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欲火大明 > 第三十四章 战后重建

?

  这三十万两白银对郑森来说很重要,可以说是他到大明后的最大一桶金,郑森从中拿出十万两犒赏这次出战以及留守的士兵,每人十两,不过针对作战过程中临阵退缩的也给了五两的勉励,然后直接遣散回家,对于受伤与立功的从二十到五十两不等,阵亡的给予五十两的安置费。

  将官赏赐五十到二百两不等,其中黄悟被郑森点名嘉奖并赏赐了二百两,同时针对铁匠铺与火药作坊等后勤保障部门的工匠郑森也每人赏了五两,奖励他们为这场战争付出的贡献,而张明琪等文官也给予了一定的奖赏。

  剩余的郑森则作为后续扩军的开支,以及财政支出,虽然现在各个作坊及矿区的报酬只是给予粮食与食盐,但这并不能长久,一旦台湾的百姓都稳定下来后,还是要发放定额的工钱。

  “大人,请为这两座荷兰城堡重新命名?”眼看着郑森有离开的意思,张明琪赶紧把都忽略的事情提了出来。

  “嗯,再叫这个名字确实不妥,我看这里就叫台南县吧,明琪你暂时留在这里,我会把文靖留下来配合你。”

  “请大人放心,台南的位置比鸡笼好,更加靠近福建,而且这里土地肥沃,更适合种植甘蔗,卑职想在这里建一个大型榨糖作坊。”

  “这些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当然对待山民的政策不能变,其他细节方面我不会过问的,我只看结果。”郑森再次当起了甩手的大掌柜,他可不行被琐事烦死,而且自己出来很久,有些冷落了陈圆圆。

  崇祯十四年四月,郑森班师返回鸡笼城,再次到鸡笼城后,郑森都感觉有点恍如隔世,经过这几个月的快速发展,鸡笼城已经形成了县城的规模,这里现在是陈鼎这个教书先生在代理张明琪进行治理。

  这个陈鼎的学识可不是盖的,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教会这里的百姓自己制糖与煮盐,鸡笼城主干道上的商铺星罗棋布,大部分是从福建赶来经商的,也有少部分是郑家的商铺。

  不过每个商铺都按照郑森的要求开始缴纳商税,这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陈鼎才不管这些,不交钱就不让他开店,最后看在钱的份上,大家只好妥协,晚开一天,就少赚很多啊,现在的台湾就是待开发的处女地。

  经过陈鼎的最新统计,截止十二月鸡笼城附近有百姓三万两千一百余户,人口超过八万,后续移民过来的百姓一部分转移至多罗满安置,另一部分则安置到台南。

  在郑森的推动下,移民台湾的热潮提前到来,由于郑家在移民的时候给予的优厚条件,现在浙江福建一些地方的佃户也开始拖家带口的逃离村庄移民到台湾,沿海地区的流民基本都被郑家安置到了台湾。

  不过好在之前郑森有先见之明,在这里优先成立了造船厂及铁匠铺等作坊,使得农具的生产可以跟上移民的速度,同时木匠也打造水车等器具进行出售,现在这些作坊基本都开始扭亏转盈,先期移民的百姓与安置的山民已经开始缴纳赋税,后期移民的百姓也可以用收获的粮食来换农具与水车等辅助设施。

  而铁匠铺则在李大福的主持下,利用了水车的设备后燧发枪的制造可以到达月产三百支,不过前期主要还是重铸这次缴获送过来的火绳枪,已经打造了二百余支,正好可以支援一些给郑芝豹。

  不过在郑森到达火炮作坊视察时却发现西蒙与瑞德正在争论,而争论的重点则是建造多少重量的火炮,西蒙觉得现在才起步就应该从小跑铸起,而瑞德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就要铸红衣大炮。

  郑森也不知道现在火炮的种类与威力,于是就把李大福也叫了过来,想要仔细了解中西方的火炮区别。

  其实大明现下有很多种火炮,用的最多的就是虎蹲跑,长一尺九寸,重四十五斤,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炮弹约五两,最远可以打到近二百步外,有效射程一百步。

  另外主要配置的是佛朗机炮,明嘉靖元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成为中国明代中期最主要的火炮。采用子母铳分离方式,所以体重较轻,最轻者仅有一百五十斤,重者达千斤,可是字母铳之间密闭性差,射程在二百步至七百步之间,在三四百步时命中率最高,但是中小型的话只有一二百步。

