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新英雄年代 > 第三章 王爷与公主

?

  武当山下有一条官道,是前朝皇帝为了让官车容易驶到武当山脚下而专门修建的。官道两旁每隔一丈便种有一棵梧桐树,故此官道被前朝皇帝赐名为梧桐道。

  前朝打压武林,历来不给江湖人士好脸色看,认为他们一个个自诩为一代宗师,趾高气扬,其实都是徒有虚名,即使他们可以以一当千,但面对万人骑兵,照样只能抱头鼠窜。不过前朝不管对武林各派如何打压,但是对不问江湖的武当还是心存敬意,住在深宫的皇后也偶有来武当山烧香祈福的时候。大夏亡国之后,柚朝延续了前朝上武当烧香的传统,每年朝廷都会派人上武当烧香祭拜,祈求柚朝风调雨顺。

  这天是正月初一,朝廷派人上武当祭天,武当行完祭祖大典以后,朝廷派来的人就开始祭天祈福。这次代表朝廷上山祈福的是新上任的光禄卿——卫俸,朝野中能被派来的官员已经注定了以后的官途的顺坦光明。卫俸除了替大柚祈福之外还替朝廷带了很多贡品赠武当,拜见掌教张三丰的时候,年近五十的郎中令忍不住崇拜之情,拉着与张三丰说了很多江湖往事。卫俸是打心底崇拜张三丰,虽然武当不问江湖,但不代表武当没有江湖事。卫俸自小便是听这张三丰的传奇故事长大的,所以见到本尊也就难免有点情不自禁的失态。

  正月初五,即“破五"这天,武当弟子会齐齐下山,到附近的村庄施药行医或者帮忙做些活儿。陆少游被一起带下山,他来武当已有小半年,虽不是武当弟子,也算半个武当人,自然要和其他弟子一样。

  时间流逝,到了九月底,不知不觉中陆少游已经在武当山生活了一年有余,平日里除了抄书之外还算闲暇,他就在后山弄了一块菜圃,种了一地红薯。种子是他和武当弟子下山替附近村民行医时村民赠的,他种下红薯种子后就开始打理,肥料就来源于他和宋远桥他们的一把屎一把尿。前不久他还收到一封来自东方堡的信,信是东方晴写的,内容不多,信中提到以后有时间的话,他可以回东方堡看望东方策和东方夫人,让他记得东方堡还有他没喂完的马。看完后,陆少游笑着装好信,把它收在枕下。

  秋末,天气开始转冷,梧桐树掉落的枯黄树叶铺满官道。

  此时,官道上有一只百骑军队,为首的两骑并排开路,后面是一前一后两辆豪华马车,而其余的骑兵跟在马车后面半里处。这一行军队在官道上不紧不慢的前进着。

  为首的豪华马车内,一位身着白色貂毛裘衣,头戴着裘帽,穿着内附绒毛裘靴的少女正在抚摸着怀中的白色波斯猫。这只波斯猫是西域进贡给柚朝的贡品,通体纯白,眼睛是晶莹的茶色,柚文帝给其取名“雪梨”,作为生日贺礼赐给裴胤公主。

  柚武帝朱仲延有四个儿子,朱仲延驾崩后由太子朱元徽继位,朱元徽为柚文帝。二子朱元炳被封为裕亲王,赐封地江淮;三子朱元璋被封为纅亲王,赐封地林州;四子朱元顺被为封端亲王,赐封地武汉。

  裴胤公主朱瑾璃是裕亲王朱元炳的独生女儿。朱元炳只娶了一任妻子,裕王妃晋离。王妃晋离生下朱瑾璃以后患上顽疾,常年卧病在床,继而无法再生育。专情的朱元炳也没有立侧王妃,所以只育有朱瑾篱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朱瑾璃不光是裕亲王朱元炳的掌上明珠,还受到柚文帝朱元徽的疼爱,按律例亲王的女儿只能称郡主,但柚文帝极其宠爱朱瑾篱,御赐她为裴胤公主。

  马车中除了正在和猫嬉戏的朱瑾璃,还坐有一个正在闭目养神的中年男子,他正是裕亲王朱元炳。游戏累了,朱瑾篱放下手中的雪梨,往暖炉里面加了一块木碳,然后枕在朱元炳的腿上,慢慢睡去。雪梨也颇有灵性,钻进朱瑾璃怀中,跟着闭眼睡去。朱元炳缓缓睁开眼,看着朱瑾篱,眼睛里面充满了慈祥的爱意,他取过一件毯子轻轻的盖在朱瑾篱身上。尽管朱元炳放慢了动作,还是惊动了似乎睡着了的朱瑾璃。

  朱瑾璃睁开眼,道:“爹,还有多久到武当?”

