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孔子帝国 > 第一章 播火者 1 天命玄鸟,地火潜行 壹

?

  楔子:

  朱雀者,又名玄鸟,火之相,本溯青阳、少昊一脉、东方鸟夷部落之徵。鸟夷之族,流徙南荒,和祝融氏。主南方七宿,鹑柳鸟名,火属南方。火之色,以赤并黄,归于苍苍。昔者黄帝垂衣裳,概取诸乾坤。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然土无正位,托于南方。火色赤,

  故朱雀之相大矣!以一位而摄……”

  ——《帝国谶纬》

  在帝国建立前后,谶纬之学曾一度兴盛,后作为伪儒之学被宣布取缔,但作为民间思想也还一度存在。从当时一本命名为《帝国谶纬》的书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回顾梳理帝国萌芽阶段的历史,是如何看待这段纪元的。

  这一短暂却奠定此后辉煌的帝国朱雀时代。这后世所谓的天命里,既有潜流暗火,又有昭昭明火,有权谋邪火,更有火焰熄灭后的烬余悲歌……

  在鲁阳建立的头一个五年里,人们已经很习惯将原来的旧鲁阳和云阳两邑合称为鲁阳。这里逐渐成为天下士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地。

  究其原因,乃是当年樊迟在匡地与晋军一战,孔门弟子天下成名,终于开始获得观望疑惑的列国诸侯亲睐,原本担忧弟子出路狭窄的孔门,现在真的要门庭若市了。

  如果说此前出仕的司马牛、樊迟等人只是一个开端的话,此后这样的孔门弟子在列国间的迁徙播撒则成蔚为壮观之势。一年年,前来鲁阳求学和学成离去的士人,就如迁徙的鸟儿,他们从这里飞走的时候,衔走鲁阳的种子,并把它种到列国,这种下的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如蕴含着火苗。开始的时候,那火苗发出丝丝如脉的微弱火色线条,向四周蔓延生长。那线条与线条碰触、继续生长、连接成网……每一株火苗开始发出根、钻出土壤、长出叶芽。在一个夜晚他们一起燃烧,虽然那一个个火苗微小如萤火,但从大地之上俯视,如同黑暗的天幕上无数的星星。这就是樊迟出仕匡地经历桑濮之战后,如今鲁阳悄然开始出现的蓬勃形势。

  那一战后,樊迟也立即派吴艮前来鲁阳复命,恰这时已经从遥远的南方荒蛮之地传来一位号称南方孔子的贤哲的消息,据说在那里已经有了数百余弟子跟随此人学习。吴艮带回的一些情报与此印证,颇有价值。

  “子须所言,听有人提到子羽在南荒之地的消息,此事确乎?”子贡向前来复命的吴艮问道。

  “确如此,当时子须师兄在匡地,曾有一个当地的青年叫成孙复的极为友善,施政和抗敌都帮忙不少,后来他离奇失踪,据说阳虎的风瘫和他临走时的所为也有关,他临走时与子须话别,曾提到南方有一位名叫子羽的青年,也孜孜行教化之功,算来不会是和澹台灭明表字相重这么巧合。”吴艮现亦已经算是一名孔门弟子,故而他政事上对樊迟以大人官职称;同门之间论及鲁阳孔门之事,则以同门之礼称呼为子须师兄。

  这的确并非重名和巧合。与北方的暗火潜行迟迟而来不同,南方的火早已在荒蛮之地开始燃烧。只是在这里,一个青年带着烛夜之火,一个却带着复仇怒火。一个摈居默守,自修之余,在荒蛮之地行以教化;一个却深入蛮荒,处心积虑寻找复仇的毒药。这一个是孔门出走的弟子澹台灭明(子羽),一个是因孔门无意之伤而痛失恋人的成孙复。

  只是当时一来因为成孙复得知澹台灭明是孔门出走弟子,不将他当孔门一派看待;二来当时成孙复涉险困厄,澹台灭明曾救过他命,因此他不欲恩将仇报。不然以当时成孙复心中刻骨伤心与焚心毒怨,早该寻仇牵连到澹台灭明。

