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11月的一天,水面上结了冰,天色灰蒙蒙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快要下雪了。9岁的邢自范穿着粗布棉衣,在小河沟旁用竹耙搂干柴,很快就汗津津的了。
她正在埋头干活,一大队人身边走过,这些人稀稀拉拉地排着看不见尽头的长队,一个一个地从她面前走过,喘着粗气,喷出的气变成了白色的水雾。其中有许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男的,也有女的,都背着行李,穿着很好看的学生制服,但是他们表情都不好看,一个个脸色疲惫,无精打采,又渴又饿又累的样子,每往前迈进一步都很困难,多带一样东西都感到是累赘,队伍中不断有人把背包、书本、茶缸等随身物品扔到路边,看也不看一眼地往前走。邢自范停住了手中活,看着这一大队由北向南去的人,心想:“他们从哪儿来?要干啥去?”
原来,解放军要解放南阳了,龟缩在南阳城里的国民党王凌云军队仓皇出逃时,胁迫南阳城里的3000多名师生和10000多名工人一起往襄樊逃奔,企图与襄樊的国民党守军宋希濂部会合。这些没有吃过苦、受过累的青年学生们这时已经步行了70多里,早累得不行了。前面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们吗?没有。他们哪里知道前面更悲惨的遭遇在等着他们?王凌云率部逃到襄樊后,宋希濂没有热情接待他们,反而害怕王凌云抢夺他的官位,跟王凌云打了一仗,想吃掉王凌云的部队,王凌云带领少数随从逃到四川大巴山当土匪去了,1950年1月,被解放军俘虏。被胁迫南逃到襄樊的学生和工人们陷入了举目无亲的境地,王凌云胁迫他们弃家南逃襄樊,害苦了他们。然而,此时他们还不知几天后的悲惨遭遇,遵照长官的命令,疲惫不堪地继续往南行。
队伍中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学生走到面前,她衣着干净,留着齐耳短发,姣好的脸庞上满是疲惫神色。女学生用慈善、无奈和迷茫交织的眼光,看了一眼站立在寒风中的邢自范,她喘着气,站住了,从书包里抱出一本书,是鲁迅的《呐喊》,这是她心爱的一本书,递给邢自范:“你看过这本书吗?”邢自范摇了摇头。女学生说:“送给你。好好看吧,很有意思。”她想让邢自范从中得到启发,哪里知道邢自范不识字!邢自范以为女学生要减轻负担,接过了书。女学生满意地冲邢自范笑了笑,又继续赶路了。
还没到中午,雪花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了。邢自范已拾满了一箩筐干柴,她左胳膊㧟了柴筐,右手拿了女学生送她的书,回家了。
邢自范回到家,问奶奶:“奶,这是啥书?”奶奶给邢自范讲过许多故事,都是民间口头相传的故事传说,她见过许多佛经书,虽然不识字,但是一看书的模样,就知道是什么经书。她接过邢自范手中的书,反复端详,这本书的样式跟佛经书完全不一样,她摇着头,说:“不知道。从哪儿弄的?”
邢自范说:“我拾柴时,一位路过的大姐姐给的。”把事情的经过给奶奶说了。
奶奶听说大队人马从村边往南走,她感到又要出大事了,但不知道是什么大事,叹口气,说:“唉!成天兵荒马乱的,啥时是个头?”把书还给了邢自范,继续转动纺花车,吱咛咛纺线。
女学生的话反复在邢自范的脑海里回响:“好好看看吧,很有意思。”书中什么意思呢?她打开书本,字认得她,她却不认得字。要想知道书的意思,就必须认得书上的字,全家人没一个人识字,没人晓得书中的意思。她想:“我要是识字就好了。”对奶奶说:“奶,我想上学读书。”
奶奶闻言,吃一惊:“啥?你想上学读书?哪有女孩子上学读书的?咱家人老几辈子都是睁眼瞎,你一个女孩子还想上学读书?你趁早别想了,好好干活,好好学针线活才是正经事。”
为啥女孩子就不能读书识字?邢自范不明白,书更像一个谜,吸引着她,一天不明白书中的意思,她就一天不甘心。她:“读书识字没有错,我一定要识字,读懂书的意思。”她认准正确的事,就坚决要做下去,不能坐在学堂里读书,但并不能阻挡她识字。从店铺前走过,就学习店铺名上的字;过年的时候,就学习门对子的字;听到别人念诵一个字,就用心记下来。劳动之余,她用木柴棍当笔,在土地上反复书写学习到字。
日积月累,她认识了一些字,再打开书本,就能认识其中的一些字了,但大部分字仍不认识,不能完全读懂一句话的意思。
(https://www.mangg.com/id37849/20669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