  朱元炳温柔的说道:“璃儿,你尽管睡,到了爹会叫你。”

  朱瑾篱掀开帘子,看着窗外漫天萧索,道:“这次上武当为娘祈福,希望娘的病可以赶快好起来。”

  朱元炳摸着朱瑾璃的头,道:“你娘心地善良,一生积德行善,她会没事的。”

  这一百骑兵和两辆马车从王府出发已经过了半旬,本来只要十日左右的路程,因为考虑到朱瑾璃,所以在一些沿途城镇逗留了一些时日。离武当山还有百里路时整队人马停下来休整,朱元炳和朱瑾璃下车透透气,后面马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子,走向朱元炳。朱瑾璃喊了声毓文叔叔,男子笑着点头,对朱瑾璃说他有事和王爷相谈,让朱瑾璃先回马车等候,等一下他去车内找朱瑾璃手谈。朱瑾璃嗯了一声,转身回到马车留下两人。

  朱瑾璃口中的毓文叔叔是王府的客卿,姓齐名白字毓文。齐白不光是王府的客卿,亦是当世有名的儒家大成者之一。当年齐白以十九之龄连中乡试会试,以解元会元之名上京。殿试差点成为状元,最终考了一个榜眼,进了吏部成为员外郎,官职从五品。

  进入官场的他以为从此便可以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可惜官场深浅超过他的想象,孤傲的性格让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每行一步都束手束脚,举步维艰。在官场一呆就是十几年,可惜十几年来都似蟾蜍爬滑石一般,努力爬又爬不上去,但只要放松立马就掉下来。他对官场灰心至极,后来干脆辞官回家。

  当时朱元炳上京领封,离京之前遇到辞官的齐白,朱元炳以前就听过齐白之名,也看过他写的文献,便邀其坐下交谈了一番。聊完朱元炳觉得此人很对自己的胃口,极力邀请齐白到亲王做客卿,齐白已对官场失去信心便摇头婉拒。齐白回到老家整日以耕种为乐,闲来写一些文章,也不给外人看,自己自娱自乐。朱元炳是一个惜才的人,他认为齐白身居大才,浪费在市井之中未免可惜。便来到齐白老家再请齐白,可惜仍是被婉拒,耍无赖的朱元炳干脆在他家住下,每日陪他耕田种地,看他写的文章。几个月之后,齐白被朱元炳的赤诚之心打动,也为了自己心中仅存的志气,来到了王府做起了参谋,到了王府后,朱元炳事无巨细都会过问于他。

  齐白已过不惑之年,身上一席白衫,颇有一番儒道骚客的模样。齐白看着武当方向,缓缓道:“王爷,这趟上武当,虽然只是为了王妃的病情,但怕京里那些不那么认为。王爷一生不争不抢,无欲无求,王妃也是温柔敦厚,可惜宫中那位疑心颇重,苦了王爷王妃。”

  朱元炳一脸的无奈,说道:“毓文呐,帝王心术一般如此,他谁也不会信任。他对璃儿的好也不过是觉得愧疚而已,这些年来他也没有使出其他手段来试探,我也就不想再追究当年的事。”

  齐白看着这萧条的天气,道:“恐怕那位不会知道王爷的用心,此次上武当,不知道那边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动静。”

  三个便装男子神出鬼没,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对着朱元炳下跪,为首的一人开口道:“王爷,骑军后面十几里处跟着几尾鲤鱼。”

  朱元炳皱着眉头看向齐白,齐白微微点头,朱元炳用颇带怒气的口吻对跪下几人说道:“把那几尾鲤鱼处理掉。”

