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方,火药混合后直接就装入木桶,经过长途运输后会不会有问题?”郑森看到粉状火药直接被装桶后,直觉告诉他有些不妥,但具体是什么问题他也说不出来。
“大人的担忧有道理,每种成分的重量确实有差异,我们以前是直接将火药制成鞭炮,不过也会出现哑炮的现象,要不然小人想办法再把火药制成颗粒,这样就不怕长途运输了。”
“嗯,既然想到了就要改进,说不定改成颗粒之后效果会更好,制成颗粒之后不要忘了通知一下文靖。”
“是大人,小人刚接到指示,要在这里生产弹丸,怕是有些忙不过来。”
“你只要负责管控全局就好了,都教导几个徒弟,弹丸还是铁匠们来制作,我已经通知李大福,他会分配几个人给你,让你制作的是在弹丸上包上一层油布。”
“原来如此,小人这就安排,不知大人还有何指示?”
“暂时就这些,银磨不够的话,直接找张明琪,我会跟他说的。”
郑森接着又马不停蹄的赶去矿场查看这里炼矿的进展,现在采矿不是问题,就怕炼钢的速度跟不上,不过到了这里看到大伙干的热火朝天,郑森也很是欣慰,通往矿区的山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已经修建完成,而且都铺上了砖石,炼钢炉又建了两个中型的,基本可以赶上采矿的速度,但是郑森转了半个时辰都没有看到西蒙,一问才知道这个西蒙在建好两个中型炼钢炉后就一直在鼓捣火铳,根本不管事了。
在西蒙的屋子里郑森找到了他,这个西洋人还在不停的鼓捣他的燧发枪,连郑森进来都不知道,桌上放了一大堆的零件,其中还有几个简易弹片。
“嗨,西蒙,听说你最近很忙啊?”郑森调侃的说道。
“哦,是郑大人啊,我真的很佩服郑大人的天才设计,经过我半个月来的试验,觉得这种撞击式的燧发枪是可行的,我利用大人画的撞锤击打燧石来进行发火已经试验成功,只是现在的这个燧石发火率比火绳枪低,只有七成左右,我觉得应该是现在的铁片淬火不够,韧性达不到要求,我正在尝试用最新炼制的钢制弹片,这样应该就可以提高发火率了。对了,不知道大人找鄙人有什么事?”
其实撞击式燧发枪就是将火神枪的火绳燃烧发火击发改成击锤撞击燧石发火击发而已,外形上增加了一个击锤,现在的西方也研制出来了,只是还没有大量装备而已。
“也没有什么事,本来是想过来请你尽快开始研制燧发枪的,不过你已经着手,也就没有什么事了,还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
“多谢郑大人,暂时不需要帮助,不过等到我完成燧发枪后,需不需要对现有的火绳枪进行改造,如果需要的话,那就要多派些铁匠给我,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没问题,我会让李大福多调几个铁匠给你,不过不能在这里改造,这样,西蒙你先把这里的工作交给高山,搬到军营后山的工坊居住。”
“不是吧,郑大人,还要搬家啊?”
“怎么,有问题吗?在这里也建不了教堂不是。”
“为了我的教堂,我这就搬,不过大人答应我的事情可不能不算数。”
“没有问题,只要你把建造方案给我,我立马安排人手,对了地址选好了吗?”
“呃,鄙人最近都在忙着改进燧发枪,还没有来得及去选址。”
“哦,选址这些都是小事,等忙完了这一阵也来得及。”
这个西蒙还是很好忽悠的,为了他的理想,只能忍受郑森的剥削,但是这些也是他喜欢研究的,不然打死他也不会干。
郑森在回去的路上一边走还在一边想:“虽说现在燧发枪基本算是研制出来了,可是离装备军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现在自己这里也不造枪,光靠改造的火绳枪,数量实在有限,看来要到大明去找个会造火铳的专业人才,不然火枪的生产永远是个瓶颈。”
路过施琅军营的时候,郑森也进去看望了一下这里情况,慰问一下广大的官兵及指战员。不过施琅的操练方式还是没有多大改变,这是让郑森最不满的地方。
“大人,卑职刚才好像听到有人打枪,不知是不是大人安排的?”
“嗯,不错,就是想让那些新手开一下荤,不要到时候不知道如何开火。”
“可是大人,火枪的寿命有限,而且卑职这里火药也不多,在台湾岛根本无从补充。”
“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对了,施琅,在军营里不停的操练也很枯燥,要不我们安排一次对练,如何?”郑森也知道理亏,所以急忙转移话题。
“大人既然有这个兴趣,卑职自当奉陪,不知道大人想安排在几时?”
