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超级电梯工 > 第53章 震撼现世

?让萧安邦感觉庆幸的是,西东电梯厂,从一开始就不姓“国”字,最多算是民营集体企业。

  

  当初不顾人民的死活,把人家推向市场,任由人家自生自灭,那么,当人家有所起色,闯出一条路来后,又有何颜面来干涉人家的决策呢?

  

  所以对于西东电梯厂这样的民营集体企业,老大们还是鞭长莫及的,瞎指挥的棍子挥舞不到它头上。当然,刁难还是可以的。

  

  前世中,集团王总后来专事务虚,也就是为了解决高层关系问题。在华夏国,没有权力关照和放你一马,简直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的,或者是不能持久的。

  

  来西东电梯厂观摩学习的,有不少是带有国资背景的地方性企业。在计划内体制里混久了,对于市场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人看到那些核心部门和核心资料并不对他们开放,就想要习惯性的使用权力施压,试图得到核心技术资料。

  

  这哪能呢?从一开始,不劳而获这种事,就没在西东电梯厂生过根发过芽。自然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受到了峻拒。他们也只能怏怏而归。有前世经历的萧安邦,又怎么会忽视这么大的漏洞存在呢?

  

  很早,他就对自己部门研发的资料进行了分级安放,在除了自己一个人掌控的保险柜外,后来还陆续给每个人都添置了一台保险柜,每个人掌控自己那一部分工作的重要技术资料。

  

  不过,萧安邦不知道的是,在络绎不绝开参观访问,观摩学习的人群里,竟还出现了背景属于外资的商业间谍。

  

  外资要进入华夏国虽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外资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早派出了商业间谍对于国内各大电梯厂进行刺探摸底。

  

  好在萧安邦制定的保密制度,本就是针对所有人的。换句话说,哪怕是本公司老总,想要来查看核心技术资料也是要有合理理由的。自然那些商业间谍也是铩羽而归。

  

  手下余霞的老公杨宁,自从被萧安邦醍醐灌顶改造之后,身手不凡,而且夫妻琴瑟和谐。出于对萧安邦的感激和崇拜,也已经从杭城钢铁厂辞职进入了西东电梯厂,来报效萧安邦。由于目前掌权的还是本地一系,萧安邦也只能安排他负责自己能影响到的部门的安全措施。

  

  尽管如此,由于多是要害部门,这个安排还是起到了相当好的作用,杨宁前后抓获过不少夤夜而来试图窃取核心技术资料的商业间谍。使得业内对于西东电梯厂的安保评价甚高。

  

  ************借着被命名为XDVF的新型电梯的东风,和等待市场订单的过程中,萧安邦全面厘清了上游供应商的供货来源,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技术要求,才交由供应科去负责采购,为了满足较高的技术要求,供应科这个很少进大学生的油水较高的部门也不得不进了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负责相应零部件的采购。当然,萧安邦也都事先对他们进行了统一培训,并施加了精神刻印,使得他们不敢去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对于产品的质量技术要求。

  

  随着一桩桩一件件的繁琐工作的落实,并乘坐过杭城已经开始交付使用的XDVF样板电梯,该款电梯平稳、快速、高效、高档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销售开始渐入佳境。由于其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性能却毫不逊色,购买它还不需要付出宝贵的外汇,种种因素汇合在一起,迅速掀起了销售狂潮。

  

  这个主打高档市场的产品,其定价因为是参照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毛利率极高,超出了寻常产品的毛利率的数倍以上,单价又高,卖一台XDVF电梯,其利润甚至顶得上卖将近十台其它款电梯,受到了集团王总和陈总的高度关注和表扬。这还是其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一半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之前外资垄断国内高档电梯市场时的利润之高了。

  

  那会,国内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虽然有利润,却是不高,基本上是靠量来致胜,而外资则是轻松赚取着十数倍于国内电梯的利润。XDVF电梯的问世,打破了这个惯例,在高档电梯市场里迅速拥有了一席之地,当然局限于速度,一些速度要求特别高的电梯订单,还是想要也一时间没办法实现。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XDVF电梯的震撼现世,惊碎了一地的眼镜碎片,其销售的火爆和超高的利润率,让人分外眼红。萧安邦带领的这个团队,也因而在公司内部再度声名大噪,并取得了极高的话语权。

  

  公司里,谁能帮公司赚到大钱,公司就把谁当大爷。在XDVF电梯正式问世两个月后,订单数超过了百台,每台毛利至少也在50万元,也就是说,卖出了这一百台,其利润就有5000万元华夏币!

