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今世界,一个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鹤立鸡群,利于不败之地,并且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各种因素中,管理无疑在其中也占了很大比重。另一方面,服务是很多企业或公司的生存之本。那管理和服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管理等同于服务吗?讨论管理也是服务这一论点。搞好管理是一种耗费巨大脑力的一种行为,说得容易做起来去很难。每个时代诞生了一大批的管理者,管理风格各不相同。刚性和柔性管理说白了就是管人理事对人具有决策力。管理的重点人管理好了事情也就顺了。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也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服务者。
关键词:管理服务辩证关系核心重要性
1管理也是服务
1.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括4个含义: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3.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1.2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人们有以下不同的观点:1、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核心是现代财务管理。3、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组织的效率。4、管理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团队。5、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的制订。6、管理的核心是战术的实施。7、经济学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管理核心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8、管理的核心是人。9、管理的核心是资金。10、管理没有核心,是综合艺术。这些都是可以称得上是合理的说法。到底什么是管理的核心呢?在我看来,管理的核心是人。在这样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人才流动性大,怎样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管理才是直接的解决方法。这是我看了很多公司管理制度以后得出的感悟。现在的公司、企业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就连大学生实习都会提供北戴河旅游。最近,南方电网也在弄什么企业民主管理。
1.3管理的重要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依赖组织,组织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没有组织,仅凭人们个体的力量,无法征服自然,也不可能有所成就的;没有组织,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今天的发展与繁荣。组织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的源泉,是人类获得一切成就的主要因素。然而,仅仅有了组织也还是不够的,因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组织就必然有人群的活动,有人群的活动就有管理,有了管理,组织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活动,简而言之,管理是保证组织有效地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组织的作用依赖于管理,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在组织中进行,有组织,就有管理,即使一个小的家庭也需要管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了管理,组织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组织与管理都是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当组织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管理对组织的影响还不大。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还比较简单,并未形成独立的管理职能,因而也就显现不出管理的特别重要性。如对于小生产企业来说,也可以凭借经验,维持自身地发展。但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组织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概括起来说,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任何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论其性质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对它加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组织是有目标的,组织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的亏损企业仅仅由于换了一个精明强干、善于管理的厂长,很快扭亏为盈;有些企业尽管拥有较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有些企业尽管物质技术条件较差,却能够凭借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潜力,反而能更胜一筹,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
2服务也是一种战略管理
2.1什么是服务几乎每一个人对“服务”一词都不会陌生,但如果要回答“什么是服务”,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服务”也和“管理”一样,很多学者都给它下过定义。但由于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难以简单概括,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服务”在古代是“侍候,服侍”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被不断赋予新意,如今,“服务”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学意义上的服务,是指为别人、为集体的利益而工作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如“为人民服务”,他在邮电局服务了十五年。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是指以等价交换的形式,为满足企业、公共团体或其他社会公众的需要而提供的劳务活动,它通常与有形的产品联系在一起。
2.2服务的核心什么?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以公司为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相关书籍
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这正是聪明人的做法。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否则,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实际上,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社会就越不和谐。服务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所谓文明,即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部分。所谓文化,即人的文明化或去动物化。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即人被文明化的程度高低。换言之,人的文明化程度的高低,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由此可见,人的文明程度或文化程度的高低,并非是指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和学历的高低。
