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不凡在小饭馆内跟众人商讨了半宿,将招牌菜和所要酿制的酒都一一确定了下来。
在招牌菜上,陆不凡给推荐了金牌香辣鱼,四宝蒸鸡,外婆红烧肉,葱椒鱼,金宝乳鸽(特制卤水),老汤牛排(特制卤水),神仙鸡,佛手排骨,化皮乳猪(特制卤水)、白云猪手等。
在汤品类上是酸辣汤,冬阴功汤,三巴汤,茶树菇猪尾巴汤等。
这些菜品汤类中几乎每一种都有几样佐料或调料在这里是找不到的,所以得找其他的替代,甚至是直接就去掉,只要不是对色、香、味跟其原品质差异较大就行。有的菜品换了佐料之后甚至比原来的跟加美味。
这麽多的招牌菜品和特色靓汤当然不可能同时摆出来,所以陆不凡提议根据四时气节的不同,其招牌菜也会相应变化。
另外,特制卤水制作不易,而且不可保留太久,偏又熬制时要一个定量才行,少则无法制作,但小饭馆需求量肯定不大,无法天天制作,所以需要相应特制卤水的金宝乳鸽、老汤牛排、化皮乳猪等,只在每月的特定某一天才有的买,卖完即止。
其实这也就是变相的饥饿营销。
陆不凡还给出了一个老火底汤的制作方法,这个老火底汤需要一些特别的调料,还需要把人参、当归、茯苓、北沙参、玉竹、百合、党参??????等这些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先后顺序及火候的大小放入其中,熬制上三天三夜才算成,并且之后一刻都不能断火,需要一直煨着,不然那汤就废了。
熬制成的这种老火底汤异常美味,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太过浓烈,不适合直接饮用,不过在煲其它汤时加入一些,会让那汤口感极佳,营养价值飙升,立时让那汤身价倍增。
关于酒类,陆不凡结合现代的一些酒类发展和酿酒知识,给出了如下所要酿造酒类的建议:
首先,隆重推出啤酒,并作为小店的主打酒来推销出去。啤酒在现代作为一种大众饮料,因为其带有些微苦涩和甜香味,度数也较低,少量饮用对身体还有益无害,所以老少皆宜,是每年消耗量最多的酒类,没有之一。
在这个时空里,啤酒还没出世,正是市场空白期,且制作成本不高,价格较低,很容易受下层平民百姓的青睐。
酿制啤酒所特有的酒花只要不泄露出去,配方就不容易泄露出去,,为小店独有。
其次,是改良烧酒。这里的烧酒由于蒸馏和其他一些相关技术的问题,度数普遍较低,口感也差强人意,在这里借鉴些现代的酿酒技术,再因地制宜,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别人无法仿制出来。可以酿制33度,45度,56度,72度四种不同度数的烧酒,酿制过程中再加入其他的一些辅料,既可增加烧酒的营养价值,也可形成一种特异的口味。
再酿制一些果酒,如葡萄酒,可以自主发酵,酿造简单,现代许多家庭里都有家酿的葡萄酒。橘子、柚子、苹果、杨梅、樱桃、柠檬等各种水果也可以酿制成果酒的,还可以水果混合搭配酿酒。
低度果酒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适合一些不善饮酒的人和广大女性,甚至是儿童少量饮用,亦可以作为一个噱头来吸引宾客。
当然,酿制这些酒后,还得发酵成熟后才有的卖,不过招牌可以先打出来。
#####################################################################
诸事商量完毕后,已是月上枝头。施家人将刘大柱和陆不凡送出们外。
“施大哥,大嫂,我和不凡这就回去了。”
“嗯,贤弟和贤侄回去好生休息,明天开始就有的忙了。”
“施伯父,施大娘,云天大哥,明天见。”
施大中看着陆不凡的背影,不由感叹了一句:“此子将来必成大事,成就非凡。”
旁边施云天虽也觉得陆不凡能力突出,但听到这句评语,却也觉得自己老爹说的是不是夸张了点。
施大中看到儿子那种不以为然的表情,立马严肃的对他说道:“云天,你记住,一定要交好与他,把他当成兄弟看待,或许你将来也有冲上云霄、一飞冲天的一日。”
施云天听到施大中严肃的语气,也不由肃然:“是的,爹。”
走在夜深人静的街道上,远处偶有犬吠之声传来,看着月光下斑驳的倒影,陆不凡终于把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刘叔,之前当我说到饭馆的现状时,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奇怪,饭馆经营不善是否另有原因啊?”
