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新英雄年代 > 第二章 上武当

?

  柚朝三十三年,夏,东方堡。

  东方堡乃是百年名门的家族,武学世家,百年前与武当派的前身全真教交好,后来全真教衰落,东方一族一直鼎力相助,这才让全真教保留住最后的香火,最后全真教后人创办了武当,而东方家也延续了与武当的交情,每年武当掌教的大寿东方堡都会派人送上贺礼祝寿。

  自武当创立以来,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已经隐约成为道统之首,独立于武林,问道问香火而不问江湖。后武当与峨眉、少林并称为“两山一寺”,当年即使大夏皇帝如何牵制武林,也还是心存道统之心,并未对武当、峨眉、少林过分欺压。

  东方堡盘坐在小南山外两百里处,地大物丰,堡内有阁楼水榭,假山湖泊,堡外有千亩良田,是江湖上的几大名门望族之一。

  自柚朝二年起,每八年一次的武林大会,已经举办了四届。东方家的东方策在第四届武林大会中力压群雄,力挫五岳剑派、崆峒派、昆仑派拿到了炬火令,当上了武林盟主。

  东方堡东厢有一座庭院式的假山阁楼,是堡主东方策和夫人、子女居住的地方。此时,阁楼的屋内有一个年方十二的小姑娘,她叫东方晴,是东方策的小女儿。东方策育有两子一女,而东方晴就是令他最头痛的小女儿。东方一族是武学世家,东方策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女儿皆成为武学大家,两子武学天赋中庸,但热衷习武,幼女天赋异禀,可惜只爱文不爱武。

  东方晴手拿针线正在一丝不苟刺绣,神情专注的她全然不知窗外有两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少男少女正在窗外偷看。直到一阵嬉笑声从窗外传来,专心刺绣的东方晴才望向窗户,看到窗户上两个被手戳破的小孔,孔外有两只黑眼睛,这才反应过来,生气的说道:“陆猴子,林宝钗,你们怎么躲在外面偷看?”

  一阵疾跑和笑声从窗外移动到门口,屋子的房门被推开,一个满脸嬉笑的小男孩道:“东方晴,你既不读书也没有去练武,一个人在房里偷偷的刺绣,你家里人知道吗?不怕你爹知道又罚你练几个时辰的剑?”

  东方晴不屑道:“我爹哪一次罚我最后不是两柱香就算了?你别以为看到我刺绣,我就怕你告诉我爹。倒是你,陆猴子,你今天看书了吗?这个时辰离你看书结束还有一两个时辰吧,你偷懒才是真的,我才要告诉张真人。”

  站在小男孩身后的小女孩笑嘻嘻的附和道:“对对对,晴表姐,等下我们一起告诉张真人,说这只懒猴子偷懒。”

  被叫做陆猴子的小男孩转头怒道:“林鸭子,你怎么可以这样?我可记得我正在读书,是你来找我,说东方晴不和你玩,自己回房了,是你叫我来偷看她在干嘛,现在你怎么还帮她?”

  看到陆少游脸上的表情,林宝钗得意道:“谁要她是我的晴表姐,而你只是一只猴子,人畜不可以相提并论。还有,不要再叫我林鸭子,不会游水的人多了,难道都是鸭子?”

  就这样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

  陆少游年方九岁,早年是东方家一个侍女的儿子。陆少游的父母本是东方堡附近村子的农户,父亲早死,他年幼时随母亲来到东方堡做工,生的机灵的他很受大家的喜欢。后来母亲染病,久治无果,在他五岁时也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东方策的夫人见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就让马房的管家带着他生活,平时就负责照顾东方堡的马匹。东方夫人很是喜爱这个机灵的孩子,后来让东方策收他入内院,跟族内的子弟一起学习。

  去年,在陆少游八岁的时候,武当派掌教张三丰真人游历到东方堡,恰巧遇到正在饲马的陆少游。看到这个正一边喂马一边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字的孩子,张三丰打心眼里喜欢。武当与东方堡有几世香火情,张三丰住进东方堡后,说是与陆少游有缘,就向东方策说想带他上武当,东方策欣然答应,认为这是陆少游天大的福分。张三丰就这样在东方堡住下,这一住就是小半年,这小半年的时间他每天教陆少游识字读书。

  就在陆少游和东方晴、林宝钗还在争吵的时候,一阵谈笑声从院外传来,一群人走进名叫东篱的庭院。走在前面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手持拂尘,白发白眉毛白胡子的老道人,两个是面容刚毅的中年人。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年纪不一的少年。

  陆少游也停下与两人的争吵,赶忙走到院子中,对着道人尊敬的说道:“张真人好。”

  张三丰对陆少游点了点头。陆少游又对旁边二人问好,道:“东方堡主、林正英前辈好。”

  两人也是对陆少游点头。

  东方晴和林宝钗过来向众人问好。东方晴的姑姑十七年前嫁给了林正英,自从林宝钗出生以后,林正英每年都会带她来东方堡看望东方策一家。自从东方策当上了武林盟主后,林家还未来过东方堡,所以林正英带林宝钗来道贺,已经在东方堡住了一个月有余。

  林宝钗眼珠子一转,鬼点子就来了,过去拉着林正英的手问道:“爹,你和舅舅、张真人怎么来了?”