  “是。”几个便装男子退出去,眨眼间又消失在视野之中。

  齐白道:“王爷,其实几尾鲤鱼跟着也无妨,始终不敢怎么样,但这次除掉他们也是告诉那位我们的立场,王府这些年都不作为,不是怕了帝王之威,而是表明了我们不争不夺。”

  朱元炳坚毅道:“这些年我一再让步,如果那位还是冥顽不灵,我决不会善罢甘休。”

  朱元炳下令启程,一行人马又开始动起来。齐白没有回后面的马车,径直走进前面一辆马车车厢。车厢内朱瑾璃已经摆好了棋盘,摆开架势要和齐白手谈。齐白不仅是裕亲王朱元炳的军师参谋,还是朱瑾璃的老师,教导她琴棋书画。齐白早年就被外人称道“书画双绝”,可惜朱瑾璃唯独对下棋感兴趣。

  齐白虽说棋艺不低,但始终称不上大家,倒是宫中有位围棋圣手黄世元,因为有文《原弈》著“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所以他也被人称为原弈先生。朱瑾璃深得柚文帝喜爱,柚文帝自然知道她的喜好,每次入宫都会叫原弈先生陪她手谈,还送了一盒全是由鹅卵石铸成的围棋给她。

  这盒棋子据说是百年前一位姓徐的武学大家在武当山一深潭里面日复一日打捞潭底鹅卵石雕刻而成,姓徐的大家每日下谭摸十几二十枚鹅卵石,精心挑选出几枚石头雕刻成棋子,完成后欲将这盒棋子送给其胞姐,其胞姐打翻其中一盒白子落入湖中,姓徐的大家又一颗颗从湖底捡回棋子。这盒精心雕刻的棋子百年来几经辗转到了前朝皇帝手中,大夏灭国,这盒棋子就落到了柚朝皇帝手中,最终御赐给了朱瑾璃。

  朱瑾璃不好琴乐书画,从小和男孩无二,喜欢木棍当剑扫帚当马,和其他孩童骑马打仗,总把其他男孩子收拾的服服帖帖,活脱脱一个假小子。年幼的朱瑾篱像个男孩一样好动,单单这围棋能让她静下来。下棋时她沉着冷静,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朱瑾璃爱下棋,平时找人下棋没有个七八局是结束不了的,而她的棋艺也一日千里,被原弈先生称作十年后第一个“棋坛女圣手”。

  朱瑾璃和齐白手谈三局,皆胜,齐白便投降不下了。齐白笑着说自己的棋艺水平已经和朱瑾璃不在一个境界里面,再下也去也只是自取其辱,还不如知难而退的好。齐白到王府时王妃晋离还没有嫁给朱元炳,他看着王妃进府,看着朱瑾璃出生长大,齐白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自己满腹经纶精通书画,可惜朱瑾璃就是不学,出于宠溺齐白也没有强求她学。齐白是王府里面出了名的严师,其他孩子跟着他学习,每日必须完成他定下的目标,不然挨一顿棍棒是难免的,齐白要打人,就连朱元炳也劝不下来。朱瑾璃每次带着其他小孩和她去玩耍,事后看着他们受罚,第二日又依旧拉他们出去玩,齐白也只能无奈的摇头。

  一百骑兵和马车到了武当山脚下,朱元炳为了不打扰武当山日常香客上山,除了两辆马车停在山脚,其余骑兵驻扎在十里外。朱元炳让山下的道童先上山禀报,自己和齐白、朱瑾璃慢慢往山上走。

  朱元炳牵着朱瑾璃,缓缓的走上武当山。上山途中齐白给朱瑾璃说了一些武当山的历史,他说朱瑾璃那盒棋子就是来源于武当山,还把那盒棋子的故事告诉她,朱瑾璃说上山后自己一定要去看一下那个深潭。

  此时,陆少游在武当后山的菜圃到了收获的时候,他带着锄头和口袋去挖红薯,装了满满一袋还没装完,正准备装第二口袋的时候,只见张翠山跑到后山,气喘吁吁道:“猴儿哥,有大人物上山了。”

  “嗯?什么大人物来了?”

  “王爷与公主。”

(https://www.mangg.com/id31617/16968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