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西川桃花落 > 第十六回 风云变朝廷之乱 有心人火中取栗

?

  “主公,圣旨到了。”游正离奇失踪后两天,一封加急的圣旨送到了雁门关。

  中官趾高气扬的走了进来,公鸭般的嗓子尖叫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帝都太守游正,擅离职守,现夺去游正所有官职,原帝都北部都尉,领伏波将军,边防衙门令史长,萧维,迁为帝都太守令史长,官居正六品,享从三品俸禄,钦此谢恩。”

  “万岁万岁万万岁。”萧维等人叩拜之后,中官并不把圣旨交给他们,而是翘起二郎腿,坐在主位上,冷笑的看着众人。

  众人不明所以,疑惑的看着中官,苏忆晚明白了过来,“公公,小的明白,等小的回到帝都之后,自有好礼送上。这是小的一点心意,请公公莫要嫌弃,请笑纳。”

  说完从随身小荷包里拿出一颗鸡蛋般大的夜明珠,递给了中官。萧维一看,正要发作,被苏忆晚狠狠的瞪了一眼。

  中官顿时就眉开眼笑的,“萧令史长真是客气了,咱家和你说,这次游正死定了,不仅贪污了两百万两白银,还秘密的将这些钱财运到了关外,他的夫人和孩子也随着他一起秘密逃脱了,如果萧令史长能抓到游正,咱家在太后面前为您美言几句,这帝都太守之位嘛。”说着,对着萧维他们,搓了搓手指。

  苏忆晚又将一颗鹅蛋一般大的猫眼石递给了中官,笑着说道:“那就请公公多多透露点消息啦,回到帝都后,小的更有大礼送上呢。”

  中官哈哈大笑,“萧令史长,您身边这个小校,倒是机灵的紧。咱家就把知道的消息全部告诉你吧!免得让人说咱家收了您的礼还不做事。”

  “公公请上座。”萧维哈哈一笑,迅速调整了心态,将中官迎上了主位,并命人泡上了茶,送上了糕点。

  “萧令史长,这次游正离奇失踪,很多人要因此受牵连。”中官坐了下来,缓缓说道。

  “吏部,监察部的尚书都被司马大人训诫了好几次了,这是一次很严重的事情,原来的帝都太守令史长,帝都六部衙门长,也全部被下了天牢,拷问游正的行踪。”

  中官接着说道,“其实游正又怎么会和他们是一起的呢,游正表面看,是文官集团,隶属司马大人的管辖,但实际上,游正的大掌柜的,是古雷古王爷身边的法赐令史长,游正就游走在两方势力中,赚取了极大的利益。”

  “朝廷已经下了通缉令,必须杀死游正,以儆效尤,但是,根本找不到游正,为什么?是因为暗中有人在保护游正。萧令史长肯定会说,肯定是法赐令史长。但是咱家告诉你,不是,保护游正的,偏偏是吏部的人,因为游正一天不出现,卖官给游正的那条大鱼,就不会浮上水面。吏部的那个人也就安全了。”

  众人眉头紧皱,沉默不语。“这是一场好戏啊,恐怕谁都没有找出来,那个人是谁吧?”

  中官继续严肃的说道,“此次事件,康尚书被司马大人训诫之后,也在吏部开始内部训诫,从游正的从政经历来看,根本看不出游正买官。从校尉做起,后来在南山猎场以身挡住了发狂的野猪,护驾有功,迁为帝都北都尉。原帝都太守外放至交州做刺史,游正迁为帝都太守别驾,是帝都的二展柜的。最后,迁为帝都太守。萧令史长,您怎么看?”

  “下官愚钝,请公公赐教。”萧维知道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

  中官清了清嗓子,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如果说,游正的所有从政经历发生的事,都是阴谋呢?”中官一语惊人。

  “难道南山猎场的那件事,是有人刻意安排的?”袁仲达吃惊不已。

  “没错,如果这样的话,一切的事都解释的清了。好了,咱家也不多说了,咱家还要回去复命,现在的帝都太守,是郭天阳。萧令史长啊,多留点心啊。”中官起身,朝外走去。

  “忆晚,这个中官,要多留意,虽然贪财,但是是皇帝身边的心腹,能掌握的信息一定比我们多的多了。”萧维皱眉道,“这个中官,叫什么?”