“我看就在月底吧,赢得一方可以加餐,输得就要绕校场跑三圈,怎么样?”郑森也知道自己的那些新兵现在还不是施琅的对手,怎么说这些都是经过长年操练的老兵,等到这个月自己的强化训练完成,估计就有把握赢了。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卑职就在月底恭候大人。”施琅对郑森的操练不是很看好,所以压根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他身后的姜兴彦等人却感觉到了危机。
郑森此举也是想给那些老兵动力,老是窝在台湾岛无所事事,士兵很容易懈怠,见已经达到目前,郑森就借机离开了。
最后郑森又拐到了学堂,看看在这里的陈举人以及来这里上学的孩童,这些都是自己以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容他忽视。
“陈先生辛苦了,不知在这里住的是否习惯?”
“请大人放心,老夫不是挑剔的人,只是我们这里的老师还是太少了,加上两个帐房也才只有七人,而教导的学生则有二百零四人,其中十四至十七岁的少年班有五十六人,单独进行基础教导,另外十岁左右的则进行系统的启蒙。”陈鼎在介绍私塾情况的时候,不免向郑森抱怨一下。
“陈先生的担忧我也知道,预计下批百姓过来的时候还会有十数个老师,基本能满足陈先生的要求。”郑森其实对陈鼎的要求也有些无语,一个老师最多教十五六个学生,在现代是无法想象的,少说也得四五十个。
不过也不能驳了陈鼎的面子,人家是按照精英的模式在教导,也不能说不对,只是与郑森推行的全民教育有些背道而驰,所以郑森只能慢慢引导他的观念。
“大人此言差矣,不是满足老夫的要求,而是要满足这些学生的要求。”
“陈先生说的有理,另外明琪提议让西蒙来这里教导少年班学习西方的学识,当然主要是数算,冶金及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文学知识还是以儒学为主。”郑森觉得必须对台湾百姓进行儒化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跟大明是同根同源,不要搞得跟后世的台湾那样一会儿被日本奴役,一会儿又全盘西化,结果与大陆出现了文化差异,最终搞了个台独出来,简直就是数典忘祖。
“大人所想深远,老夫佩服,虽然大明的儒学文化影响深远,但是机关制造方面已经开始落后西方,老夫听说当年袁崇焕轰死建酋努尔哈赤的红衣大炮就是从佛郎机引进的。”
“嗯,看来陈先生也发现这方面的差距,本来我还觉得可能陈先生不会接受西洋人来学堂教学呢,倒是我多虑了。”
“大人过虑了,其实老夫在福建生活也有近四十年,虽说平时一直研习八股文,但是其他杂书看得也不少,在江浙福建沿海其实西方学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传播,老夫还看过佛郎机人画的海图,不过海图上绘制我们生活的大地居然是圆的,这个是我至今仍然无法接受的。”
“哦,陈先生还见过海图,不知道有没有存稿,我们大明制作的海图比较简单,我也想制作一份的,可是大明的海商都没有远洋过,最远也就到过满剌加而已。”
“老夫这里也没有海图,如果大人需要的话,老夫可以凭借之前的记忆大概的绘制出来。”
“哦,陈先生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真是不简单。”郑森没想到见到了真正有过目不忘的人,虽然之前的先生称赞自己过目不忘,那不过是占了自己前世记忆的便宜。
“大人夸奖,其实也不是过目不忘,而是老夫觉得大地是圆的无法理解,为了证实大地是方的而找了很多资料,所以记得比较清楚,只是没有办法画的那么准确。”
“也不需要那么精准,我也只是想知道大体的航线而已,有劳陈先生。”郑森总算是有了基本的世界地图,以后南下南洋以及印度就有海图可以参考,而不用自己派遣船队摸索。
当初郑和的海图已经不知所踪,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损失,郑和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可见闭关锁国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不敢,这是老夫的荣幸,大人是否想说服郑总兵远洋西方?”
“哪能啊,我父亲比较固执,现在已经控制了东洋与南洋的航线,暂时不会选择远洋西方,而且这也会引起红毛人的不安。”
“大人说的有理,暂时还是不要招惹那些红毛人,听说他们的火炮很厉害,而且船上可以安置很多们火炮。”
“想不到陈先生连这些都知道,其实这些不可怕,主要是我们郑家现在的重点不在西方,而且那里的航线已经被红毛人霸占多时,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争夺。”
郑森也知道现在跟荷兰人硬拼还不是时候,当然只是把他们赶出台湾的话,顶多是跟他们起点摩擦而已,荷兰人也不会为此大打出手,可要是把手伸到印度洋的话,估计就不止面对一个荷兰人了。
(https://www.mangg.com/id39386/211326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