  还有就是威力最大的红衣大炮,明朝天启年间从澳门葡萄牙人手上买来并仿制,这是一种前装滑膛炮,广泛用于当时英国与荷兰的战舰。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有效射程最大已达一千二百步(约1800米),最远可以达到五公里(这个跟打飞机差不多)。

  其他一些使用的小火炮郑森都不想了解太多,不过鉴于虎蹲跑与佛郎机炮的威力,郑森觉得这些火炮已经落伍,要造还是要造红衣大炮,而红衣大炮依西方的规范也分为三磅、六磅、八磅、十磅、十二磅及现在最重的二十四磅,而二十四磅的红衣大炮现下只使用在海战中,这种火炮重五千多斤,一般也就是作为主炮使用。

  但是如果依照西蒙的说法,就需要从三磅开始铸造,这种程度的火炮威力跟佛朗机炮也差不多,思虑良久郑森决定从六磅炮开始铸起,不过也不用铜铸炮(这个实在是消费不起,有的小说上说用铜铸炮,实在是不了解中国行情,中国是缺铜的国家,日常的流通都不够),而是直接用钢铸炮,为了增加火炮的稳定性,郑森让瑞德不要省材料,可以在外面多加几道箍,同时建议采用从后堂到炮口逐渐减薄的方式。

  而郑森交给汉斯的任务是对现有的炮兵进行集训,利用缴获的佛郎机炮进行讲解与实际操作训练。同时从荷兰战舰上拆卸了一门八磅红衣大炮供汉斯使用,各种火炮都要进行教导,这样才能练出全面的技术。

  在安排完火炮的铸造后,郑森就赶到了造船厂,在大匠孙力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造船的作坊,说起这个孙力,那是很不简单的工匠,祖孙三代从事的都是造船业,到了孙力这代孙家已经有近百年的造船史,现在的造船厂已经有三百多人的工匠,不过其中八成以上是学徒,真正有造船经验的工匠只有三十多人,都是从福建船厂过来的,不过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现在也能建造小型福船,现在大明共有六种船只,从大到小依次为大福船(大广船),二号福船(中型福船广船),哨船,海沧船,开浪船与快船。

  其中大福船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五百余吨,中型福船近二百吨,而哨船与海沧船都是在百吨左右,开浪船现在基本不建造了,快船只有二三十吨的载重,也可以依靠船桨前行,故名蜈蚣船。

  鸡笼造船厂除了维修船只与打造渔船外,至今只建了两艘海沧船与一艘小型福船,不过这次郑森打败荷兰人与驱走西班牙人缴获了十数艘西式帆船,其中战船有六艘,最大的一艘达到了两百吨的排水量,其他也都是在一百吨左右,还有几艘武装商船,装载量在两百吨的样子。

  “大人,现在船厂正在按照您的意思改造这些西式帆船,主要是船帆的设计,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不过依小人看这些船只性能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福船,最大的长宽比更是超过了一比四,而我们的福船最大为一比二点五,同时使用了大量的肋骨,船体结构比我们结实的多,可以装载的火炮也比我们的大而多,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船只竟然没有水密舱。”

  “哦,看来你已经深入研究了这些西式帆船,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现在西洋人已经远洋到了我们家门口,这就说明这些船只即使没有水密舱,结构强度也胜过我们的船只,而我们还停留在近海,落后的太多,孙力,我允许你拆卸几艘西式帆船,安排一部分人员尽快摸索出西式帆船的造船技术,我们先从小船造起,不需要贪大,利用六七月份的风浪进行船体的测试,尽快设计出更好的船只,我给你一年的时间。

  不过在此之前,你先安排人员把我们那些作战受损的船只修复,不然我没法跟我爹交代。”郑森不能跟孙力说落后就要挨打,只能讲现状的对比,不过这已经是在明显不过的事。

  “大人放心,小人会尽力办好的,只是人手不足,大人是否可以多加派人手给小人?”看来孙力也不傻,这么重的任务就几十多熟手完全就不够。

  “这个你放心,那些学徒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由他们来维修船只,另外我再调拨两百个学徒给你。”

  “多谢大人体谅,小人一定为大人造出最好的船,打败那些西洋人。”得到支援后孙力自信满满的保证道。

  现在郑森已经意识到火炮与造船业落后西方很多,如果不迎头追赶估计用不了多久制海权就要失去,虽然现在郑家控制了东洋与南洋的贸易,可是西方各国在南洋的船只毕竟有限,主要还是集中在大西洋,等他们把目光聚集在这里的时候就晚了。

(https://www.mangg.com/id39386/21539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