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家 > 第五十一章 回援

?夜晚,袁绍大营内。

  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站在中军大帐中,帐中的油灯灯火摇曳,模糊的人影随之摇动。

  袁绍坐在宽板凳上,一双明眸打量着眼前的男子,问道:“你是曹孟德派来的?”

  “正是。”男子一边说,一边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封信递上前去,“这是曹将军给将军的信件。”

  袁绍凑到桌案上的油灯旁,借着灯光看那字来,的确是曹操的手迹,笔力苍健。

  “本初兄亲启……如若令董卓就此灭除段睿,则其威名日盛,图之愈发不易,则天下日危……依弟愚见,兄长可调解巨鹿战事,巨鹿事息,段睿则能一心与董卓相抗,两虎相争,非死即伤……再联合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则大事济矣!汉室幸甚,天下幸甚!”

  袁绍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心下说道:孟德与我不谋而合!

  翌日,幽州传来急报:乌桓入侵,劫掠边塞诸郡。州内空虚,兵将不敌。

  刘虞、公孙瓒接到消息,心中便十分着急,幽州是自家根基,岂可任乌桓肆意妄为。亟待从此地撤兵回去。而段睿,一时半会儿又解决不了。

  **********

  “……以某之见,不若舍冀北而保冀南。若能归还侵占之赵国、常山、中山及巨鹿之地,必能使韩馥罢兵。而幽州此时正遭乌桓侵袭,刘虞、公孙瓒亟需撤此地之兵回救幽州。如此,冀南不失,当有与董卓相抗之本……”

  段睿看着手中的袁绍信件,又看着面前的来使——逢纪。

  逢纪一身儒袍,微闭双目,正襟危坐。

  “依此信,吾果撤军,敢问袁将军有何利处?”段睿问道。

  “吾主袁将军出身名门,志向远大,不在当下微薄小利。”逢纪傲然答道。

  段睿微微一笑,口气倒不小。他不是很喜欢别人狂妄的样子。但是如果真的可以撤军回援黎阳,那么局势将会好转许多,至少,他想,自己可以有伸手一搏之力。

  “容我回信一封。”段睿说道。

  逢纪脸上也浮现笑容。

  **********

  十一月中,段睿下令全军从冀北撤退,不过大军撤退之时,还带走了相当多依附的百姓和世家,盖因段氏经营冀州多年,影响甚大,人望很高。

  幽州军急匆匆地踏上了回乡之途。

  韩馥看着收回的四郡之地,不由得苦笑,但是也只好如此。他只是寄希望于南方的数十万大军能够荡平段睿。

  而袁绍在这次战争中的伤亡并不大,他只是暗中打着自己的算盘,尽管无人知晓他的志向到底在哪里。

  **********

  段睿留高顺、张郃、洛羽等部以及虎贲营留驻任县、平乡、广宗一线,防御北面可能南下的敌人。自己亲率精骑约八千昼夜兼程向黎阳赶来,于路大张旗鼓,各方的细作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于是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传到黎阳联军的大营。

  气氛却并不紧张。

  “段睿带来的兵马不满一万人。”李傕轻描淡写地说,这点人马,正面进攻,对他的八万大军造不成一点威胁,“就算是曾经的北军,天下最精锐的士兵,几经作战,损失想必也不小吧。此时只带来不到万人,足见段睿已经日薄西山了。”

  曹操说道:“敌军势虽不大,但仍不宜掉以轻心。”

  李傕摆摆手:“孟德无需多虑。尔等都被段睿吓怕了。如今我即坐等黎阳城陷,段睿又能奈我何?”

  众将和李傕的想法大多一致,他们很难想象出段睿以那么点兵力能够击败这里的八万大军。就算他们是天下第一的劲旅,也无法如此逆天。除非,是奇迹发生了罢。众将都是这么想的。

  即便如此,李傕还是吩咐各营远远派出哨骑,侦查段睿的动向。

  大军围住黎阳,已有一月,时至今日,士气愈发低落。

  **********

  段睿骑着那匹高大雄骏的“踢雪乌雅”,腰间佩着“血灵”,身穿着轻便的武服,身姿风流,仪态潇洒。郭嘉一袭儒袍并马而行,腰间的玉佩玉环不时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他们身后跟随着数十骑,都披着轻甲,腰间佩着马刀,鞍前悬着弯弓。一行人在树林间穿梭,透过树叶阴翳,日光点点洒落,鸟鸣声不绝于耳。

  “终于又回来了。”段睿看着这里的草木,心中无比畅快,尽管眼下大敌当前,他坚持出来骑行。“外面的空气可以清新头脑。”他这么对部将说。

  “主公可有破敌之策?”

  郭嘉说的是“破敌”而非“退敌”。

  段睿偏过头来,看着郭嘉,两人相视一笑。

  “御庭藩的报告说,敌军的士气低落。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段睿说道。

  郭嘉的嘴角勾起一丝微笑,眼中却是闪过一道白光,说:“可以先派人与黎阳城中取得联系。还有,可以派使者去联军大营,表示愿意退出黎阳城~”

  段睿问:“那使者该派谁呢?”

  “主公心中应该有数……”郭嘉淡淡道。

  段睿幽幽地说了句:“非荀公莫属了。”

  荀彧家族乃颍川名门,家族中多名士,其叔父荀爽更是当朝司空,荀彧本人亦是少有才名,派他去交涉再恰当不过了。

  天空中飘来朵朵浮云,太阳被遮住些许,日光暗了点,林间的小径上,马蹄声渐远,鸟鸣声依旧……

  **********

  荀彧一袭白衣,安然走进联军的大帐。

  “当朝荀司空之侄,有‘王佐’之誉。今日一见,果然不虚。”李傕打量着荀彧,先是褒扬一番。

  荀彧面色镇静,身姿挺立,不为所动。

  曹操坐于一旁,心中暗自赞叹不已。天下有此等俊杰人物,不为自己所用,实乃可惜……而段睿年轻,竟能得此等名士襄助,究竟其中有何因由?曹操心中浮想联翩,却被李傕一声喝问打断。

  “然助叛军,无异于助纣为虐!汝须知当连累宗族老少!”

  荀彧淡然道:“天道自有评判。彧为人行事,但求问心无愧,足矣。”

  李傕一介武人,自然不想与荀彧这等学识广博的文士相较口舌。

  “汝今来,有何话说?”

  “护国将军请在下转告将军:愿献上黎阳城。但需要将军保一城将士百姓平安。”荀彧目光如炬,直视李傕。

  “是吗?”李傕环顾众将,大家议论纷纷。

  “诸位以为,我军是否接受逆贼段睿的乞降?”李傕加重了“乞降”二字,口气相当得意。

  吕布冷冷道:“既战便战!”

  众将纷纷附和道:“战败叛军!”

  唯有曹操默不作声,荀彧的目光在帐内扫了一圈,在曹操身上掠过,略微顿了片刻。

  李傕说道:“荀先生,你也见到我帐下将士战意如此。你作为来使,又是天下名士,我不为难你。望你告知段睿,让他堂堂正正在阵前一决胜负。”李傕说罢,脸上溢出得意之色。

  **********

  作品首页有一个读者调查,大家看完书顺便选一个吧。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