  林正英一脸的无奈,道:“明知故问。我和你舅舅陪张真人去了集思院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没有看到你们就过来了。你们三个老是偷懒,今天读书读的怎么样了?”

  林宝钗说:“我和姐姐一直在集思院读书,倒是陆猴子一大早就不见人影,直到······半柱香以前我和姐姐才到这里来找他,发现他果然在偷懒。姐姐,你说对不对?”

  东方晴一个劲的点头应和。

  东方策和林正英看到自己女儿狡黠的笑脸,笑着摇了摇头。张三丰也是笑看着两个小姑娘唱双簧。

  张三丰顺着她们的意思,问道:“少游今天怎么没有读书?”

  陆少游看了看得意的东方晴和林宝钗,转头对张三丰回答道:“少游今天有点不舒服,就没有去集思院读书,而是在房间里面读的。”

  东方晴说道:“昨日我们学到《秦风·蒹葭》,今日五篇应该到《鹿鸣之什·采薇》。”

  陆少游知道这是东方晴要自己难堪,不过读书向来都是自己的强项,这并难不倒自己,背诵道:“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陆少游不疾不徐的背诵完《邶风·击鼓》、《卫风·木瓜》、《卫风·氓》、《魏风·硕鼠》、《鹿鸣之什·采薇》。众人皆是惊讶,尤其是东方策的两个儿子,他们每日也会去读书,但是一认字就头痛,别说一篇,半篇都记不住。他们偷偷给陆少游竖起大拇指。

  东方策刚毅的脸上也是微微动容,道:“张真人果然好眼力,一眼就看中少游这个奇才。少游天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读书识字更是一日千里。”

  张三丰和东方策、林正英刚才去了集思院,看到了陆少游和东方晴、林宝钗三人的课本还摆放在桌堂上,何来回房看书一事,不过并不揭穿几人的小伎俩。

  “哈哈哈,少游天生比常人多开了一窍,所以识字读书比常人事半功倍。”张三丰笑道。

  众人听完张三丰的话纷纷表示不解,东方策道:“张真人何出此言,什么叫多开了一窍?”

  张三丰各种人解释道:“世人有七窍,常人只通三四窍,便吃五谷行常事,像那痴儿一生只有孩童心智,皆因他们只开了一窍。东方堡主则是通六窍,文物双全,具大才。而少游不但通了七窍,还比平常人多了一窍,身怀八窍,就连老朽也自愧不如。”

  虽然张三丰要带陆少游上武当,每日还教他读书识字,但一直没有收他为徒。东方策问过为什么张三丰不收陆少游为徒,张三丰说他与陆少游有缘,但不是师徒之缘,自己可以教他,但却不能做他的师傅。当东方策问张三丰为什么,张三丰却只答天机不可泄露。

  第二日,用过早饭以后张三丰向东方策辞行,说要带陆少游返回武当。东方策一再挽留,张三丰说自己已经游历了一年有余,要赶在今年八月十五之前带陆少游回去,再不回武当,怕是武当弟子都不认识自己这个掌教了,东方策也只得作罢。

  走之前,陆少游收拾了自己的细软,只身坐在东方堡内的具名湖边。以前自己就在这里打水,在这里喂马给马洗澡,现在说走就要走了,离开这个一直生活的地方,心里也是很舍不得。

  陆少游自幼失去双亲,东方策和夫人对他一直关爱有加,没有把他当作下人看待,除了让他喂马以外,也让他做东方晴的书童,跟着读书识字。东方策对于这个时常与女儿斗嘴的陆小子很是欣赏,打算在他十二岁时收他为徒。

  陆少游看着湖水,身后传来了几句‘陆猴子’的喊声,听这音色和语气,不用想也知道是谁来了,头也没回道:“大小姐,怎么有空来这里,不用在房里刺绣吗?”

  这一次,东方晴破例没有和他斗嘴,只是坐在他身边,道:“我本就不爱习武,再说还有两个哥哥在,也不明白爹为什么老爱让我练武。”

  陆少游侧过头狡猾的笑道:“因为你的天赋好啊。你爹一直说你天赋异禀,是武学奇才,虽说你是女子,但你要肯练武,武学成就一定会超过你两个哥哥。张真人不是说了吗,你这个叫天人相。”

  “反正我就是不喜欢练武。娘亲也说女子只要贤惠就好。”

  “这个给你。”东方晴拿出一块刺绣,把这块刺绣递给了陆少游。刺绣上面有一个陆字,只是绣的有点歪歪曲曲,“知道你要去武当了,绣的急了一些。”

  “哈哈,东方晴,你的刺绣真不如夫人。看我的一个好好陆字,给你绣的。”陆少游拿过刺绣,看这这个歪歪曲曲的陆字,心里颇为奇怪,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感觉。

  东方晴没有接陆少游的话,自顾自道:“哎,本来娘说等你十二岁就收你做义子,可惜你没这个福分咯。”

  “是你没福分吧,东方晴。”陆少游笑道。

  “什么福分?”东方晴不解。

  “当然是做我陆少游姐姐的福分。”陆少游把刺绣叠了叠,揣进衣服里面。

  东方晴站起身来转身离开,默默留下一句稀罕。

  张三丰带陆少游离开东方堡之后的几天,林正英也带林宝钗也离开东方堡回济南城,喧闹一时的东篱别院也开始安静了起来。

(https://www.mangg.com/id31617/16968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