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府衙里混久了,对官府机构的认识就越发深刻。
这里设置庞杂机构重叠臃肿,官吏人浮于事,办事效率迟缓,所谓的官吏、官僚阶层业已形成。北宋的初期这种体制已经显示出弊端,就是相互扯皮的机会大增,政策的执行有变形的可能。
朝廷上最大的开支除了军队之外就是国家的赏金政策,宋朝为了安抚可能的异己之类,对前朝或者各国旧官吏都保持他们的收入不受影响。仍旧保持他们名誉官位,有职无权照旧发给俸禄,这样的人养活着一大批,就包括这些官吏们。
银钱支出庞大,几百年的宋朝还一直延续着这种政策,堪称财政项最大的日常支出,后世称之为高薪养廉。
但是李智没看出这个时代的官吏们是如何的廉来,反而看到了众多负面的东西。
地方权力如此设计对皇权来讲是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基石,在官府众多势力之间搞平衡,易于朝廷的控制。
李智这些的天在衙门中潜水,最大的收获还不只是自己买卖上的利益获得,对府衙运行的各种数字知道的更多。更对官府的运作、政策执行的流程有了直观的认识,这里就包含着各种可能的漏洞。
比如他肯定了严主薄是晋王赵光义能唯一任命的府衙长官。这条很重要,这说明严主薄很大程度上是未来皇帝的嫡系,因为没有哪位有野心的掌权者能忽视了这个职位而拱手让与别人。
就是赵光义晋王领衔府尹的开封府衙来说,也是各种势力盘根交错,争权夺势斗来斗去,仅仅开封府一个政令推行就可见一斑。
李智知道最近的一件事就是,有一税收的官吏建议,为了不使府衙的税金流失,所有水运码头相关的各种税收不能由四大把头代收代缴。
建议:官府可以直接入户核查收入,即可避免税收上的遗漏,还可以减少对大把头们的依赖,致使以后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先见之明,实际是个好政策,严主薄欣然接受建议,主推此政,得到府尹晋王赵光义点头,专门行文下派令衙门执行。
但是,此政令到了知府那该具体执行却推行不下去了,开封府衙王知府一干人等罗列的理由若干,核查需要人手和时间,短时间里执行不了,要不就增加雇员。新增人员得列计划,上报朝廷,府衙人员增减事项还得府尹晋王赵光义点头定夺才能行得通。
税金收取还得征收更多的人手,需要更多的时间,无形中又增加了官吏受贿的机会,真到执行时,最大的可能是收上来的税金比现在还少,府衙还得支付多出来的人员开支,得不偿失。
便认为此政策属弊政,建议暂缓执行,上下再议后得出具体可行方案再推行。
关于此政的影响,私下里流传出来的是,如果按政策执行知府方面非常担心,说此法有扰乱市场秩序的嫌疑,引起把头们的不满会进一步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双方僵持不下,政令便被推到府衙通判那里,政令的行文一到这里便被束之高阁起来,没有了下文。
如此,政令自然无法推行下去。
李智也是此政令的受害一方,知道各大把头的身后都有既得利益者,站在利益受损的一方,王知府当然理直气壮。那么多朝臣王公在背后支持,对此根本就不予执行,尽管是府尹点过头行过文的。
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掣肘。本来设计这个行政程序就是这个目的,就是朝廷一品中书令的晋王也不行。
由此可知这里的矛盾纠结还真不小,怕是此令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了了之。就像是当初他们酝酿李智为各码头盟主之事,没有背后势力的允许,必然胎死腹中。
严主薄总是要打河运的主意,李智不知他有什么企图。
但这位主薄大人对他这位不按时上下班的下属,睁只眼闭只眼,权当看不见。
想来只是对严主簿没打点过了,那也决不是钱能摆平的。
严主簿,晋王赵光义的直属嫡系,而赵光义是未来的皇上。这条粗腿要是抱不住,知道未来走向还要失去这个机会,李智真就是白混了。
但这得需要技巧和手段,更需要智谋和时机。
李智知道本来严主簿也并不看好自己,只是想着收编自己成建制的清扫队,或许还惦记着自己的足球。最让严主薄难以接受李智的是:李智是马大总管的徒弟,而太监帮,现在的皇上身边倚重,天然的在防备继位者突然篡位。
