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一百零四章 水源

?函谷关前,护国军的军营沿着谷水分列,狭窄的谷地中四处可见飘扬着的鹰旗。前锋部队已经扣关扎营。

  “我要亲自去看一看地形。”段睿一抵达前线,便对部将说道。

  “此间地形险恶,容易被敌人的突袭队阻击。”赵云劝道。

  郭嘉也面露忧色,同样劝道:“这山间的地形,即便是带上很多卫士也不见得能确保万无一失。”

  段睿摇摇头:“光看那些纸上的情报不能确定进攻的方略,非得亲眼看到才行。函谷关为西上的第一道关卡,也是此行最艰难的一关,容不得疏忽。”

  段睿率领约百骑自中军大营出来,先沿着谷水而上视察各军的营地,再前往函谷关前。

  一路视察各营,到近中午的时分向函谷关靠近。

  为了隐秘,一行人在高顺派来的向导带领下走上了旁侧树林掩映的小道。树林深处一片昏暗,段睿旁边的骑士们各个高度警戒。

  上一道陡坡时,传来几声弓弦的声音,因为树林中很是幽静,所以这声音十分清晰。

  “注意警戒!”赵云喊出声的时候,在段睿身边的一名骑士从马上跌落,胸口插着一支羽箭,箭羽兀自振颤不已。

  顷刻间骑士们纷纷拔出腰间的刀剑——这些人都是从中军选拔出来的精锐之士,有十数人已经跳下马,向树林深处搜索。队伍此时停止行进,骑士们将段睿围在中间,一个个屏气凝神。

  不久听到树林中传来刀剑的碰撞声,看来是和敌人的突袭队交手了。

  段睿握住剑柄的右手渐渐松开,深深吸了口气,抬头看时,由于是初春季节,树木的枝叶还未长出,犹能看见一片阴霾的天空。从林中袭来的早春的寒气加上这种危险的氛围让周围的人都微微颤抖。

  没多久,进树林的人回来,手中提着敌人血淋淋的首级:“敌人一共有三人,已经击毙两人,还有一人给逃走了。”

  段睿点点头,示意大伙儿放松点。赵云靠过来说:“刚刚敌人的狙击位置离主公不过半步,此行凶险……”

  “不要再说了。”段睿脸上波澜不惊,继续前进,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众人在山间一处河谷中停留。这函谷关依山而建,有谷水从关旁流过。

  停在河谷中,向上可以看到青郁的陡坡,还有依稀可见的关城。这山绵延不绝,函谷关正当险要山口,关城建的高大壮观。隔着树木可以看到关城的士兵四处走动。

  段睿让队伍在河谷中稍事休息。借着树林的隐蔽,各自就着岩石坐下,从包裹中取出麦子制成的干饼,又从溪中汲取水浇在饼上吃。

  段睿独自靠着一棵树坐下,脚边河水流过,一抬头就能看见高山上的关城一角。

  赵云就站在段睿身边,一直凝神看着那陡峭的崖壁、茂密的树林和山上的关隘,仔细思考却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出夺下这座雄关的办法。

  不经意低下头,却看见段睿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一边嚼着饼,一边看着脚下湍流的河水,在河的中央,甚至有激流和漩涡。

  赵云突然感觉脖子好酸,大概是抬头太久的缘故。

  “怎么样子龙?”段睿突然问道,“有没有破关之策?”

  他并没有抬头,两眼仍然看着这河水。

  “函谷关据山险,从正面很难突破。但是如今看来,就算想从旁侧攀山抄到关后,也不甚容易。”赵云说道。

  “嗯。就此回去吧。”段睿简单地说。

  傍晚时回到中军大营,段睿就立刻派出传令兵召集各营的将领到中军召开军事会议。诸将赶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大营中到处是火把和篝火的光亮。

  中军帐中,段睿已经吩咐郭嘉挂上了函谷关附近的地图,诸将坐定,便开始报告十余日来从各方面收集并整理的情报。

  “函谷关东面是高坡和狭窄的道路,南北两面靠山,西面为谷道。南面的山间有河川。

  “据推定兵力大约在五千上下,其中有五百张强弩。

  “粮食准备了三个月分。

  “关城中没有井水,由谷水汲水上来使用。

  “攻击路线只能选择东面的大门。”