3谈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管理就是既要管也要理。它是一种行为活动,作为行为,首先应当有行为的发出者和承受者,即谁对谁做,其次,还应有行为的目的,为什么做。因此,才会形成一种管理活动。作为管理活动,首先要明确管理的主体,即说明由谁来进行管理的问题;其次要有管理的客体,即说明管理的对象或管理什么的问题;再次要有管理的目的,即说明为何而进行管理的问题;另外,还要有管理的环境或条件,回答在什么情况下才管理的问题。服务是具有无形的特征,但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并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不管是政府行政机关或工作机构中的服务,更多的是强调服务意识问题,实质上就是善于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加以理解的问题。在政府参事室机关工作的领导、中层管理人员或一般工作人员,他们既有管理职责的一面,又有服务职责的一面。他们既要遵循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要按照领导和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工作部署,借助每个人自身的能力素质,把本机关、本部门和本岗位的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这时他们所扮演的就是管理者的角色。同时,他们又要不辞辛苦,为全体政府参事和机关职工提供服务,这时他们又扮演了服务者的角色。所以,对政府参事室机关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来说,必须扮演双重角色。哪一个角色扮演不好,都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服务是为集体和为别人工作,从字面上看,管理与服务似乎是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两种理念,但从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相互结合与生发在一起的有机体,这一点已在我们的日常行政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旧的行政管理模式中,管理与服务两者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因为从国家机器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旧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政权统治与领导行政”之上的,即过分强调了国家机关行政中的强制性与权力性,过分注重了政权巩固中的阶级性,忽略了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人性关系,从而形成了监管型的行政模式。而现在的行政管理理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从根本上确定了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的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两方。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加强服务,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来促使人民群众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即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应当更加增强服务的理念,从而使我们的行政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扮演“管理者”这一角色时演得还不错,但对于“服务者”这一角色意识就比较差,认为自己是管人的、管物的,而不是“伺候人”的。典型的例子是很多的,我们常常是可以遇到的。比如在某一个参事室机关的人、财、物的管理中,领导或管理人员倘若抱有怕使用的观念,因循守旧,只会按照旧的框框套套去思考或工作,去管理或服务,那这个机关的人、财、物的管理目的就未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只有正确而善于使用人、财、物,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说,管理是为使用服务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使用。人、财、物的使用频率越高,其管理当然也越麻烦,但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人、财、物的使用频率越低,我们越好管理,但为使用者制造了麻烦。分析利弊不难得出共识:管理者要协调好管理和服务这两种角色,从思想意识上树立起管理就是为了更好服务的思想意识。
从哲学的高度去认识管理与服务,二者既是辩证统一的,也是一对矛盾。它们的区别在于,管理的构成要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服务的构成要件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在管理内部,管理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服务内部,被服务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管理者和被服务者对事物发展具有不同的要求,正是这种不同要求赋予了管理和服务不同的范畴;由于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造成的等级观念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管理者的地位高于被管理者,而被服务者的地位高于服务者的定论,这种定位造成人与人之间地位的悬殊与错位,致使管理与服务之间势必对立,其内部构成要件的对立都是被人为的无限扩大。但在政府参事工作领域,管理与服务是具有重要的同一性。首先是构成要件的同一性,管理者即服务者(机关工作人员),被管理者即被服务者(政府参事)。其次是最终目的同一性,管理和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参事的独特优势,即统战性与咨询性的作用。
综合分析参事工作领域的管理与服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发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性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认识了管理与服务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揭示了管理与服务的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很显然,在政府参事工作领域服务的范畴大于管理的范畴。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二者有如平面上的两个同心圆,服务是外边的大圆,管理则是里面小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理就是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更多2
四.结语美国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说过,只要是做需要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的工作,就需要有管理。我认为凡是对工作负有责任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把自己看作管理者。那么对于一个经理来说,拟订一份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管理工作就像一门艺术,那服务就是使这门艺术散发无穷魅力的魔法棒。管理者应该坚持这种服务就是管理的理念,使这种管理文化成为一种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文化。服务即是管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对员工的管理,二是对顾客的管理。服务是促进管理的基石,管理则是完成服务的催化剂,完善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
五.参考文献
{1}欧阳洁,李刚文献来自:管理世界2003年第06期
{2}单风儒.管理学墓础[川].高等教育出版社
{3}.周秀淦、宋亚非.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三版)
{4}.宋维明.管理学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5}.[美]P.F.德鲁克.有效管理者.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6}[美]D?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李鹏、袁霞辉.一次读完25本管理学经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https://www.mangg.com/id23087/145909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