刘叔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唉!当年有一县里大户人家想要我们饭馆的门店用作他处,要我们转让与他们,价码开的又低,而且饭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如何能让与他,所以便结下了梁子。”
刘叔似是不愿多提,很是轻描淡写的说着:“本来饭馆当年经营的还可以,虽说不能指望靠它发家,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只是与那大户结下梁子后,受到打压,更有一帮泼皮无赖上门来捣乱,饭馆就经营成了你现在看到的样子。不过几年过去了,近来好长时间都没受打压了,想那大户早就淡忘了,或是压根就没在意过我们。现在我们把饭馆好好经营起来,日子还是可以好好的过的。”
说着说着,刘叔又兴奋了起来,似是对未来有着某种美好的憧憬。
不过陆不凡并不显得很是乐观,谁知道那大户是什麽心思,而且要那大户淡忘了,不在意了,甚至是无视了他们这样的小人物的存在,才能够好好生存,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不幸的是,现在的陆不凡就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
之后,陆不凡又问过了翠儿,通过翠儿义愤填膺的诉说,了解了整个事情。
在五年前,大户看中了小饭馆,想要把他盘下来。在小饭馆左边是那大户两开间的米店,右边是那大户与小饭馆同是一开间的杂货铺,大户就是想盘下小饭馆后,跟杂货铺打通弄成一间大铺子,再装修一下开个布庄。
原来,大户与一些朋友在茶楼一起喝茶聊天时,有朋友说起布庄挺挣钱的,要是能开一家准不错,就这样,大户就动了心思。回来就琢磨开了,有间杂货铺正好可以改成布庄,那块地方也不差,反正杂货铺一年也就能得个零散钱,还得派个人看着,不太值。
可就一开间的杂货铺又太小了,想到旁边还有一家小饭馆,要是能盘下来就成了。派个人过去表示可以开个高价把它买下来,心想便宜你了,有这钱在别处开个大一点的饭馆都不成问题,也没去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饭馆有多麽不容易。没成想派去的人被轰了出来,这下面子就有点挂不住了。
开个布庄赚那几个钱事小,面子事大,怎麽说自己也是在整个县里都是最有身份地位的那小群人之一,平时在整个县里都是横着走的存在,谁敢拂了自己的意,居然把自己派去的人给轰赶了出来,而且据说差点被打了。看来老虎多年不发威,都被人当成了病猫。
于是大户就动用了自己的各种关系去进行全方面的打压。
先是放出话去,谁敢到那家小饭馆去就是不给我面子。县里的人都知道那大户是县里的头面人物,招惹不起,于是小饭馆就门可罗雀了。
管家提议的让泼皮无赖上门骚扰,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小饭馆客人没多少,混混油子倒是每天不断,撒泼耍赖,就像赶不走的苍蝇,很是惹人厌烦。
什麽?那家小饭馆从来就没在隔壁的米铺买过米?一城东的饭馆居然跑到城西的米铺去进米,看来跟我作对由来已久了,不行,绝对不能放过。
陆不凡听到这个的时候,心想不废话吗,你家的米铺要比城西的米铺贵一些,小饭馆小本生意,当然跑到便宜些的城西米铺去进米了。
什麽?征召服兵役的日子到了?关我毛事,我家又不用服兵役。咦,可以把姓刘那小子弄去服兵役,嗯,管家这主意不错,那刘小子据说是最嚣张的,被召去当兵不错,最好死在战场上。
什麽?他是独生子,他家就他一个男孩,按制应该让他大伯家两个男丁其中一个去当兵?没关系,只要发动点关系,我要他去当兵他就得去当兵。
于是据说跟大户“叫嚣”最厉害的刘小柱当兵去了,现在还没回来,不过其将来某一天回来时,却让那大户一家诚惶诚恐,唯恐被秋后算账。当然,这是后话,暂表不提。
刘小柱被拉去当兵后,施家对刘家又愧疚又感动,到让两家关系更进一步,更是融洽,没把刘家当外人。所以在商量小饭馆未来发展时,刘大柱这个“外人”也全程参与,到让陆不凡这小子现脸了一回。
不过那年后来传出县里布庄行情不怎麽好,那大户果然也不在那麽步步紧逼,咄咄逼人了,这事也就随着时间慢慢的淡了下来。只是小饭馆的生意虽说有所起色,但也经营惨淡,比不得以往了。
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陆不凡再次感叹:果然不管在哪里,都是有不公的存在。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真有神仙,似那大户般的恶人不知有无现世报。
遥遥看向北方,眼神所望,那是京都所在方向,也不知道那传说中的佑国仙师是怎麽回事,等忙完了这里的事,应趁早去一趟京都,陆不凡心里默默想着。
(https://www.mangg.com/id37309/20175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