  以上是函谷关防备的要点,接下来是对守将和守军的报告。

  “函谷关的大将为董卓的麾下中郎将段煨,其部兵有三千人。

  “原驻守函谷关的将领为弘农张济之侄张绣,部兵约有一千。

  “关城中的士兵士气旺盛。”

  郭嘉简明扼要地讲完后,各位将领各抒己见。

  “函谷关运输粮草艰难,可以派军翻山而去袭扰敌军的粮道,但是如果想要等关城粮尽自行陷落,则至少需要三个月,这期间关中的援军可能会大举攻过来,因此我们要觉悟到可能要有牺牲地去攻打关城。”洛羽说道。

  “正面攻击,只会徒然增加我方的损失罢了。西上之路遥远,不能轻易浪费一兵一卒。”段睿并不赞同强攻。

  “要陷落这座关城,只有一个办法。”一直以来沉默寡言的高顺开口了,众人的目光向他看去,“那就是夺取用水。”

  “夺取用水的方法是?”洛羽问道。

  “经过我的士兵侦查发现,敌军是从高崖上放下钓瓶汲取谷水,因此我们可以在夜晚偷偷坐筏夺取那些钓瓶。”高顺回答。

  “如果敌人发觉了,就把钓瓶接上去,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放下钓瓶的话,那怎么办?”洛羽又问。

  “如此一来也没有办法,只好把筏系在汲水处,并且留人在那里监视,妨碍敌人汲取用水。”

  “如果下一场雨,水位就会升高,水流也就会湍急,竹筏大概会被水冲走吧。”黄忠说道。

  “现在是下雨很少的时节,即使下雨,雨量也有限,竹筏没有那么容易被冲走。”

  总之不试,是没有人知道结果的。

  段睿以这样的一种眼神看向郭嘉,郭嘉也回以如此的眼神,显然以他的智谋也一时拿这样的一座雄关没办法。

  段睿又看看众将,他们也在等段睿拿最后的决定。

  “攻击方法是采取所有提过的办法,一面采取正面的进攻,一面夺取对方的用水。”接着段睿俨然说道:

  “正面的进攻切忌强攻,不要勉强而上,看敌人如何应对,再来行动。”

  段睿的意思是并不用太急,可是众将都知道在这一座关下停留太久并不是件好事。因此大家都对段睿的命令感到诧异。

  正面进攻由高顺总领,洛羽另外负责夺取敌人的用水。

  段睿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高顺更加稳重,而洛羽年轻更加灵活。

  关城中有五百张强弩。基于这一点,高顺命令士兵从山林中收集竹子,把竹子切成适当的长度扎成一束一束,用它来遮挡箭矢并一面逼近关墙。

  旭日东升后,关前狭窄的谷道中,树林中透过朝阳的光辉,鹰旗高扬,护国军以函谷关的东门为目标开始前进。高顺作为大将并没有冲锋在前,而是由抱着竹束的将兵慢慢登上陡急的坡路,再慢慢接近大门,到了强弩的射程附近,就左右展开。从高高的关楼上看下来,只见到成排的竹束,没有看见人影。

  “敌人像老鼠一样躲在竹束后面!”关上的守军哂笑道,想到这一点,以后回关中还可以和乡里人炫耀一番。

  但是守将仍然保持着警惕,他们试着用强弩向竹束射击,但是徒劳无功。

  “要射穿这些竹束,必须等他们相当靠近才可以。”守将们这样想着,便停止了射击。高顺也趁机命令士兵在适当的地方布好竹束阵。

  第二天,护国军又抱着竹束逼近函谷关。他们并不是要发动攻击,只是在准备攻击的路线。各队用竹束掩护身体,在关城前平整地形。

  “原来如此,敌人靠得这么近,可能在这个时候会发动攻击吧。不过,此时才是发挥强弩的威力的时候。”张绣扶着关墙,向下看一片密密麻麻的竹束阵,嘴中喃喃道。张绣为董卓大将张济之侄,勇略过人,之前一直由他率嫡系精锐一千人驻守在函谷关。如今段睿大军压境,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他并不感到畏惧,反倒战意昂扬:“能和所向披靡的护国军对阵,想想都令人兴奋。”张绣在开战前如此想过。

  关上的士兵严密的警戒着,等待着护国军发动攻击的那一天。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7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