  而事实上决定成孙复后来在匡地最终摈弃仇怨,支持樊迟与孔门,也有当年澹台灭明潜移默化以仁义影响成孙复的功劳。只是这一切故事都隐没在南国的丛林里,无人知晓罢了。

  “若果真是孔门弟子澹台子羽在那里,他这些年播火南土,是孔门幸事,算来司马子牛和他有旧,子须也因这位名叫成孙复的人而有所关系,可让子牛和子须修书派人送与子羽,或可请他早日归来。”子贡心里暗道。因他不确定子羽对当年孔门中一些不愉快事情介怀与否,所以子贡打算先派一二名与子羽有关系旧交之人,送信提前试探询问。近来鲁阳弟子越发的多,执教之人捉襟见肘,若有子羽这样的大椽巨擘支援,会是不小的纾缓。

  子贡就此向夫子探口风,毕竟当年逼走澹台灭明,是夫子所为,所以他子贡要问一下夫子这些年的想法。但夫子却微笑不言,不置可否。只说道:“此事不急,火候不到。”

  “火候不到?可我这都火烧眉毛了!”子贡心中不乐道。鲁阳弟子日渐增多,各国都伸手要人,授课力量不足。人多之后,事情也随之繁杂,子贡如何能不觉得形势紧迫?

  为了适应这形势和方便与方城以东、叶公的叶邑,乃至更远的东方诸国联系,在鲁关北面的旧有鲁阳之地,也修建了新的建筑群,按照既定的命名规则,那最为高大宏伟的中心建筑,依然被称为“良孺堂”。只是良孺堂内,却缺乏足够的孺子牛也!

  子贡心中另一隐忧便是巫先生,若弟子稀少,他还可有的放矢的甄别筛选;但弟子渐多,找到可疑之人无异大海捞针。可奇怪的是巫先生至今仍未露面,就仿佛永远的消失了。而在卫国匡地发生的那场明争暗斗,巫先生一派自然是隐身幕后不为人所知的,樊迟自始至终是面对对的阳虎,连子贡在鲁阳关注着这场纷争,都没有料到其中有巫先生一派的力量在起作用。

  子贡也曾仔细的调查鲁阳每一个求学士人,却一无所得。他唯一的记得的线索仍是多年前在郢都巫先生离开时说的话:“他可是很虚心好学的一个青年呢!”

  但鲁阳士人个个看来都热心好学,虚心求教,子贡曾盯过那几个出类拔萃的弟子,却一无所获。子贡也曾怀疑过昭王之死是否有外人做的蹊跷,但询问子西,据子西说昭王的确是发病而亡,没有异常。时间久了,子贡都怀疑那个巫先生是否真的存在。

  孔子除了之前有子西和叶公来访,其他时间大多无事,作为孔门的精神象征,他上课的时间已不多,更多的是和他的助手如子骞等人,一起从事前代书籍的搜集整理工作,有时也会叫上新的弟子,做些往竹简上抄写的工作。

  这是孔门在鲁阳扎根的第四个年头。时值初春,鲁阳各处的树木都已染上淡绿的嫩叶,空气中飘着不知名的花香。归来的燕子在各处低飞,信步而行,众多屋舍的檐下,都栖着一两只,或忙于衔来枝桠筑新巢,或归鸟认领了老巢。子贡缓步走在街道上,想起自己的家乡,那黄河之北的卫国,或许现在也是这番景象吧?范姝是否也在堂下看那筑新巢的燕子?且这燕子,是否是来自澹台灭明正在播撒施教的南荒之地?那边司马子牛可曾带来了什么消息没?子贡出神思寻道。

  陌上春风十里,却无一许是可静静观赏的,只因这日日都有繁杂剧且之事啊!子贡轻叹一声,身边却传来一阵香风,不知是谁袅袅而来……

(https://www.mangg.com/id39244/221196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