何况晋王赵光义还只是个名义上政权交接上习惯的继任者,生怕被怀疑,特别是现在太子赵德昭和齐王赵廷美都在议论加三司,怎么能这个时候跟马大总管发生冲突?躲都来不及。
对李智更是敬鬼神而远之。
从严主薄的角度考虑,李智要靠上来,是什么目的?有什么打算和阴谋?没有人会真正信任一个反水者。
李智知道不易,时刻的不在想着机会,而机会哪那么容易获得。
礼节性的拜会了一圈各公房,点个某后李智堂而皇之地早退。听着声音就奔最近的足球场而去,越走越快,那里才是释放青春活力的地方。
广场上的足球比赛天天都在进行,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整日不散,叫好或者遗憾的呼声能响出去一条街。
这种场面和气氛让李智兴奋,一到了就迫不及待的往里钻,凭着自己特殊身份钻进了足球队专属的位置上。
免费观赏的足球赛,吸引了众多民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在场地边上见到,无论贵贱,都可以对球员以及他们的球技品头论足。
球场上队员们你攻我伐如火如荼,表现最抢眼球的队员中就有武功,他还在场上生龙活虎,估计已经踢到了第二场,每个队都希望他加入,没办法,人才到哪里都受欢迎。
李智也看得很过瘾,现在的足球队都知道发挥自己的优势,传接配合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打出一些高质量的配合来,精彩的进球时常能看到,自己的教练和指导的身份可以谢幕了。
但依赖是长久形成的,为了胜利足球队的人又要求李智指点。
当然能看出对方的劣势,那劣势就是武攻,对手太依赖武攻了,让一个后卫总是控球本来就不对,他的位置也太靠前。
于是李智针对性的换人,让一个体力好的前锋上场,上场前交代如此这般。不过是增加长传数量,打武攻身后空出来的位置,谁知那前锋也给力,第一次长传就成功的攻进一球。
在武功一伙照旧的强势逼攻下,己方远程奔袭再下一城,场下欢声雷动,李智得意地看着武攻笑,纯属报复。
武攻却面目严肃的给他使眼色,第二次李智才看懂,顺着他暗示的方向没有看出什么异常。不过是一群有钱的富人在看球,没什么了不起。但武攻又在暗示,看来挺重要,他还有个别人不易察觉的动作,端起了一双手,这个动作在跑动中完全没必要。
于是李智看那群富人堆里的手,仔细看过之后便被吓到了,他在人群中看见了一双惨白的手。
庞太监身着富贵人的绿色便装长衫,也正在盯着自己看。像庞太监一样的人还有几个,这时李智才能分辨出来,大家都在看球,谁投不投入看表情,和庞太监一样的那些人他们都没有。
那几个如庞太监的人神情严肃的围着一个胖子,胖子身形高大,一脸富态。处在那几个人中间,脸色黝黑嘴唇发紫,紫到成黑红色,和黑红脸膛混为一体并没有什么特别,李智根据自己的健康知识却知道,那是心脏不太健康的标志。
几个人中只有他看足球比赛是最认真的,场上的变化时刻都反应在他的脸上,时而遗憾的唏嘘,时而以拳击掌,眼睛瞪得老大,一会指点着某个队员赞叹,一会也同观众一起喊臭脚。
能短时间里就看出来这里的门道很不简单,对刚才的李智换人,弱队进攻得手像是长出了一口气,看来人心向弱是不错的。现在场面的局势完全翻转过来,武功所在的足球队阵型就乱了,如何应对彼此有异,前后脱节再次失球,被人围着球门进攻,武攻再长八支脚也忙不过来。
如此精彩的对局庞太监等人没好好看,他们围着黑胖子警惕四周一切可疑行为,如此架势只能有一个解释,李智心惊,一时不知该怎么反应。
随着庞太监在那人身边恭敬的耳语几句,那人就在百忙中向李智瞥了一眼,似笑不笑的上翘一下嘴角,又继续观察他感兴趣的足球比赛。
皇上一笑,李智膝盖便是一软,差点没跪下去,张口结舌,产生了一个非常怪异的动作。屈膝,两手外翻,歪脑袋,瞪眼,就差伸舌头了。
完全一个不知所措,太丢人了。而那人却再次看了李智一眼,仿佛在笑,不易擦觉的点头一笑而过,继续观赏他的足球。
受不了,李智一身冷汗的悄悄后退。
(https://www.mangg.com/id36855/208746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