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骏烈独行 > 第一章 变故

?

  明北京城,在明成祖朱棣靖难称帝后,方才以帝都的标准进行兴建。而此前元朝留下的皇宫,各府司衙门,多在战火中化成了一片废墟。

  朱棣起于北京,兴于北京,带领着燕山三护卫,以八百家将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天下,自然要对这座城市,这座龙兴之城,加以兴建。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立国三百年所为人称道赞颂的帝王骨气,正是由迁都北京后所形成的。

  在这座举世无双的城市中,以南起永定门,穿过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午门,再纵贯整座紫禁城,直达北安门的中轴线,划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而在中轴线的西边,正阳门内的西江米巷,是一条门可罗雀的街道。当然,它的门可罗雀,与承天门外的长安街一样,是因为它的威严。升斗小民,挑担走营生的小贩,是绝对不敢接近的。它没有正阳门大街的繁华,不代表它就可有可无。西江米巷,自然有它热闹的时候。这种热闹,从大明立国至今,也屈指可数。走进西江米巷的人,要比出去的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呢?

  无他,只因为巷中那座戒备森严的建筑,只因为大门口身穿飞鱼服,手执绣春刀的侍卫,以及门楣匾额上的一排金色大字: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与它相邻的五军都督府,以及通政司衙门和太常寺,依旧热闹非凡。只有锦衣卫的衙门口,安静的让门口的侍卫自己都感觉异常的压抑。开始时,是两人谁都不敢说话,作为皇帝亲军,即使历经百年,也自有其严厉的军纪。更何况,他们长久以来受到东厂的制压,而后又历经了嘉靖四十五年的统治。这四十五年,指挥使换了又换,皇帝的威压,让人想要懈怠,也没有那个胆量。但是,在门口值班,总是一件无聊之极的事情。小区的大门即使人来人往,门卫大爷还要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侃,站在这样一个鸟都想拉也不敢拉屎的地方,除了身边如木桩的同伴,就是身后的木质大门。于是,终于其中的一个侍卫憋不住了,再不说句话,他感觉自己今生都要和语言功能说永别了。

  “咳咳,李虎。。”一句话出口,果然心里顺畅许多,但是声音却出奇的大,在空旷的街巷里,仿佛一声炸雷一般响亮!

  咣当。。

  李虎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近乎于怒吼的话语吓了一跳,手中的绣春刀很委屈的被他失手遗落在地,而他也从沉沉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你有病啊?声音那么大干什么?”李虎很郁闷的弯下略显酸痛的腰,捡起了那把可怜的刀。

  “嘿嘿。。”旁边侍卫尴尬的挠了挠头:“对不起啊!好久没有说话了,一下子没控制住!你在想啥呢?这么认真。咱还有多久才下值换班啊?”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我现在连几个时辰点都不清楚,还下值呢!”李虎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老子正在思考晚饭吃什么,你要没事就发呆,别突然来一嗓子!我上有老,下有小的,经的起你几次吓?”

  “哦。。”一旁的侍卫很是失落的点点头,又恢复了木桩状态。看来,想聊两句的愿望就这样被无情的打碎了。得了,安安生生的当会儿值,等换班以后,去隔壁的孙大爷家瞧瞧吧,他家新过门的小媳妇儿,那叫一个俊俏啊!尤其是孙大爷的儿子又在京营里当兵,十天半个月的回不来一趟,惹的他最近总想往这孙大爷家跑,名为唠家常,帮助孤寡老人弘扬新时期互帮互助精神,实际只是想一饱眼福。而这件事,他也同李虎说过。毕竟是好哥们,有点好事总要分享的不是?

  李虎生着闷气,不由自主的又瞟了眼一旁正在意淫的好兄弟,看看他脸上逐渐浮现的猥琐的笑容,又看了看乌云阴沉的天空,不由在内心深深地感叹了一句:“雨季到了,又到了发情的季节啊!”

  “哒哒哒。。”

  一匹马从巷子口绕了过来,带起一阵尘土,无情的打碎了西江米巷的宁静。马上的骑士一身大红色的武官装束,胸前的补子上绘着一只神采飞扬的麒麟,腰系玉带,风尘仆仆的飞驰而来。在他的身后,又转出几名骑士,清一色的飞鱼服,绣春刀。

  在看清来者的长相后,李虎一个激灵,从木桩状态复活过来,抢前一步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卑职李虎拜见刘指挥佥事大人!”

  这位刘佥事,唤作刘守有,勋臣出身,自小便进入锦衣卫,承袭了家族历代沿袭的锦衣卫军职。虽然人长的勇猛,一脸的络腮胡子,但是人可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

  刘守有翻身下马,随手把马鞭丢在李虎的手中,沉声问道:“成国公今日可在堂上?”

  李虎连忙应道:“国公爷今儿个午时方才到堂上,现在还没回府呢!”

  刘守有点点头,也不叫李虎起来,就带着一群随身侍卫风风火火的大踏步进门去也,只留下李虎怔怔的跪在地上,也不知道是该站起来继续看门呢?还是在这跪着?

  一阵微风拂过,带过一片落叶,轻巧的落在李虎的面前,颇有些萧瑟的味道。

  李虎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一般在对答完毕之后,上官就算事情再紧急,也最起码会抬抬手,示意他起来。如果是别人,倒也罢了,他只需要行拱手礼便是,但这位刘佥事是勋臣之后,又与当今御前红人张居正张大人交好,这礼可不能草率了。结果,就变成这么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再说这位忽视下属的刘佥事,风风火火的赶进锦衣卫大堂,正好看见锦衣卫指挥使、成国公朱希忠坐在堂上,与一众锦衣卫的同知,镇抚,以及在京留守千户热热闹闹的聊天。因为成国公虽然挂着指挥使的衔,却难得来一趟锦衣卫衙门,所以今天堂上的锦衣卫武官倒是来的齐全。但是,刘守有扫了一眼堂上众人,其中的有两个位置是空置的,其中一个是他的,而另外一个,则是他的至交好友,指挥佥事陶仲闻的。刘守有的目光黯淡下来,竟隐隐泛起泪光。

  看到刘守有,朱希忠把手中的茶盏放下,笑道:“守有啊,什么事这么风风火火的?老夫还说今日要宴请各位同僚呢,怕找不到你,正巧你就来了!来来,坐下说!”

  刘守有走上堂前,对着朱希忠一抱拳,未开口,眼泪便不由自主的淌了下来:“国公,仲闻他。。”说着,便哽咽起来,一句话竟是再难述说下去了。

  “仲闻待怎样?”朱希忠一见刘守有这个样子,不禁心头一紧,一个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这陶仲闻平日里,最是待人和善,且才华横溢。虽然身处锦衣卫,但诗书音乐竟也颇有造诣。而且,在断案手段上,他敢说自己是第二,就没有人敢自居其上的。是以他本人虽然不像其他军官一样,是靠着祖宗的蒙荫承袭的官职,而是从一个最普通的锦衣力士一步步爬上这个位置,但并没有人瞧不起他。相反,在锦衣卫中,与众人都相处极好。只是因年前被派去关外,全权负责侦缉蒙古俺答汗的情报,遇上草原上凶狠的白灾,就此落下一身伤病,自回京后总不见好,已有数月不曾露面了。

  “仲闻,仲闻他。。他今早于家中病逝了!”说完,刘守有已然泣不成声。

  “什么!”锦衣同知骆思恭闻言惊坐而起,竟失手扫落了桌上的茶盏。。

  (未完待续)

(https://www.mangg.com/id26378/14321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