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杀妻求将 > 第七十章 陷入绝境

?

  就在陈长风他们全歼被围的秦军时,处于西南城门的守军也获悉了西门陷落的事情。可此时的秦军也正自全力围剿吴起,眼看着即将全歼吴起他们,却被陈长风横插一脚。为了保险起见这位指挥官也只好冒险从城头上又调了大部分的秦军下来抵挡,同时也派出了几名传令兵向其他城门的同僚求救。

  陈长风的及时到来可以说于千斤一发之际挽救了吴起!原来之前吴起他们燃起那个特制火把时,在几名前锋官的带领下,一部分魏卒就用云梯之类的工具开始攀上城头。

  经过先前乐羊的一番扰乱惑敌,秦军已是麻木,再加上吴起他们一开始时动作极快,还没等秦军反应过来时已搭好了攀城的工具。疲惫的秦军看到魏卒的阵仗,又以为会像之前的那几次那样只是象征性地吓唬吓唬而已,是以城头的秦军虽看着魏卒不断攀升,丝毫不觉担忧。

  眼看着几名魏卒即将越过城头,抵达内侧,稍近的几名秦军才举起了盾牌前去阻挡。本以为只要这样一挡,这些魏卒就会像之前那样识趣,又乖乖地退回去,不料这一次的魏卒根本不管不顾地撞上了秦军的盾牌,对着防守的秦军撞了上去。

  没有心理准备兼且又“事出突然”,防守的秦军顿时被撞了开去。这些能够攀上城头的魏卒多是勇猛之辈,加之又得到了吴起指点,他们一上得城头,立即在他们登城的地方分散开来,保护着身后的云梯,让底下的魏卒继续攀爬上来。

  被魏卒扰得食不安寝的秦军已没有了平时的军纪,战力也更大不如前,魏卒的反常顿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好在之前也遇到过几次类似的情景,此时的秦军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仍是渐渐聚拢过来,与魏卒拼杀。

  仗着地利,经过了最初的慌乱,秦军又如之前几次那般渐渐又将攀上城头的魏卒围了起来。但这一次,这批魏卒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眼看不敌又退了回去,而是更加拼命地与秦军拼杀,为身后的同伴争取时间。尤其是此次带领魏卒的一名将领,倒在他那把宝剑下的秦军已不下于十人。

  此人正是吴起,只是驻守此地的秦军将领未曾与吴起照过面,对于这位令秦军闻风丧胆的人物他只知其名。如果他晓得此人就是吴起,估计又会是另一番局面了。

  此前吴起在魏卒们架好云梯的时候也随着第一波魏卒爬了上来,一上到城头上,吴起对着四周没有多少准备的秦军就是一顿砍杀,不多久就将他所处地方的秦军砍杀一空,为身后的魏卒营造了绝佳的条件。

  原先那些新魏卒看到吴起身先士卒率先爬上城头时都不觉间受到了鼓舞,而吴起这边又为他们扫清了障碍。一时间底下的魏卒都争先恐后地朝着吴起他这城头处爬了上来。

  吴起的勇猛也招致了秦军的注意力,顿时又扑过来了几名挥舞大刀的秦军。

  面对看似笼罩四面八方的刀光,吴起凝神注视着接近的秦军,心里默默地计算着双方的距离,就在这些秦军的刀锋将要触及吴起的要害的时刻,吴起手中的龙渊快速地上撩,对着几名秦军的砍刀挥了过去。

  只听“铿”的几声,耀眼的刀光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砍来的大刀纷纷断折在秦军的脚下,在秦军惊骇欲绝中,一抹青虹的剑光迅速在他们眼中放大……

  没有惨叫,没有哀嚎,青虹过后,地下滚动着几个头颅,此时失去头颅的脖颈才向外飞溅出了鲜血,一齐向着吴起的脚下倒下。

  一名秦军侥幸躲过了致命的一剑,却也被削下了一条臂膀,当他看到倒下的同伴才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强忍着眩晕的感觉,这名秦军艰难地退到了身后的秦军队列当中,倒在了一名同伴的怀里……