  “段曾。”苏忆晚说道,“他和别的中官很不一样,别的中官忙着揽钱不做事,他却是收多少礼做多少事。但是段公公今天最后那句话倒是让我很留意。”

  “帝都太守是郭天阳,为什么叫我多留点心呢?”萧维也是颇为疑惑。

  “恐怕,郭天阳此次出任帝都太守的背后,是司马家族的助力,司马家族开始布局了。”

  “晚儿,此次你怎么会劝服天阳出任帝都太守的呢,他眼里可是只有征东将军一职啊。”帝都,郭府,司马瑜带着司马晚儿喜欢吃的桃花露来看女儿,见郭天阳不在,司马瑜问道。

  “父亲,原本你是想把萧维拔为帝都太守的吧?”司马晚儿笑着说道。

  “没错,我确实是那么想的。”司马瑜笑道。

  “但是你不觉得,你对萧维太过照顾了,会引起很多人的怀疑的吗?”司马晚儿说道,“再说,我也要开始培养天阳的权利圈了,萧维,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啊。”

  “所以你就让天阳去争取了这个太守之位,并且让太妃下旨调萧维为太守令史长?”司马瑜坐了下来,缓缓说道。

  “没错,趁现在帝都官场大乱的时候,火中取栗,把天阳和萧维都调上来,这样等他们做出点事之后,那么父亲大人您的话语权就更大了。”司马晚儿说道,“但是父亲,这次帝都的事闹那么大,恐怕康尚书那边,会出事啊。”

  “这个已经考虑好了,康尚书会在这件事结束以后,向朝廷提出还乡养老,朝廷肯定不会让康尚书养老的,一定会迁康尚书为三公,有虚职,这样吏部尚书令的位置就可以腾出来给荀笠了,也算是给荀家一个交代,用吏部尚书令一职来换取荀家的忠心,这样的话,我们这边就集合了所有的文官集团势力了。”

  “吏部尚书令荀笠?呵呵。”司马晚儿笑笑,“其实吏部还是那个买官卖官的吏部,不会因为谁上任就有改变,为了要保持平衡,吏部尚书左仆射肯定是军方那边出的吧?”

  “嗯,车骑将军龙明。”司马瑜很是平静的说道。

  “龙明?!”司马晚儿吃惊道,“龙啸老将军的长子龙明?”

  “是的。”司马瑜说道。

  司马晚儿素知龙明此人,勇猛异常,深通兵法,是一代将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但是,吏部尚书仆射这个位置,更多的是要懂得权利之间的平衡,龙明出任尚书左仆射,前途堪忧啊。

  “等等,父亲,那右仆射又是谁?”

  “荆州刺史,文凝,调入朝廷,任尚书右仆射。”司马瑜道。

  “文凝?为什么会是他?”司马晚儿颇为不解,“江东刺史张植,北海刺史田韶,比文凝资格都老啊。”

  司马瑜不说,看着司马晚儿。

  司马晚儿想了向,终于明白了。

  文凝是不属于司马文官集团和古雷武将集团的,文凝代表的是第三种权利集团---地方利益集团。

  “父亲,地方利益集团进京,难道不会掀起更大的动荡吗?”司马晚儿还是不解。

  “晚儿,如果我们代表的是司马家族的利益的话,文凝代表的荆州的苏,黄,蔡,文四家的联合利益,也许你制定的商战之策被有心人警觉到了呢?”司马瑜说道。

  “荆州家督苏忆晚和黄家的大小姐黄熹微是金兰之交,和江东陆家家督陆蕴又是从小到大的好友,荆州利益集团以苏忆晚唯马首是瞻,不过苏忆晚没有从政,所以荆州集团一直不是我们的重点提防对象,没想到啊,现在文凝进京,局势就要变了。”司马晚儿说道。

