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使从段睿营中出来,便去了大营对面的弘农城。
向者董卓虽把弄朝政,但是名义上仍是大汉相国,其麾下兵马名为“王师”。因此断无对敕使无礼的理由。
徐荣率领麾下将校于郡府大厅会见敕使。不同的是,他们都身具铠甲,拜伏于地。
“……
“今董卓伏诛,万民称贺。特赦尔等将校无罪,诏书到日即刻归降朝廷。……
“……”
敕使宣读完诏书后,向前走了两步,微倾上身将诏书递到徐荣面前,一双眼睛扫视了一圈。
厅下拜伏的众人无不浑身颤抖,有些人的手已经攥成了拳头。徐荣亦然,只见他双臂在颤抖中举起来接过诏书,声音中忍着惊怒与不甘:
“臣中郎将徐荣……接旨……”
敕使很是识相,他并无在这城中久留之意,连忙说道:“既然将军已经接旨,那本使便回京复命去了。”
**********
“归降朝廷……”徐荣一边想着一边登上城楼,向南方远眺,护国军的各营仍然未退,在城池的南方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敕使来去匆匆,并未商榷受降的事宜。朝廷对此事实在是欠考虑。徐荣命令部将谨守消息,而于深夜携带两名亲随出了城径向南来。
“禀报,城中有人前来求见。”
“嗯,是什么人?”此时段睿已经睡下,在大帐中镇守的是郭嘉。
“来人自称是中郎将徐荣。”
“是么……让他进来。”郭嘉抬起头看着帐外深沉的夜,嘴边浮起了微笑。
片刻,徐荣已经来到中军帐,他解下佩剑交予大帐门口的士兵,大步走进来——他并未穿着铠甲。
两下施礼完毕,郭嘉一摆手,说:
“坐。”
徐荣坐在案前的一张胡凳上,帐中只有两盏油灯,桌上铺着一张地图,这是张司隶、雍凉的地图。徐荣的神情为之一动。
“徐将军半夜前来,可是有什么事要相商?”郭嘉轻轻敲了敲桌案,徐荣转过头来看向郭嘉。这个年轻人,也是十分瘦削,可是一副隐隐有病态的脸上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似乎能洞穿人心。
“既是郭军师,那徐某便直说了。虽然大前日我于这南野败于段将军,但是身为大将,不能于战场取胜于敌,亦得以此躯殉于国家,徐某早已做好此等觉悟。然此番京城事变,实出乎意料。如此一来,便无再战之理由。朝廷虽令我以军归降朝廷,却未有妥善安排。为诸将士考虑,徐荣愿归降段将军,以求保全城中万人之性命。若得如此,即便段将军要取徐某之性命,亦然无妨。”
徐荣一席言,言辞恳切。
“吾主早有此意,因此命我在此等候将军。”郭嘉笑道,“既然将军愿意,那是求之不得之事。将军对将士的那份心意我郭嘉已经了解。明日便派人前往城中商量具体的事宜。吾主曾言:将军来降,仍令其掌本军,如前诸将例。将军勿疑。”
徐荣欠身道谢,又看向这桌案上的地图,说:“此图在此,莫非段将军有意进军西凉?”
“正有此意……”郭嘉意味深长地说道……
**********
徐州,东海,郯县。
曹操的兖州军约有一万五千人,驻扎在城外。陶谦、臧霸等率军驻于城内,数量在一万三千人上下。两军对峙已有近一月,曹操多遣部曲掠东海、琅琊、彭城等地,徐州北部被劫掠一空。下邳相笮融一直拥兵屯于下邳,任陶谦派遣使者催促,依然并未出兵。
郯县城墙高大,臧霸率军据守,曹操难以攻陷,攻城战只持续了两日,双方各损失数百人后便转为对峙。
曹军大营中,有快马风尘仆仆自西而来。
“段睿于南野取得大胜,敌将段煨殁于阵中,郭汜、张济、张绣败逃,至今不明所踪。”使者乃是来自作为援军跟随段睿一同西上的曹操堂弟曹纯派来的。南野之战中,曹纯的部曲被编在高顺部下参与了这场战役。
曹操详尽地听取了战役的经过,不由地笑道:“这西上作战以来,段睿用兵愈显纯熟啊。这场战役,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此人虽然年轻,却是当今一等的用兵奇才啊……”
“另外,于南野之战的当天,长安城中发生政变,司徒王允等公卿联合吕布诛杀了董卓,如今已经布告天下。敕使在第三天赶到弘农,复段睿骠骑将军职,而弘农的徐荣,也率部投降了段睿。”
“段睿可曾继续率军西上?”曹操问道。
“未有,如今仍然驻扎于弘农。此乃皇帝的旨意。”
“陇右的西凉军有何处置?”
“据说朝廷内当时尚未能有决断。”
“看来皇帝也忌惮段睿成为第二个董卓,故而不令其领兵进京……”曹操自言自语道,“可是如此一来,西凉军仍然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王子师(子师,王允的字),莫非是被如此大功冲昏了头脑了罢。”
正议间,有士卒进帐禀报:“报,朝廷敕使到。”
曹操示意使者退下,亲自率领营中诸将出迎敕使。
“……去年,赖卿于泰山破山东黄巾贼乱,特加卿兖州牧,戴天子恩德,牧守一方。
“……诏书到时望卿撤兵兖州,此朝廷之命,百姓所望。州境纠纷之事,实宜相商解决,不宜擅用武力。
“……”
“议和之事,陶徐州有何意见?”曹操看向敕使,敕使不慌不忙说道:
“来时经过沛县,拜会了徐州幕僚刘备,刘将军已应允从中斡旋,促成兖徐两州和解。”
“刘备?”曹操哼了一声,并未说话。
“不知曹兖州又有何意见?”
“吾只有一个要求,便是徐州撤出小沛的兵马。”曹操说道。
敕使心中明白,曹操已经不想将这战事继续拖延,和议有望,心下欢喜。当日,便入城来。
“果如天使所言,董卓已被诛杀,陛下重掌朝政?”陶谦殷切地问道。
“正是,陛下已命王司徒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本使此来,便是陛下忧虑兖徐战事,特下御令调解的。”
“曹兖州有何意见否?”
“曹兖州已经应允和议,只是要求徐州撤出小沛的兵马。而沛县的刘将军也极力想促成此事。”
“玄德公也有此意……”陶谦背手闭目思索半晌,兖徐战事拖延已有两月,徐州北境百姓流离失所,继续下去就要错过春耕时节,这对于徐州来说并非什么好事。而仅凭当下徐州的力量,也是无法击退兖州的兵马。
陶谦最终同意了议和,在朝廷的从中调解下双方罢兵,曹操于数日后撤回兖州。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954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