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人的这个想法倒是让小人茅塞顿开,葛师傅,我们就照大人的想法试试看。”李大福一看葛壮条件性的要出言反对,赶紧把他堵了回来,虽说郑森的想法不一定对,可是在这里郑森就没有犯过错,试一下也无妨。
“好吧,那就依大人意思,不过小人可不敢保证铸造的进度。”葛壮也反应了过来,知道这里就是郑森说了算,但还是不想认怂。
“呵呵,葛师傅尽管放心,我不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有新的想法就要进行尝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好不好,我也知道你们辛苦,如果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问题尽管提。”
“大人,小人确实有个小要求,那就是能不能增加一些水力机械,这个我跟李师傅提过,可是他只说尽快想办法。”
“这样啊,确实需要一些辅助,那我们就去山上看看有没有可以借助的水力,如果可行的话就造几座水车。”
“大人不用看,小人已经查看过,在我们工坊旁边就有一条小溪,建三座水车应该没有问题。”
“哦,原来葛师傅已经想好了,那行,我今天就让人来打造水车。”
“多谢大人,有了这几座水车,我们锻造的时候就能省不少力。”
“葛师傅,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其中的一座水车专门钻孔,那不是更省事。”
“可是大人,水车提供的动力时断时续,无法保证钻孔的精度。”
“呵呵,葛师傅想岔了,人力的变化更大,只是用什么工具支撑水力钻台确实需要费一些思量。
中午郑森特意在作坊里用餐,让李大福等人感动不已,真不愧是好领导,可以与百姓打成一片,到了下午,张明琪就带着木匠赶了过来,他们到了小溪就开始工作,郑森一愣,于是上前提醒道:“明琪,难道不用拦水筑坝吗?”
“筑坝,大人多虑了,这里的水流足够驱动水车,不需要筑坝的。”
“我了个晕,不筑坝如何保证水流的稳定,那还真不如人工钻孔呢。”张明琪的话把郑森打击的不行,看来有些事情自己太想当然。
“明琪,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不筑坝的话,雨水的多寡对水车影响太大,你马上安排几个石匠过来。”
“还是大人考虑的周到,小人这就调派人手,不知大人准备在此铸几道坝?”
“这个我也说了不算,还的让专业的石匠来勘察。”
收到通知的王大柱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一刻也不敢耽搁,亲自带着几个石匠下水筑坝。
虽说王大柱的速度很快,可是筑坝不是三五天就可以完成的,郑森也不想坐在那里干等,特意去看了一下木匠打造的水车。
那个水车就是郑森之前旅游的时候看到的那种轮式水车,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的是,郑森在看到龙骨水车后觉得古代人的智慧也很高,所以在打造水车舂米时压根就没有去现场。
结果现在才知道人家用的是这种最原始的水车,对水力的利用可想而知,不过这也没法怪人家。
“明琪,之前打造的水车都是这个样式的吗?”
“回大人,水车自古都是这个样式的啊,难道哪里有问题?”
“也不是,只是这种水车效率较低,我倒是知道一种高效的样式,我画给你看。”说着郑森就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把转轮式改成叶片式而已。
“不过这个叶片必须要用铁的,木头容易损坏。”郑森指着新式水车说道。
“是,小人这就安排木匠试制一座。”郑森现在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先进工具与做法尽可能灌输给工匠,至于他们能领会多少那就只能看天意,而且很多想法都受限于生产力根本无法实现。
铁匠作坊由于使用了水力,并改用流水线生产,在半个月后燧发枪的月产已经到达百支,郑森估计再过两三个月等那些工匠的手艺熟练之后可以翻一番。
火枪的问题解决了,火药的生产也没有拉下,正在稳步堆积库存,现在已经有四五千斤,士兵的操练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期间郑森专门花了半个月时间与士兵们同吃同住,拉近彼此的感情。
这也是没法的事情,毕竟这些是自己的骨干力量,必须要加深跟他们之前的关系,这也是以后郑家的退路所在。但是郑森一直比较迷茫的是,始终没有打听到郑成功这个人,按理说历史上的郑成功应该就是在福建一带活动的。
以现在南安郑家的实力居然找不到,其实郑森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本身的可能性,不得不说历史一塌糊涂的郑森找不到郑成功也是必然。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百姓就开始陆续收割水稻,忙到五月中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收割完成,开始将稻穗打成稻谷,百姓们看着自己家里收获的粮食简直不敢相信,终于可以有白花花的大米饭吃了,就算秋收的时候就收税百姓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张明琪则按照之前与百姓协商好的,开始分派文员到各个村庄收取粮食,同时将农具的所有权转让给老百姓,很多百姓在上交粮食的时候想要多交些,但是在郑森的要求下都退了回去。
“少爷,这些都是百姓自愿上缴的粮食,为什么不要呢?”施琅听说郑森把收上来的粮食又退回去,急忙来找郑森理论。
“呵呵,只要按照我的要求,用农具换取粮食就已经足够我们的开支了,为什么要多收,而且这只是老百姓一时的感恩之心,说不定哪天他们就后悔了,这也不符合我们的行事作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嘛。”
“好吧,只要不短缺军粮就可以,卑职只是觉得如果可以尽快摆脱对福建的依靠的话,何乐而不为。”
“只要将我们出产的白糖贩卖回福建,就有足够的金银收购粮食了,而等到那些商人听到风声来这里收购白糖后,我就可以对他们收取商税,可以说台湾岛很快就会走上正轨,也许用不了两三年也说不定呢。”
“少爷想的就是长远,卑职只要遇到政事就头疼,还是老老实实的练兵比较重要,对了,听说少爷已经招募了三千将士,什么时候可以拉出来练练手?”