  天慢慢的黑了。

  此时,根据和苏忆晚之间的商量结果,陆蕴和江东陆家的一众得力伙计全在西川为萧维入川做第一步准备。

  “掌柜的,出来了,第一批新米的价格是一石七十五文。”一个伙计匆忙走了进来说道。

  “这价格,偏低啊,去年同期一石新米八十二文呢。”一个老年人说道。

  “倒也不低,去年川内大旱了一场,粮草产量降低,八十二文倒也正常,今天川内风调雨顺,一石七十五文倒也差不多。”陆蕴说道,“吩咐下去,只要在八十五文以下,全西川的粮草,有多少收多少。”

  “展柜的,西川今年的产量,差不多是每亩三石左右,据推算西川大概有四千万亩的耕地,也就是说一万两千万石粮草,其中,有四成是军粮以及缴税的,有三成是口粮,也就是说..”老者继续说道。

  “也就是说商品粮是三千六百万石,如果每石稳定在八十文左右的话,我们单单在川粮上就要花费三百万两左右。”陆蕴接着说道,“其实,三百万两也不算多,只是敏叔你是觉得全部给了萧维不值得吧?”

  “蕴儿啊,我知道你和苏家的丫头,很看重萧维,但是,现在萧维还没入主西川,就要花费三百万两,老夫觉得,确实有点不值啊。”

  “可是,我没想过这些粮草全部给萧维啊。”陆蕴笑道,“我要做空西川粮草市场,让萧维入川时,西川没有固守之粮。”

  “难道李刺史不会救市?通过西川刺史府,强行购买回去。”陆敏继续说道。

  “那样更好,如果这样的话,我就更不用担心怎么把粮草给运到荆州了。直接就地卖了赚钱。”

  果然不出陆蕴所料,当川内商品粮上涨到一石八十八文,西川刺史府开始以一石九十文的价格收购新米,陆蕴果断的将新米的价格抬到了九十五文,川内市场敏感的发现不对,川内豪族在西川刺史府的逼迫下,不得不收购了大概三千万石的粮草,一石差不多最后被抬到了一百零三文。

  陆蕴见状,也很果断的放弃了继续抬价。

  最后,江东陆家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就从西川粮草市场上,净赚了二十二万两白银和六百万石新米,为萧维入川做好了第一手的准备。

  而与此同时,苏忆晚也通过天机阁,将河内的新米市场给做空,司马晚儿不在河内,最后得到的消息是:“被人赚去了三十万两白银和两百万石新米。”

  苏忆晚看着手中的情报,笑道,“这样就有八百万石新米,五十二万两的军饷了。可是,又能坚持多久呢。”

  “而且,这个粮草,又不能一次全部给到我们用。”袁公瑾说道,“耗费的问题,也很严重啊。”

  “如果真的要入川,这粮草就算囤积在西城,恐怕都是大问题,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二十石的粮草,到军中,也就只有一石粮草可供士兵食用。”苏忆晚皱眉到,“八百万石,能到军中的,也只有四十万石。但是如果萧维带兵两万入川,每天消耗才二百五十石左右,还能撑个几年,但是,萧维又明确说了要带五千骑兵入川,马的口粮差不多是人的六倍,五千匹马精打细算,也要消耗三百五十石左右,每天六百石粮草是逃不了的。”

  “每天六百石,四百万石勉强可以撑两年。”袁仲达说道。

  “袁大爷,难道不要募兵了?萧维入川,起码需要十万兵马吧?其中还有两万五千的骑兵,到那时候每天起码耗费三千两百石粮草。”苏忆晚说道,“不过,一开始肯定没那么多。这打仗还真麻烦,单是粮草耗费,就不是普通豪族所能承担的啊。”

  “所以只能...”袁公瑾望着天。

  “以战养战!”苏忆晚,袁仲达,袁公瑾异口同声道。

(https://www.mangg.com/id37181/20042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