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主公即刻率兵入京保卫王室!”荀攸的声音在帐内响起,在座的参谋和将领们一齐将目光投向段睿。
段睿微微摇摇头,说:“此时此刻,皇帝未必想我率兵进京。”
“这个情形,和当年董卓进京时颇有相似之处。”张辽若有所悟地说道。
“你是说,主公此时率兵进京,便与当年董卓无异?”洛羽瞪大眼睛看着张辽。
“非也,某并无此意。”张辽辩解道,“只是,恐怕天子眼中,公卿眼中,会如此看吧。”
段睿点头示意众人坐下:“敕使应该不久就会到此吧。”
**********
四月末,长安。
董卓的车驾是由吕布同郡骑都尉李肃迎接入京的。
“天子疾初愈,将于未央殿大会文武,并议禅让帝位于相国一事。”李肃深深鞠躬,脸深深地隐在宽大的朝服后,却从中有寒光射出。
“此事王允意见如何?”董卓斜倚在胡床上,只以余光看向李肃。
“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恭候相国前来。”李肃语气愈发恭谨。
董卓大笑而起,拂袖道:“吾即日排驾回京。”
李肃唯唯,董卓又瞥了他一眼,笑道:“吾为帝,你当为执金吾。”
李肃一脸惶恐拜伏于地,高呼道:“臣叩谢皇恩!”
董卓车驾自郿坞返京,有骑士百人、仪仗百人、执戟兵士五百人,前后簇拥。
出郿坞行三十里,董卓所乘车忽折一轮,于是下车乘马。又未行数里,那马咆哮嘶鸣,掣断辔头。董卓心头不悦,顾问李肃:“车折轮,马断辔,此为何兆?”
李肃一脸恭敬地说:“此为相国应受汉禅,弃旧换新,当乘玉辇金鞍之兆。”
董卓大喜信其言。
次日上路,忽然狂风大作,昏雾蔽天,车驾难行。
董卓一脸阴沉问李肃:“此为何兆?”
“相国登帝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声威。”李肃心中攥了把汗,强作镇定。
董卓不疑。
至城外,百官出迎,唯有李儒抱病未出。
董卓入相府,次日上朝。
董卓身穿朝服,登车往皇宫来。吕布早引执戟卫士簇拥到车驾旁。一切如往日一般,只是空气中似乎略显沉重。
车驾长驱入宫,殿门前,遥见王允为首的二十余大臣,各配剑昂然而立。
按例,大臣至殿前,当解刀剑。今日这架势,令董卓心头一沉。
“执剑为何意?”董卓问车旁的吕布。
吕布默然不应。
四周的卫士在沉默中簇拥着车驾往前进。
董卓扶住车轼(注1),几乎就要站起来。
此时车驾已经来到殿下的台阶前。
“逆臣董卓在此,武士何在?”王允长髯飘飘,不怒自威,掣剑在手直指董卓大喝道。
董卓一时又惊又乱,两眼圆睁正欲责问,突然四周的执戟之士纷纷转向车驾,长戟将车驾围在当中,锋芒毕露。
“吕布何在!”董卓惊慌,看向吕布时,只见吕布已经举起方天画戟,厉声道:“有诏讨贼!”一鼓直刺董卓咽喉。李肃从车后转出,取刀割了头颅高举在手:“贼臣董卓已然伏诛!”
吕布又从怀中取出诏书,大呼道:“奉诏讨贼臣董卓,余者皆不过问!”众将吏纷纷高呼万岁。这一天的护卫之士,被吕布暗中调入了很多自己的嫡系士兵,当时事起突然,中间夹杂着的董卓的西凉军兵都茫然不知所措,半晌方才如梦初醒,董卓被王允等公卿联手吕布从内讨伐,一代权臣董卓的时代在一瞬间就终结了。
长安城内的董卓势力随即被控制住,李儒被缚出,于长安大街斩首,另抛董卓尸体于市。百姓过时无不掷其首,践其尸。是夜天落霹雳于尸首之上,又降大雨,将余烬洗刷干净。可谓天怒人怨,竟至于斯。
另一面,吕布率并州兵前往郿坞,将其中驻守的西凉军杀散,先取了貂蝉,凡董卓亲属,不分老幼尽皆屠尽。又抄坞中积蓄,得钱财、珍宝、粮谷甚多。事毕,付郿坞以一炬。
董卓伏诛的当天,朝廷布告天下。
但是有一事一直悬而未决——如何处置剩余的西凉军。事变发生后,率部驻扎在长安的樊稠立刻表示归顺朝廷,其手中掌握的西凉军多达万人,颇为王允所忌惮,一时也动他不得。另一边,牛辅、李傕在陇西仍各自掌握三万西凉军。朝议数日,一直未有决断。
**********
两日后,段睿营中,有朝廷敕使前来颁布圣旨:
“大汉皇帝诏曰:
“故骠骑将军、安阳侯段睿,于中平六年因董卓之乱率禁军离京,能不屈于黎阳,克贼于关东,实乃朝廷股肱之臣。今年赖卿奉圣意西上,得至弘农,劳苦功高。今董卓伏诛,万民庆贺,朝廷复安,海内复平,贼臣予惩,忠良予褒。特复卿骠骑将军位,假节,封邺侯。诏令到日,暂住弘农,听候圣意。
“如诏言。”
段睿已换上一身官服,拜伏于地接旨,再拜谢恩,身后一干武将、参谋均卸除铠甲,身着官服分列拜伏于地。
“果然,朝廷并未让主公携大军入京。”郭嘉和段睿于营外并肩而立。
段睿嘴边勾起笑容:“这早就可以预料了。早先朝廷秘密联络我时,我曾许诺朝廷重建洛阳城,迎御驾东归。”
“主公故意不迎陛下回邺城——”
“皇帝,还有那帮公卿,恐怕就是顾虑这一点罢。”段睿说,“那时是,现在也是,以后依然是。”
“但是,如果主公大军不入京,也许就要被人占了先机了。”郭嘉淡淡地说道。
“无妨。”段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目光向前方远眺,尽头正是弘农城。
“在此间停留几日也无妨,倒也还有些事要处理。第一,便是令这弘农降服;第二么,洛阳城的新建也得提上日程了,此事我已与邺城荀公知会过,相关的费用、劳役都在募集之中,至于这负责之人,却尚未有结果。”段睿说着,看向郭嘉。
郭嘉眼中灵光一闪,说:“主公可知道河内司马家(注2)?此事不妨交给这一家去做,想必能够很好地完成。”
注1:轼,车前用来倚扶的横木。
注2:司马氏为河内世族,司马俊官至颍川太守,子司马防历任洛阳令、京兆尹,晚年为骑都尉,有八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时称“司马八达”。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938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