更有朱栴等四位皇子被册封为王,其中朱栴为庆王,藩属宁夏镇城,只不过眼下因为朱栴不过十四岁的年纪,再加上其母余妃在**之中尚算得宠,在求情之下因此还没有就藩。

  在朱权众多的兄弟姐妹之中,与他交好的皇子便有朱植、朱栴、朱松以及朱橞,而其中最为要好的便当属庆王朱栴,这个和他一年生的十六哥。

  其余的兄弟要不就是太小,要不就是已经就藩,朱权接触不多。

  人人都说长在帝王之家的孩子,自幼老成,这一点从某种程度来说并没有什么差错,毕竟这些天潢贵胄从小接触便是深宫之中的尔虞我诈,再加上母妃的精心**,只要不是蠢笨之人,这些皇子的心性自然都是早熟的。

  不过再早熟,朱权相较他年龄差不多的兄弟姐妹们还是突出的,毕竟朱权前世可是已经有了二十几年的经验,再加上社会上六年摸爬滚打的体会让朱权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便和这几位兄弟的关系变得相当亲密。

  而且朱权和这些兄弟们可都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

  当今可是储位早定,未来的继承人是谁,皇子们心中都有数,再者说他们这些皇子都是庶子,而对于重视礼教的洪武帝来说,他可是非常讲究嫡庶长幼之分的,因此他们这些皇子们之间根本没有竞争性。

  在朱权的曲意奉承以及刻意结好之下,同年龄段的几个皇子除了岷王朱楩和肃王朱楧之外,其余的几个皇子基本上都与朱权相交甚厚。

  之所以如此,也是朱权的刻意为之,要知道他所交好的几个兄弟,日后来说朱松乃是韩王封地在辽东开原。朱植乃是卫王,日后更是被改封为辽王封地在广宁州。朱橞乃是谷王封地在上谷郡和宣府镇。而朱栴的封地则是宁夏镇。

  如果从地图上来看,若是朱权真的能够将这几个兄弟团结在一起的话,那么整个大明北方超过七成的藩王和部署在北方的精兵强将将处在朱权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

  纵然重生了一回,朱权也不认为自己的智商能够比得上古人,他所多的无非就是比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多上一些年的经验和心计。

  而如果想要改变历史上那个宁王的悲剧下场,朱权所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十七弟,这可是你说的,你要是反悔了,十六哥可不饶你!”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什么时候看到我反悔过!”

  朱权向着朱栴翻了翻白眼,不过对此朱栴却是浑然不在意,脸上的喜色丝毫不减。

  说起这威武大将军在御马监赛马的圈子之中还是大大的有名,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上命汉王朱楧携卫王朱植、谷王朱橞、庆王朱栴、岷王朱楩以及还未封王的朱权练兵临清。

  纵然其中朱植、朱栴还没有就藩,朱权还没有封王,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统帅军队。

  六王率领各自的亲军护卫指挥使司在临清可谓是好一顿折腾,其中虽然朱权还未封王,但是其麾下所属的军队却是最多的,达到了两万人。

  虽然朱权还没有被册封为王,但是其麾下的护卫亲军早在去年便已经被划到了朱权麾下,只等着朱权就藩之后,这支亲军便跟随北上。

  六王各自所属加起来共计七万大军,顿时临清周围大军云集,六王聚兵声势浩大,就连已经北遁的元庭得知消息之后都变得一日三惊起来,生怕这支大军会突然北上出击大漠。

  而就在临清,朱权偶遇一个商队,随后从这支商队手中买下了这匹之后被朱栴垂涎不已的乌骓马。

  据说这匹马乃是西亚的蒙古属国上贡给元庭的天马后代,而后与最优秀的河曲马进行配种,最终诞生了这匹独一无二的乌骓马,只不过性子太烈,就连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几位驯马师都对其无可奈何。

  最终,才让这匹马流落到这支商队手中,想着将其运到南方狠狠的赚上一笔。

  朱权见猎心喜之下当即买下了这匹乌骓马,随后趁着练兵的空隙对这匹马进行驯服,要知道朱权可是被洪武帝赞为“其性类我”,再加上自幼便经历着军伍的锻炼,因此一股狠劲那是相较何人都不逞多让的存在。

  在朱权的坚持之下,倒也取得了进展,哪知道就在驯服的前夕被狠狠的摔落下了马背。

  这一下直接让朱权经历了生死考验,而其后果便是朱权身体内的灵魂易主。

  

(https://www.mangg.com/id43087/23470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