“随时都可以,兵光靠练是不行的,必须要见过血,但在这里估计不现实,实战演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通知一下文靖。”
“那卑职在军营中恭候少爷的通知。”施琅刚才就是随便一说,没有想到郑森竟然同意,他上次在输掉演武之后,与姜兴彦痛定思痛,决定采取郑森的操练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施琅现在必须要赶回与姜兴彦商量对策。
而接到郑森军令的徐文靖也是吓了一跳,就那三千新兵根本就是菜鸟,操练还没有满三个月,这要怎么办?急得徐文靖也是团团转。
“将军,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我们二百老兵打底,难道还怕打不过他们一千人马?”
“刘二蛋你少吹牛,那么能,你带一千人去跟他们会会,对啊,少将军也没有限定人数,我看就出五百人,这样还能保持不败。”
“着啊,将军,就让二蛋我来带队好了,保证赢得这次演武。”
“你倒是有信心,可是这些都是没有上过阵的菜鸟,跟你们没法比,而且我估计将军也不可能同意你们这些老兵都参战。”
“不是吧,那怎么赢得了。”
“怎么怂了吧,我还以为现在的刘二蛋天不怕地不怕呢。”
“二蛋哪里怕了,就是不敢包赢,不过我刘二蛋说过的话就是一口吐沫一颗钉,绝不反悔。”
“嗯,好,那我就让二蛋你带队,也允许你到其他千户那里抽调精兵强将,不过演武过后要还人家。”
“将军尽管放心,我刘二蛋不是那样的人,呵呵。”刘二蛋在募兵的时候那可是出了名的眼疾手快,所以徐文靖特意提醒他。
其实郑森也不傻,不可能立马就让这些新兵去给施琅他们虐,只是给他们压力,让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实战演武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
为此郑森亲自带着他们到鸡笼山南部进行野外的生存训练,有了那二百老兵照应,至少没有向第一次进山那么惨,不过也够那些新兵受的。
而且这次的新兵中还有少数山民,他们从小就在深山中长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不然估计大家要饿肚子。
张明琪则在郑森的安排下,运了一批白糖到泉州贩卖,用甘蔗榨出来的白糖比市面上的纯的多,而且口感特别好,马上就受到士绅们的追捧,很多商人闻到了里面的商机,亲自坐船到台湾岛来订购。
当这些商人到了台湾之后发现,这里有很多百姓居住,但是没有集市供应相应的油盐酱醋等百姓必须品,纷纷将船上的备用品拿出来贩卖,当然郑森也没有忘记让张明琪建立专门的税收衙门收取商税。
不错郑森可不会像朱重八那么傻帽,认为商税无关紧要,到最后整个大明半毛钱的商税都没有,国库穷叮当响,百官却个个富得流油,这就是不收商税的后果,所以郑森已经交代过建造集市的张明琪,商税按照十税一的方式抽取,不存在特权群体。
而郑森也早就预见到这种情况,码头边上的集市也在加紧建造中,预估可以赶在大批商人前来台湾之前建好,可以说现在的台湾岛是一片欣欣向荣。
在经过夏收之后,郑森总算卸下了沉重的粮食负担,不再需要从福建大批量的转运粮食过来,等到足够的商人入住台湾之后,基本可以实现良性循环,郑森估计待秋收之后,就可以收取农税了。
(https://www.mangg.com/id39386/21229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