  

  面对这个从所未见的大好局面,公司里一片欢腾,集团领导经过紧急商议,决定重奖功臣,奖励萧安邦这个团队1000万元华夏币,当然不完全是华夏币,而是加上实物价值相当。

  

  其中包括了抵债而来的八套房屋和四百万元华夏币。这会房地产市场还没火爆起来,抵债的房地产折价随行就市。熟知后世历史的萧安邦心下大喜,以后光这些房地产就价值几千万了。手下们接受了萧安邦建议,一家留下一套房屋来保值增值,并把贷款买房时欠下萧安邦的钱一次性还掉了,再除去税款,手里各还剩下10多万元。萧安邦则收获了4套房产和四家还来的欠款和自己的一份,扣除税收后到手一共将近250万元华夏币。

  

  这会的钱可是真值钱啊,不比后世贬值了至少十多倍的情况,其10万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百万元都远远不止。

  

  这个巨奖就像是原子弹一般,起到了山呼海啸般的效果。

  

  这种锦上添花的事,媒体最是愿意干了。一时间,媒体也纷至沓来,纷纷报道此事,间接助推了产品的宣传,效果可与得了诺贝尔奖相比拟。

  

  西东电梯厂的敢于重奖有功之臣的行为,吸引了一大批自认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加盟,甚至包括了一些海外学子,有出路又有谁愿意离乡背井呢?人的心理,只要不过于颓废,还是都倾向于多劳多得的。

  

  西东电梯厂敢于这样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让人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是知识可以创造价值的现实体现,这对那些海外学子和国内的有识有才之士很有吸引力。何况又是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城,可以创业生活两不误。

  

  一时间,到杭城创业就业形成了一股风潮。后来有一次王总,陈总与萧安邦一起吃饭时,还不无自豪的说起这事,说是因为这次作为,杭城成为了投资的热土和人才的汇聚地,得到了省市区领导们的高度赞扬。一个城市,因为企业而受益,这种事可真不多见。陈总和萧安邦也是与有荣焉。

  

  在公司内部,则人人知道,跟着萧安邦走,就会有好日子过。萧安邦手下们的风光生活艳羡了一大批包括本地员工和外来加盟大学生在内的人,纷纷向其靠拢。其中最为后悔的,要算是萧安邦的老乡许华了。

  

  他也算是人才,也有着勃勃野心,却没想到自己的老乡竟然有着如此逆天的本事,在自己还在默默打拼的时候,就已经出人头地了。

  

  想当初,萧安邦让出在技术科的电气组组长位置时,就是他最感兴趣,没想到自己拣起了的是芝麻,丢掉的却是大西瓜。

  

  面对现实,许华也终于放下面子,决定投奔自己的同学兼老乡。

  

  萧安邦其实早就在等着他了。阵营的扩容是必然的,找一个自己信得过,有野心又有能力的人不容易。

  

  以后自己迟早要交班的,那么寻找接班人也是必须的,而许华就是个合适人选。

  

  萧安邦跟许华深入聊过之后,决定接受他的投奔,并向其言明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忠诚度。本就不服萧安邦那几个手下,自认为不比他们差的许华毫不犹豫的就接受了。于是,经过再一次醍醐灌顶式的改造,许华也成为了萧安邦新一批的忠诚手下。

  

  当然,许华被点化开悟以后,也才明白,自己原来那点本事根本不算什么,也才明白为什么萧安邦这个团队可以做出如此惊人的成就,一切归因于萧安邦这个人。他对向来熟识的萧安邦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心理,加上忠诚印的发酵影响,终此一生,许华也成为了萧安邦的最忠诚的手下,哪怕后来面对惊人的诱*惑也从无背叛。

  

  萧安邦为了安其心,拿出了一套房屋转让给许华,照价分期偿还,相当于无息贷款,使其也成为了杭城有房一族。

  

  对于自己的忠诚手下,萧安邦从不吝啬,但是也是在用激励机制刺激他们加倍努力,而不是因为站对了队伍就可以鸡犬升天,这不符合他一直来秉持的理念。

  

  对于关永斌这个有着先天阴暗心理的另类手下,萧安邦安排他的是刺探各方面情报,也会适时给予他报酬,作为老总的外甥女婿,生活是不愁的,无须额外付出太多。不过两人见面也是问题,毕竟当初两人很是不和的事不少人都知道,这次借着众人投诚的风潮,关永斌也名正言顺的“投奔”于萧安邦,倒是方便了行事。

  

  萧安邦把自己的大额奖金交给了妻子马苏去运作立体农庄的事宜,也是正好。大额的资金绝大部分投资在外,尚未到收获期,这笔奖金倒是及时雨,使得立体农庄的建设进程得以加快了不少。

(https://www.mangg.com/id32123/17201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