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进京
砍完柴回到毛屋,青儿便端来了茶水,四眼两对,青儿又红着脸转后去火房了。这小丫头还不好意思呢,陆天笑了,喝着茶水,半柱香的时间,小满就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陆大哥,爷爷正在杀羊呢,说是要给小天哥补身子。”小满高兴的说道。
平常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羊肉,现在因为陆天,这小家伙也终于也快要能吃到了,高兴死了。陆天听说柳胜要杀羊,急着冲到屋外,见柳胜正在给羊剥皮呢,便走了过去。
“柳伯”陆天道。
“陆公子让开一些,小心被这血水溅着。”柳胜抬头看着近身的陆天道。
“柳伯,我想去京城。”陆天又道。
“哦,去吧。”柳胜略微地停了下手里的活,低声的回了句,显得有些失望。
遇到陆天这个和自己身世同病相连的人,留在这里也可以有个照应,现在他老了,怕是有一天自己不能动了,还能将两个孙儿相托。这里荒山野地,也很少有人来,陆天走了,可能也会带走了他的希望,他自然也就有些失落。
“我们一起去,我会把青儿和小满当做自己的亲弟弟妹妹来对待。”陆天用坚定语气道。
当陆天知道自己穿越的时候,他不想一个人孤孤零零生活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因为他怕孤独;当陆天想起今天吃饭的情形,他已经把自己融入这个家族了,因为他需要亲情。他已经把在另一个时间或空间的自己交付给了这个朴实却并不完整的三口之家。他们就是我在宋朝的亲人。
晚饭很丰盛,一只烤全羊。一家人吃的都很开心,由其是小满,一直笑个不停。青儿还是那么爱脸红,有时像桃花,有时却像苹果。柳胜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是在不停的在让他们多吃一点。陆天放开了肚子跟着小满大吃了起来。饭后青儿涮碗,柳胜去了羊圈,小满拉着陆天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临睡时,柳胜对陆天说了一句:“明天我们去镇上卖羊。”陆天没回话,只是高兴的笑了,青儿和小满似懂非懂的相互看了看。
“爷爷,东西都收齐了。”青儿对着柳胜道。
“嗯,我去赶羊。”柳胜回道。
除了这几只羊,家里还真没有什么东西好收拾的,小满和青儿忙了一大早,也才收了四个包袱,两包是衣服,一包是杂物,另一包是青儿昨晚烙的干粮。就这么一人一包袱的上路了,陆天和小满一人多背了一个装水的竹筒。羊群在柳胜的鞭威下,竟然走的很齐整。说是羊群也就八只羊,算上昨天晚上吃掉的那只,也才九只。柳胜显然已经把陆天当成了自己家人,虽然嘴上不说,但起码行在动上给了陆天支持,就这样把爷孙仨人的命运交给了,真正相认才不过一日的人。
柳胜和青儿赶着羊群走在前面,小满和陆天在后面,路上陆天一直想着一个问题。
“小满,为什么你们不住在镇上,却住在这种没人人烟的地方?“陆天好奇地问道。
“因为家里被辽兵祸了,值点钱的东西都被抢了,爷爷说住在这里可以放羊,住在镇上,我们又没有田地,是要饿死的。爷爷又说姐姐长大了,住在镇上怕招了狗。”小满似乎也不太明白爷爷的意思。
“哦……”陆天应了一声,便不在说话。
流水镇,青石板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两边的门市络绎不绝进出着各色男女,街边的小贩,卖力的吆喝着。陆天看得呆了,今天第一次见宋朝的市集民风,比起那山间的毛屋,这里算是繁华了,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啊。一个小镇就如此热闹非凡,京城是个什么模样,陆天不敢想了,也更坚定自己去京城的想法。
“陆大哥,看那边,好气派的酒楼。”小满欢喜地道。
显然这小子很兴奋,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上次逛集市的时间小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模模糊糊得记得好像是两年或是三年前的事了。路过一个卖胭脂头饰的小摊,青儿忍不住的多看了几眼,姑娘家的那个不爱漂亮,见了这些谁不心动,和爷爷迁到这里就没有上过街了。
“小青,用不了多久这些都会有的,我一定让我的小青妹妹打扮得漂漂亮亮。”陆天笑着对小青说道。
“陆大哥”小青低下头快步赶上爷爷。
“陆大哥,姐姐穿上好看的衣服,肯定是天下第一大美人。”小满口无遮拦道。
在小满心里姐姐就和妈妈一样漂亮,因为小满很少有机会上集市,也没见过什么漂亮女人,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这确实是一句真心话。青儿如果好生打扮,虽说不上倾城倾国,也算得上是一方佳人了。
听到小满的话,小青回头瞪了一眼小满,又转过头去,一朵桃花不知何时已爬上了脸颊,小满和陆天走在身后,爷爷又没注意,大家看不到而已。
八只羊一共卖了两贯四百文,柳胜说往年都是五百文。人家看出你现在是急着出手,说五百文是年关的价格,但还是卖了。陆天刚刚到宋朝,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在宋朝的价值观还没有树立,两贯四百文对他来讲只是个数字。柳胜又花去三百文雇了架马车,现在他们全身的家当也就两贯一百来文。
公元998年,宋真宗即位第二年,改元咸平元年,四月大赦天下,派遣使者乘邮传通知各路转运使、州军长官,将文籍上登记的百姓拖欠朝廷款项数额,全部免除,大宋北一片繁荣的前奏。在军事上,北有辽国虎视华夏,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经北宋与辽国经过多次战争后,于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签订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十万贯的岁币、二十万匹绢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一贯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三千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盟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辽国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辽国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辽军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多年的战斗,使得宋朝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得百姓在百年内不再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最后对整宋朝重文轻武思想笔者不认同,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宋朝的灭亡。唉,这些都是后话。些处就不多表了。
(https://www.mangg.com/id31468/16894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