  站在远处指挥调度秦军的将领看到吴起如此悍勇,忙向他那边的方向又加派了兵力,意图将他杀掉。

  一时间吴起这边的压力瞬间增长了不少,好在就在吴起方才阻挡秦军的那段时刻,身后已有不少的魏卒爬了上来,多少也能帮吴起分担一些压力。

  见识了吴起宝剑的锋利,后来的秦军也不再贸然的再冲上来与吴起拼杀,而是将砍刀换成了长矛或长戟,远距离与吴起他们厮杀。

  不能再发挥宝剑的优势,吴起也收起了长剑,从旁边的一名魏卒手里接过了一只长戟,照着平常乐羊教授的枪法抵挡秦军。

  吴起所要做的只是拖延秦军,让身后更多的魏卒爬上来,到那时他们才能扭转局势,夺下此城门。

  站在身后指挥的秦军将领看着拼命的魏卒,他也逐渐意识到:此次魏卒并不是单纯的扰敌,看他们的样子,居然是来真的。

  顾不得思虑那么多,这位秦军将领忙带领着身后的秦军加入了对这些城头上魏卒的围剿。

  其他几处的魏卒毕竟没有吴起的勇猛,秦军将领一加入了战团,就有几处的魏卒被歼灭一空,连带着身后的云梯也被秦军摧毁。

  随时都会覆亡的一些魏卒看到吴起他们仍能与秦军抗衡周旋,都拼命往这边靠过来。如此一来这些士卒原先护持的云梯纷纷被秦军捣毁,阻止了魏卒攀爬上来。

  随着魏卒的不断靠近,吴起这边有些吃紧的兵力稍稍得到了一些缓解,虽说失去了大部分的云梯位置,但处于吴起他们后方的魏卒却仍能源源不断地爬上城头。

  城头上的空间本就有限,如今一下子聚集了那么多人,反倒是人数较少的吴起这方占了一些便宜。即使当下秦军的数量远胜于城头上的魏卒,但在这略显的狭窄的空间里却显得缚手缚脚,完全施展不开有效的进攻。

  吴起身先士卒,仗着乐羊传授的枪法与围拢过来的秦军进行厮杀,即使身上多处挂彩仍是不管不顾。因为吴起清楚,只要多争取的多一点时间,就会有更多的魏卒上来,他们的胜算也会越来越大。

  魏卒们看到吴起如此表现,也是深受鼓舞,也是不要命般的向着秦军压了过去。

  一边是士气如虹的初生牛犊,一边是连日来备受困扰的疲惫之师。一时间魏卒这边在吴起的带领下硬是又将秦军逼退了一段距离,为底下的伙伴换来了更好的机会。

  秦军将领看到己方节节败退,提起精神大喝一声:“忘了你们身后的家人了吗?”这位主将没有提什么,只是说到了“家人”这个字眼,后退的秦军脑海里瞬间闪过了那条严苛的法令,原本有些疲软的步伐又立即变得坚定起来,身体重心往前移,开始向吴起他们逼去。

  似乎是受了那句话的刺激,重新恢复士气的秦军开始向吴起他们这边猛烈的迫近,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势。

  这位将领没有什么大声的呵斥,仅是简简单单地一句话,就改变了吴起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局势。

  重新陷入下风的吴起他们也只好又一步步紧靠回来,坚守着原先的地方,好在此时已有较多的魏卒爬了上来,加入了吴起他们的战团,分担了一些压力。

  见到己方扳回局势,正愁下一步该如何时,这位主将看到了近卫军腰间的几枝箭翎,忽然计上心来。只见这位秦军将领又急忙踏前一步,大喊一声:“盾牌手结阵,弓箭手准备!”

  话音刚落,原先与吴起他们交手的秦军全部换成了手持盾牌的秦军,在吴起他们的四周结成了一个盾牌阵型,同时处于左右两边的一些秦军纷纷弯弓搭箭,陆续朝吴起他们所处的地方射了过来。

  在秦军结阵时吴起已意识到了不妙,此时上得城头的魏卒并不是很多,而这些新招募的魏卒又不像吴起培养出来的魏武卒那样随身携带着盾牌。

  当秦军第一轮箭矢射过来的时候,处在最前头的魏卒立即倒下了一大片。幸而两名忠心护主的魏卒及时帮吴起挡了几枚箭矢,吴起才得以幸免。

  不过此时吴起也吓出了一身汗,想他自出征以来还没遇到过如此绝境,就算以前那场峡谷之战时吴起仍能够指挥较多的魏卒与秦军相抗。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目下所带领的都是未曾有过多少经验的新士卒,加上又是攻城的时机,平时的各种谋略到了城头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此时拼的就是双方的人数,吴起空有一身计谋,在这里却也施展不开。

  更重要的是吴起错估了秦军的决心。以前与秦军交手时一旦魏卒取得上风,只需再稍加把劲几乎都能打的秦军四散奔逃。可是吴起没料到秦惠公定下了一条这么严酷的法令,使得以前对付秦军的方法不再奏效。

  照吴起之前的想法,本想着先行占领这处城头,然后再谋划其他。可是照如今的形势看,能够自保也就不错了。

  反应过来的吴起二话不说立即拿起了秦军遗弃的一面盾牌,向后退却。

  秦军原先不动的盾牌阵型在第一轮箭矢射完之后就立即挤压了过来,将仅剩不多的魏卒逼入了死角。

  到了如此田地,吴起与几十名魏卒已是没有了退路,如果愿意,吴起仍能够安全退却,但他又怎会撇下这些士卒独自逃生!

  随着秦军的每一步逼近,吴起他们就离死亡更进一步。

  也许是看惯了生死,此刻的吴起心情反倒平静似水,往事浮云般掠过脑海。一阵风吹来,城头上的肃杀之意也弱了几分,自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吴起已准备好了面对这一刻。

  “以前都是别人死在自己的刀下,等会儿自己将要死去时又会是怎样的的一番场景呢?”际此存亡时刻,吴起的脑海里却闪过了这个略显荒唐的念头。

  到了此刻,吴起索性丢开了手中的盾牌,拔出了腰间的龙渊,注视着秦军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https://www.mangg.com/id37460/21459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